微生物大世界文

来源 :英语大王·动植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阔的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然而,千万不要被眼睛所蒙骗,以为这就是地球上全部的生命,因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生命世界。我们之所以无法用肉眼看到它,不是因为它的居民太少,也不是因为它的领地太小,只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居民身材太过短小。所以啊,科学家们给那里的居民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微生物。
  按说,微生物是很难被发现的。可尽管它们的身体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却在一个磨镜片的人那里露出了马脚,从此身份暴露……
  “磨”出来的微生物
  想认识这位发现微生物的奇人,了解微生物被发现的奇事,你恐怕还得回到1675年的荷兰。不推荐你去繁忙的阿姆斯特丹,因为这个怪人至死都没有离开另一个城市——德尔夫特市半步。
  行走在德尔夫特的街道上,你兴许会看见当地著名的风俗画家维米尔,他正对着房子和街道写生呢!继续往前走,你会发现我们的目的地——市政府就在不远处。或许你会以为我们正要去面见市长,不过咱可没那份殊荣——在市政府门房处停下就成。透过门房的玻璃往里看,你会大吃一惊——这哪里是门房啊,简直是一个透镜库,大的小的、厚的薄的镜片层层叠叠塞满了整个屋子。在仅有的缝隙中,你终于发现了今天的主角——列文虎克,那个被后世奉为微生物学鼻祖的人。
  原来,这个列文虎克是个十足的磨镜狂人,标准的“透镜控”。他从20多岁起就在市政府门房上班。在多数人眼里,看大门可是个乏味至极的工作,可列文虎克却充分利用工作的闲暇,发展起自己的爱好来——磨镜片。自从迷上磨镜片,他每天茶不思饭不想的,早起晚睡,全身心投入到打磨镜片上,简直走火入魔了。而且,他不仅爱打磨精致的透镜,还喜欢透过镜片看身边各种东西——木块、虫子、蝌蚪等。在透镜下,他发现光滑的木块竟然是坑坑洼洼的,虫子像猪一样大,蝌蚪“血液的流动,竟像小河里的水一样,循环流动到各处……”这些新奇的发现,无疑让列文虎克更加痴迷于自己的爱好。
  这一天,秋雨淅沥,列文虎克突发奇想,让女儿从外面舀点雨水进来。他小心翼翼地用管子吸了一滴,放在透镜下仔细观察。看了好久,列文虎克突然抓住女儿的手,激动地说:“孩子,你知道你刚才舀回了什么吗?这是一个小王国啊……这是些什么样的居民啊,奇形怪状,有的像个圆球,有的是一根长皮条,有的浑身是毛……”正是这滴不起眼的雨水,让这个守门人开启了通向微生物世界的大门。紧接着,他又找到一个从不刷牙的老头,从他牙齿上取下一些牙垢,加水稀释后仔细观察,发现了几乎同样的场景:有的小东西像小棍一样慢慢移动,有的则像小鱼一样来回穿梭。他不无惊叹地说道:“在一个人的口腔中生活着的小动物,比整个王国的居民还要多!”
  发现“小动物”的消息不胫而走,闻讯赶来观看的市民络绎不绝,这事儿甚至惊动了英国王妃——这在当时可是件新鲜事哪!不过,直到更高性能的显微镜被制造出来后,人们才重新审视列文虎克所描述的“小动物”。当意识到它们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为人类作出的伟大贡献。
  没错,列文虎克所发现的“小动物”,正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微生物。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微生物是一类低级的简单生物,代表着生物圈中最为原始的生命形式。一般来说,微生物是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它们结构简单,个体微小,通常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微生物大家族的成员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细菌、古菌、真菌、藻类、病毒、类病毒,等等。就目前所知,细菌大约有6000种,真菌约7万种,而实际数量远不止这些。其实,尽管已知的微生物种类有如此之多,但我们也只认识了微生物世界1%~10%的居民而已。你若非要问这一家族的成员到底有多少,我也只能很抱歉地转达一下科学界的讨论结果——数量多得惊人,但争议也很大。
  那它们究竟有多小呢?我们不妨从描述它们的计量单位说起。大家知道,尺子上的最小刻度一般是毫米,而表示微生物的单位则是微米(千分之一毫米)或纳米(千分之一微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微生物的直径约为0.5微米的话,那恐怕得有2000个这样的微生物“肩并肩”站在一起,才能占领尺子上那短小的一毫米。一根普通的头发直径约为70微米,由此可以想象,在微生物面前,头发丝可真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就目前所知,个头最小的微生物是芬兰科学家发现的纳米细菌,其细胞直径最小只有50纳米。个头最大的微生物,或许是1998年在非洲纳米比亚海岸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纳米比亚硫磺珍珠菌,其直径最大可达0.75毫米,凭肉眼清晰可见。
  虽然单个的微生物个体微小,但一旦它们聚集起来,就让人想忽视都难喽。比如食物、水果变质后,它们身上会冒出奇怪的“雀斑”,似乎在向我们发出警告:“食物已被占领,禁止食用。”在柜子里放了很久的衣服、棉被等,也会长出难看的斑,还会散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当你看到这些斑点时,不要害怕,这不过是霉菌在搞“聚餐”罢了!不瞒你说,我们熟悉的蘑菇其实也属于微生物,它们是大型真菌的一种,你是不是也被它们的体形“欺骗”了很久呢?
  有化石记录表明,早在32亿年前,微生物居民就“落户”地球了。这些细小的生物,凭着各自超强的适应能力,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安家落户。
  如今,微生物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从我们呼吸的空气,到脚踩的土壤;从喝的水,到吃的食物;从睡的床铺,到穿的衣服鞋子;从人体的皮肤、口腔,甚至到胃、肠道,都是微生物生存的沃土。即便是在极端的环境中,比如上至几万米的高空,下至数千米的深海,温度高达90摄氏度的温泉,冷至零下80摄氏度的南极,我们均能发现微生物的影子。不过,微生物分布最多的地方,还是土壤和海洋。土壤可是微生物的美好家园,在一克肥沃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可达数亿乃至几十亿个。
  不是吓唬你,人体上就有数万亿微生物。其中,肠道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大约占人体所有微生物的80%。皮肤也是微生物聚集的重要场所,人体分泌的汗液为微生物提供了丰盛的食物,但经常的淋浴又成为微生物们不得不面对的灭顶之灾。若要在人体上找一个微生物的最佳栖身之所,口腔是再好不过的了。那里不仅有唾液带来的营养和充足的水分,口腔高低不平的表面又为各类微生物提供了居所,因此近百种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都能在这里生活。相比之下,胃就不是微生物的好去处,充斥这里的胃酸让大部分微生物受不了,只有少量的微生物在这里“探险”。有科学家认为,人体上细胞与细菌的数量比为1∶10。不过由于微生物体积很小,因此它们只占人类体重的1%~3%,即1个体重50千克的人身上有0.5千克~1.5千克是细菌。大家不妨计算一下,自己身上有多少千克的微生物呢?   人类虽然用肉眼看不见这些小生命,但它们却始终伴随着人类,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在种类多样的微生物家族中,人们比较耳熟的恐怕是细菌和病毒吧。提起这俩词儿,人们也总是不自觉地把它们与疾病联系在一起。譬如,父母经常在我们耳边唠叨:“饭前便后要洗手,否则细菌跑到肚子里,小心拉肚子。”你或许早就对这些话不耐烦了,但事实上这种提醒很有道理。细菌虽小,但有些的确可以引起疾病,如霍乱、鼠疫等。而病毒更是臭名昭著,天花、肝炎、脑炎等,哪个不是病毒捣的鬼?至今尚未攻克的艾滋病,也是病毒在作祟。
  不过,就因为这些原因而把微生物“一棒子打死”,未免有些武断。事实表明,一些微生物虽然在某些方面上搞破坏,却在更大的层面上造福着人类。
  虽然有些微生物会导致食物腐败变质,但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死去的动物将会尸横遍野,落下的树叶会堆积成山,我们丢掉的垃圾也会越积越多,总之,自然界的物质将不会实现有序的循环。或许你会觉得自己身上沾满了微生物,脏不可言,但你也要认识到其中大部分还是善意的,它们有的帮助消化,有的分解有毒物质,有的产生某种维生素,它们共同维系着身体的“生态平衡”。
  其实,早在人类发现微生物之前,就已经在利用微生物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进入农业社会后不久,原始人就学会了用剩余的粮食酿酒,并在9000年前开始了最早的啤酒生产。北魏的贾思勰在他的《齐民要术》中,就详细记载了用微生物酿酒、制醋的方法,其中还有防止食物因微生物过度繁殖而变质的措施。
  不过,那时的人对微生物的利用,可谓歪打正着,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有微生物这回事。而今,在对微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前提下,对微生物的利用也就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微生物不仅被用来除虫、清理环境、酿酒,更是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青霉素就曾救人无数,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如今,科技的发展,逐渐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面纱,让我们有幸一睹这个“小人国”的风采,也让我们享受着它们带来的便利与利益。不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既不知道它们的全部种类,也不知道它们的总体数量,更不知道在未来它们是敌是友。但是,我们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微生物虽小,微生物世界却很大。
  He want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orld.
  他想更了解这个世界。
其他文献
“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啦!这一次,我们不仅看到了航天员吃粽子,还听到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太空课。在神秘的太空给我们讲课,想想都让人激动!  当然,在感受航天科技带来的喜悦与激动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人类航天事业奠基的先驱们。他们可不一定都是人类哦,其中就有两只英勇而又传奇的“太空狗”,让我们一起来缅怀一下它们吧!  《星期日邮报》惊曝秘闻:1960年12月22日——就在苏联宇航员加
期刊
1942年9月14日,德军攻入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每一段铁路路基,甚至一堵墙、一堆瓦砾都会展开激烈的战斗……  苏军各种猎杀小组不断地出击,在残破的房屋与废墟构成的迷宫中,不断打击着法西斯德军。一个寒冷的早上,伊万的三人小组发现了德军踪迹,他们紧握钢枪、眼神如刃,慢慢地推开了门,战斗一触即发……
期刊
让你了解更多  16世纪,法国人受猎枪子弹启发,研制出了铅弹丸和铁弹丸的霰弹。随后,英国人什拉波聂里研制出了内装许多金属小弹丸的球形爆破弹。这种球形爆破弹落地后发生爆炸,弹体内的小弹丸向四面八方散射,增大了杀伤范围和杀伤力。由于这种球形爆破弹剖开像多籽的石榴,所以人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榴弹”,而发射这种炮弹的火炮也就被叫作“榴弹炮”了。
期刊
生死瀑布
期刊
非洲浓密的热带雨林之上,一架UH-1直升机正在一树之高急速飞行。只见这架直升机全身墨绿,没有任何身份标识,与深绿色的雨林浑然一体,唯有旋翼掀起的巨大气浪吹得粗壮的树枝不断地摆动。  机舱里,只有两名乘客:一个目不转睛地盯着舷窗外,另一个则在闭目养神,怀中还抱着一把硕大的狙击步枪……  神秘身份,危险使命  这已是内勒第五次执行狙击任务了,别看他双目紧闭,大脑可没闲着,正回忆着任务简报:司令部接到线
期刊
剑旗鱼,它那前冲的吻呈管状,有一米多长,非常坚硬,似一把锐利的长剑,所以海洋学家称其为剑鱼。它生性凶猛好斗,令众多的鱼类和渔民望而生畏,是大名鼎鼎的“海洋剑侠”,马来西亚多多尔岛的渔民铤而走险,经常出海捕猎剑旗鱼,留下了一幕幕壮烈的历史记忆……  险象环生  2011年6月的一天,几艘快速的机帆船从马来西亚的多多尔岛启航,驶向苏拉威西海。船老大站在高高的塔台上举目远眺。他是马来西亚伊班族的土著人,
期刊
沙漠里有一座废弃的基地,除了风吹过的声音,就只有死一般的沉寂。  今天似乎有些不同。“吱呀”一声,许久不动的库房门被推开了,钻出了几架小飞机。“咦,人呢?基地怎么变成这模样了?”看到被轰炸过的伤痕累累的基地,他们惊讶地喊了出来。  只做了几个月的疗养而已,怎么战友就都不见了呢?小飞机们仔细搜寻了一番,发现了一些线索。一架被巨石压住了翅膀的F-14战斗机正奄奄一息地趴在草丛里。  大伙儿抬石头的抬石
期刊
在那寒冷、迷茫的极地林莽中,他们的身影像凶猛的猎狐那样一闪而过;他们无声、无畏的使命是潜伏、奔袭、突击、猎杀,然后像鬼魅一样消失……  诡异的小村  这是一个景色宜人的地区,北面蜿蜒的群山覆盖着皑皑白雪:东面是一个小渔村,几艘渔船静静地停泊着。一层薄薄的晨雾,给这个宁静的小渔村蒙上了美丽的面纱。  一阵凛冽的北风吹过,码头边的灌木丛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几名身材高大、全副武装的明哨士兵陡然紧张起来
期刊
美国五角大楼的大名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美国国防部的老巢。但凡国际形势有点啥风吹草动的,那幢杨桃形的“胖五角”便会登上各类媒体。哈哈哈,今天,我就能够亲身走进五角大楼里一探究竟……  嘘,还是低调点,要是给大耳熊知道了可不好,毕竟这机会原本该是他的。  在参观前的一周,我就收到五角大楼的确认邮件,长长的一大串“安全条例”,都是外国字,看都看不懂,要是莉娜能帮着翻译一下就好了。  唉,莉娜,
期刊
说个谜语你来猜:“个头大,口径粗,一枪撂倒一大片。”打一枪械。  给你提个醒,在电影、游戏中,它的身影频频出现,施瓦辛格经常拿着这么一把枪,体现他的大块头有大威力。  猜到了吧,对!这个家伙就是霰弹枪。  打住,霰弹枪的“霰”字,你念对了吗?别笑,你念错了!你是不是习惯有边读边,无边念中间,把霰弹枪读作“散弹枪”呀?  告诉你,这里的“霰”应该读作“Xiàn”。霰:又称雪丸或软雹。它由白色不透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