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旋律。陶行知先生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人。”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优势。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我们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在阅读教学中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就怎样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点燃他们的创新之火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挖掘燃料——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
在这里,我把创新比作一把火。要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就得先找到燃料——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更是直接提供了让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教材的创新教育功能,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1、填补空白
就是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想象进行填补。如:教学《赤壁之战》,当学生读到“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用具体的语言把黄盖的计策表述出来。对课文中以省略号表示的内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中省略的内容补说完整。
2、假设想象
想象是智慧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让学生设想,假如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收到“我”的信后会怎样?有的学生说,秘书长会为“我”的呼吁而感动,今后一定会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有的说加利先生一定会把“我”的信给伊拉克和美国及今后发生战争的国家看,让他们停止战争……教《小珊迪》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小珊迪来到我们中国,他们命运会怎样呢?这些假设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个个独特的见解层出不穷。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个性中蕴藏着的创新因素得到充分激发,创新能力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找准燃点——激发学生创新的切入点
点燃创新之火,使学生创新之火燃烧,就得找准燃烧点。也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进行创新,起到一触即燃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疑,学习中能有质疑。学生的创新就是要用问题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找到学生易于创新的切入点——从学生质疑入手。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学习“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当学生读到这里时,我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如果你是晏子会怎么做呢?这样引导学生找到创新的切入点,抓住这个燃点,学生一下进入了创新想象,思维活跃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体会晏子爱国、机智的美好品质。像这样在教学中找准了创新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解疑、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往往就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燃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创新之火燃烧得旺盛,环境是个很大的因素。我们叫它“燃境”。我们所说的燃境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的机会,还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是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而这全依赖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怎样的学习氛围。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开放、活跃的创新思维,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要关注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如在教学《最后的辉煌》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阅读提示,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在小组内提出新的疑问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最后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对学生的质疑,回答应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有创意的学生应予以表扬、赞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燃境”里思维活跃,大胆表达,说出了如:“我要为诺贝尔题写碑文”这样的话语。虽然语言幼稚、但一个个独特的见解层出不穷。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始终参与学生的讨论。另外,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赏识的氛围。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见解给予热情肯定;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想法加以保护。“你的理解是创造。”“老师还没想出来,你就想出来了,很了不起”……这声声赞扬像暖流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实验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多年的阅读教学经验,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就怎样引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点燃他们的创新之火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挖掘燃料——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
在这里,我把创新比作一把火。要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就得先找到燃料——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更是直接提供了让学生创新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教材的创新教育功能,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1、填补空白
就是把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内容,通过让学生想象进行填补。如:教学《赤壁之战》,当学生读到“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向周瑜说了一遍。”时,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用具体的语言把黄盖的计策表述出来。对课文中以省略号表示的内容,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中省略的内容补说完整。
2、假设想象
想象是智慧的源泉,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让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我让学生设想,假如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收到“我”的信后会怎样?有的学生说,秘书长会为“我”的呼吁而感动,今后一定会为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有的说加利先生一定会把“我”的信给伊拉克和美国及今后发生战争的国家看,让他们停止战争……教《小珊迪》一课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小珊迪来到我们中国,他们命运会怎样呢?这些假设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一个个独特的见解层出不穷。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学生个性中蕴藏着的创新因素得到充分激发,创新能力也就显现出来了。
二、找准燃点——激发学生创新的切入点
点燃创新之火,使学生创新之火燃烧,就得找准燃烧点。也就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找准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引领学生进行创新,起到一触即燃的效果。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设疑,学习中能有质疑。学生的创新就是要用问题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找到学生易于创新的切入点——从学生质疑入手。
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学习“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当学生读到这里时,我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把学生置于晏子的地位,如果你是晏子会怎么做呢?这样引导学生找到创新的切入点,抓住这个燃点,学生一下进入了创新想象,思维活跃起来,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谈,体会晏子爱国、机智的美好品质。像这样在教学中找准了创新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解疑、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往往就水到渠成了。
三、创设燃境——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
为了让学生创新之火燃烧得旺盛,环境是个很大的因素。我们叫它“燃境”。我们所说的燃境是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一个大胆创新的机会,还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是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而这全依赖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怎样的学习氛围。只有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开放、活跃的创新思维,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要关注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如在教学《最后的辉煌》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阅读提示,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在小组内提出新的疑问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最后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学生逐个解决。对学生的质疑,回答应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有创意的学生应予以表扬、赞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燃境”里思维活跃,大胆表达,说出了如:“我要为诺贝尔题写碑文”这样的话语。虽然语言幼稚、但一个个独特的见解层出不穷。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始终参与学生的讨论。另外,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赏识的氛围。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要给予重视;对学生富有创新的作品、见解给予热情肯定;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想法加以保护。“你的理解是创造。”“老师还没想出来,你就想出来了,很了不起”……这声声赞扬像暖流注入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