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手机的新玩法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yd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手机,现在是家家必备,几乎人人持有。从最早的砖头式手机,到现在的2G、3G手机,不但品牌多样,功能也不断创新:上网,拍照、听音乐、GPS、蓝牙……数不胜数。而且还开创出许多新玩法。
  
  四川省达州市的莲花湖畔,正在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农民卡拉OK比赛,场面热闹非凡,许多到莲花湖的游客,也被吸引过来。令大家感到新奇的是,这场卡拉0K比赛的演唱选手,手里都没拿着麦克风,而是对着自己的手机,看着屏幕放声歌唱。观众们却清清楚楚听到从赛场上的喇叭里传出来的悠扬歌声。这种唱法,可真是新鲜。
  莲花湖管委会主任欧华刚说,我们举办的这场农民卡拉OK比赛。不需要有什么组委会,举办方,协办方;演唱选手也不一定都要到现场来,他们可以在家里,也可以远在他乡,只要对着自己的手机唱歌,就能参加比赛。这是我们村民手机的一种新玩法。
  这里的奥秘就是一台外型像电话机的机器。它有一个固定的电话号码,用手机拨打这个号码,在连续5声振铃无人应答后,就自动转为广播状态。连接上专用扩音设备,当人对着手机说话、唱歌时,声音就被放大,从喇叭里传出来。这台能连接手机唱歌的机器,叫农信机,当地人管它叫“手机大喇叭”。只要有这台机器,再告诉参赛选手它的电话号码,就形成了供大家娱乐的KTV现场。这件新鲜事吸引了方圆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来看热闹,来这里的游客,也产生很大兴趣,都想试一试。
  这次手机卡拉OK比赛,要求每位选手,拨打现场电话报名,同时报上自己使用的手机型号、演唱的曲目。为了公平,还要求所有选手只能用自己的手机来演唱。这样的比赛,不仅是评判参赛选手演唱水平的比赛,也是对不同型号手机的通话质量、信号强弱和音质好坏的一次检验。
  来旅游的大学生龚思宇说,没见过这样的卡拉OK比赛,用手机唱歌,真的挺特别。
  这次手机卡拉OK比赛,奇妙的地方,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村民、游客,无论你是否身在会场,离会场远近,甚至你正在外地开会、打工,都可以拨打电话报名参加比赛。选手不用登台,就能一展歌喉,让现场的观众听到你的歌声。
  更神奇的是,这台机器既能当扩音器,还能当投票箱。现场观众通过短信投票,现场统计,选出获胜选手。令人惊讶的是,这次的冠军,远在千里之外的广州。为此,现场再次引起轰动。
  在外地参加这次比赛的演唱选手夏凤莲说,通常比赛只能到现场比赛。而我们这种模式,能让不能到现场的人也可以参加歌唱比赛。我觉得这种模式更前卫。
  莲花湖周围的3个村,总人口4500多人,手机持有量已超过3000部。手机没有普及前,村民间传递消息要隔山喊话,村委会发通知要靠两条腿,不但费力,还容易误事。现在有了农信机,村干部随时随地都能连接大喇叭,给村民开电话会议、传达上级会议精神。
  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吕廷志说,一名村支书,可能正在镇里开会,突然间有急事,他要对村民们广播一个通知,如果回去后传达,也许就晚了。现在他完全可以通过短信或者通过农信机及时发布通知。
  自从有了农信机,这个“手机大喇叭”可成了村委会的好帮手。村里面召集开会,传达政策,公开账目等等,都能利用这个手机大喇叭,通知到每个村民。村干部只要拨打农信机的号码,随时随地都能向全体村民讲话。农信机这个特殊的功能,还能防贼,是个“平安大喇叭”。这里有个故事,村里有家人的牛半夜被偷,失主发现后马上联系农信机、打开手机大喇叭,召集全村人在各个路口布防。小偷听到广播后,吓得赶紧扔下牛逃跑了。它还有个重要功能,就是短信功能。不仅能像卡拉OK比赛那样,接收短信,统计票数,还能单发、群发短信。通过发短信,它还做过一次“寻人启事”呢。
  杨冬梅是莲花湖附近的一个居民,在一家公司上班。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她和一个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冬冬。一个周末,她早早下班回家,准备去接放学的孩子。这时,她意外地接到学校发来的短信,通知她,孩子早就放学了。她马上给孩子的几个同学打电话,大家都说没有看到冬冬。顿时,杨冬梅心慌意乱,赶紧去找孩子。
  达州是四川省劳务输出的主要基地,全市有十多万名留守儿童,他们的安全、学业,时刻牵动着父母的心。从2007年至今,达州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几乎都安装了校讯通。每天上学放学时,学生都要刷卡,记载孩子到校和离校时间的短信,就及时发往在外务工的父母手机上。家长虽然不在眼前,但对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
  莲花湖邱家学校教师吴淑迁说,我们每天都可以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他们的学习状况,及时地通过校讯通平台,发送到他们远在外地父母的手机上,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现在,冬冬的爸爸都打电话过来询问,孩子到底上哪儿去了?杨冬梅一路询问碰见的熟人,没有丝毫消息。莲花湖方圆8平方公里,森林密布,湖水浩淼,眼看天色渐渐暗了,再找不到冬冬,可就麻烦了。杨冬梅越来越害怕,一路呼喊着寻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杨冬梅想到给村主任打电话,请他帮忙找人。村主任接到杨冬梅的电话后,马上用农信机大喇叭,发动全体村民一起找冬冬。但莲花湖畔的四五千村民,有好多人不认识冬冬。
  杨冬梅说,村主任就用手机把我儿子的照片发到农信通上。一条带着冬冬照片的彩信,群发到每个村民的手机上。跟着短信就纷纷发回来。张家口、朱神仙、邱家店……村民们都在寻找冬冬。在湖滨码头,一名游船的船长看到彩信后,觉得今天好像见到过这个孩子,可能随游客去了一个岛上。杨冬梅问清情况后,认定这个孩子就是冬冬。
  这是湖心的一个小岛,平时无人住,只有一些游客上岛去玩。冬冬可能是混在游客里,上岛去玩,在岛上迷路了,没及时跟船回来。在湖心岛上,杨冬梅一路呼喊着冬冬的名字,终于在一个餐厅的附近找到了孩子。
  莲花湖管委会主任欧华刚说,通过这件事情,我深深地认识到农信通这个平台的建立,从各方面讲,对我们都是太重要了。
  手机信息服务,也给人们带来了平安,在当地不仅能寻找人,还能救命。达州开通了灾害预警通,国土局安装摄像头和位移器,监控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地段。在2010年的汛期,及时安全地疏散了1000多人,避免了一场灾难。
  我们一般想象中的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差,信息化也比较落后,实际上并非如此。比如电子商务,我们都以为它是城市的专有宠儿,其实发展最快的是农村,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缺乏大型商场、超市,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造成的。再比如上网业务,在农村,手机的拥有量远远高于电脑,手机上网的娱乐化、便携性,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所以农村的手机上网业务增幅大大超过了城市。莲花湖信息化的步子就迈得很大,在这里,手机还能帮老百姓卖蔬菜瓜果 呢。
  莲花湖库区,是著名的蔬菜产地、达州市的“菜篮子”。从前,菜农们辛辛苦苦,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从早忙到晚,由于不了解市场行情,只凭运气卖菜,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
  蔬菜种植户杨高刚说,原来我们卖菜,每天早早起来准备,挑着担子送到公交车上,再拉到城里去卖。到市场后,有时菜贩子看菜不太好,就压低价格,让我们吃亏。有时卖不掉,还要挑回来,真是困难,麻烦。
  这天杨高刚正在摘菜,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清楚地写着今天市场的蔬菜价格。知道了行情,杨高刚就把自己的蔬菜品种、数量、自己的姓名、地址,用手机短信回复过去,谈妥了一笔小小的电子订单。不久,一辆小货车来到地头,经纪人来收菜了。田间地头就能卖菜,这又是件新鲜事。
  原来,莲花湖库区开通了供销通。每天早晨,专人到菜市场抄询价格,然后群发给菜农。菜农再把自己的供货信息回复到供销通上,这样,菜市场经纪人的收购车来到地头,两人按照短信上的协议价格,现场买卖。菜农再也不用跑冤枉路,只需天天在家安心种菜,就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手机,使他们在地头就把菜变成了钱。经纪人也不吃亏,既收到了价格合适的蔬菜,也保证了所需蔬菜的数量,省了很大力气。
  手机,真成了农民的宝贝。每天都有各种信息发过来。哪里要招工了,发个短信就能马上报名;孩子学习生活怎么样,看看手机就了如指掌;选举村干部,离家千里之外打工的人也可以即时投票;电子商务,也成了庄稼人做买卖得心应手的工具。国际国内,城市农村,柴米油盐,方方面面,都整合进这个小小的手机里了。
  吕廷志副理事长说,我们现在谈云计算,其实未来农村的服务很多都是云计算,因为它涉及到天气,自然灾害,季节,甚至环境,土壤、水,农作物种植等大量信息,我们把每一个孤立的信息都看作雨滴的话,需要一个并行的处理技术,把它们连成一片云,为大家服务。
  如今在达州,手机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必备之物。如果说,每个手机是一根根线,现在就已经织成了一张大网。从城市到乡村,手机打出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而更新的服务,更奇妙的玩法,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在莲花湖山村,从生活信息、休闲娱乐、商贸往来,到基层民主、村务公开等等,人人都离不开手机,人人都享受手机服务带来的便捷。据统计,到2010年10月底,我国手机数量已经达到8.43亿部,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4亿部,其中,农村市场将成为增长的主战场。我们希望,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服务越来越细致,让最新的科技成果,带给人民平安、富足和快乐。
其他文献
1948年,英文缩写为WHO的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在其成立之初,天花就被列为应该控制的第一个传染性疾病。根据天花病毒特点,科学家相信天花可以消灭。但人们也意识到,单凭一个人一个国家的努力和力量,不足以消灭这个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共同参与才有可能战胜这一人类宿敌。  早在1953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任总干事奇泽姆就提出在全球消灭天花的宏伟目标。但当时世界卫生大会对他的提议
期刊
叫几块石头开口说话,肯定让人觉得诧异。但是,科学家却有这本事。  中国贵州南部的荔波县,是世界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和森林结合地区。地下溶洞之中,布满鬼斧神工的奇柱异石。科学家让这些石头讲述了一段绵延久远的故事。(图1)  2008年春节前夕,在贵州荔波县一个溶洞中。一群人在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先用凿子向一根石柱根部凿去,直至将石柱凿出一个缺口。  随后,开始手脚并用地推晃石柱,眼看石柱摇摇欲坠,随时
期刊
1941年,希特勒在波兰战场、西欧战场连续创造“闪击战”的神话后,当他准备发起莫斯科会战的时候,在他眼里,俄国人无法阻止他装甲铁骑的横扫,他的大军将迅速“把莫斯科夷为平地”,“让莫斯科这个地名永远消失”。  然而,德军二战中的不败神话,在莫斯科的城墙面前,第一次被无情地撞击粉碎。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8天,斯大林特意给中共中央发来一封电报:“感谢你们提供了德国进攻的准确情报,使苏联
期刊
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为此,各国都在寻找着既聪明又有效的解决办法,上海世博会为这些办法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在这方面,瑞典馆展示自己的方式就非常有创意,它们并没有采用在世博会上大出风头的LED投影,而是仅采用了几块简单的展板,就清晰地展示出城市面貌改变前后的巨大反差。  在一块展板上,从一个角度看,是瑞典的第三大城市马尔默的一个垃圾场,但换一个角度看,是垃圾场经过
期刊
他们曾是罗布泊的渔民,屡遭水源枯竭的生存难题。千百年来,总在追逐河水的他们,是罗布荒原最后的守卫者。    1903年~1906年,美国地理学家埃尔斯沃思·亨廷顿两次到亚洲腹地,考察气候变迁与人类活动关系。考察后,他形象地将塔里木比作亚洲的心脏,而流淌在塔里木盆地上的内陆河则是亚洲的脉搏。让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亨廷顿对塔里木气候变化的预言。他说,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将是塔里木“降水丰沛”时期,
期刊
蝙蝠是飞舞在暗夜里的幽灵,人们对它们恐惧,厌恶,甚至把它们比作吸血的魔鬼。    广州大学的吴毅教授对蝙蝠情有独钟,常年奔走在山林与城市之间,搜寻蝙蝠的踪迹,他发现了中国的蝙蝠新种,并为我们揭开了蝙蝠生活的秘密。  广东惠州罗浮山公园,距离城市30多公里,它的后山杂草丛生,极少有人光顾。2009年9月26日,吴毅教授率领的一支六人科考队来到后山,他们背着背包,拿着专业仪器,艰难地钻进了一个废弃很久
期刊
胶囊内窥镜的发明人王金山说,它能吞咽下去,拍摄人体的内部,是专门做人体消化道检测的医疗仪器,叫胶囊内窥镜。  胶囊内窥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消化道检测。它长得很像胶囊,但是在它的肚子里没有药粉,而是电池、摄像头、led灯。当人把它吃进肚子,它就会顺着食道到达胃、小肠和大肠,来一次人体大漫游。在这个过程中,它会一路拍摄人体的消化系统,并以照片的形式传到医生的手里。医生据此诊断服用者的消化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期刊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枏森先生,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被动接受,全盘否定,到重新反思的过程。在他看来,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值得肯定,并且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有帮助。    母日清晨,89岁的黄枏森(注:枏nan,楠的异体字)都要悠然地穿行在住所朗润园和北大未名湖之间,这是他保持多年的锻炼方式。这座校园见证了黄枏森生活和工作的半个多世纪,他从一位北大毕业生成为北大哲
期刊
1942年6月的一天清晨,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未完全苏醒,蜿蜒曲折的辉河在不知疲倦地流淌,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安祥。鄂温克小伙子更凯走出毡房,突然,他发现不远处的草地上躺着一个人。心想,肯定是哪个酒鬼又喝多了。当他走到那个躺着的人跟前时,不由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躺在地上的人已经奄奄一息,而更让更凯感到惊讶的是,这个人竟然是一年多前被日本警察抓走的鄂温克人胡瑞。当年和他一起被抓走的还有马萨尔和勒奔特
期刊
在美国哈佛大学的阿诺德植物园,一些树种来自近百年前大洋彼岸的中国。  阿诺德植物园负责人介绍说。园中原始植物是洛克在1927年或1928年采集的。除此之外,园内还有一些是从洛克带来的原始植物上剪接的植物,那些植物尽管很年轻,但它们延续了洛克采集的原始野生植物的地理血统。  洛克究竟是何人?他为什么要去遥远的中国采集种子?这些树种又是从中国哪些地方采集来的呢?    1924年9月,一个叫约瑟夫·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