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公共性在市场化渐进改革中凸显——中国财政体制演进及其改革逻辑(1978—2008)

来源 :当代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v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中,财政体制的调整无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体制上的递增效应,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回顾30年的财政体制演进历程,我国财政改革走的是一条公共之路,在经历延续与继承(1978—1980)、放活与改革(1980—1993)、纠偏与软着陆、明细与改革(1998至今)四个基本阶段后,公共性逐步回归并得到加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还需要在分权、规范支出、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1998年搭建的公共财政框架意味着我国的财政体制将继续沿着公共化的道路前进。
其他文献
对保温设计计算中环境温度的确定及保温材料的经济性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保温材料施工前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及严把施工质量关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武钢热力管网
运用生产试验数据建立了E级船板低温冲击最小单值的判别函数,在解析的基础上,依据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和判别方程的标准化系数,进行了各变量对函数影响程度及作用大小的
以碱性喷补料的损毁机理为根据,讨论了该类型喷补料的颗粒分布和结合理论,根据操作条件提出优化方案选取相应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用材料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武钢冷轧厂纵切机组的压力机压下设计的缺陷,给出了改进措施,效果良好.
在浩瀚的西方音乐长河中,数以亿计的传世经典诉说着每个时代的故事。无疑,堪当乐器王后的小提琴成为绝大多数作曲家青睐的描述内心情感的不二之选。小提琴以其最接近人声,细腻的
介绍武钢第一炼钢厂在天车上采用TSC动态无功补偿系统,概述了该系统的主回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以及采用无功补偿装置后,取得的经济效益.
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不乏相似之处。两国分别以高科技技术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推动了本国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额顺差,并与欧美贸易伙伴产生了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