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能干,能说会道,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可是怎样才培养好幼儿的语言表达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认识和看法。
1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
1.1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1.2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 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3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2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下午吃点心时,是圆形的小糕点,在幼儿认识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的时,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皮球是圆形的,火车轮,汽车轮子是圆形的,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苹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样进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
3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
3.1主题、生活的经验,让幼儿愿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数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的数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3.2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 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数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
3.3自然、形成的习惯,让幼儿会说。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
4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和智能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我带幼儿到校园中做“找春天”的游戏,先引导幼儿积极观察,然后让他们边看边讲述:“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桃树上——桃花开了;春天在小树上——小树长出了新叶子;春天在小草里——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春天在石榴树上——树枝发芽了!”然后我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把刚才看到的那么多的春天景象描述出来?由于幼儿已经经过观察、思考和讲述等游戏活动,对春天已有一定的认识,在认识春天的特征中,幼儿从天气的变化, 讲到花草树木的变化,从小动物的出现讲到人们的劳动、衣着的变化……从幼儿的谈话中,已经看到他们有条理、分层次地讲出了季节的变化。
总之,幼儿语言的培养,不是通过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环节所能达到的,还应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开发其智力,使其天天向上。
1在非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的非正式活动是指幼儿受内在需要的驱动,在一定环境及自然状态下,自发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师为幼儿提供学具、玩具,创设学习环境,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
1.1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 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时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1.2丰富、有趣的材料,让幼儿可说。 在每次的非正式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地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1.3反复、多次的尝试,让幼儿练说。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次的经验的积累和反复的练习。在每一次正式的数活动前,一般都要进行2——3次的非正式活动,而在每一次的非正式活动中每个孩子又都会有多次选择、操作材料的机会,多一次操作的机会,就多一次练习说的机会。如幼儿在学习“数的形成”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经验积累的情况,一般安排三次非正式的活动,而在每次的活动中,一般每个幼儿至少能玩到1——2次形成的材料,三次活动下来,每个孩子有3——6次的操作机会,那么就有3——6次的练习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非正式的操作活动给了幼儿更多说的机会,这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相当有效的。
2在日常生活中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下午吃点心时,是圆形的小糕点,在幼儿认识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的时,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皮球是圆形的,火车轮,汽车轮子是圆形的,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苹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今天下雨,早上你是怎样进幼儿园的?”“路上的行人看见下雨是用什么雨具去上班、上学的?”这时幼儿一般都会兴致勃勃地向你作介绍,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
3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
3.1主题、生活的经验,让幼儿愿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在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数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的数活动中让孩子们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们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的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3.2简单、规范的语言,让幼儿学说。 正式的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幼儿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点滴、零碎经验基础上的同伴间的交流,教师指导下的整理、记录、归纳、总结,并形成概念。而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数概念是非常抽象的知识,如何让幼儿将具体的经验提升到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去让幼儿学说。
3.3自然、形成的习惯,让幼儿会说。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
4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和智能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我带幼儿到校园中做“找春天”的游戏,先引导幼儿积极观察,然后让他们边看边讲述:“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桃树上——桃花开了;春天在小树上——小树长出了新叶子;春天在小草里——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春天在石榴树上——树枝发芽了!”然后我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把刚才看到的那么多的春天景象描述出来?由于幼儿已经经过观察、思考和讲述等游戏活动,对春天已有一定的认识,在认识春天的特征中,幼儿从天气的变化, 讲到花草树木的变化,从小动物的出现讲到人们的劳动、衣着的变化……从幼儿的谈话中,已经看到他们有条理、分层次地讲出了季节的变化。
总之,幼儿语言的培养,不是通过某一节课或者某一个环节所能达到的,还应抓住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幼儿的语言,开发其智力,使其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