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有效支撑。作为一家发源于上海的城商银行,上海银行在打造“精品银行”的过程中,提出“智慧金融”核心发展理念。2月1日,上海银行举行首场智慧金融暨手机银行5.0产品发布会。上海银行金煜董事长分享了以客户为中心,打造“智慧金融、专业服务”的蓝图和实践。胡友联行长则介绍了上海银行对于金融和新技术融合五方面创新探索及七大“智慧”成果。
《新民周刊》发现,本次发布会现场有很多老年客户,而这也是上海银行智慧金融的一大优势——上海银行在业内是首家推出专门面向中老年客户手机银行的银行,而新型的智能柜员机(ITM)则支持更简单的流程体验和全面的存折、存单业务来满足老年客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手机银行5.0版推出的个性化版本服务中,把养老金融客群作为三大服务客群之一,也契合了上海银行首次提出的“铭记初心,简智为您”这一移动金融品牌理念。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陶寅琰指出,许多老人并未享受到“智能”带来的便利,反而觉得陌生与不适,时常让他们遭遇尴尬。很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在操作流程上更符合中青年的使用习惯,从而忽略了老年群体对于“字体大小”“使用说明”“网银支付”等问题的特殊需求。鉴于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陶寅琰委员提议:“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要关注公共服务的实效,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事實上,在关注老年人的智能金融方面,上海银行早在2016年就走到了全国前列——为更好地服务中老年客户,上海银行在业内首家推出专门面向中老年客户的“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荣获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16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提名奖等多个奖项。从2016年8月正式推出以来,活跃用户已近30万户,这意味着上海银行60岁以上手机银行客户中,有一半是从“美好生活版”开始走进手机银行的世界。这款针对老年人的“手机银行”得到广大客户认同,特别是作为发行上海新版社保卡11家合作银行之一,率先完成系统上线。
而且,上海银行经过对40家养老金网点近100位50岁以上老年客户的实地调研,推出的“美好生活手机银行”与普通手机银行相比,不设对外转账功能、使用超大字体,操作更便捷,充分考虑老年客户对手机银行的资金安全、服务内容和使用体验等方面的特定要求,破解老年客户对安全问题、误操作、功能复杂、字体小使用不方便的诸多顾虑。
2017年8月,为了让更多老年客户“想用”“可用”“爱用”,“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推出了升级版——不仅让老年客户看得更舒心、用得更顺手,还首次推出面向老年客户专属优惠券和超值购,为老年人精选更多贴心、优惠的服务。
上海银行的贴心,在上海老人群体中已经形成一定口碑。家住虹口区的王阿姨说:“以前也用过其他银行的手机银行,觉得操作太复杂,但最主要担心自己搞不清楚,还把钱转走了,所以后来一直不用了。”但用了“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后,王阿姨表示,“上海银行真的很为我们考虑,你看我只要这里点一下,老花镜也不用戴,活期、定期,清清楚楚。而且钱还转不走,那当然放心用”。而且,她爱人本来是跟着她学着用的,现在用得比她还熟练,现在家里的“定期”都直接在手机上存。
据悉,在此次推出的手机银行5.0版本中,上海银行面向零售、信用卡、养老金融客群贴心打造三种专属体验,并智能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其中,针对养老金融客群的智能服务包括基于老年客户特点提供精选理财、指纹登录、一站式资产总览、拟物化存单展示等。
深耕客户需求的背后,是上海银行以智慧金融助力服务理念的革新。
金煜表示,上海银行的“智慧金融”发展蓝图将按两条路径推进:一是银行数字化,即银行自身的数字化改造。主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效率提升、风险控制、精细化管理及决策支撑,实现高效的智慧运营,重构全面的风险区分与定价体系。二是数字化银行,即银行服务的数字化重塑。主要依托数据洞察、机器学习、区块链、生物技术等方面,致力于回归客户的生态和价值创造,追求场景化的智慧产品、生态化的智慧渠道、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及超预期的智慧体验。
智从何来?胡友联介绍,主要选择五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客户画像与行为分析、大数据运维、商业智能以及精细化管理领域;二是机器学习技术,使用于客户服务生态旅程、反欺诈、信用风险管理、在线投资顾问领域; 三是研究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供应链金融管理、数字票据、跨境支付清算领域;四是应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于服务性能提升、微服务架构建设、超级计算能力领域;五是落地生物技术,应用于客户识别、便捷体验、安全及跨渠道协同领域。
此次手机银行5.0的上线,只是上海银行深入推进智慧金融的举措之一,后续还将发布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产品。未来,上海银行智慧金融将紧跟金融科技发展步伐,持续着力从智慧产品、智慧渠道、智慧体验、智慧运营四方面进一步打造完整的智慧金融数字化体系,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与时俱进的智慧金融服务。
《新民周刊》发现,本次发布会现场有很多老年客户,而这也是上海银行智慧金融的一大优势——上海银行在业内是首家推出专门面向中老年客户手机银行的银行,而新型的智能柜员机(ITM)则支持更简单的流程体验和全面的存折、存单业务来满足老年客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手机银行5.0版推出的个性化版本服务中,把养老金融客群作为三大服务客群之一,也契合了上海银行首次提出的“铭记初心,简智为您”这一移动金融品牌理念。
为老人定制的手机银行
在今年上海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陶寅琰指出,许多老人并未享受到“智能”带来的便利,反而觉得陌生与不适,时常让他们遭遇尴尬。很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在操作流程上更符合中青年的使用习惯,从而忽略了老年群体对于“字体大小”“使用说明”“网银支付”等问题的特殊需求。鉴于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陶寅琰委员提议:“在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要关注公共服务的实效,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事實上,在关注老年人的智能金融方面,上海银行早在2016年就走到了全国前列——为更好地服务中老年客户,上海银行在业内首家推出专门面向中老年客户的“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荣获了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16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提名奖等多个奖项。从2016年8月正式推出以来,活跃用户已近30万户,这意味着上海银行60岁以上手机银行客户中,有一半是从“美好生活版”开始走进手机银行的世界。这款针对老年人的“手机银行”得到广大客户认同,特别是作为发行上海新版社保卡11家合作银行之一,率先完成系统上线。
而且,上海银行经过对40家养老金网点近100位50岁以上老年客户的实地调研,推出的“美好生活手机银行”与普通手机银行相比,不设对外转账功能、使用超大字体,操作更便捷,充分考虑老年客户对手机银行的资金安全、服务内容和使用体验等方面的特定要求,破解老年客户对安全问题、误操作、功能复杂、字体小使用不方便的诸多顾虑。
2017年8月,为了让更多老年客户“想用”“可用”“爱用”,“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推出了升级版——不仅让老年客户看得更舒心、用得更顺手,还首次推出面向老年客户专属优惠券和超值购,为老年人精选更多贴心、优惠的服务。
上海银行的贴心,在上海老人群体中已经形成一定口碑。家住虹口区的王阿姨说:“以前也用过其他银行的手机银行,觉得操作太复杂,但最主要担心自己搞不清楚,还把钱转走了,所以后来一直不用了。”但用了“美好生活版”手机银行后,王阿姨表示,“上海银行真的很为我们考虑,你看我只要这里点一下,老花镜也不用戴,活期、定期,清清楚楚。而且钱还转不走,那当然放心用”。而且,她爱人本来是跟着她学着用的,现在用得比她还熟练,现在家里的“定期”都直接在手机上存。
据悉,在此次推出的手机银行5.0版本中,上海银行面向零售、信用卡、养老金融客群贴心打造三种专属体验,并智能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其中,针对养老金融客群的智能服务包括基于老年客户特点提供精选理财、指纹登录、一站式资产总览、拟物化存单展示等。
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应用
深耕客户需求的背后,是上海银行以智慧金融助力服务理念的革新。
金煜表示,上海银行的“智慧金融”发展蓝图将按两条路径推进:一是银行数字化,即银行自身的数字化改造。主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致力于效率提升、风险控制、精细化管理及决策支撑,实现高效的智慧运营,重构全面的风险区分与定价体系。二是数字化银行,即银行服务的数字化重塑。主要依托数据洞察、机器学习、区块链、生物技术等方面,致力于回归客户的生态和价值创造,追求场景化的智慧产品、生态化的智慧渠道、个性化的智慧服务及超预期的智慧体验。
智从何来?胡友联介绍,主要选择五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一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客户画像与行为分析、大数据运维、商业智能以及精细化管理领域;二是机器学习技术,使用于客户服务生态旅程、反欺诈、信用风险管理、在线投资顾问领域; 三是研究区块链技术,运用于供应链金融管理、数字票据、跨境支付清算领域;四是应用云计算技术,服务于服务性能提升、微服务架构建设、超级计算能力领域;五是落地生物技术,应用于客户识别、便捷体验、安全及跨渠道协同领域。
此次手机银行5.0的上线,只是上海银行深入推进智慧金融的举措之一,后续还将发布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产品。未来,上海银行智慧金融将紧跟金融科技发展步伐,持续着力从智慧产品、智慧渠道、智慧体验、智慧运营四方面进一步打造完整的智慧金融数字化体系,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与时俱进的智慧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