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之道,择友为先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aohuo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朋友,也不可能不结交朋友,结朋交友本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事情。
  朋友是人生中一笔宝贵财富,因志趣相投而结下的友情会给人们带来共鸣与激情,因志同道合而产生的友谊会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正因如此,真挚的友情、深厚的友谊,历来被人们所推崇和传颂,比如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之交”、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廉颇与蔺相如的“刎颈之交”、孔融与祢衡的“忘年之交”……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的一员,结朋交友本无可厚非。然而,交友之道,择友为先。“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只有选择品德高尚、情趣高雅、志向高远的朋友,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互相帮助、相互砥砺,共同提升、共同进步。倘若选择了品行不端之人作朋友,就等于雪入墨池,雖融为水,其色愈污,从此意志开始消沉,生活开始堕落,最终大好人生也会葬送在这样的“朋友”手中。
  纵观近年来那些落马的官员,我们不难发现,“交友不慎”几乎是他们走上不归路的“标配”。有的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甘于被“围猎”;有的热衷于钻营巴结,醉心于谋权敛财;有的沉溺于灯红酒绿、流连于声色犬马……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领导干部必须明白,这些被人情外衣包裹的“友情”,不是脉脉温情,反而可能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陷阱”。
  其实,在择友方面,古代先贤早有良训,明代著名理学家苏浚在其《鸡鸣偶记》一文中提出了“四友”之说,颇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借鉴。所谓“四友”,即“畏友、密友、昵友、贼友”四类朋友。他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由此可见,“畏友”就是要在思想品行上互相促进,有优点互相学习,有缺点互相批评,以求共同提高,从而有利于双方的品德修养不断提升。“密友”就是要在各方面互相帮助,连生死之事都可以互相托付,以求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昵友”就是只知道互相说好话,一起吃喝玩乐,在思想行为上虽然没有过分之处,但往往是非不分,更谈不上互相批评了,表面上看似你我不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情实意。“贼友”就是为了一个“利”字而互相利用,没有明显冲突时可以为“友”,一旦出现利益冲突就是你死我活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交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个参谋,多了一个同伴。因此,领导干部交朋友必须交“畏友”和“密友”,绝对不可以交“昵友”和“贼友”。择善而交、择义而交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私事,而是关系个人乃至国家事业前途的大事、公事。
  交友作为一种双向选择,领导干部心中必须谨记“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之道,时刻擦亮眼睛,分良莠、辨忠奸,警惕那些主动找上门来交朋友、拉关系、套近乎、献殷勤的奸邪之徒,真正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百毒不侵”的钢铁战士,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情与法、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得与失的关系,时时处处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真正做到立大志、顾大局、做大事。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五十八  宋应星(1587—约1666),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宜春奉新县)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狄德罗”。他自幼好学,涉猎广泛,研究领域涉及自然和人文学科,在科学技术、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流
期刊
州城西南隅b,有黄鹤楼者。《图经》云c:“费祎登仙d,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e,迹存《述异》之志f。观其耸构巍峨,高标g;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h。何必赖乡九柱、东阳八咏i,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
期刊
李丈参政罢政归乡里时,某年二十矣c。时时来访先君,剧谈终日,每言秦氏,必曰咸阳,愤切慨慷,形于色辞。  一日平旦来,共饭,谓先君曰:“闻赵相过岭,悲忧出涕。仆不然,谪命下,青鞋布袜行矣,岂能作儿女态耶!”方言此时,目如炬,声如钟,其英伟刚毅之气,使人兴起。  后四十年,偶读公家书,虽徙海表,气不少衰。丁宁训戒之语,皆足垂范百世,犹想见其道青鞋布袜时也。  淳熙戊申二月己未,笠泽陆某题。  (《全宋
期刊
汉武留意郡守  汉武帝天资高明,政自己出,故辅相之任,不甚择人,若但使之奉行文书而已。其于除用郡守,尤所留意。庄助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赐书曰:“君厌承明之庐,怀故土,出为郡吏。间者,阔焉久不闻问。”吾丘寿王为东郡都尉,上以寿王为都尉,不复置太守,诏赐玺书曰:“子在朕前之时,知略辐凑,及至连十余城之守,任四千石之重,職事并废,盗贼从横,甚不称在前时,何也?”汲黯拜淮阳太守,不受印绶,上曰:“君薄
期刊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集校注》卷七)【赏析】  王维的很多诗,皆好在不烂煽情,感情克制,清淡而深远。像《相思》不道相思,只借物而言“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由是相思自明;像《送元二使安西》,朋友远别在即,并不罗里吧嗦一大堆,只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离情与牵念自见;像《山中寄诸弟妹》,淡淡一句“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思亲之情自浓。这首诗
期刊
孔氏家风体现在我国古代经典文献中,见诸孔氏家族的身体力行中,散记于历代传记、谱牒、杂记等史料中。孔子第64代孙孔尚贤,袭封衍圣公后,为了规范族人的言行,颁布了族规《孔氏祖训箴规》,对孔氏家风进行了提升,充分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总体上来讲,孔氏家风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诗学礼,诗礼传家;第二,父慈子孝,家和睦邻;第三,先义后利,力为良吏;第四,践行忠
期刊
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提出“德润身”的命题,这对于儒家思想系统而言,可谓画龙点睛之举。“德润身”,是儒家传统中一以贯之、鲜明独特的一面,是理解、践行儒家思想时不可不特别留意之处。这三个字,即使不能说就是儒家思想之“眼”,至少是其“眼”之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而,这一命题是开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  德润身”提示、确证儒家身心交关的实践传统,堪称儒家四书的一条经线,实为儒家“德性的
期刊
一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來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是朱熹题为《观书有感》两首中的第二首。品味其意,行船有行船之理,读书有读书之理,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理者,规律也,顺之则成,逆之则败。这不仅是大儒朱熹的观察心得、读书心得、格物心得,也是他的躬行践履之心得。  乾道五年至七年(1169—1171),在福建崇安县为母亲守制的朱熹,数次上书给建宁的两任知府,其心拳拳,只为一件
期刊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面、东六宫的南侧。由乾清门广场东出景运门,会看到诚肃门,进入这道门后,再穿过奉先门,便能找到它了。新中国成立后,奉先殿曾被故宫博物院辟为雕塑馆和钟表馆,而在不远的将来,它将恢复清代宫廷的原状陈列,向世人展示昔日皇家宗庙的真实面貌。  明清两代,均在宫城外设太庙、宫城内设奉先殿。它们虽然都是祭祀祖先的宗庙建筑,但太庙祭祖属国家大典,往往大费周章,礼数颇多;为了满足皇家在平日里祭
期刊
拥有一处能遮风挡雨的居所,是人类在吃饱穿暖之外又一基本生存需求。在真正意义上的房屋出现之前,我们的祖先经历了穴居时代,从利用天然洞穴到挖浅穴居住,始终绕不开一个“穴”。因此,要探讨中国人“住”的话题,我们首先得从“穴”字说起。  甲骨文、金文中尚未发现“穴”字。不过,从一些由“穴”充当部首的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穴”的早期写法。比如“突”的甲骨文,上面是“穴”,像洞穴之形。而从“穴”的小篆字形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