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2:15pm东温河涉水
从北京出发的第19个午后,在无人区穿过无数条冰河后,一条更宽的河床出现了,我忽然察觉,这应该就是传说中“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东温河。之所以这么宽,和我靠近入湖口的位置有关,我是紧贴着湖的南岸在穿越,能看见不远处的多格措。我曾经想沿着河岸向南迂回,寻找一处比较窄、比较安全的过河点,但要绕多远才能找到是个未知数,而此时过多地消耗燃油是相当徒劳的。刚穿越的大河床给了我很大信心,我保持着淡定,因为两条大河床的地形地貌相仿,即使遇到复杂情况,只要多下车勘查线路即可。
东温河果然够宽,在纵横折冲了15分钟后,我依然没有到达彼岸,但就在我能看到百米开外的东岸时,一条河横陈眼前,它比之前通过的所有河道都宽一些,大概有10多米宽,水质浑浊且不见底,近岸处的冰还未完全融化,河中心的水面上不断有浮冰飘过。在枯水季,这条河应该算是东温河河床里的干流了。
我下车用铁锹试探河的深度,但因没穿水裤,无法测试河中央深度,看起来不太深。然后开着车在岸边巡视过河点,这条河的宽度、深度、水流状况很平均,没有特别合适的过河线路。向北是不可能的,越接近入湖口河面越宽,向南走了几百米,河汊子开始呈网状分布,看着就头疼。我看好一处比较宽的河滩,可以通过助跑提起车速。我尝试用高四1挡起步,在那么短的距离内根本冲不起速度来,车“肉”得厉害,我的车又没有涉水喉,最后低四3挡也被我舍弃了。
在那块狭长的沙洲上,只有低四2挡是最均衡的,也只有它的爆发力能让满载的六缸切诺基在那么短的助跑距离内提起速度来。我选择的过河线路偏向东北方向,即接近45度角斜线过河,可以借助顺流的水势。深踩油门,距离河边1、2米略收半脚油,控制水浪高度,进水前顶住油门,逐渐加大油门力度。水浪四溅,车两侧的水墙高度很合适,冲到河心的时候,我感觉到轮胎似乎失去了附着力,然后车飘飘悠悠地停了下来,冲车带起的水浪一层层地涌向对岸的碎石沙洲。
看着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我有些晕船了,这是咋回事呀,怎么就停在河中间了呢?看看刚过了冰河中央的位置。我足足愣了几秒钟,河水从车前、车后、车下缓缓流过,灰白色的水面映衬着惨白的日光。我摇着头,嘬了有史以来最夸张的一个牙花子,自语道:“这回麻烦了。”确实是有麻烦了,沼泽是越野车的死穴,那么冰河呢?第一个死穴用了两天逃生,第二个呢?
02:45pm流沙河险中涉险
到陷落冰河时,我已经感到低烧,虽然加了衣服,带了两顶帽子,因为一个帽子扛不住羌塘的风了,但还是觉得周身发冷。马上将要进入水中作业状态,我掏出百服宁吃了一粒日片,然后打开车门,在车顶行李架中翻出水裤,爬到车头发动机盖上面穿好水裤后便开始在冰冷的河里查看陷车状况。我倒吸一口凉气,这条河居然是流沙河,河底由非常松碎的砂石和粗沙构成,任何扭矩的输出都只能导致车子继续下陷,刚才几次尝试脱困,已经使四个车轮不在一个平面上了,呈对角线状态拧巴着,左前轮和右后轮几乎被流沙层吞没。在专业测试SUV脱困能力时,经常用到对角线脱困测试,但那是在专业设备或硬基路面测试的,有差速器锁就能脱困。如果轮胎失去附着力,差速器锁也无能为力。
排气管刚好淹没在水里,不能熄火,否则河水倒灌。尽管水位还达不到进入发动机的地步,但如果天黑前没有脱困,整个排气管内的水都将冻成冰,车就“便秘”了,无法启动又淹在水中,可能就要永远“秘”下去了。还有更不妙的,轮胎挠起的流沙已经把底盘顶住了,我用铁锹连挖带疏通,比在沼泽地挖泥要轻松很多。但流沙很轻,刚挖好的坑很快就被水流搬来新沙重新填满。为减轻车重,我把部分设备搬到河岸上,然后到车头前方的沙洲上寻找合适的锚点。我穿着水裤搬东西的样子,就像是一头正在涉水的藏北棕熊。
布满灰色沙砾的浅滩很快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当你觉得一镐抡下去很有成就感的时候,证明你离失败不远了,在羌塘,没有特别容易的事情。这片狭长的浅滩实在缺乏硬度,我在钢缆和拖车带长度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的寻找锚点。浅滩表面是一层松懈的沙砾,镐头敲漏下面的冻土层时,就像是用吸管戳破简易包装酸奶的密封层一样,但那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期待。
冻土层薄得像煎饼里的薄脆,下面的景象更令人崩溃,都是泡在水里的极碎小的石砾,用镐头刨就像用筷子喝水一样费力。橡胶手套终于遇见了它最感兴趣的工作,我跪在浅滩上,用手刨沙砾,刨出的沙砾中有很多闪着亮光的小玛瑙,刨累了就跪在那里挑玛瑙。开始还放在衣服兜里,后来就直接含在嘴里了。只是玛瑙太小了,比内蒙玛瑙湖的小无数倍。
很没信心地挖好锚坑,去河里拽绞盘,天哪,绞盘故障!经过多年艰苦粗糙使用,钢缆缠绕的凹凸不平,还有几处突起的硬结,所以卡在限位的横杆里出不来,绞盘躁动不安的前后转动,用力扯,用改锥撬,均无效。然后更崩溃的状况出现了,绞盘不动了!绞盘要是挂了,别说冰河出不去,后面的穿越没绞盘是不可想象的,我一直认为严肃的越野者是必须配备绞盘的,更何况穿越无人区呢。
惊吓过后,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发现扳动控制引擎,绞盘依然能发出转动的声音,只是钢缆不动了。趴下身细看,原来是绞盘传动轴和钢缆脱离了,这样就还有救,先把卡住钢缆的限位横杆卸了再说。新问题出现,拆限位杆要用到内六角螺母扳手,两套随车工具里都没有这东西。我顿时呆立在河里,大块的浮冰顺流漂过,汇入身后的多格措,它们好像对陷在河中的我们漠不关心,只是缓缓的寂静无声的漂向自己的归宿。我仰天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又换了一种崩溃。 04:25pm绞盘与离合器的4小时角力
羌塘的风用一连串的冷颤提醒我,该吃药了。即使穿着水裤,冰河的寒意依然从脚底正冲肺腑,试图和从脖颈处灌进来的风一起打通任督二脉。我再次掏出一粒“九转还心丹”百服宁吞了下去,喉咙干燥摩擦力大增,我清晰觉察到它粘在了锁骨与嗓子眼之间的部位,喝了一口保温杯里剩下的凉水,将其冲下。我发觉自己已经患上百服宁依赖症了,在半天时间内连续吃这么多粒百服宁还是头一回,对肾脏的压力会不会太大了?不过话说回来,困在这荒无人烟的羌塘,冻在冰冷的河里,虽然有风也有流水,但要那么强劲的肾功能又有何用?
几十米长的钢缆全部脱离绞盘后,确认了症结所在,钢缆末端和绞盘体连接的铜扣折断了。我用8级钳工才有的眼神瞄了瞄铜扣的构造,决定再用粗铁丝做一个扣。完工之后,我重新安装钢缆的时候极度小心,那颗又短又胖的螺栓如果不小心掉在河里,我一头撞死在绞盘上也说不定。尽管加了十二分小心,但冻得僵硬的手指还是有出错的时候,有两次螺栓掉在绞盘托架上了,吓坏我了。
绞盘能工作了,也仅仅意味着脱困开始,真正的打击才算登场。随着锚坑被轻易地扯豁,脱困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在车、绞盘钢缆、锚点这条直线上不停穿梭,浅滩上被挖得像个废弃的采矿场,没有一个坑能承受绞盘的拉力,全部稀里哗啦一败涂地。没有硬度,角度就是扯蛋。我机械地重复着挖坑动作,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屡败屡战,羌塘地主和农夫终于变成了羌塘渔夫,守着一无所有的冰河。
最后的一个锚点,是距车最近的一块浅滩,近到只有几米。这个锚点由开始的锚沟逐渐被扩大成锚坑,因为拉一次豁一次,它的前沿不断缩小着与车的距离。我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角铁、木板、铁锹、工兵铲,但都挡不住绞盘的拉力,锰钢锚板横竖正反尝试无数遍,但都败在硬度面前。90厘米长的锚板,竖着插进坑里,用手摇晃着向下插,居然能埋没2/3,这流沙的河床松懈到了何种地步!
4个多小时的折腾,利用每次锚点被豁开之前那一点点硬度,利用挖走车底流沙又被重新掩埋之前的一点点时间,依然是绞盘结合规律地弹离合器,车一寸寸地向岸边靠近,直到距岸1米远。真的太担心老切的离合器了,从4943米的沼泽“弹”到4835米的冰河,它承受的全是扭力成倍放大的4升,如果离合被“弹”坏了,后边还有将近900公里的穿越,就只能悲欢离合了。不过我也在想,如果是自动挡的车怎么办?自动挡有它的优势,但在这种极限的单车穿越中,手动挡脱困能多一种选择,而且长时间泡在水里不容易产生问题。很多高度电子化的自动变速箱在长时间涉水或过热状态下是容易出现故障的。如果是这样单车穿越无人区,就要看运气了。
08:30pm冰河脱险
只要天黑,羌塘就仿佛进入了冰河纪,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锚坑的硬度在改变。 20:30,天完全黑了,我们的脱困完全依靠车灯和头灯,当然,不放弃是有理由的,骤降的气温让我们看到了救赎,锚点变得坚硬起来。20:45,在冰河里折腾6个小时后,诺亚方舟终于爬上了登陆点!我热爱阳光,但黑夜让我获得了救赎。在我的体力、意志即将到达极限的时候,冰河用它的冷酷成就了我的脱困。
把河滩上所有的装备都装车,我开着老切冲过最后的一小段浅滩,爬上了干燥的河岸,又在河岸上跑了几圈,踩了N多脚刹车,甩干刹车片上的水。就地在岸边扎营,车一直不熄火,烘干底盘上的冰水。
还好,这个晚上的风不大,我坐在外面支起炉灶做饭,水裤、冲锋衣表面都是冰,因为一直在水中作业,两条胳膊上的毛衣、内衣都是冰水,但那时候已经不觉得冷了,吃了那么多的百服宁,再冷就只能说明我买到假药了。我把照明灯打开时已经狼狈不堪,我有的只是感慨:“可能很多人看了我这样会不理解,到无人区受这种罪为什么,但就是这种特别艰难、特别绝望后,人车安然脱困,通过自己5个多小时不间断的努力,这种感觉很难忘。”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没有说出来,在那种大背景下,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呢?就是一股最简单的信念在支撑着,一定要出来,不能在冰河里过夜,不能让车冻成冰雕。在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信念和心无旁骛才可以依靠,那时候不需要解释。
从北京出发的第19个午后,在无人区穿过无数条冰河后,一条更宽的河床出现了,我忽然察觉,这应该就是传说中“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东温河。之所以这么宽,和我靠近入湖口的位置有关,我是紧贴着湖的南岸在穿越,能看见不远处的多格措。我曾经想沿着河岸向南迂回,寻找一处比较窄、比较安全的过河点,但要绕多远才能找到是个未知数,而此时过多地消耗燃油是相当徒劳的。刚穿越的大河床给了我很大信心,我保持着淡定,因为两条大河床的地形地貌相仿,即使遇到复杂情况,只要多下车勘查线路即可。
东温河果然够宽,在纵横折冲了15分钟后,我依然没有到达彼岸,但就在我能看到百米开外的东岸时,一条河横陈眼前,它比之前通过的所有河道都宽一些,大概有10多米宽,水质浑浊且不见底,近岸处的冰还未完全融化,河中心的水面上不断有浮冰飘过。在枯水季,这条河应该算是东温河河床里的干流了。
我下车用铁锹试探河的深度,但因没穿水裤,无法测试河中央深度,看起来不太深。然后开着车在岸边巡视过河点,这条河的宽度、深度、水流状况很平均,没有特别合适的过河线路。向北是不可能的,越接近入湖口河面越宽,向南走了几百米,河汊子开始呈网状分布,看着就头疼。我看好一处比较宽的河滩,可以通过助跑提起车速。我尝试用高四1挡起步,在那么短的距离内根本冲不起速度来,车“肉”得厉害,我的车又没有涉水喉,最后低四3挡也被我舍弃了。
在那块狭长的沙洲上,只有低四2挡是最均衡的,也只有它的爆发力能让满载的六缸切诺基在那么短的助跑距离内提起速度来。我选择的过河线路偏向东北方向,即接近45度角斜线过河,可以借助顺流的水势。深踩油门,距离河边1、2米略收半脚油,控制水浪高度,进水前顶住油门,逐渐加大油门力度。水浪四溅,车两侧的水墙高度很合适,冲到河心的时候,我感觉到轮胎似乎失去了附着力,然后车飘飘悠悠地停了下来,冲车带起的水浪一层层地涌向对岸的碎石沙洲。
看着后浪把前浪拍在沙滩上,我有些晕船了,这是咋回事呀,怎么就停在河中间了呢?看看刚过了冰河中央的位置。我足足愣了几秒钟,河水从车前、车后、车下缓缓流过,灰白色的水面映衬着惨白的日光。我摇着头,嘬了有史以来最夸张的一个牙花子,自语道:“这回麻烦了。”确实是有麻烦了,沼泽是越野车的死穴,那么冰河呢?第一个死穴用了两天逃生,第二个呢?
02:45pm流沙河险中涉险
到陷落冰河时,我已经感到低烧,虽然加了衣服,带了两顶帽子,因为一个帽子扛不住羌塘的风了,但还是觉得周身发冷。马上将要进入水中作业状态,我掏出百服宁吃了一粒日片,然后打开车门,在车顶行李架中翻出水裤,爬到车头发动机盖上面穿好水裤后便开始在冰冷的河里查看陷车状况。我倒吸一口凉气,这条河居然是流沙河,河底由非常松碎的砂石和粗沙构成,任何扭矩的输出都只能导致车子继续下陷,刚才几次尝试脱困,已经使四个车轮不在一个平面上了,呈对角线状态拧巴着,左前轮和右后轮几乎被流沙层吞没。在专业测试SUV脱困能力时,经常用到对角线脱困测试,但那是在专业设备或硬基路面测试的,有差速器锁就能脱困。如果轮胎失去附着力,差速器锁也无能为力。
排气管刚好淹没在水里,不能熄火,否则河水倒灌。尽管水位还达不到进入发动机的地步,但如果天黑前没有脱困,整个排气管内的水都将冻成冰,车就“便秘”了,无法启动又淹在水中,可能就要永远“秘”下去了。还有更不妙的,轮胎挠起的流沙已经把底盘顶住了,我用铁锹连挖带疏通,比在沼泽地挖泥要轻松很多。但流沙很轻,刚挖好的坑很快就被水流搬来新沙重新填满。为减轻车重,我把部分设备搬到河岸上,然后到车头前方的沙洲上寻找合适的锚点。我穿着水裤搬东西的样子,就像是一头正在涉水的藏北棕熊。
布满灰色沙砾的浅滩很快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当你觉得一镐抡下去很有成就感的时候,证明你离失败不远了,在羌塘,没有特别容易的事情。这片狭长的浅滩实在缺乏硬度,我在钢缆和拖车带长度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的寻找锚点。浅滩表面是一层松懈的沙砾,镐头敲漏下面的冻土层时,就像是用吸管戳破简易包装酸奶的密封层一样,但那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期待。
冻土层薄得像煎饼里的薄脆,下面的景象更令人崩溃,都是泡在水里的极碎小的石砾,用镐头刨就像用筷子喝水一样费力。橡胶手套终于遇见了它最感兴趣的工作,我跪在浅滩上,用手刨沙砾,刨出的沙砾中有很多闪着亮光的小玛瑙,刨累了就跪在那里挑玛瑙。开始还放在衣服兜里,后来就直接含在嘴里了。只是玛瑙太小了,比内蒙玛瑙湖的小无数倍。
很没信心地挖好锚坑,去河里拽绞盘,天哪,绞盘故障!经过多年艰苦粗糙使用,钢缆缠绕的凹凸不平,还有几处突起的硬结,所以卡在限位的横杆里出不来,绞盘躁动不安的前后转动,用力扯,用改锥撬,均无效。然后更崩溃的状况出现了,绞盘不动了!绞盘要是挂了,别说冰河出不去,后面的穿越没绞盘是不可想象的,我一直认为严肃的越野者是必须配备绞盘的,更何况穿越无人区呢。
惊吓过后,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发现扳动控制引擎,绞盘依然能发出转动的声音,只是钢缆不动了。趴下身细看,原来是绞盘传动轴和钢缆脱离了,这样就还有救,先把卡住钢缆的限位横杆卸了再说。新问题出现,拆限位杆要用到内六角螺母扳手,两套随车工具里都没有这东西。我顿时呆立在河里,大块的浮冰顺流漂过,汇入身后的多格措,它们好像对陷在河中的我们漠不关心,只是缓缓的寂静无声的漂向自己的归宿。我仰天长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又换了一种崩溃。 04:25pm绞盘与离合器的4小时角力
羌塘的风用一连串的冷颤提醒我,该吃药了。即使穿着水裤,冰河的寒意依然从脚底正冲肺腑,试图和从脖颈处灌进来的风一起打通任督二脉。我再次掏出一粒“九转还心丹”百服宁吞了下去,喉咙干燥摩擦力大增,我清晰觉察到它粘在了锁骨与嗓子眼之间的部位,喝了一口保温杯里剩下的凉水,将其冲下。我发觉自己已经患上百服宁依赖症了,在半天时间内连续吃这么多粒百服宁还是头一回,对肾脏的压力会不会太大了?不过话说回来,困在这荒无人烟的羌塘,冻在冰冷的河里,虽然有风也有流水,但要那么强劲的肾功能又有何用?
几十米长的钢缆全部脱离绞盘后,确认了症结所在,钢缆末端和绞盘体连接的铜扣折断了。我用8级钳工才有的眼神瞄了瞄铜扣的构造,决定再用粗铁丝做一个扣。完工之后,我重新安装钢缆的时候极度小心,那颗又短又胖的螺栓如果不小心掉在河里,我一头撞死在绞盘上也说不定。尽管加了十二分小心,但冻得僵硬的手指还是有出错的时候,有两次螺栓掉在绞盘托架上了,吓坏我了。
绞盘能工作了,也仅仅意味着脱困开始,真正的打击才算登场。随着锚坑被轻易地扯豁,脱困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像流水线上的工人,在车、绞盘钢缆、锚点这条直线上不停穿梭,浅滩上被挖得像个废弃的采矿场,没有一个坑能承受绞盘的拉力,全部稀里哗啦一败涂地。没有硬度,角度就是扯蛋。我机械地重复着挖坑动作,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屡败屡战,羌塘地主和农夫终于变成了羌塘渔夫,守着一无所有的冰河。
最后的一个锚点,是距车最近的一块浅滩,近到只有几米。这个锚点由开始的锚沟逐渐被扩大成锚坑,因为拉一次豁一次,它的前沿不断缩小着与车的距离。我把所有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角铁、木板、铁锹、工兵铲,但都挡不住绞盘的拉力,锰钢锚板横竖正反尝试无数遍,但都败在硬度面前。90厘米长的锚板,竖着插进坑里,用手摇晃着向下插,居然能埋没2/3,这流沙的河床松懈到了何种地步!
4个多小时的折腾,利用每次锚点被豁开之前那一点点硬度,利用挖走车底流沙又被重新掩埋之前的一点点时间,依然是绞盘结合规律地弹离合器,车一寸寸地向岸边靠近,直到距岸1米远。真的太担心老切的离合器了,从4943米的沼泽“弹”到4835米的冰河,它承受的全是扭力成倍放大的4升,如果离合被“弹”坏了,后边还有将近900公里的穿越,就只能悲欢离合了。不过我也在想,如果是自动挡的车怎么办?自动挡有它的优势,但在这种极限的单车穿越中,手动挡脱困能多一种选择,而且长时间泡在水里不容易产生问题。很多高度电子化的自动变速箱在长时间涉水或过热状态下是容易出现故障的。如果是这样单车穿越无人区,就要看运气了。
08:30pm冰河脱险
只要天黑,羌塘就仿佛进入了冰河纪,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锚坑的硬度在改变。 20:30,天完全黑了,我们的脱困完全依靠车灯和头灯,当然,不放弃是有理由的,骤降的气温让我们看到了救赎,锚点变得坚硬起来。20:45,在冰河里折腾6个小时后,诺亚方舟终于爬上了登陆点!我热爱阳光,但黑夜让我获得了救赎。在我的体力、意志即将到达极限的时候,冰河用它的冷酷成就了我的脱困。
把河滩上所有的装备都装车,我开着老切冲过最后的一小段浅滩,爬上了干燥的河岸,又在河岸上跑了几圈,踩了N多脚刹车,甩干刹车片上的水。就地在岸边扎营,车一直不熄火,烘干底盘上的冰水。
还好,这个晚上的风不大,我坐在外面支起炉灶做饭,水裤、冲锋衣表面都是冰,因为一直在水中作业,两条胳膊上的毛衣、内衣都是冰水,但那时候已经不觉得冷了,吃了那么多的百服宁,再冷就只能说明我买到假药了。我把照明灯打开时已经狼狈不堪,我有的只是感慨:“可能很多人看了我这样会不理解,到无人区受这种罪为什么,但就是这种特别艰难、特别绝望后,人车安然脱困,通过自己5个多小时不间断的努力,这种感觉很难忘。”
其实我真正想说的没有说出来,在那种大背景下,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呢?就是一股最简单的信念在支撑着,一定要出来,不能在冰河里过夜,不能让车冻成冰雕。在最困难的时候,只有信念和心无旁骛才可以依靠,那时候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