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治小学生“作文恐惧”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写作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可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老师都按固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作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让小学生苦于写作难,一提到写作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因此,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必须冲破写作公式的禁锢,改革作文辅导的方式。
  一、指导生活,提炼生活,教学生写真实的文章
  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历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得到的必然是失败的勾当。”讲真实要求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这就要求小学生要养成认真观察生活、提炼生活、诚实习作的好习惯。
  但是平常学生在习作中虚假的材料却不少,比如写好人好事总免不了帮老人买药、捡到钱交给失主、送盲人、救落水儿童脱险等等,假的内容多了,真的事物就写不出来了。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又要痛痛快快地“玩”,在玩中“思”,在玩中“悟”。一个人或在小组里,“玩”做家务活、养花、喂小动物、做小创作、弹奏乐器、唱歌跳舞、进行体育锻炼,做小实验等,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发现生活原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学生有了写作题材,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打开了学生情感交流的闸门,再也不会感到无东西可写了。
  二、扩大阅读面,注重知识积累,教学生学会表达
  捷普洛夫说过:“一个空洞的头脑是不能进行思维的。”知识面狭窄,没有一定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生是不会写出好作文的。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给她们推荐好书,规定读书量,安排读书时间,组织读书汇报,进行摘抄读书笔记等。
  常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没少让孩子读书,积累句子,可是这孩子怎么还是学不会表达呢?所谓表达就是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看到的、听到的或经历的事情表现出来。阅读是写作的支持,但平时只是让学生读,而不去教他们去表达,那么他们只会停留在理解的基础上,不会有大的提高。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学会表达是关键,选材再好,观察再仔细,表达不清还是没有用。小学语文有许多情真意切,文质兼美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范例,值得我们借鉴。编者之所以把它们编入课本中,不仅仅是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去学习人家的写法。例如,有的文章过渡句或过渡段很突出,有的文章的标点符号很典型,有的文章结构很清晰......教师应该根据文章的特点,有选择地让学生仿写。比如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第一段的一个排比句,几个分号,写出了延安学习条件的艰苦,十分生动,这时也可让学生写一个排比句,用上分号,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除了仿写,还可以指导学生用现代语言把古诗文改成现代文,或从景物方面加以描绘,或从人物动作、神态方面展开想象。如《游园不值》指导学生把诗人从“扫兴”到“高兴”这一情感变化,用具体的文字充分表达出来。
  由于表达的需要,有些课文的情节写得比较简单概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扩写,例如《少年闰土》中的“海边拾贝壳”和“看跳鱼儿”是略写,可以指导学生扩写,学习塑造人物形象。
  这些与阅读紧密结合的作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三、恰当评改,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经验
  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中积累写作经验逐渐自己悟出写作的窍门,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可采取“精心批注,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修改”的方法。所谓的“精心批注”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指批改要有针对性,对内容、语句的批改要精确、到位,不出现类似“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描写欠生动”等一系列让学生难以把握的空洞语句。在批改作文中,要因学生的不同水平而有所差异,对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进行引导式的批改,相反对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应进行指导式的评改。
  就拿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重复不必要的句子来说吧。评改的结果都是将句子划掉,但给予的评价却可以不同,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采取标出句子后再打个问号的做法,对程度较低的学生在旁边相应的空白处注明“与上文内容重复需划掉”。这样区别对待的结果是为了学生在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后反复琢磨作文本上不同标记的用意,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改正。一般来说,教师除了利用一些横线、箭头等符号来提示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外,还应坚持将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亮点用曲线标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激发学生再一次的创作欲望。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不必死守教师指导、评改的传统形式,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与评判的活动中,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评价文章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他们自评、自改与互评互判,让他们在自我评价与互评互判作文的过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为今后写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参与式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校长、教师认可、学生喜爱,但要使参与式教学能得心应手,取得最大的成效,就须关注参与式教学的“前、中、后”。  一、关注课“前”的准参与  准参与(课前的参与)是参与式教学活动的预备,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课前参与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活动的效果,决定着课程的实效性(大班额开展参与式教学,课前的“准参与”尤为重要)。  1.学生课前分组。参与式教学分组非常重要,高
期刊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精心设计开头、结尾,补充史实,巧妙设疑做起。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早进入学习最佳状态。如学习《火烧圆明园》时,先问学生是否知道雨果,获得肯定回答后。笔者接着讲述:“雨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愤怒谴责西方侵略者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
期刊
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学生是美的实践者。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美育教育,将美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流畅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
期刊
通过新课标理念的理论指导和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提高效果,就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做到四个“变”和三个“重视”。    一、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  “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如,将教案设计
期刊
作为一名教学辅导人员,我在多次听课中悟出,要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关键要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化,即必须促使、迫切呼唤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出现。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有效化  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学目标只有体现学科的特点,明确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化。要始终围绕语文姓“语”这一特征,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一节课上什么内
期刊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引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以下我结合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的教材内容,谈一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精讲法则,多练运算,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双基)
期刊
一、新课程的认识  (一)对教、学认识。通过学习和实施新课程,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巨性不言而喻!同样,要改变传统的学生学习方式,由相对独立的个体的学习,向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转变;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体系为多元评价体系,也非一蹴而就!不论从形式到内容,从模仿到成形,在思想观念上,行为体现上总有一个过渡、培
期刊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凡是缺乏师爱的地方,不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塑造他们的灵魂。”这段话把真爱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学生的素质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都要朝着爱的方向迅速迈进。因此,我们认为真爱是素质教育永恒的话题。  第一,具备真爱是老师的才华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期刊
学生喜欢体育却厌倦体育课的现象极为普遍。在体育课和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而被动的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的理解和课堂的参与。被动体育人数偏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上的是同一形式的体育课,即:做一节体操、领两个篮球、进行三圈慢跑。操场上总是男生打球、女生聊天。总体而言,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参与的兴趣。其次,由于农村学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够正常进行的
期刊
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说的是国王皮格马利翁对自己塑造的一座少女像十分钟爱,他的爱慕之情使塑像“活”了起来。有时候,期望就是具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从而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期望效应。它通俗的含义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你对某件事充满了期望,那么成就这件事情的概率就能得到提高。同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