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让其他民族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文化,将中国文化与对方的文化融合起来。中日之间的文化本身就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我在艺术上非常重视融合,包括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中日之间的融合、思想与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融合等等。
未见其人,先观其画。这是对艺术家最好的评价路径。看过关乃平先生作品的人,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朦胧飘逸、含蓄淡雅。在他的画笔下,不管是初冬的轻井泽,还是金秋的德国城堡,都如无声的诗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和内在情韵,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中国水墨画意境。旅日多年,他教书育人、搭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潜心作画,用自己的作品打动了无数日本观众。
关乃平,满族,1945年9月出生于北京艺术世家,父亲关广志是中国水彩画大师。自幼显露美术才华,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高材生。中西画均擅长。1983年赴日本,得到著名画家加山又造、盐出英雄等大师的精心指导。1987年起任东洋美术学校中国水墨画科主任教授,且常年从事中日高层美术交流,兼任中央美院《北京》客座教授、中国美院(杭州)客座教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驻日代表、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国际水墨画交流协会会长,中国侨联首批海外顾问。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展20次,除三册个人画集外,共出版专著八册、主编十余册,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美术教育家兼学者型画家。
为什么来日本?
《华人世界》:当年来日的契机是什么?
关乃平:1983年的大地回春之时,我虽然已在国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中崭露头角,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且已过了而立之年,却企盼觅见新的艺术天地,决心把东西方文化结合点的日本作为目的地,去做一次人生的再出发,加之有母亲早稻田大学学友的亲切关照,于是在1983年底,告别熟稔的故土,东渡扶桑,成为跨出国门群体中不年轻的一员。
在异国,我一边努力涉猎各种绘画领域,尝试将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同时,对故乡那片热土的眷恋和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促进中日美术教育交流的使者。
1988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海外第一个专门教授中国画的学科在这里诞生了,我荣幸地被任命为该科的主任教授,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单独一个科系的中国人。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这样评价:“它将为今后的交流播下新的种子,培养出茁壮的幼苗,对中日文化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长远意义。”
《华人世界》:作为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你觉得近年来中国艺术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关乃平:祖国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国内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但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国家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特别宽松的、可以让艺术家充分表现的艺术环境。除了国家画院,还有省市级画院,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很好。中国画家在社会地位和待遇方面,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现在中国的艺术家发表的机会很多,艺术品市场又这么大,能否成功就看自己努力了。而在日本,画家的生存压力要大得多,单纯靠卖画生活的不会超过100人。
《华人世界》:现阶段中日美术水平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关乃平:这涉及到一个比较方法的问题。文化的比较,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纵向,着眼在于美术发展的过程。日本美术最早的老师是中国,明治维新之后又学习西方,于是形成了现在既不同于中国又有别于西方的独特风格。横向的比较主要是找差异,而不在于比高低。经济上的差距可以通过各项硬性指标来判断,而文化却没有硬性的评判标准,弱小的民族同样能拥有灿烂的文化。中日美术有差异,但很难评判孰高孰低。应该强调的是东西方、中日双方互相借鉴、融合,共同筑建新的灿烂的21世纪新美术。
来自日本的经验
《华人世界》:您从日本绘画中吸取了哪些经验?
关乃平:日本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多元复合结构。它凝聚了各种文化的长处。绘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我的至交,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在为我的一本画册作序时写道:“日本文化形态深层结构中的这一特殊功能对乃平的创作颇有裨益,使他在开放视界的同时,对世界艺术和东西方艺术精神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在他的探索中,中国画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汇贯通。”多年来,我始终从身居日本这一独特的视角,努力寻找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应该说我在绘画上的成功,除了功底、胆识、广采博蓄的艺术敏感和不屈不挠的持续奋战以外,还有注意汲取融贯中西文化后仍独具民族风格的日本文化的营养等方面的原因。使我既没有放弃自己熟悉的、凝聚着炽热情感的民族性的主旋律,又借鉴了西方丰富的色彩和造型手法。不断在西洋画和中国画之间架设沟通桥梁,拓展各自的艺域,力创了自家之风。
而且绘画应该回归自然,要倡导绿色绘画。所谓绿色绘画,就是要保护环境、讲究与自然融合。我觉得这是绘画的方向。我计划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渗透绿色绘画的理念。
《华人世界》:作为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您能谈一下旅日艺术家群体的情况吗?
关乃平:旅日的文学艺术家现在有1000人以上。其中艺术家包括美术、书法、篆刻、舞蹈、音乐、戏剧、摄影等各个方面的人士。他们在日本进行艺术创作、演出办展和授课讲学。他们的友人、学生和观众涵盖社会各个层面,所以他们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大家在日本一步一步地艰苦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对祖国的建议
《华人世界》:能根据您个人的经历谈谈这20多年来中日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吗?
关乃平: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曾经在“小学馆”出版社帮忙编过字典,那里的工作人员对我都很友好,字典编好后我向他们表示感谢。对方说:“关先生,其实我们对你好,主要是因为你有能力,因为我们不是慈善机构。”这是我在日本上的第一课。能否赢得对方的尊重,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实力,包括能力、学识、人品等:第二是实利,就是说你能否给对方、给社会、甚至民族国家带来利益,带来贡献:第三是实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有诚意,不浮夸,不沽名钓誉。这才能带来真正的成效和意义。所以不管中日关系如何起伏变化,我尽量不受外界环境的冲击,坚持踏踏实实地授课、作画,用自己的行动建立起了稳固的社会关系。经常有人说要融入日本主流社会,其实根据我的体会,首先以自己模范的行为融入周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更重要。必须通过自己的诚信和水平赢得信赖。这样日本主流社会主动欢迎你融入后,就能带动周围很多有影响的各界人士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变化感兴趣,使他们对中国有新的认识。不做好这些,只想走上层路线,只靠投机取巧是缺乏基础的。
《华人世界》:中国现在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一名旅居海外的文化界人士,您对此有何建议?
关乃平:中国有句名言:“高行微言”。做事情要高姿态,说话要低姿态。弘扬中国文化,讲究方式方法。首先我觉得在海外动辄就说要弘扬中国文化,效果恐怕不一定好。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日本人到中国动辄就说要弘扬日本文化,中国人是不是也会反感?所以想让其他民族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文化,将中国文化与对方的文化融合起来。中日之间的文化本身就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我在艺术上非常重视融合,包括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中日之间的融合、思想与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融合等等。中国水墨画也要变化,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向两端深入,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中挖掘宝藏,另一方面还要从当代新事物中汲取营养,所谓新事物,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西方文化中看到发展动向。
未见其人,先观其画。这是对艺术家最好的评价路径。看过关乃平先生作品的人,都有一种这样的感觉:朦胧飘逸、含蓄淡雅。在他的画笔下,不管是初冬的轻井泽,还是金秋的德国城堡,都如无声的诗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变化无常和内在情韵,让人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中国水墨画意境。旅日多年,他教书育人、搭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潜心作画,用自己的作品打动了无数日本观众。
关乃平,满族,1945年9月出生于北京艺术世家,父亲关广志是中国水彩画大师。自幼显露美术才华,是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高材生。中西画均擅长。1983年赴日本,得到著名画家加山又造、盐出英雄等大师的精心指导。1987年起任东洋美术学校中国水墨画科主任教授,且常年从事中日高层美术交流,兼任中央美院《北京》客座教授、中国美院(杭州)客座教授、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驻日代表、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国际水墨画交流协会会长,中国侨联首批海外顾问。先后在日本、美国等地举办个展20次,除三册个人画集外,共出版专著八册、主编十余册,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美术教育家兼学者型画家。
为什么来日本?
《华人世界》:当年来日的契机是什么?
关乃平:1983年的大地回春之时,我虽然已在国内中青年艺术家群中崭露头角,确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且已过了而立之年,却企盼觅见新的艺术天地,决心把东西方文化结合点的日本作为目的地,去做一次人生的再出发,加之有母亲早稻田大学学友的亲切关照,于是在1983年底,告别熟稔的故土,东渡扶桑,成为跨出国门群体中不年轻的一员。
在异国,我一边努力涉猎各种绘画领域,尝试将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同时,对故乡那片热土的眷恋和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当好促进中日美术教育交流的使者。
1988年,经日本文部省批准,海外第一个专门教授中国画的学科在这里诞生了,我荣幸地被任命为该科的主任教授,也成为第一个在日本单独一个科系的中国人。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先生这样评价:“它将为今后的交流播下新的种子,培养出茁壮的幼苗,对中日文化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长远意义。”
《华人世界》:作为旅居海外的艺术家,你觉得近年来中国艺术界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关乃平:祖国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国内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巨大改变,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但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国家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特别宽松的、可以让艺术家充分表现的艺术环境。除了国家画院,还有省市级画院,艺术家的创作环境很好。中国画家在社会地位和待遇方面,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现在中国的艺术家发表的机会很多,艺术品市场又这么大,能否成功就看自己努力了。而在日本,画家的生存压力要大得多,单纯靠卖画生活的不会超过100人。
《华人世界》:现阶段中日美术水平存在什么样的差异?
关乃平:这涉及到一个比较方法的问题。文化的比较,有纵向和横向之分。纵向,着眼在于美术发展的过程。日本美术最早的老师是中国,明治维新之后又学习西方,于是形成了现在既不同于中国又有别于西方的独特风格。横向的比较主要是找差异,而不在于比高低。经济上的差距可以通过各项硬性指标来判断,而文化却没有硬性的评判标准,弱小的民族同样能拥有灿烂的文化。中日美术有差异,但很难评判孰高孰低。应该强调的是东西方、中日双方互相借鉴、融合,共同筑建新的灿烂的21世纪新美术。
来自日本的经验
《华人世界》:您从日本绘画中吸取了哪些经验?
关乃平:日本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多元复合结构。它凝聚了各种文化的长处。绘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我的至交,中央美院院长潘公凯在为我的一本画册作序时写道:“日本文化形态深层结构中的这一特殊功能对乃平的创作颇有裨益,使他在开放视界的同时,对世界艺术和东西方艺术精神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在他的探索中,中国画传统与异域文化兼容并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汇贯通。”多年来,我始终从身居日本这一独特的视角,努力寻找东西方文化的结合点。应该说我在绘画上的成功,除了功底、胆识、广采博蓄的艺术敏感和不屈不挠的持续奋战以外,还有注意汲取融贯中西文化后仍独具民族风格的日本文化的营养等方面的原因。使我既没有放弃自己熟悉的、凝聚着炽热情感的民族性的主旋律,又借鉴了西方丰富的色彩和造型手法。不断在西洋画和中国画之间架设沟通桥梁,拓展各自的艺域,力创了自家之风。
而且绘画应该回归自然,要倡导绿色绘画。所谓绿色绘画,就是要保护环境、讲究与自然融合。我觉得这是绘画的方向。我计划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渗透绿色绘画的理念。
《华人世界》:作为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会长,您能谈一下旅日艺术家群体的情况吗?
关乃平:旅日的文学艺术家现在有1000人以上。其中艺术家包括美术、书法、篆刻、舞蹈、音乐、戏剧、摄影等各个方面的人士。他们在日本进行艺术创作、演出办展和授课讲学。他们的友人、学生和观众涵盖社会各个层面,所以他们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大家在日本一步一步地艰苦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一件事。
对祖国的建议
《华人世界》:能根据您个人的经历谈谈这20多年来中日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吗?
关乃平: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曾经在“小学馆”出版社帮忙编过字典,那里的工作人员对我都很友好,字典编好后我向他们表示感谢。对方说:“关先生,其实我们对你好,主要是因为你有能力,因为我们不是慈善机构。”这是我在日本上的第一课。能否赢得对方的尊重,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实力,包括能力、学识、人品等:第二是实利,就是说你能否给对方、给社会、甚至民族国家带来利益,带来贡献:第三是实际,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有诚意,不浮夸,不沽名钓誉。这才能带来真正的成效和意义。所以不管中日关系如何起伏变化,我尽量不受外界环境的冲击,坚持踏踏实实地授课、作画,用自己的行动建立起了稳固的社会关系。经常有人说要融入日本主流社会,其实根据我的体会,首先以自己模范的行为融入周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更重要。必须通过自己的诚信和水平赢得信赖。这样日本主流社会主动欢迎你融入后,就能带动周围很多有影响的各界人士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的变化感兴趣,使他们对中国有新的认识。不做好这些,只想走上层路线,只靠投机取巧是缺乏基础的。
《华人世界》:中国现在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作为一名旅居海外的文化界人士,您对此有何建议?
关乃平:中国有句名言:“高行微言”。做事情要高姿态,说话要低姿态。弘扬中国文化,讲究方式方法。首先我觉得在海外动辄就说要弘扬中国文化,效果恐怕不一定好。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日本人到中国动辄就说要弘扬日本文化,中国人是不是也会反感?所以想让其他民族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文化,将中国文化与对方的文化融合起来。中日之间的文化本身就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我在艺术上非常重视融合,包括东方和西方的融合、中日之间的融合、思想与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与人的融合等等。中国水墨画也要变化,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我们要向两端深入,一方面要从中国传统中挖掘宝藏,另一方面还要从当代新事物中汲取营养,所谓新事物,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西方文化中看到发展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