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70例临床分析及淋巴结活检的意义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儿童各年龄段的分布比例,评估糖皮质激素及羟氯喹治疗效果,评价淋巴结活检的意义。

方法

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10年12月至2019年8月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0例病历完整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及预后。

结果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7~12岁儿童,男女发病比例为1.12∶1.00,但13岁以上男女比例为0.6∶1.0;18.6%(13例)患儿淋巴结活检术后病情缓解;35例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其中仅10例(14.2%)单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后好转,其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激素治疗效果欠佳的4例患儿,联合羟氯喹后改善。

结论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男童比例略高,但13岁以上发病中以女童居多。淋巴结活检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且有利于病情缓解。病程可呈自限性,对于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建议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羟氯喹可联合用于激素减量困难的难治性病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3项肿瘤标志物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判断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9年5月该院收治的156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另选7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和72例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比较各组血清NSE、CEA、CYFRA21-1、SAA、DCLK1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分期和预后关系
期刊
期刊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是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GC-1α合成代谢和氧化代谢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存活。本文主要就PGC-1α的基本特性及其代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阐述了PGC-1α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左氧氟沙星在胰腺组织中分布的影响,以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新机制。方法将108只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3 d分别腹腔注射血必净22 mL/kg或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于末次给药1 h后各组动物均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132 mg/kg,分别于给药后3、5、10、30、60、120、240、480、720 min对每组6只小鼠采集血液标本和胰腺组织,制为血浆或胰腺组织匀浆,冷藏待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