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9日,星期一,秀山县平凯镇。一大早,80多名“6十1”工作组的人员接受了任务,迈着匆忙而自信的步子,转眼就消失在下村的各个路口。
“‘6十1’好,百姓办事方便了,镇干部上门也勤了……”前来行政中心办事的杨大爷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6+1”是平凯镇顺应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打破旧有机构设置的“框框”,探索建立的高效、务实、便民的乡镇管理新机制。
镇乡合并、农税取消,大帮人面临“非常”窘境
2001年,在“撤区并乡建镇”的机构改革中,平凯、莲花、官桥三个乡镇合并成了如今的平凯镇。机构大了,人员多了,管理区域宽了,在管理难度增加的同时,面对的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无论管理观念还是工作方式,旧有的“老板眼儿”不灵了。
镇宣传委员田兴华清楚地记得:“撤并建”时,全镇财政账上可支配的钱只有10元,而政府欠县财政、银行贷款却上百万元,欠干部职工、个体老板等账目一大堆;新班子最初几次开干部职工会、村组干部会,经费由镇领导你1000元、我500元地私人垫资;本就破烂不堪的办公场所容纳不下80多号人,部分干部职工只好风里来雨里去或干脆不到单位来。
更要命的是干部职工眼里流露出的茫然:区工委撤了,工作没人直接指导了,突然的“断奶”让人难以适应;以往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催粮催款、刮宫引产”,税费改革后,没有款、粮催了,计划生育规范依法了,开着“大部队”,“眉毛胡子”一把抓、轰轰烈烈牵猪赶羊搞突击的“闹热”日子一去不返了。突然松驰下来的生活让干部职工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改革的阵痛让人们迷茫不知所措。
“一盘散沙。本就从不同地方合并而来的干部职工,心里都装着各自的小九九,大家都在观望等待,遇事能躲则躲,实在躲不过了就拖,群众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只好朝天骂娘。”谈及当时的窘境,田兴华直摆头。
转变观念,立足服务,摆脱困境需要“非常”举措
改革带来的阵痛,必须用更深入的改革来解决。整整一个月走村入户,镇领导达成了共识:只有打破常规,重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需要。
2003年,平凯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以前的机构设置,推行以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农业农村、安全稳定、党建及社会事业、机关事务等6个工作组和1个考核监督领导小组为主的“6+1”管理模式。
“6+1”把“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干部管理机制优势发挥得十分到位:所有副职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分别参加工作组组长、服务队队长的竞争上岗,镇党委通过组织个人自荐、竞岗演讲、群众评议、组织决定等程序决定聘任;一般干部根据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自由择岗,各工作组组长根据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在岗位管理上实行“变工作不变干部身份,变职能不变职务职级”的“两变、两不变”政策。宣传委员田兴华、统战委员彭炳胜按理应在党建及社会事业工作组,但镇党委考虑到应充分整合人力资源,于是,充分发挥田兴华经济工作经验丰富、彭炳胜农业农村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分别把他们安排到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组任副组长。
6个工作组按照职能划分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特长,又在组内组建了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劳务等产业以及计生、招商、社保、治安等服务队。分门别类细分工作,使政府的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6+1”能否良好运行,考核监督是关键。镇里重新拟订了干部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建立了体现“权责统一、效能管理”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工作组组长、工作人员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年津补贴与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挂钩,采取按月考核、结果公示、年终计发的办法,合理调整职工收入比例。工作督办检查制度从每一项工作的开始,就跟踪进行。考核监督领导小组组长、镇人大主席杨光海的随身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一次督查的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等。
打破旧“框框”,创新机制出“非常”效果
谈起“6+1”带来的变化,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刘洪的感触颇深。当年,全镇的安全稳定就他与一名副镇长、武装部副部长和安全办主任4个人承担,一旦发生纠纷,4人忙得气都喘不过来。如今,安全稳定组由4人增加到11人。“兵强马壮的结果是社会稳定工作干起来更顺手了。”刘洪说。
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由当年几十人的催粮催款“大部队”精简到了16人,而事业心、责任心却成倍增加。他们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农民家里,组织群众搞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等,并将良种、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为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他们请来交通、农业、水利、养路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作规划作指导。
“服务‘三农’的形式和方法也在变,以前是教农民秧如何栽、猪如何养,现在却主要是通过引进、扶持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镇长杨小民说。今年年初,他们引进一家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投资3800万元从事青蒿素科研、生产及加工。目前提取青蒿素5吨以上的生产线已建好,而以“公司+农户”方式集中发展的5000亩青蒿长势良好。按亩产100-200公斤干青蒿、每公斤保护收购价7元计算,5000亩的毛收入有350万-700万元。除去农民的成本每亩60-100元,仅此一项农民的纯收入就有300-650万元。为此农业农村工作组专门派出2名干部驻进企业,协助管理5000亩青蒿基地。
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党建及社会事业、机关事务等工作组也与安全稳定、农业农村工作组一样,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努力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经济发展工作组招商服务队4名成员跑项目、引资金,短短半年就引进项目6个,资金3040万元;党建及社会事业工作组9名成员,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5万余元,建立了秀山县第一个乡镇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帮助解决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
“‘6+1’是我们打破旧‘框框’的非常之举,其目的就是为了顺应建设新农村的时代潮流,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发展。”镇党委书记陈爱军说,“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6+1’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最合理的机构设置,以最高效的工作机制来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我们期盼平凯镇的“非常6+1”日臻完善,得以凝固,成为乡镇机构改革和工作机制的样板。
“‘6十1’好,百姓办事方便了,镇干部上门也勤了……”前来行政中心办事的杨大爷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6+1”是平凯镇顺应农村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打破旧有机构设置的“框框”,探索建立的高效、务实、便民的乡镇管理新机制。
镇乡合并、农税取消,大帮人面临“非常”窘境
2001年,在“撤区并乡建镇”的机构改革中,平凯、莲花、官桥三个乡镇合并成了如今的平凯镇。机构大了,人员多了,管理区域宽了,在管理难度增加的同时,面对的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无论管理观念还是工作方式,旧有的“老板眼儿”不灵了。
镇宣传委员田兴华清楚地记得:“撤并建”时,全镇财政账上可支配的钱只有10元,而政府欠县财政、银行贷款却上百万元,欠干部职工、个体老板等账目一大堆;新班子最初几次开干部职工会、村组干部会,经费由镇领导你1000元、我500元地私人垫资;本就破烂不堪的办公场所容纳不下80多号人,部分干部职工只好风里来雨里去或干脆不到单位来。
更要命的是干部职工眼里流露出的茫然:区工委撤了,工作没人直接指导了,突然的“断奶”让人难以适应;以往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催粮催款、刮宫引产”,税费改革后,没有款、粮催了,计划生育规范依法了,开着“大部队”,“眉毛胡子”一把抓、轰轰烈烈牵猪赶羊搞突击的“闹热”日子一去不返了。突然松驰下来的生活让干部职工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改革的阵痛让人们迷茫不知所措。
“一盘散沙。本就从不同地方合并而来的干部职工,心里都装着各自的小九九,大家都在观望等待,遇事能躲则躲,实在躲不过了就拖,群众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只好朝天骂娘。”谈及当时的窘境,田兴华直摆头。
转变观念,立足服务,摆脱困境需要“非常”举措
改革带来的阵痛,必须用更深入的改革来解决。整整一个月走村入户,镇领导达成了共识:只有打破常规,重构管理机制,才能适应需要。
2003年,平凯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打破以前的机构设置,推行以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农业农村、安全稳定、党建及社会事业、机关事务等6个工作组和1个考核监督领导小组为主的“6+1”管理模式。
“6+1”把“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干部管理机制优势发挥得十分到位:所有副职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分别参加工作组组长、服务队队长的竞争上岗,镇党委通过组织个人自荐、竞岗演讲、群众评议、组织决定等程序决定聘任;一般干部根据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自由择岗,各工作组组长根据业务特点和工作需要进行优化组合;在岗位管理上实行“变工作不变干部身份,变职能不变职务职级”的“两变、两不变”政策。宣传委员田兴华、统战委员彭炳胜按理应在党建及社会事业工作组,但镇党委考虑到应充分整合人力资源,于是,充分发挥田兴华经济工作经验丰富、彭炳胜农业农村工作能力强的特点,分别把他们安排到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工作组任副组长。
6个工作组按照职能划分和工作人员的技能特长,又在组内组建了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劳务等产业以及计生、招商、社保、治安等服务队。分门别类细分工作,使政府的服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6+1”能否良好运行,考核监督是关键。镇里重新拟订了干部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建立了体现“权责统一、效能管理”的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工作组组长、工作人员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全年津补贴与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挂钩,采取按月考核、结果公示、年终计发的办法,合理调整职工收入比例。工作督办检查制度从每一项工作的开始,就跟踪进行。考核监督领导小组组长、镇人大主席杨光海的随身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了每一次督查的时间、地点、内容、结果等。
打破旧“框框”,创新机制出“非常”效果
谈起“6+1”带来的变化,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刘洪的感触颇深。当年,全镇的安全稳定就他与一名副镇长、武装部副部长和安全办主任4个人承担,一旦发生纠纷,4人忙得气都喘不过来。如今,安全稳定组由4人增加到11人。“兵强马壮的结果是社会稳定工作干起来更顺手了。”刘洪说。
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由当年几十人的催粮催款“大部队”精简到了16人,而事业心、责任心却成倍增加。他们将办公地点搬到了农民家里,组织群众搞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等,并将良种、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送到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为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他们请来交通、农业、水利、养路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作规划作指导。
“服务‘三农’的形式和方法也在变,以前是教农民秧如何栽、猪如何养,现在却主要是通过引进、扶持一些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镇长杨小民说。今年年初,他们引进一家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投资3800万元从事青蒿素科研、生产及加工。目前提取青蒿素5吨以上的生产线已建好,而以“公司+农户”方式集中发展的5000亩青蒿长势良好。按亩产100-200公斤干青蒿、每公斤保护收购价7元计算,5000亩的毛收入有350万-700万元。除去农民的成本每亩60-100元,仅此一项农民的纯收入就有300-650万元。为此农业农村工作组专门派出2名干部驻进企业,协助管理5000亩青蒿基地。
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党建及社会事业、机关事务等工作组也与安全稳定、农业农村工作组一样,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努力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经济发展工作组招商服务队4名成员跑项目、引资金,短短半年就引进项目6个,资金3040万元;党建及社会事业工作组9名成员,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多方筹集资金5万余元,建立了秀山县第一个乡镇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帮助解决了3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
“‘6+1’是我们打破旧‘框框’的非常之举,其目的就是为了顺应建设新农村的时代潮流,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发展。”镇党委书记陈爱军说,“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6+1’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专业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最合理的机构设置,以最高效的工作机制来确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我们期盼平凯镇的“非常6+1”日臻完善,得以凝固,成为乡镇机构改革和工作机制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