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插图 巧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68-01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相当丰富,但很多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并不会对插图过多关注,而只是在讲析课文时点到即止。文本插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中低段学生对图画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不仅能够搜集文本学习信息,还能够对文本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重要学习资源,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用好插图。
一、观察插图,确定思维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教材插图众多,插图的设计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教师对其进行深度挖掘,自然能够收获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不仅要注意把握时机,还要对相关插图进行研究,找到图文结合的要点,这样才能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图画中,实现学生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文本插图,然后提出观察问题:“课文共有几幅插图?分别画了什么?从人物穿衣打扮上你获得什么信息?这些画面怎样与‘无字词典’联系在一起呢?”学生观察插图,很快就完成了对相关人物的思考。如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共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一轮红日,表明骄阳似火;第二幅图是父子二人,从穿戴上看他们是要外出旅游;第三幅图画是父子俩在海边,面对大海时显得非常兴奋。”也有的学生说:“这‘无字词典’就应该是到自然中去学习。”从教师的引导中不难发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够结合插图厘清文本思路,为文本学习做铺垫。教师的引导问题设计得非常简单,大部分学生也都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习认知效果非常显著。
二、解读插图,提升学习理解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但其直观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力制定不同的插图观察方案,可以让学生一边观察插图,一边思考相关问题。学生就会从插图细节处进行认知推演,由此形成观察体验并建立起新的认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插图,并设计问题观察引导:“这篇课文一共有三幅插图,每一幅画都有‘土地爷爷’,他在干嘛的?图中还有哪些动物?这几幅画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呢?注意关注每一幅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判断一下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很认真地观察插图,一些学生完成了观察任务,也进行了文本初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恰当的解读。有的学生说:“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送来了一袋麦子,却出现不同的结果。小猪贪吃、小牛节俭,唯有小猴最聪明种出了更多的麦子,这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小猴的做法。”教师随即点评:“观察细致,总结有理。”这样教学,教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展开学习和探究,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探究跨入了新的阶段。
三、活用插图,培养多重审美观
西方谚语说:“一千個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会对文本内容产生个性认知。小学语文文本学习也是如此,课文中精美的插图不仅给我们提供众多文本学习的信息,也给我们带来更多视觉享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帮助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活用插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从插图和文本阅读中形成个性认知。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插图,在小组内说说小露珠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学生开始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并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说:“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因为小露珠晶莹剔透,像闪闪发光的珍珠,给小动物们带来清澈的饮水。”有的学生却提出不同观点:“这些小露珠的确很好看,但小动物们未必都会喜欢。小露珠打湿了动物身体,甚至阻碍了昆虫的飞翔,冰冷的水滴还可能给小动物带来疾病。”针对这一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给予肯定。这样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探究学习,由于学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即便出现认识偏差,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探索体验,应给予学生语言鼓励。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整合教材信息资源,重视对插图的解读和有效利用,以便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思维探索空间。
(责编 杨 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68-01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相当丰富,但很多教师在教学操作中并不会对插图过多关注,而只是在讲析课文时点到即止。文本插图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中低段学生对图画有一定的敏感度,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不仅能够搜集文本学习信息,还能够对文本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重要学习资源,对学生理解文本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以下,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分析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用好插图。
一、观察插图,确定思维切入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教材插图众多,插图的设计起到画龙点眼的作用,教师对其进行深度挖掘,自然能够收获更多的教学资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不仅要注意把握时机,还要对相关插图进行研究,找到图文结合的要点,这样才能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图画中,实现学生与文本内容的对话。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文本插图,然后提出观察问题:“课文共有几幅插图?分别画了什么?从人物穿衣打扮上你获得什么信息?这些画面怎样与‘无字词典’联系在一起呢?”学生观察插图,很快就完成了对相关人物的思考。如有的学生说:“这篇课文共有三幅插图,第一幅是一轮红日,表明骄阳似火;第二幅图是父子二人,从穿戴上看他们是要外出旅游;第三幅图画是父子俩在海边,面对大海时显得非常兴奋。”也有的学生说:“这‘无字词典’就应该是到自然中去学习。”从教师的引导中不难发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能够结合插图厘清文本思路,为文本学习做铺垫。教师的引导问题设计得非常简单,大部分学生也都能够顺利完成,其学习认知效果非常显著。
二、解读插图,提升学习理解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有限,但其直观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力制定不同的插图观察方案,可以让学生一边观察插图,一边思考相关问题。学生就会从插图细节处进行认知推演,由此形成观察体验并建立起新的认知。例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插图,并设计问题观察引导:“这篇课文一共有三幅插图,每一幅画都有‘土地爷爷’,他在干嘛的?图中还有哪些动物?这几幅画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呢?注意关注每一幅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判断一下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很认真地观察插图,一些学生完成了观察任务,也进行了文本初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恰当的解读。有的学生说:“土地爷爷分别给小猪、小牛、小猴送来了一袋麦子,却出现不同的结果。小猪贪吃、小牛节俭,唯有小猴最聪明种出了更多的麦子,这才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我们应该学习小猴的做法。”教师随即点评:“观察细致,总结有理。”这样教学,教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展开学习和探究,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探究跨入了新的阶段。
三、活用插图,培养多重审美观
西方谚语说:“一千個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会对文本内容产生个性认知。小学语文文本学习也是如此,课文中精美的插图不仅给我们提供众多文本学习的信息,也给我们带来更多视觉享受,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到帮助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活用插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并从插图和文本阅读中形成个性认知。在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一课时,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插图,在小组内说说小露珠和小动物的亲密关系。学生开始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并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说:“小动物都喜欢小露珠,因为小露珠晶莹剔透,像闪闪发光的珍珠,给小动物们带来清澈的饮水。”有的学生却提出不同观点:“这些小露珠的确很好看,但小动物们未必都会喜欢。小露珠打湿了动物身体,甚至阻碍了昆虫的飞翔,冰冷的水滴还可能给小动物带来疾病。”针对这一观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给予肯定。这样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探究学习,由于学生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问题,即便出现认识偏差,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探索体验,应给予学生语言鼓励。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全面整合教材信息资源,重视对插图的解读和有效利用,以便为学生开辟更为广阔的思维探索空间。
(责编 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