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双修导向的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更新对策探索

来源 :小城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指街区内拥有一定数量的历史建筑,但街区传统风貌完整性与历史保护价值遭遇较大损坏,难以纳入到法定保护体系的传统街区。它的更新,承载着历史积淀和风貌特色,对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更新困境进行梳理,基于城市双修的视角,探索非典型性历史街区在保护、更新、发展三个维度中的对策。最后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开元街的更新实践为例,总结归纳了其价值特色及面临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功能修补、以提升为抓手的空间设计、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三大更新对策。由点及面,推进街区更新。发挥其在城市功能重塑、空间重构、文脉延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城市双修;城市更新;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文脉延续;桐庐开元街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12.016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12-0104-07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s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Dual-oriented Atypical Historical Districts: The Practice of Tonglu Kaiyuan Street
  YU Yijie, CHEN Cheng, YIN Long
  [Abstract] Atypical historical neighborhoods refer to the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s that have a certain number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in the neighborhood, but the integrity of 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and historical protection value of the neighborhood have suffered great damages so that cannot be included in the legal protection system. Its renewal carries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and feature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city and shaping its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sorts out the renewal predicament of atypical historical streets, and explores countermeasure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rotection,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ouble repair. Finally, taking the renewal practice of Kaiyuan Street in Tonglu County as an example, it summarizes its valu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ree major update countermeasures, which are demand-oriented functional repairs, space design with promo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order to promote block renewal from point to plane and help with playing its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function remodeling, spatial reconstruction, context extension, etc.
  [Keywor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urban repair; urban renewal; atypical historical block; context extension; Tonglu Kaiyuan Street
  引言
  随着我国迈入城市化中后期阶段,城市发展亦逐步从快速扩张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城市稳步推进结构性调整,城市更新、城市双修等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路径。日益注重文化的延续与保护,追求整体品质的营造提升。在此背景下,一些處于老城区块的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由于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地段价值,逐步成为城市更新的热点。
  这些街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面临较为严重的风貌缺失与功能衰退,难以被纳入到法定保护体系中。一直以来,对于此类街区的更新往往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采取大规模拆建的更新方式,而较少关注街区所承载的城市记忆和社会关系网络。
  在学术界,传统的街区保护研究多以法定保护体系内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地段等为研究对象,以内生保护价值为切入点,关注保护体系的搭建。但对于非典型性、未被纳入到保护框架的历史街区的更新关注较少。近年来,逐渐开始有学者对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或村落开展研究,唐瑜慧等[1]论述了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特点和困境,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董锟[2]探索基于GIS的非典型性历史街区评价体系;吴晓庆等[4]结合国外案例,对“非典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复兴进行探讨。总的来看,目前对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研究限于其现状特点和困境的分析总结,而对其保护重点、发展策略未有涉及。本文结合城市双修的背景,关注点从街区内生演化向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转移,以更宏观的视角、更灵活的方式、兼顾发展与保护的需求,拓宽了街区更新的研究思路。并从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一套从策划到实施的街区更新策略,重点关注品质的提升、人的需求,以及更新的可操作性。对同类型街区的更新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开元街为例,探讨此类街区的更新理念与对策。从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困境出发,关注此类街区的历史价值和居民诉求,探索更新路径。基于城市双修的视角,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功能植入、以提升为抓手的更新设计、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更新实施三大策略。由点及面,推动街区整体更新,发挥其在城市功能重塑、空间重构、文脉延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更新困境
  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由于没有被纳入到法定的保护体系,缺少科学合理的更新指导,往往沦为市场开发逐利的牺牲品。另一方面,这些老街区长期缺乏维护,自身物质衰败和功能衰退较为严重,产权边界复杂。街区利益诉求众多,难以快速、有效适应市场开发需求,更新实施困难。总体而言,此类街区面临以下几点困境。
  1.1规划困境——缺乏明确的上位指导
  目前国内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经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对这些历史街区的复兴和再利用也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大致有“修旧如旧”——博物馆式,“新旧结合”——周边带动式,以及文创产业植入式等模式。进一步分析这些模式的形成基础、实施条件等,发现非典型性历史街区不能简单照搬这些现有的更新方式。一方面是因为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历史保护价值遭受较大的损毁,很难凭借单一的物质要素和文化特色采用传统的博物馆式或者遗产旅游的保护更新方式;另一方面,此类街区历史要素与现代元素混杂,难以清晰界定保护与开发的边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又属于较为敏感地段,增加了市场投资开发的难度。
  1.2管理困境——经济价值驱动无序更新
  此类街区由于区位好,租金较为低廉,往往吸引大量城市外来人口集聚。外部市场环境的不断刺激,加之早期规划管理相对缺位,导致街区居民以较低的成本建设廉租房进行出租,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以个体盈利为目的的街区自发性更新,由于缺乏统一的建设引导,更新功能往往背离街区原有的价值特色,破坏了街区原有的特色物质空间环境,导致街区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风貌,淹没在一片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中。
  1.3经济困境——产权复杂导致更新成本较高
  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由于建筑构成及政策经济变化等原因,往往产权构成复杂,利益主体较为多元。一方面,这些街区历史上以住宅院落为组成单元。而随着时代变迁,对这些院子的出售、搬迁等情况亦较为普遍,原先 “一家一户”“世代同堂”的传统院落早已经变成了产权混合的大杂院,不同权属性质的房屋彼此连接;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社会变化,我国城市住房政策也历经多次调整,如福利分房、房改房、商品房等。以致目前大部分街区存在公房、单位房、私房、混合用房等类型。加上后期因利益驱动,居民自发建设的违建房,使得街区整体产权构成复杂,利益主体多元,建筑形态多元,极大地增加了更新成本。
  2城市双修导向的更新对策探索
  2.1保护:保护社区文脉
  与传统历史街区相比,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缺少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古街等物质载体,也无法被纳入法定的保护体系。但非典型性历史街区同样具有保护价值,其保护的重点在于展示、延续当地历史文脉和社区关系,形成乡愁记忆。
  历史文脉的延续可通过提炼历史符号、重现历史场景、串联历史足迹、讲述历史故事等方式,将历史文脉融入现代场所设计和文化语境。
  社区关系的延续,则需要留住原住民、提升凝聚力。同时,吸引新居民的进入,通过创造社区交往场所、提升社区自治水平等多种方式,加快新居民与原住民的融合,形成基于历史、动态变化、和谐发展的社区组织关系。
  2.2更新:提升功能环境
  在历史性与现代性的碰撞和融合中,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任务与历史街区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相比于历史街区在历史载体的框架下进行有限的现代功能性提升,非典型性历史街区则需要对场所和功能进行整体的提升改造。但在此过程中,历史文脉和残存的肌理仍然需要尊重,因此更新是基于传统边界的场所设计、基于现状的建筑改造和基于记忆的符号拼贴。
  2.3发展:人本需求出发
  与历史街区相比,在非典型性历史街区中,人的价值越过历史的重荷,重新成为最重要的发展目标。非典型性历史街区应从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原住民与新居民的人群特征,兼顾宏观视角,进行功能定位和业态策划。在此过程中,非典型性历史街区并不受到有关保护的法定要求所限,因此可以吸引更多样化的混合功能进入;但从其历史价值出发,仍应加强功能和业态引导,使其符合历史记忆、有利文脉延续、有利原住民社区维续。


  3桐廬开元街的实证研究
  3.1开元街现状概况
  3.1.1区位——江畔遗珠,老城门户
  开元街位于桐庐富春江畔,桐君老城南部,是桐庐城市轴线——迎春南路上的重要节点,新老城区对话的窗口。街区总长约800余米 ,规模约14.6公顷。街区背山面水,尺度宜人,随着富春江5A级景区的建设,开元老街也引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见图1)。
  3.1.2历史沿革
  开元街形成于唐开元二十六(738)年,官府由旧县迁来此地时命名。从此开元街日益繁荣,直至民国初年盛极一时。白天江中锦帆相接,入夜两岸舟楫满泊,县城不大而往来商贾逾千,街道狭窄而行业俱全。
  20世纪90年代初,桐庐县城实行了“控老建新”的建设方针,随着新城建设的开展,县城发展重心随之转变,而老城建设逐步落后。
  现状街区仍保留较多历史印记,通过将1926年的桐庐县治图与现状地图进行叠合分析,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南门直街就是现在的南门弄;上街、下街就是现在的开元街;包家弄就是现在的迎春南路;新弄就是现在的邮电路(见图2)。   街区内众多的历史碎片仍然有迹可循,惠宾旅馆、大宗伯坊、迎薰门、太平弄会馆等承载桐庐人历史记忆的节点,都能清晰找到现如今的位置。女装街、喜帖街、中药街等传统业态仍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仍具有活力。
  3.1.3价值特征与面临问题
  开元街的价值特色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历史文化价值。开元街独特的山水格局、街巷肌理、传统院落、老码头等历史要素是承载桐庐老城记忆的重要物质见证。书画、石雕、酿酒、高空狮子等传统技艺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体验与展示价值。
  (2)旅游开发价值。开元老街独具特色的物质空间与丰富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十分具有历史韵味与市井生活气息。更为重要的是,开元街是富春江畔的重要旅游节点。富春山水疏阔的意境与开元街深厚的历史底蕴相得益彰。随着富春江5A级景区的打造,开元街引來功能提升与空间更新的机遇,势必成为富春江乃至桐庐的黄金旅游节点。
  然而与其他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类似,开元街也面临较为严重的物质空间老化、功能衰退等问题,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化进程中遭遇较大程度的损害(见图3)。原先以大规模拆建为主导的更新模式也由于发展诉求变化、产权边界复杂、更新主体多元等原因举步维艰。因此,对开元街此类街区的更新,需要充分研究自身特征及外部发展环境,从城市和街区的发展需求着手,从物质环境更新、功能植入、街区经营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研究。
  3.2城市双修导向的更新对策
  3.2.1以需求为导向的功能修补
  非典型性历史街区未被纳入到法定保护框架,是劣势亦是优势。它的更新可以跳出历史街区保护的范畴,将更新策划的重点转向满足城市发展诉求及街区自身的发展需求上。因此,此类街区的更新,应该加强利用自身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依托外部市场机遇,以更为高效的空间利用方式,满足城市及街区的双重发展需求,发挥街区价值。
  基于上述认知,以更为宏观的视角对开元街的功能定位进行研判。


  (1)基于满足富春江5A级景区旅游的发展需求。开元街作为沿江重要的旅游节点,应为富春江全域旅游提供特色化的旅游服务。通过对沿江旅游要素构成分析,发现富春江流域内山水生态、美丽乡村、森林氧吧等旅游项目较为热门,文化体验类项目相对缺乏。开元街可以传统文化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创新型的空间,丰富沿江旅游项目的类型。
  (2)基于城区旅游配套的构成需求。进一步分析周边城区的旅游配套构成,发现餐饮业态较为分散,品质不高,且存在商务经济型酒店居多、传统文化体验平台不足等问题。老城区整体商业设施与旅游契合度较低。因此开元街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以发展文化艺术、精品客栈、特色酒店、江畔酒吧等功能业态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3)基于街区自身的发展诉求。通过对街区内原住民、租客、商户等多元人群的访谈,以及自身发展态势分析,确定街区更新潜在的功能需求。康乐路以西区块,集聚大量的外来出租人口,居住密度高,设施配套缺乏,可考虑对部分多层建筑进行改造,以廉住房的形式弥补居住配套的不足;邮电路沿线,现状已自发形成一些养生、传统休闲商业等功能,吸引外来游客,可以考虑结合沿江区域的旅游,整体塑造成特色精品街区;针对开元老街沿侧的中国银行、供销社等闲置空间,可以承载老城区的部分文创办公功能。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需求分析,一方面,积极推进街区承担城市外溢功能、修补街区自身功能;另一方面,通过植入的新功能促进街区物质环境更新、创造就业机会,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
  3.2.2以品质提升为抓手的空间设计
  大部分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老化,设施落后陈旧,已不能较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但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尚在,历史元素与现代建筑并行互动,产权边界复杂,价值特征多元。不能以简单的大规模拆建方式推进街区更新。需着重摸排更新空间情况,以整体品质提升为目标,综合考虑文脉传承、特色彰显等,发扬街区的核心空间特色。对开元街的空间形象设计上,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落实更新空间。梳理开元街整体的街巷格局,确定街巷断面、立面、材质等更新方式。改变开元街的断面形式,强化老街的步行功能,恢复青砖铺地。分析现状建筑的权属、质量、风貌、业主意愿等因素,确定拆除、改造、整治等更新方式;重点对保留的传统院落、办公建筑等提出针对性的改造模式。对部分零散院落采取整合、连接等方式,改造为一体化街区,既延续传统风貌,又创造了新的空间形式;对部分多层建筑,通过立面整治,新空间镶嵌等实现建筑空间的再生、完成功能的转变。对闲置的街角空间、空间场所等通过增设绿化、构建路径等方式,形成连续又富有魅力的特色节点。通过点、线、面三个层次的更新改造,整体提升街区物质空间面貌(见图4)。
  (2)修复历史环境。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是区别于普通城市街区的重要特征。虽然与法定的历史文化街区相比,其历史文化价值遭遇较大损坏,但也拥有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复兴手段。在开元街的历史文化环境修复方面,主要采取“拾起历史碎片”的方式,重新展示、延续文脉。通过对各种历史事件、典故的挖掘、研究、整理,确定了开元旧影、老城轶事、江埠水市等几类历史主题场景。明确了历史街巷、祠堂、会馆、牌坊、码头、故居等20余处历史建筑的位置,恢复大宗伯坊、内台总宪坊、狮子码头、新安会馆等四处重要历史建筑,结合小品演绎、地刻叙说等文化符号重新展示。进一步结合游线设计、文化展示建筑布局等串连散落的历史记忆碎片,形成开元街的文化复兴路径,整体提升街区的历史文化气质。
  (3)彰显特色风貌。对此类街区的更新改造,要以街区的核心价值为基础,以传统风貌为载体,注重历史要素与自然环境的综合利用。通过新旧结合、内外融合等方式进一步完成街区特色化形象改造。在开元街的特色空间营造上,确定“时尚街区、时光轴线、滨江风貌”三大特色主题,展示街区独特空间魅力。以市井气息浓郁的喜帖街、女装街、古玩街为基础,整合提升,植入时尚设计元素,构成新旧融合的时尚文化街区,让历史底蕴在现代时尚中焕发活力。结合开元街沿侧的传统民居、老电影院、中国银行等不同时代、风格特征强烈的建筑,适度整治更新,构筑一条展示开元街浮光掠影的时间轴线,诉说开元街从历史走向现代的面貌特征,给人以丰富的时间和空间体验。沿江打开街区界面,以纵向的邮电路、康乐街、南门弄为轴,构筑多条垂江绿道,结合滨江广场、码头等设计,与横向的滨江游线共同构筑内外融合、网络状的开敞空间体系。结合纵向层级分区高度控制,形成界面清晰、开放融合的滨江街区风貌。   3.2.3以社区营造为手段的更新实施
  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更新,要突出社区营造的理念,强调居民生活权利的保障、街区生活氛围的塑造。注重政府引导,强调公众参与,促进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在更新实施层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明晰产权边界,小规模、渐进式推进更新。清晰的产权边界是促进街区更新顺利实施的前提。开元街区的更新,首先核实了公房(国有、国资、集体)、私房的用地权属,划定实施单元。以小规模、渐进式的開发建设方式,对部分处于重要节点的公房,率先进行改造,树立形象。同时通过政策鼓励、技术引导,进一步激发周边居民参与更新。以点带面,上下结合,逐步推进更新实施,既能较好的平衡更新所需资金,也能较大程度的延续街区的传统风貌和生活氛围。
  (2)构建多元化的更新主体,强调公众参与。以街区为纽带,政府、市场、社区团体、居民等构建社会共同体。在开元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负责制定整体的规划策略、部分启动资金的筹措。企业作为具体触媒式项目(生活体验馆)的开发主体,负责建设与运营。社区团体对街区环境维护、设施建设、文化保护等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与维护,保障公共利益。
  居民积极参与更新进程,积极建言、监督更新效果,并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改造自有产权建筑及环境。
  (3)建设交往交流空间,提升社区参与动力。提升社区参与营造的动力,其本质上是要加强人与人、人与场所之间的联系。通过公共空间的设计、交往活动的组织,强化邻里关系,增加社区凝聚力。在开元街的更新中,通过设置院落—街巷—广场等一系列功能复合、连续开放的公共空间,为不同人群的交流交往提供场所。定期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如美食节、剪纸会等,丰富街区邻里生活,唤起居民共同记忆,塑造社区文化氛围。
  4结语


  区别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非典型性历史街区的更新在受到更少约束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城市和人的发展需求。这些需求不仅是功能与空间的需求,也是社区文化与集体记忆的需求。基于街区自身的资源禀赋,以保留社群和文脉为前提,以审慎渐进的更新方式优化空间和场所,丰富功能和业态,在保存与成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适度合理的更新,这些街区将同时拥有回忆与希望。
  参考文献:
  [1]唐瑜慧,任绍斌.城市更新中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再生性研究——以“武汉天地”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963-972.
  [2]董锟. 基于GIS平台的非典型历史街区的识别初探——以武汉洞庭街片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430-1439.
  [3]阳建强.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城市保护[J].北京规划建设, 2012(6):31-33.
  [4]吴晓庆,张京祥,罗震东.城市边缘区“非典型古村落”保护与复兴的困境及对策探讨——以南京市江宁区窦村古村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2015(5):99-106.
  [5]刘健,黄伟文,王林,等.城市非保护类街区的有机更新[J].城市规划,2017,41(3):94-98.
  [6]胡敏,郑文良,王军,等.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制度设立的意义与当前要务[J].城市规划,2016,40(11):30-37,48.
  [7]惠小明.基产权视角下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5.
  [8]姚兢.非典型历史街区再生——上海泰康路街区空间形态演化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村落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地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不可逆转的衰败颓势。文章通过梳理经典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过程与特征、知识群组的识别、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了详细梳理。简要评述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系统总结了传统村落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五位一体转型发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村落由于量大、面广及质异的特性,以致其保护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分类保护作为实现针对性保护发展的有效路径,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趋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认知基础、资料整理、文献分析、关键词共现为依据,得出以多维特征视角进行划分的传统村落类型,尝试构建由保护发展总则、规划及策略三个子系统共同形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体系结构,并聚焦民
期刊
摘要:依据住建部颁布的《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传统建筑类、选址格局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三类。文章以选址格局类传统村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黄圩村为研究对象,借鉴纺织织补的相关手法对传统村落进行织补。提炼物质文化遗产要素的山水环境格局、防御体系格局、人居空间格局三条格局纬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的农耕文化、汉石文化、聚落文化三条文化经线,模仿凸纹织补、重平纹织补、榫头式
期刊
摘要:联系近年来突破生态环境“高压线”的违建热点新闻事件,文章探讨在生态红线“客观限制”下的传统村落如何寻求“主观发展”的保护发展模式。同时,探索一种“重保护谨慎发展”的新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共同富裕的新逻辑。并以中国传统村落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张疃村为落脚点,在不触碰生态环境“高压线”的前提下,在完善保护的基础上,将“闲置农房”演变成“大学村”筑巢引凤,引导村庄走向良性循环,共同谱写传统村落
期刊
摘要:文章以江苏省徐州市96个乡镇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的指标体系,研究乡村农业功能、经济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休闲文化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异特征,识别各乡镇主导功能类型。结果表明:(1)农业功能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微山湖、骆马湖沿岸与睢宁南部;经济功能高值区多分布在工矿业发展较好、经济辐射较强的乡镇;社会保障功能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城区周边;休闲文化功能高值区主要沿大运河、大沙河分布;生态服
期刊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2016年7月,国家三部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评选出第一批127个国家级特色小镇。2016年10月,针对特色小镇概念模糊等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特色小(城)镇区分为“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两种不同形态。2017年5月,住建部办公厅《
期刊
摘要:徽州古道蕴含历史与文化底蕴,对徽州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结构,通过GIS平台选取遗产斑块密度、β系数、空间整合度指标,以徽州古道为例,采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进行评价,量化分析并总结出徽州古道现状特征,研究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徽州古道与沿线村落密切相关;对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从整体出发。并从斑块更新与活
期刊
摘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对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交通不便,“三区三州①”一直以来是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生活质量无法保障,乡村尤甚。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要求,结合云南省关于“精准扶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研究,本文通过总结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模
期刊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但坐落于都市近郊区的传统村落面临着自身保护发展与都市人文、经济等辐射影响之间的博弈。本文将“共生”理念引入,探讨城乡“共生”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并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六家畈村为例,从历史文化“共扬”、人居环境“共宜”、公服设施“共享”和产业经济“共兴”四个方面,提出城乡“共生”下六家畈村保护发展路径,以期对都市近郊型历史古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现阶段,传统风景区旅游模式无法适应现实发展需求,已有的相关规划建设实例也仍处在“百花齐放”的个案探索阶段,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的乡村旅游规划尚无成熟的系统理论和技术标准。本文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乡村旅游规划的实例出发,尝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全域旅游导向下适应地方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