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前人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食粮,它语言简洁,文字凝练,意境丰富而又蕴含哲理。但由于这些诗的时代背景距今已十分久远,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不容易理解,往往不像读童话故事那么感兴趣。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这些古诗,并能初步体会到其中真切的情感呢?我在古诗教学中积极尝试同类主题诗歌组合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以“农民辛苦”为主题的几首诗歌:
  1 故事做导语。《悯农》是一篇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好教材。为了在初学古诗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给学生讲了李绅的故事,讲他小时候如何刻苦学习,青年时代如何与农民共同劳作,忍受酷暑的炎热和蚊虫的叮咬,坚持写诗并反复修改的故事。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走近了诗人,走进了古诗,较深切地感受了诗的内涵。学完这首诗后,孩子们都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想:“农民们种田真辛苦啊!”“我以后吃饭再也不剩一个米粒了。”由于学生对诗意理解得较真切,朗诵时也充满深情,听着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我知道这组诗教学的第一步成功了。
  2 图片做引申。第二阶段伊始,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图的内容分别与本组诗的主题相吻合,先逐图引导观察: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干什么?他们生活得怎么样?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农民”、“陶者”、“蚕妇”、“渔者”。接着,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由字到词到句,帮助学生初步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有学生问:四海内都种了粮食,为什么还有农民活活饿死?养蚕人为什么自己穿着破旧的衣服,而不劳动的人为什么能穿绸缎?正当学生疑惑丛生的当口,教师及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便于认识到社会制度不平等给劳动人民带来深切苦难。此时,老师可乘热打铁:你发现这几首诗有什么相同点,引导学生总结这几首诗都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平等,劳动人民虽然辛勤劳动,却都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时,教师引入本组的最后一首诗《蜂》,在学生理解诗面意思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你发现诗中的蜂与前面几首诗中的农夫、蚕妇、陶者、渔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从而让学生领,晤到《蜂》这首诗的深刻喻义。
  3 吟诵体味诗境。古诗的意蕴需要反复吟咏才能“心领神会”,在这组诗教学过程中,教者深情的示范朗诵和学生多次体悟式吟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如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组诗的内涵以后,教者再进一步提高朗诵要求,并适当地引导学生配乐朗诵或和曲谱吟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古诗的声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在古朴的音乐声中,在有感情的朗诵和吟唱中,升华对诗意的理解,接受美的熏陶。
  在以《悯农》为首的歌颂劳动人民的组诗教学中,我始终从学生兴趣和接受能力出发,采用讲故事、看图、质疑、讨论、吟诵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感悟诗的内涵,体会中华传统诗人的悲悯情怀,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从小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的敬仰,为打好人生的底色抹上浓重的一笔。
其他文献
摘要 青春期孩子与家长由于关系处理不当而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青春期”原本就是“多事之秋”,因为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特殊性,众多问题的出现,原因不可能只在家长或是孩子单方面。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和咨询经验,从不同角度谈谈如何处理好青春期孩子和家长的关系。  关键词 关系处理 青春期 父母 孩子    经常会见到或听到家长有如此的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不懂事了!也经常看到因为父母的唠叨、
期刊
我国在小学、中学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这些课程的设立是我国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由于生产的发展,对生产技术的要求,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技能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原来的教育对学生的技能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的状况,已不适应我国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生产比较发达的国家,早就开设了技术类课程,它与科学课程(理、化、生)是并重的。我国由于生产的发展,已出现了因职工
期刊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学习汉字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学习应该重在运用。在学完了全部声母之后,我就让学生为身边的一些物品标上音节做成卡片,然后贴在上面。有贴在家里的,也有贴在教室里、寝室里的,给学生营造出拼音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时刻能见到拼音,在多看多读中熟练掌握音节的拼读。在学完全部字母之后,送学生每天一首诗,让他们自己去拼读,自己去读诗;还让学生试着用音节记录下看到的听到的
期刊
摘要 创造性人格是学生具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想象;勇于肯定自我,树立自信,表现自我;具有持之以恒,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个性品质。中学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前提和原动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条件:以隐性课堂教育为
期刊
摘要 学生由于作业压力大,会产生畏难,逆反心理而怕做作业、拖欠作业。针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完成作业,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 学生 作业 压力 快乐    有幅这样的漫画,一位戴着眼镜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显得非常的劳累,桌上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有家长给的,有各科老师布置的。这幅漫画说明了学生的作业压力之人,面对这样的大压力,有的学生
期刊
摘要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重视课文教学,轻视作文教学:注重教师教学,忽视学生实践: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注重应试作文,忽视素质作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积累作文素材;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形式灵活多样等策略。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现状 对策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深感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诸多弊
期刊
摘要 教师的身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师职业标准的要求之下,凭借自身的品行人格、学识才能、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身教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②加强修养,培养成熟性格,以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③勤奋学习,优化知识结构,以才学的力量激励学生: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行动的力量带动学生;⑤衣着整洁,注重仪表,以
期刊
摘要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它的成功与否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更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为此,探索系统的养成教育方略势在必行,作为育人主阵地的学校更是责无旁贷。我校试图通过知行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来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 中学生 良好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记得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
期刊
[摘要]德育不衔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近几年学校的德育教育虽做了许多改进,但由于在解决德育不衔接问题过程中,教育者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往往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提出和应用,或者随意性大,或者方法陈旧,跟不上社会变化和未成年人思想变化的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总是难尽人意。关于大、中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最终目的要落脚到怎样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及德育衔接工作的
期刊
中学英语大纲中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阅读是一项综合技能,它能促进词汇的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 阅读的意义。阅读能快速扩大词汇量,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人们表达思想与他人交流的基础。英语写作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