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们深感意外,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
那天上午白志浩的任务是到国家发改委拿一份批件。白志浩刚到京办,地头人头都还陌生,自当从跑腿认门做起,却不料还没动身出发,情况即刻生变。原本要跟李振主任前往机场的接待科长小王患感冒已经数日,上午症状忽然加剧,不停地咳嗽,咳音急切而短促,老枪般咔咔咔咔,伴有破裂声,听来很痛苦。
李振主任眉头蹙成一團,责怪小王:“怎么搞的你!”
小王表示不怪他,怪北京雾霾太厉害。
李振说:“算了,小白去吧。”
所谓躺着也中枪,就像我们的土话形容:“好运像鸟屎落下。”真是一点不错。
白志浩跟着李振去机场。路上李问:“见过他没有?”
白志浩回答:“见过。”随即补充:“电视上。”
李振交代:“多留点神。”
“嗯。”
白志浩电视上见到谁了?宋士城,本市市长。今天该领导乘飞机前来北京,由京办负责接站。宋士城是强势领导,为人精明强悍,脸上罕见笑容,语风直言不讳,训起人分外犀利,不留情面,让众多下属官员很畏惧。作为市长,宋士城到北京开会、办事是家常便饭,坐飞机好比打的,使用京办的频率很高。“京办”或“驻京办”眼下的正式叫法为“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服务领导是本处一大任务。宋士城每次驾到,李振都亲自安排各相关细节,随同跑前跑后,不敢有半点疏忽。小王跟随李振多年,是他手下爱将,现为接待科长,只因肺部声音不对,咳嗽像老枪射击,即被李振挥泪斩马谡,拎一旁靠边站,这是因为担心宋市长被老枪击中,更怕自己被宋市长问责。万一领导追查这是怎么回事,本市驻京办如此别出心裁,非得弄支老枪热烈欢迎,在首都机场制造事端,折磨干部群众和领导吗?那实在无言以对。李振老谋深算,主动斩了马谡,却不料百密一疏,把个毫无经验,迄今为止只在电视上见过宋士城的白志浩拉上阵,这就无意中埋下了地雷。
应当说李振并非完全没有提防。白志浩尽管嘴里不会“咔咔”乱枪扫射,却也有一条舌头,如果不当使用,同样也会把领导击中,其危害甚至严重于老枪。因此李振在路上特别交代,命白志浩注意场合,做好本职工作,同时闭紧嘴巴。
“不该说的不说。明白吗?”
“嗯。”
白志浩寡言少语,似为先天性毛病。一般而言,这种人的嘴巴比较令人放心,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李振特意再做交代,以确保万无一失,却不料竟然还是发生了失误。
起初一切如常。李振、白志浩到机场后,直接去了要客室,宋士城一行下机后将走要客通道,李振已提前通过一个特殊关系安排妥当。当天宋的随员仅一位,是他秘书小陈,所谓“秘书”为非规范称谓,按规定宋这一级别官员尚不能配秘书,因此小陈的正式身份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那天航班基本准点,飞机未受首都上空严重雾霾不良影响,于预定时间降落。没过多久,接载专车就把要客们送达。宋士城与小陈走进大厅时,李振匆匆迎上前,后边跟着白志浩,他们已经伫立恭候了若干时候。
宋士城伸手跟李振一握,眼光锐利,一扫扫过李振身后的白志浩。李振也不多嘴,头一偏使个眼色,白志浩赶紧转到后边与小陈接洽,两人一起走到一旁等行李,几分钟后就见行李车悄然停到外边,像一只落到枝头的麻雀。
如果一切正常,事情本不会发生。却不料忽有意外:宋士城手机铃响。
他接电话,说了句:“是我。”尔后不吭声,站在厅里听。李振知趣走开,于稍远处等领导接完电话。厅里还有其他要客及服务人员来去,耳目众多,似有不便,只见宋士城举着手机走到一旁,站在落地窗前继续听电话。隔段距离,可以看到他时而张张嘴巴,却没人听得清他在说些什么。
白志浩与领导接电话无关,他的任务是接行李。所谓“领导讲话,秘书拎包”。此刻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小陈不仅要拎包,还要拎两个行李箱,两只手不太够用,需要有人协助,这就用得上白志浩。李振冒着带一条舌头误击领导的危险,非要率白志浩到机场接人,实出于必要。因为领导一到,李振立刻得上前随同,握手寒暄,报告安排,请求指示,履行京办主任之职,哪怕有心帮助小陈拎包拉箱,此刻也分身无术,因而需要有一个下属随同打杂,以备不时之需。
白志浩虽然话不多,手脚却麻利,表现亦显主动。行李一从外边送进来,小陈即去认领行李箱,白志浩则迅速跑开去推行李车。从贵宾室到外边停车场有一段距离,用得着那东西。只一会儿工夫,白志浩把行李车推到,小陈已经把他们的两个行李箱拉出来,站在一旁等候。白志浩停下行李车即主动上前,拎起行李箱往行李车上放。这时宋士城刚好接完电话,从落地窗前转过身。
如果宋士城没有被意外电话牵扯,那么他会在贵宾厅另一侧,由李振陪着,无须在此刻与白志浩打照面。如果行李送到大厅的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恰好错过宋士城接完电话那个点,那么白志浩亦与宋士城无涉。但是没有办法,人家老天爷就这么安排,两位碰到一块了,还发生了一场对话。他们的交谈非常短暂,从李振的角度,可以看到宋士城问了一句什么,白志浩张嘴回答,一来一去简明扼要,便告结束。
这就够了。一小时后,宋士城一行被送到所住酒店,李振送宋士城进了房间。宋忽然问一句:“你带的那个是什么人?”
李振称白志浩是本办新来的干部,安排在接待科。
“让他走。不要。”宋士城直截了当下令。
李振吃了一惊,一时说不出话。
“听到没有?”
“明白,明白。”
李振离开。到楼下停车场,白志浩站在车边等他。
李振情不自禁张嘴问:“刚才怎么回事?”
白志浩一脸茫然,表现无辜。
“你跟宋市长说什么了?”
他眨巴眼睛,说了句:“我没说什么。”
“没有吗?”
“嗯。”
于是便留下一个谜团。不算千古之谜,也是重大疑问,至少我们觉得。 2
我们发现,白志浩的主要问题出在其名字上,因而应当严肃追究其父母。他老爹为什么要姓白?他们是怎么给儿子起名的?“志浩”是什么意思?志向浩荡,或者志向浩大,总之名有大志,但是加上其姓就完蛋了。白志浩就好比白欢喜,弄半天一场空,白有浩荡大志,注定无法实现。且“浩”与“耗”同音,稍加创新联想,白志浩就类同于耗子,有如癌症研究所饲养的实验用小白鼠。
这只小白鼠来历很平凡。如我们这样的小萝卜头,成天在机关大院晃来晃去,即使没有机会过于靠近领导,亦曾远远见过他们的身影,为什么白志浩在北京那个雾霾天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宋士城?因为以往他确无机会。白志浩出生、成长于本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里,直到上大学才算见了点世面。大学毕业后他考上家乡一个公务员职位,成了机关里的小干部,尔后渐渐崭露头角。这个人尽管话不多,脑子却清楚,笔头勤快,能写点材料。机关里文牍严重,每日里翻来覆去总有无数文字材料,用得上他这种人。一年多前,他得到一个机会进入市区,到一个局挂职,在一年挂职时间将满,即将打道回府之际,被一张公函正式调往市政府办。这一调动可谓白志浩重大人生转折,其原因是他工作努力,积极为挂职单位编写信息,大量提供给市政府信息科,一再登载于市政府《信息资料》上,引起相关领导注意。白志浩进入市政府办信息科,屁股还没坐热,就遇上京办干部轮换,需要从政府办抽人补充。由于必须离家远去北京,一些年轻干部感觉困难,不愿前往,领导便想起白志浩。通常情况下,新来者总是更需要经受锻炼,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因此好运像鸟屎落下,光荣任务落到了白志浩身上。当时政府办主任找白志浩谈话,准备好好说服动员,不料白志浩虽感觉意外,却没有多话,只“嗯”了一声,欣然接受。
白志浩愿意前往,想来与他的名字有关。他不是志向浩大吗?北京这种大地方值得向往。京办虽不属权力部门,亦有接触高层领导之便,以往白志浩只能从电视上见到宋士城,此刻到京没几天,他就在机场贵宾厅与之说上话,可见地利大不一样。白志浩虽不善言辞,素质却佳,善于学习,喜欢阅读。他的主要阅读大项为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以及报刊重要文章。他擅长从一些旁人看来不够水灵的文字里读出精神,还读出文采,这是他写材料、编信息的看家本事。除工作所需的阅读,他还喜歡纪实作品,尤其是大人物的传记与回忆录,例如《秦始皇传》《丘吉尔回忆录》等等。对一个名为志浩的年轻人而言,这类书籍可归为励志一类,读之好比饮用心灵鸡汤。白志浩的阅读爱好有助于我们理解其进京之举,尽管其进入本市驻京办,比之农民工进城还略微靠谱,与丘吉尔走进唐宁街十号实不可同日而语,基本上是两回事。
谁也没想到白志浩刚把脚掌伸到首都地面,转眼就给撵走。他于接待宋士城的第二天上午匆匆重返首都机场,登上飞机飞回本省,重回市政府办公室报到。尽管李振没有从白志浩嘴里问出究竟,不知道白志浩拿什么鬼话击中领导,此刻却不敢怠慢,迅速采取了断然措施。如果还让白志浩待在北京“畅享”雾霾,只怕宋士城知道了,轮到李振自己头大。但是也不能不明不白把白志浩这么退回去,必须说明理由。这个理由不能乱编,还得注意分寸。李振给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直接打电话说明情况,在电话里含糊其辞,稍加暗示:“按照领导的明确要求”等等,并称:“待日后具体谈。”此刻电话里确实不好说得太明白。市府办主任当然知道眼下是哪位领导前往北京,这就大体明白麻烦出在哪里。新问题因而便产生了:宋士城把白志浩撵出京办一定有其缘故,在北京不待见这个人,难道回市里就待见了?市政府办的干部,免不了要在市长面前晃来晃去,哪怕命白志浩耗子躲猫似的总把自己藏着掖着,总会百密一疏,领导眼光犀利,孙悟空般火眼金睛,任何时候都能一眼认出妖精,那该如何是好?
市府办领导感觉棘手,这时才发现一个特殊情况:理论上说,白志浩其实还不算本办人员:他的调动手续尚未最后完成,还需要编办核准。白志浩原本是从县里到市里挂职,政府办决定要他时,一边发调动公函,一边就把人先借到信息科用,领导们都以为他已经调入,其实程序还在走。政府办要的人,在编办通常就是过个手续,没有明显不当不会有异议。事实上,白志浩的调动也已经由编办讨论通过,只是程序上还需要编委主任签字确认,编委主任是谁呢?就是市长宋士城本人。编委主任由市长兼任,在本市是惯例。由于这一段宋士城忙,没顾上签那个字,事情因此未了。问题是此刻还有谁敢让宋士城签那个字?明知他不待见,还要请他把人往身边调,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因此这件事难以为继了。白志浩未曾正式调入也好,无须考虑怎么藏起来让市长看不见,程序尚未完成有利于酌情中止,情况特殊,不调也罢。
于是白志浩给退回县里,灰溜溜打道回府。县里领导当然感觉诧异,不知道该小白鼠出了啥事,眨眼间坐火箭蹿上天,眨眼间又火箭失事落回原地。他们自然要赶紧了解,各种消息便嘀嗒嘀嗒迅速传递下来,于是大家都知道竟是老鼠遇上了猫,让人家宋市长不待见。白志浩显然不够成熟,不适应上层机关工作,只能给弄回基层。问题是直接丢还原单位也不是办法,人都调走了又打回来,怎么解释?有关领导感觉为难,也担心没有领会好宋市长的意图。当时恰好乡镇换届,领导们一商量,不如让白志浩到基层锻炼去,万一宋士城查问,说来也合适。
于是白志浩给调到该县一个边远乡镇工作,保留原级别,给个副乡长。
短短时间,白志浩从首都落到偏僻山区,完成其人生一大转折。事实证明他的名字确有问题,白有大志,乡下老鼠果然不能进城,特别不能进京。但是仅仅从名字找原因比较勉强,更多的还是一种调侃,事情自有玄机,我们本能地希望了解真相。真相最重要部分毫无疑问发生于首都机场贵宾室,即白志浩与宋士城的那番交谈。于是问题又回到原点:在该短暂而重要的交谈中,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但是白志浩一如既往,默不作声。这个人原本寡言少语,在经历了这场重大变故之后越发严重。以前跟人说话还会“嗯、嗯”回应,眼下竟懒得表示,不苟言笑,格外高冷。如此一落千丈,难得他一声不吭,叫他去哪里就去哪里,叫他干啥就干啥,像是颇具服从命令听指挥优良素质,或称拿得起放得下。只不过人渐消瘦,显然心中未必那么高冷,有些精神负担。该负担从何而来?当然源自他咬在牙关后边的真相。他为什么不把它说出来?显然那是不能说的。该真相已经成为一个秘密,让当事者饱受折磨,让我们这些无关者跟着分外好奇。 忽然有一天,两位当事者意外重逢,再次聚首。
那时宋士城已经升任市委书记,名副其实为本市一号。宋书记下基层检查扶贫工作,来到了白副乡长所在的贫困乡,县里几位主要领导陪同到达。本乡与首都机场空间距离不近,与那件事时间距离却还不远,因此相关领导都还记得白志浩的故事,有些把握不定。白志浩让宋士城不待见,从北京大都会掉到此间贫困乡,眼下宋士城忽然跟踪追击,隆重前来相会,是不是该让白志浩赶紧藏起来,略加回避,以免宋看了心烦?问题是白副乡长恰好就是分管扶贫一块,且一如既往地认真卖力,该乡扶贫情况全给学习在他脑子里和笔记本中,少了他,只怕万一宋士城重视起来,细加询问,乡长、书记说不清楚,不能表现本地扶贫成果,惹宋士城大怒,那就坏菜了。经反复斟酌,领导们决定冒一次险,没让白志浩钻老鼠洞,放他出来在宋士城面前晃一晃,于是两位首都机场贵宾室当事者欣然邂逅于乡间。
结果有惊无险。宋士城似未启动火眼金睛,没有即刻发现妖精。宋士城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按照常规由乡书记汇报。由于汇报材料比较干巴,宋士城感觉不满,即张嘴追查,居然问及某贫困户养鸡几只。幸而有个白志浩坐在后排,关键时刻出来救场,张嘴一一给出答案。于是宋士城犀利眼光使劲一扫,狠狠看了该同志几眼。
那时领导们个个紧张,只怕宋士城认出人来,当场拍桌子把小白鼠撵出会场。幸好一点事情没有。宋士城看过之后也就算了,似乎压根儿忘记了该白志浩。
座谈会结束时,乡里头头们在会场外站成一排欢送领导。宋士城与大家一一握手,握到白志浩时,他忽然问了一句:“都好吧?”
白志浩回答:“嗯。”
“什么?”
“都好。”
原来人家领导记性好着呢。
于是我们再次为他们间那个秘密所困扰。他们曾经有过且不为人们所知的重要交谈是不是如此简单而亲切?“都好吧?”“都好。”如果仅此而已,宋士城何須发话,小白鼠何须被撵出首都?此刻“都好吧?”并非冰释前嫌,只表明宋士城并没有忘记这个人,当然也就没有忘记有关的那个事。尽管时过境迁,白志浩没有再被撵出会场,其头顶上却依然笼罩着他们间那个不为人知的特殊秘密。
那真相到底是个啥?
3
白志浩突然被带走了。
那时候他还在乡下扶贫,职务还是副乡长。数年间他身边的人升的升走的走,一般认为也该轮到他了,有几回确有风传,称他马上要升,说得像真的一样,末了还是落了空,白传一场,只能继续期待好运像鸟屎落下。我们感觉不奇怪,这只小白鼠有前科,背负一个特殊秘密,随着时日迁移和情况变化,该秘密之分量越发显得重大。
那时宋士城已经走了,其锋利批评不再尖锐降落,让我们继续畏惧。但是谁也不能因为他不再出现于我们身边就不把他当回事,因为他还在电视里四处视察,发表重要讲话,身份已是副省长,越发位高权重。所以虽然他不再询问:“都好吧?”白志浩越发只能“都好”,三缄其口,我们对真相的渴求注定难以实现。
那天有一辆公务车悄然停到乡政府院内,该车于当地比较罕见,挂的是省直机关车牌,从省城直接开到该乡。有两位公务人员随车驾到,他们先去找了乡党委书记,尔后书记亲自去把白志浩叫到办公室,交给了那两位。两位当场没说什么,只是核对一下身份:“是白志浩同志吗?”“嗯。”验明正身,确认该同志非假冒,这是规范程序,如同法官审案先问姓名。确定之后,他们把白志浩带上车,匆匆离去。
那是中午时分,乡政府干部职工刚用过午餐,三三两两都在院子里,共同目睹了白志浩被带离的场面。白志浩很镇定,一如既往地高冷,其所穿夹克的口袋里居然还插着一本书。据目击者称,乡党委书记到房间叫人时,白志浩正坐在沙发上看书。听到招呼随手把书往口袋里一塞就去见客,就这么给带走了。
我们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书,唯一可以推测的是该书名一定让人感觉牙疼。白志浩依然爱好阅读,只是经过一番起落,其阅读内容已经悄然有变。励志以及心灵鸡汤对他完全失效,需转而服用重药,例如砒霜。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那么一些书,《权力之谜》《言语与现象》《哲学群落》等,光看书名就知道不怎么有趣与水灵,难以咀嚼有如天书。我们猜想,一个如白志浩般寡言少语,背负特殊秘密者,或许唯有以毒攻毒,啃一啃特别难搞的天书,才有助于精神平衡?否则一只副乡长级小白鼠实无须这般窜入社会学与哲学的黑洞迷宫里,有如大学教授。我们得说白志浩这一招可能还是管用的,换一个人像他这么大起大落,只怕鬼哭狼嚎不够,跳楼的心都有了,难得他还能那般高冷,坚持在乡下扶贫,啃那些味道如同砖头的书。如此看来人还是应当多学习,年轻干部尤其应当。
此刻我们更关心的自然不是书,是白志浩出了什么事。乡党委书记与两位来客有所接触,却什么都不说,他要么其实啥都不知,跟我们一样,要么就是奉命保密。我们本能地感觉到事情可能与宋士城有关,因为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秘密。或许宋士城又发话了,准备再度撵走白志浩?这一回能把他撵去哪里,难道月亮上?
两天后白志浩回来了,他什么事都没有。
“那些人是哪来的?”有人问他。
他不回答。
“北京来的吗?”
无可奉告。
然后一个惊人消息传遍全省:宋士城出事了,被中纪委调查。把白志浩带走的两位来自省城,却是北京下来的办案人员。白志浩与宋士城有何交集,有哪件事需要前去配合调查?毫无疑问只有一件,就是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那个真相,或称秘密。
却不料白志浩还是什么都不说起。明摆的宋士城已经倒台,笼罩在头上的阴云已不复存在,无需顾忌,白志浩却没有更多表述。当年首都机场贵宾室里的重要交谈到底谈了些啥?白志浩还是那句话,有如当初他回复李振:“我没说什么。”
幸好当事者并非只他一个,白志浩不开口,未必真相就不能大白。一段时间后,终于有若干解密消息嘀嗒嘀嗒随风传来,让我们大跌眼镜。 原来我们只注意交谈,却没有注意表情,而人家宋士城注意到了。当时在首都机场贵宾室,宋士城打完电话,转回身子时,恰好看到一旁白志浩正提起行李箱往行李车上放。白志浩用两手提那箱子,还拿肚皮去顶,像是使尽了吃奶之力,脸上五官都挤在一块。待到把箱子搬妥,他松了口气,情不自禁感叹一声:“哇。”
宋士城冷不丁问:“怎么?”
“好重。”
这就是该交谈的全部内容,简略得不能再简略了。整个对话脚本中,宋士城只有一句台词,白志浩多一倍:“哇”“好重”。两句都属情不自禁,因为没料到行李箱那么沉,一时几乎提不上车,不觉吃惊,脱口而出。所谓言者无心,闻者有意,这两句话当着宋士城的面是不能说的。为什么呢?据传那行李箱里“有东西”,满装本省产的一种名贵玉石,价值连城。所谓“君子好玉”,宋士城携之进京谋官。到了一朝事发,行李箱成为一个物证,白志浩也成了相关人证之一。
由于“哇”和“好重”,白志浩从天上掉到地下,给撵进山旮旯老鼠洞,让我们挺感慨。其实行李箱重一点又怎么啦?白志浩没有宋士城那般火眼金睛,根本不可能如机场安检机似的,透过箱体看到里边的宝贝。或许他会以为那是满满一箱子书,他当时爱读的励志心灵鸡汤类读物,无论如何他不会想到那是一箱死沉沉的石头。宋士城完全不必那般猜疑顾忌,但是他挥刀就砍,立马将白志浩赶出南天门,没有丝毫宽容。以此看来该领导尽管表现强悍,内心实很虚弱,防范意识强烈放大,安全感非常之差。说来贪官也累。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了吗?未必。
我们把听到的传闻拿来与当事人核实,有如警察办案必须对上口供。白志浩这位当事人很糟糕,事到如今还是拒绝对我们坦白交代,一如既往地高冷。我们问他真相是否那么简略,只有“哇”和“好重”?他说:“那不重要。”
真相不重要,那么什么才重要?他闭嘴不答。
我们感觉有异,小白鼠像是得道成仙了。仅仅因为“哇”和“好重”,就给从天上攆到地下,于他一定刺激莫大,他嘴里什么都不说,心中一定万分不服。凭什么宋士城可以这样?这种事怎么就发生了?为什么他毫无招架之力?除了“哇”和“好重”,难道没有其他重要话题可以深入研讨?苦闷需要平衡,不平需要求解,他这种人没有别的排遣,只能去找若干天书来啃,一不小心就让自己陷了进去。
我们认定真相如此,无论白志浩是否承认。我们不知道小白鼠从中学习出哪般深刻道理,只是不免暗中庆幸,好运像鸟屎落下时没掉到我们头上,真是谢天谢地。
【责任编辑】 于晓威
我们深感意外,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
那天上午白志浩的任务是到国家发改委拿一份批件。白志浩刚到京办,地头人头都还陌生,自当从跑腿认门做起,却不料还没动身出发,情况即刻生变。原本要跟李振主任前往机场的接待科长小王患感冒已经数日,上午症状忽然加剧,不停地咳嗽,咳音急切而短促,老枪般咔咔咔咔,伴有破裂声,听来很痛苦。
李振主任眉头蹙成一團,责怪小王:“怎么搞的你!”
小王表示不怪他,怪北京雾霾太厉害。
李振说:“算了,小白去吧。”
所谓躺着也中枪,就像我们的土话形容:“好运像鸟屎落下。”真是一点不错。
白志浩跟着李振去机场。路上李问:“见过他没有?”
白志浩回答:“见过。”随即补充:“电视上。”
李振交代:“多留点神。”
“嗯。”
白志浩电视上见到谁了?宋士城,本市市长。今天该领导乘飞机前来北京,由京办负责接站。宋士城是强势领导,为人精明强悍,脸上罕见笑容,语风直言不讳,训起人分外犀利,不留情面,让众多下属官员很畏惧。作为市长,宋士城到北京开会、办事是家常便饭,坐飞机好比打的,使用京办的频率很高。“京办”或“驻京办”眼下的正式叫法为“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服务领导是本处一大任务。宋士城每次驾到,李振都亲自安排各相关细节,随同跑前跑后,不敢有半点疏忽。小王跟随李振多年,是他手下爱将,现为接待科长,只因肺部声音不对,咳嗽像老枪射击,即被李振挥泪斩马谡,拎一旁靠边站,这是因为担心宋市长被老枪击中,更怕自己被宋市长问责。万一领导追查这是怎么回事,本市驻京办如此别出心裁,非得弄支老枪热烈欢迎,在首都机场制造事端,折磨干部群众和领导吗?那实在无言以对。李振老谋深算,主动斩了马谡,却不料百密一疏,把个毫无经验,迄今为止只在电视上见过宋士城的白志浩拉上阵,这就无意中埋下了地雷。
应当说李振并非完全没有提防。白志浩尽管嘴里不会“咔咔”乱枪扫射,却也有一条舌头,如果不当使用,同样也会把领导击中,其危害甚至严重于老枪。因此李振在路上特别交代,命白志浩注意场合,做好本职工作,同时闭紧嘴巴。
“不该说的不说。明白吗?”
“嗯。”
白志浩寡言少语,似为先天性毛病。一般而言,这种人的嘴巴比较令人放心,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李振特意再做交代,以确保万无一失,却不料竟然还是发生了失误。
起初一切如常。李振、白志浩到机场后,直接去了要客室,宋士城一行下机后将走要客通道,李振已提前通过一个特殊关系安排妥当。当天宋的随员仅一位,是他秘书小陈,所谓“秘书”为非规范称谓,按规定宋这一级别官员尚不能配秘书,因此小陈的正式身份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那天航班基本准点,飞机未受首都上空严重雾霾不良影响,于预定时间降落。没过多久,接载专车就把要客们送达。宋士城与小陈走进大厅时,李振匆匆迎上前,后边跟着白志浩,他们已经伫立恭候了若干时候。
宋士城伸手跟李振一握,眼光锐利,一扫扫过李振身后的白志浩。李振也不多嘴,头一偏使个眼色,白志浩赶紧转到后边与小陈接洽,两人一起走到一旁等行李,几分钟后就见行李车悄然停到外边,像一只落到枝头的麻雀。
如果一切正常,事情本不会发生。却不料忽有意外:宋士城手机铃响。
他接电话,说了句:“是我。”尔后不吭声,站在厅里听。李振知趣走开,于稍远处等领导接完电话。厅里还有其他要客及服务人员来去,耳目众多,似有不便,只见宋士城举着手机走到一旁,站在落地窗前继续听电话。隔段距离,可以看到他时而张张嘴巴,却没人听得清他在说些什么。
白志浩与领导接电话无关,他的任务是接行李。所谓“领导讲话,秘书拎包”。此刻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小陈不仅要拎包,还要拎两个行李箱,两只手不太够用,需要有人协助,这就用得上白志浩。李振冒着带一条舌头误击领导的危险,非要率白志浩到机场接人,实出于必要。因为领导一到,李振立刻得上前随同,握手寒暄,报告安排,请求指示,履行京办主任之职,哪怕有心帮助小陈拎包拉箱,此刻也分身无术,因而需要有一个下属随同打杂,以备不时之需。
白志浩虽然话不多,手脚却麻利,表现亦显主动。行李一从外边送进来,小陈即去认领行李箱,白志浩则迅速跑开去推行李车。从贵宾室到外边停车场有一段距离,用得着那东西。只一会儿工夫,白志浩把行李车推到,小陈已经把他们的两个行李箱拉出来,站在一旁等候。白志浩停下行李车即主动上前,拎起行李箱往行李车上放。这时宋士城刚好接完电话,从落地窗前转过身。
如果宋士城没有被意外电话牵扯,那么他会在贵宾厅另一侧,由李振陪着,无须在此刻与白志浩打照面。如果行李送到大厅的时间早一点,或者晚一点,恰好错过宋士城接完电话那个点,那么白志浩亦与宋士城无涉。但是没有办法,人家老天爷就这么安排,两位碰到一块了,还发生了一场对话。他们的交谈非常短暂,从李振的角度,可以看到宋士城问了一句什么,白志浩张嘴回答,一来一去简明扼要,便告结束。
这就够了。一小时后,宋士城一行被送到所住酒店,李振送宋士城进了房间。宋忽然问一句:“你带的那个是什么人?”
李振称白志浩是本办新来的干部,安排在接待科。
“让他走。不要。”宋士城直截了当下令。
李振吃了一惊,一时说不出话。
“听到没有?”
“明白,明白。”
李振离开。到楼下停车场,白志浩站在车边等他。
李振情不自禁张嘴问:“刚才怎么回事?”
白志浩一脸茫然,表现无辜。
“你跟宋市长说什么了?”
他眨巴眼睛,说了句:“我没说什么。”
“没有吗?”
“嗯。”
于是便留下一个谜团。不算千古之谜,也是重大疑问,至少我们觉得。 2
我们发现,白志浩的主要问题出在其名字上,因而应当严肃追究其父母。他老爹为什么要姓白?他们是怎么给儿子起名的?“志浩”是什么意思?志向浩荡,或者志向浩大,总之名有大志,但是加上其姓就完蛋了。白志浩就好比白欢喜,弄半天一场空,白有浩荡大志,注定无法实现。且“浩”与“耗”同音,稍加创新联想,白志浩就类同于耗子,有如癌症研究所饲养的实验用小白鼠。
这只小白鼠来历很平凡。如我们这样的小萝卜头,成天在机关大院晃来晃去,即使没有机会过于靠近领导,亦曾远远见过他们的身影,为什么白志浩在北京那个雾霾天之前,只在电视上见过宋士城?因为以往他确无机会。白志浩出生、成长于本市下辖的一个小县城里,直到上大学才算见了点世面。大学毕业后他考上家乡一个公务员职位,成了机关里的小干部,尔后渐渐崭露头角。这个人尽管话不多,脑子却清楚,笔头勤快,能写点材料。机关里文牍严重,每日里翻来覆去总有无数文字材料,用得上他这种人。一年多前,他得到一个机会进入市区,到一个局挂职,在一年挂职时间将满,即将打道回府之际,被一张公函正式调往市政府办。这一调动可谓白志浩重大人生转折,其原因是他工作努力,积极为挂职单位编写信息,大量提供给市政府信息科,一再登载于市政府《信息资料》上,引起相关领导注意。白志浩进入市政府办信息科,屁股还没坐热,就遇上京办干部轮换,需要从政府办抽人补充。由于必须离家远去北京,一些年轻干部感觉困难,不愿前往,领导便想起白志浩。通常情况下,新来者总是更需要经受锻炼,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因此好运像鸟屎落下,光荣任务落到了白志浩身上。当时政府办主任找白志浩谈话,准备好好说服动员,不料白志浩虽感觉意外,却没有多话,只“嗯”了一声,欣然接受。
白志浩愿意前往,想来与他的名字有关。他不是志向浩大吗?北京这种大地方值得向往。京办虽不属权力部门,亦有接触高层领导之便,以往白志浩只能从电视上见到宋士城,此刻到京没几天,他就在机场贵宾厅与之说上话,可见地利大不一样。白志浩虽不善言辞,素质却佳,善于学习,喜欢阅读。他的主要阅读大项为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以及报刊重要文章。他擅长从一些旁人看来不够水灵的文字里读出精神,还读出文采,这是他写材料、编信息的看家本事。除工作所需的阅读,他还喜歡纪实作品,尤其是大人物的传记与回忆录,例如《秦始皇传》《丘吉尔回忆录》等等。对一个名为志浩的年轻人而言,这类书籍可归为励志一类,读之好比饮用心灵鸡汤。白志浩的阅读爱好有助于我们理解其进京之举,尽管其进入本市驻京办,比之农民工进城还略微靠谱,与丘吉尔走进唐宁街十号实不可同日而语,基本上是两回事。
谁也没想到白志浩刚把脚掌伸到首都地面,转眼就给撵走。他于接待宋士城的第二天上午匆匆重返首都机场,登上飞机飞回本省,重回市政府办公室报到。尽管李振没有从白志浩嘴里问出究竟,不知道白志浩拿什么鬼话击中领导,此刻却不敢怠慢,迅速采取了断然措施。如果还让白志浩待在北京“畅享”雾霾,只怕宋士城知道了,轮到李振自己头大。但是也不能不明不白把白志浩这么退回去,必须说明理由。这个理由不能乱编,还得注意分寸。李振给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直接打电话说明情况,在电话里含糊其辞,稍加暗示:“按照领导的明确要求”等等,并称:“待日后具体谈。”此刻电话里确实不好说得太明白。市府办主任当然知道眼下是哪位领导前往北京,这就大体明白麻烦出在哪里。新问题因而便产生了:宋士城把白志浩撵出京办一定有其缘故,在北京不待见这个人,难道回市里就待见了?市政府办的干部,免不了要在市长面前晃来晃去,哪怕命白志浩耗子躲猫似的总把自己藏着掖着,总会百密一疏,领导眼光犀利,孙悟空般火眼金睛,任何时候都能一眼认出妖精,那该如何是好?
市府办领导感觉棘手,这时才发现一个特殊情况:理论上说,白志浩其实还不算本办人员:他的调动手续尚未最后完成,还需要编办核准。白志浩原本是从县里到市里挂职,政府办决定要他时,一边发调动公函,一边就把人先借到信息科用,领导们都以为他已经调入,其实程序还在走。政府办要的人,在编办通常就是过个手续,没有明显不当不会有异议。事实上,白志浩的调动也已经由编办讨论通过,只是程序上还需要编委主任签字确认,编委主任是谁呢?就是市长宋士城本人。编委主任由市长兼任,在本市是惯例。由于这一段宋士城忙,没顾上签那个字,事情因此未了。问题是此刻还有谁敢让宋士城签那个字?明知他不待见,还要请他把人往身边调,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因此这件事难以为继了。白志浩未曾正式调入也好,无须考虑怎么藏起来让市长看不见,程序尚未完成有利于酌情中止,情况特殊,不调也罢。
于是白志浩给退回县里,灰溜溜打道回府。县里领导当然感觉诧异,不知道该小白鼠出了啥事,眨眼间坐火箭蹿上天,眨眼间又火箭失事落回原地。他们自然要赶紧了解,各种消息便嘀嗒嘀嗒迅速传递下来,于是大家都知道竟是老鼠遇上了猫,让人家宋市长不待见。白志浩显然不够成熟,不适应上层机关工作,只能给弄回基层。问题是直接丢还原单位也不是办法,人都调走了又打回来,怎么解释?有关领导感觉为难,也担心没有领会好宋市长的意图。当时恰好乡镇换届,领导们一商量,不如让白志浩到基层锻炼去,万一宋士城查问,说来也合适。
于是白志浩给调到该县一个边远乡镇工作,保留原级别,给个副乡长。
短短时间,白志浩从首都落到偏僻山区,完成其人生一大转折。事实证明他的名字确有问题,白有大志,乡下老鼠果然不能进城,特别不能进京。但是仅仅从名字找原因比较勉强,更多的还是一种调侃,事情自有玄机,我们本能地希望了解真相。真相最重要部分毫无疑问发生于首都机场贵宾室,即白志浩与宋士城的那番交谈。于是问题又回到原点:在该短暂而重要的交谈中,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
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但是白志浩一如既往,默不作声。这个人原本寡言少语,在经历了这场重大变故之后越发严重。以前跟人说话还会“嗯、嗯”回应,眼下竟懒得表示,不苟言笑,格外高冷。如此一落千丈,难得他一声不吭,叫他去哪里就去哪里,叫他干啥就干啥,像是颇具服从命令听指挥优良素质,或称拿得起放得下。只不过人渐消瘦,显然心中未必那么高冷,有些精神负担。该负担从何而来?当然源自他咬在牙关后边的真相。他为什么不把它说出来?显然那是不能说的。该真相已经成为一个秘密,让当事者饱受折磨,让我们这些无关者跟着分外好奇。 忽然有一天,两位当事者意外重逢,再次聚首。
那时宋士城已经升任市委书记,名副其实为本市一号。宋书记下基层检查扶贫工作,来到了白副乡长所在的贫困乡,县里几位主要领导陪同到达。本乡与首都机场空间距离不近,与那件事时间距离却还不远,因此相关领导都还记得白志浩的故事,有些把握不定。白志浩让宋士城不待见,从北京大都会掉到此间贫困乡,眼下宋士城忽然跟踪追击,隆重前来相会,是不是该让白志浩赶紧藏起来,略加回避,以免宋看了心烦?问题是白副乡长恰好就是分管扶贫一块,且一如既往地认真卖力,该乡扶贫情况全给学习在他脑子里和笔记本中,少了他,只怕万一宋士城重视起来,细加询问,乡长、书记说不清楚,不能表现本地扶贫成果,惹宋士城大怒,那就坏菜了。经反复斟酌,领导们决定冒一次险,没让白志浩钻老鼠洞,放他出来在宋士城面前晃一晃,于是两位首都机场贵宾室当事者欣然邂逅于乡间。
结果有惊无险。宋士城似未启动火眼金睛,没有即刻发现妖精。宋士城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按照常规由乡书记汇报。由于汇报材料比较干巴,宋士城感觉不满,即张嘴追查,居然问及某贫困户养鸡几只。幸而有个白志浩坐在后排,关键时刻出来救场,张嘴一一给出答案。于是宋士城犀利眼光使劲一扫,狠狠看了该同志几眼。
那时领导们个个紧张,只怕宋士城认出人来,当场拍桌子把小白鼠撵出会场。幸好一点事情没有。宋士城看过之后也就算了,似乎压根儿忘记了该白志浩。
座谈会结束时,乡里头头们在会场外站成一排欢送领导。宋士城与大家一一握手,握到白志浩时,他忽然问了一句:“都好吧?”
白志浩回答:“嗯。”
“什么?”
“都好。”
原来人家领导记性好着呢。
于是我们再次为他们间那个秘密所困扰。他们曾经有过且不为人们所知的重要交谈是不是如此简单而亲切?“都好吧?”“都好。”如果仅此而已,宋士城何須发话,小白鼠何须被撵出首都?此刻“都好吧?”并非冰释前嫌,只表明宋士城并没有忘记这个人,当然也就没有忘记有关的那个事。尽管时过境迁,白志浩没有再被撵出会场,其头顶上却依然笼罩着他们间那个不为人知的特殊秘密。
那真相到底是个啥?
3
白志浩突然被带走了。
那时候他还在乡下扶贫,职务还是副乡长。数年间他身边的人升的升走的走,一般认为也该轮到他了,有几回确有风传,称他马上要升,说得像真的一样,末了还是落了空,白传一场,只能继续期待好运像鸟屎落下。我们感觉不奇怪,这只小白鼠有前科,背负一个特殊秘密,随着时日迁移和情况变化,该秘密之分量越发显得重大。
那时宋士城已经走了,其锋利批评不再尖锐降落,让我们继续畏惧。但是谁也不能因为他不再出现于我们身边就不把他当回事,因为他还在电视里四处视察,发表重要讲话,身份已是副省长,越发位高权重。所以虽然他不再询问:“都好吧?”白志浩越发只能“都好”,三缄其口,我们对真相的渴求注定难以实现。
那天有一辆公务车悄然停到乡政府院内,该车于当地比较罕见,挂的是省直机关车牌,从省城直接开到该乡。有两位公务人员随车驾到,他们先去找了乡党委书记,尔后书记亲自去把白志浩叫到办公室,交给了那两位。两位当场没说什么,只是核对一下身份:“是白志浩同志吗?”“嗯。”验明正身,确认该同志非假冒,这是规范程序,如同法官审案先问姓名。确定之后,他们把白志浩带上车,匆匆离去。
那是中午时分,乡政府干部职工刚用过午餐,三三两两都在院子里,共同目睹了白志浩被带离的场面。白志浩很镇定,一如既往地高冷,其所穿夹克的口袋里居然还插着一本书。据目击者称,乡党委书记到房间叫人时,白志浩正坐在沙发上看书。听到招呼随手把书往口袋里一塞就去见客,就这么给带走了。
我们不知道那是一本什么书,唯一可以推测的是该书名一定让人感觉牙疼。白志浩依然爱好阅读,只是经过一番起落,其阅读内容已经悄然有变。励志以及心灵鸡汤对他完全失效,需转而服用重药,例如砒霜。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那么一些书,《权力之谜》《言语与现象》《哲学群落》等,光看书名就知道不怎么有趣与水灵,难以咀嚼有如天书。我们猜想,一个如白志浩般寡言少语,背负特殊秘密者,或许唯有以毒攻毒,啃一啃特别难搞的天书,才有助于精神平衡?否则一只副乡长级小白鼠实无须这般窜入社会学与哲学的黑洞迷宫里,有如大学教授。我们得说白志浩这一招可能还是管用的,换一个人像他这么大起大落,只怕鬼哭狼嚎不够,跳楼的心都有了,难得他还能那般高冷,坚持在乡下扶贫,啃那些味道如同砖头的书。如此看来人还是应当多学习,年轻干部尤其应当。
此刻我们更关心的自然不是书,是白志浩出了什么事。乡党委书记与两位来客有所接触,却什么都不说,他要么其实啥都不知,跟我们一样,要么就是奉命保密。我们本能地感觉到事情可能与宋士城有关,因为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秘密。或许宋士城又发话了,准备再度撵走白志浩?这一回能把他撵去哪里,难道月亮上?
两天后白志浩回来了,他什么事都没有。
“那些人是哪来的?”有人问他。
他不回答。
“北京来的吗?”
无可奉告。
然后一个惊人消息传遍全省:宋士城出事了,被中纪委调查。把白志浩带走的两位来自省城,却是北京下来的办案人员。白志浩与宋士城有何交集,有哪件事需要前去配合调查?毫无疑问只有一件,就是我们一直非常关心的那个真相,或称秘密。
却不料白志浩还是什么都不说起。明摆的宋士城已经倒台,笼罩在头上的阴云已不复存在,无需顾忌,白志浩却没有更多表述。当年首都机场贵宾室里的重要交谈到底谈了些啥?白志浩还是那句话,有如当初他回复李振:“我没说什么。”
幸好当事者并非只他一个,白志浩不开口,未必真相就不能大白。一段时间后,终于有若干解密消息嘀嗒嘀嗒随风传来,让我们大跌眼镜。 原来我们只注意交谈,却没有注意表情,而人家宋士城注意到了。当时在首都机场贵宾室,宋士城打完电话,转回身子时,恰好看到一旁白志浩正提起行李箱往行李车上放。白志浩用两手提那箱子,还拿肚皮去顶,像是使尽了吃奶之力,脸上五官都挤在一块。待到把箱子搬妥,他松了口气,情不自禁感叹一声:“哇。”
宋士城冷不丁问:“怎么?”
“好重。”
这就是该交谈的全部内容,简略得不能再简略了。整个对话脚本中,宋士城只有一句台词,白志浩多一倍:“哇”“好重”。两句都属情不自禁,因为没料到行李箱那么沉,一时几乎提不上车,不觉吃惊,脱口而出。所谓言者无心,闻者有意,这两句话当着宋士城的面是不能说的。为什么呢?据传那行李箱里“有东西”,满装本省产的一种名贵玉石,价值连城。所谓“君子好玉”,宋士城携之进京谋官。到了一朝事发,行李箱成为一个物证,白志浩也成了相关人证之一。
由于“哇”和“好重”,白志浩从天上掉到地下,给撵进山旮旯老鼠洞,让我们挺感慨。其实行李箱重一点又怎么啦?白志浩没有宋士城那般火眼金睛,根本不可能如机场安检机似的,透过箱体看到里边的宝贝。或许他会以为那是满满一箱子书,他当时爱读的励志心灵鸡汤类读物,无论如何他不会想到那是一箱死沉沉的石头。宋士城完全不必那般猜疑顾忌,但是他挥刀就砍,立马将白志浩赶出南天门,没有丝毫宽容。以此看来该领导尽管表现强悍,内心实很虚弱,防范意识强烈放大,安全感非常之差。说来贪官也累。
事情至此真相大白了吗?未必。
我们把听到的传闻拿来与当事人核实,有如警察办案必须对上口供。白志浩这位当事人很糟糕,事到如今还是拒绝对我们坦白交代,一如既往地高冷。我们问他真相是否那么简略,只有“哇”和“好重”?他说:“那不重要。”
真相不重要,那么什么才重要?他闭嘴不答。
我们感觉有异,小白鼠像是得道成仙了。仅仅因为“哇”和“好重”,就给从天上攆到地下,于他一定刺激莫大,他嘴里什么都不说,心中一定万分不服。凭什么宋士城可以这样?这种事怎么就发生了?为什么他毫无招架之力?除了“哇”和“好重”,难道没有其他重要话题可以深入研讨?苦闷需要平衡,不平需要求解,他这种人没有别的排遣,只能去找若干天书来啃,一不小心就让自己陷了进去。
我们认定真相如此,无论白志浩是否承认。我们不知道小白鼠从中学习出哪般深刻道理,只是不免暗中庆幸,好运像鸟屎落下时没掉到我们头上,真是谢天谢地。
【责任编辑】 于晓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