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世界进入现代以来,人类似乎面临着道德传统的实质性断裂,社会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现代性冲突愈演愈烈,学校德育低效问题被人们普遍关注。文章从问题关注的社会需求出发,分析了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对成因进行了浅析。最后从抓核心、启民智、构蓝图等三方面探讨了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寻找学校道德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养成教育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总是比较注重对于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导致学生只会学习和记忆知识,而德育水平却没有得到提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不相一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持久发展。那么在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分析。
一、坚持教育本原,提升教师测评水准
(一)挣脱桎梏,开放思维
教师面对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和受教育者,应当以全新的思维迎接挑战,摆脱某些传统的测评形式,注重对学生知行合一的培养,重点关注行为的改变,这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在隐形关弯道测试中,教师须设计真实的情境,如把正在整理的纸故意掉在地上,把扫帚放在学生路过的走廊中间等,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到了教师正在捡书的现象,但是没有上去帮忙。在此且不论其他客观因素,学生日常中的行为习惯可見一斑。这又深层次地反映出教师的德育作用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点滴。强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反复强化助人为乐的品质,更应该巧妙地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和想法,得到帮助时的心情和感受,帮助别人后的心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助人为乐的好处。还可以建立一个助人为乐档案,督促学生把帮助别人内化为行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率先垂范,道德引领
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必须先具备,这是教师“以身垂范”实施的基础。如果教师忽视了自身品德的完善,一味地要求学生思想品德该如何如何,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奏效。在“其身正”的前提下,才能理直气壮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进入“不令而行”的境界。如第三关“技巧加速”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把用完的纸巾装在口袋或者扔在垃圾桶里。根据数据显示,有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有学生擦手后直接把纸扔在桌子上,还有一个学生抽了二十多张纸,准备装着自己带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行为的课后跟踪监督,可以列表格,每天记录学生这一行为的落实情况,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督促学生养成习惯。当然学生的行为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需要家校合作,个别谈话。同时这种测评还会让我们发现另一种现象,就是在测评过程中,个别教师出于保守的狭隘意识,为本校学生的不当行为打掩护或者开绿灯,甚至营私舞弊,默认且纵容了学生的错误行为。这也是测评中对教师的直面教育。
(三)恪守本职,夯实效果
试题会呈现一些课本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这些内容考核了教师是否真正达成传道受业解惑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要加强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教师要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要开动脑筋把一些品质和知识点融进各种真实的情境中,注重体验式教育,常态化教育,摒弃以往苍白的口头说教,要落实到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对于家庭教育,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的平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素质。
二、现状成因探寻
(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考试文化,一直主宰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科举制、八股取士,则是中国古代社会考试文化发展到极端的重要标志。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社会竞争中,考试成绩与个人前程、未来仕途紧密相联,是穷苦大众平步青云的唯一途径。统治者根据大众的心理,以“学而优则仕”为诱饵,八股取士,统一答案选拔人才,钳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泯灭人的多样性和能动性。如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教育制度不太健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导致学校评价学生,社会选拔人才,仍是以考试分数和成绩为主。在考试文化的控制下,育德普法教育显得无足轻重。
(二)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背离
社会的异化,使实际社会生活存在许多不道德因素。成人对所处社会的描述可能用暴力、自私、尔虞我诈和人心叵测等消极、悲观的词汇(他们本身可能是这样认为的),但教育孩子要拥有诚信友爱、乐于助人等人性美好的品德,他们怕肮脏玷污了孩子天使般的心灵。这种教育带来的问题是,在观察成人生活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孩子说的是一套,做的确是另外一套),孩子有可能发现异样的蛛丝马迹,他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哪种言辞才是真的?如成人清楚了解社会是险恶的,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信任的,他们也教育孩子不要信任人,在家里不要随意开门,不要跟任何陌生人说话等等。孩子从小就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不能多事,甚至不能开门。笔者的亲身经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帮助别的小朋友清扫了吐出来的污秽物,回去被长辈狠批一顿,说他呆傻,人家都不愿干的脏活他干,在外人和笔者面前又数落孩子第二遍,警告以后别干这种“傻事”。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别的小朋友在吐得不舒服的时候,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他送上了手帕帮着清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却被家人批评和嘲弄。非正常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成为正常的,而美好品质却从小就被遏制,试问,未来的社会,希望在哪?
【参考文献】:
[1]吴伟民.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习惯养成教育[J].教师,2020(24).
上杭县教育局 364200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教育;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习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养成教育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总是比较注重对于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导致学生只会学习和记忆知识,而德育水平却没有得到提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不相一致,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的持久发展。那么在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实施习惯养成教育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分析。
一、坚持教育本原,提升教师测评水准
(一)挣脱桎梏,开放思维
教师面对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和受教育者,应当以全新的思维迎接挑战,摆脱某些传统的测评形式,注重对学生知行合一的培养,重点关注行为的改变,这也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在隐形关弯道测试中,教师须设计真实的情境,如把正在整理的纸故意掉在地上,把扫帚放在学生路过的走廊中间等,有一部分学生注意到了教师正在捡书的现象,但是没有上去帮忙。在此且不论其他客观因素,学生日常中的行为习惯可見一斑。这又深层次地反映出教师的德育作用是否落到了实处,是否关注到了学生的点滴。强调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反复强化助人为乐的品质,更应该巧妙地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和想法,得到帮助时的心情和感受,帮助别人后的心情,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助人为乐的好处。还可以建立一个助人为乐档案,督促学生把帮助别人内化为行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率先垂范,道德引领
教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教师必须先具备,这是教师“以身垂范”实施的基础。如果教师忽视了自身品德的完善,一味地要求学生思想品德该如何如何,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难以奏效。在“其身正”的前提下,才能理直气壮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进入“不令而行”的境界。如第三关“技巧加速”环节,观察学生是否能把用完的纸巾装在口袋或者扔在垃圾桶里。根据数据显示,有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有学生擦手后直接把纸扔在桌子上,还有一个学生抽了二十多张纸,准备装着自己带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行为的课后跟踪监督,可以列表格,每天记录学生这一行为的落实情况,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督促学生养成习惯。当然学生的行为也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需要家校合作,个别谈话。同时这种测评还会让我们发现另一种现象,就是在测评过程中,个别教师出于保守的狭隘意识,为本校学生的不当行为打掩护或者开绿灯,甚至营私舞弊,默认且纵容了学生的错误行为。这也是测评中对教师的直面教育。
(三)恪守本职,夯实效果
试题会呈现一些课本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这些内容考核了教师是否真正达成传道受业解惑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实践性的同时,要加强督促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识记。教师要注重实践性和活动性,要开动脑筋把一些品质和知识点融进各种真实的情境中,注重体验式教育,常态化教育,摒弃以往苍白的口头说教,要落实到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品质的人才。对于家庭教育,学校可以借助家长会的平台,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素质。
二、现状成因探寻
(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考试文化,一直主宰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科举制、八股取士,则是中国古代社会考试文化发展到极端的重要标志。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社会竞争中,考试成绩与个人前程、未来仕途紧密相联,是穷苦大众平步青云的唯一途径。统治者根据大众的心理,以“学而优则仕”为诱饵,八股取士,统一答案选拔人才,钳制人们的思想自由,泯灭人的多样性和能动性。如今社会,教育资源紧张,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教育制度不太健全,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导致学校评价学生,社会选拔人才,仍是以考试分数和成绩为主。在考试文化的控制下,育德普法教育显得无足轻重。
(二)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背离
社会的异化,使实际社会生活存在许多不道德因素。成人对所处社会的描述可能用暴力、自私、尔虞我诈和人心叵测等消极、悲观的词汇(他们本身可能是这样认为的),但教育孩子要拥有诚信友爱、乐于助人等人性美好的品德,他们怕肮脏玷污了孩子天使般的心灵。这种教育带来的问题是,在观察成人生活和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对孩子说的是一套,做的确是另外一套),孩子有可能发现异样的蛛丝马迹,他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哪种言辞才是真的?如成人清楚了解社会是险恶的,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信任的,他们也教育孩子不要信任人,在家里不要随意开门,不要跟任何陌生人说话等等。孩子从小就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不能多事,甚至不能开门。笔者的亲身经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帮助别的小朋友清扫了吐出来的污秽物,回去被长辈狠批一顿,说他呆傻,人家都不愿干的脏活他干,在外人和笔者面前又数落孩子第二遍,警告以后别干这种“傻事”。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别的小朋友在吐得不舒服的时候,其他人都走了,只有他送上了手帕帮着清理,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却被家人批评和嘲弄。非正常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成为正常的,而美好品质却从小就被遏制,试问,未来的社会,希望在哪?
【参考文献】:
[1]吴伟民.谈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习惯养成教育[J].教师,2020(24).
上杭县教育局 3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