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的设计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malu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形式,普遍受到了学生喜爱和欢迎。将微课应用于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微课对学生学业负担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微课虽然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但是仍然需要教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进行指导。
  【关键词】职校 计算机 网络课程 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8-01
  1.职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设计的目的
  微课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微课的类型,根据类型来确定微课的目的是讲授新的知识点还是解决具体题目,还是掌握实验操作。职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重技能的实践科目,琢州职教中心选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钱峰主编的《计算机网络基础》教材,共分为六个大项的基本操作,分别包括:因特网接入、因特网应用、局域网构建、局域网服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微课的设计围绕这六个大的知识点展开,其中包括具体的实验操作也包括理論知识的讲解。微课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特点,优化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能力。
  2.职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设计的原则
  2.1以学习者为中心
  所有类型的教学形式,都是为学习者服务的,都要从分析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了解学生需要看什么,需要听什么,这样解释学生能否听懂。微课设计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的整合,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都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针对性强的教学设计使教学目标明确,比如重点、难点、疑点类的教学设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知识缺陷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的自由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满意度。因此,需要明确微课录制的用途,录制微课不是把课本知识简单地转化为视频,更不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而是需要站在学生学习角度有目的性的制作学生需要的微课。
  2.2微型原则
  微课的时间尽量控制在十分钟之内,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容量不宜过大,否则不适合随时随地在移动设备上播放。内容不宜过多,应选取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来展开,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内容过多容易造成认知负荷,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微课的设计要考虑到如何浓缩精华知识点,使得讲授的课题有针对性,力求做到时间上“短”,形式上“微”,内容上“精”。
  2.3交互性原则
  由记忆法则可知,人类对图形的记忆高于对文字的记忆,因此,微课的设计中若是单纯的文字讲授,会令学习者枯燥乏味,失去学习兴趣。若是构建具体的情景,将文字图像组合在一起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所以微课的设计可加入图形动画等元素,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增加师生的互动,使微课尽量做到图文声并茂。遵循交互性原则设计的微课生动、直观,呈现的仿真实验,比真实的实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安全隐患也能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反复观看和学习。例如:组建大型局域网的项目,由于学习提供的场地、设备以及资源有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完成真实的实验环境,就可以通过微课来进行该项目的讲授。
  3.职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微课设计的一般流程
  根据以上对微课设计目的和原则的阐述,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微型学习理论对微课设计的指导,前期准备阶段需要宏观分析《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材内容,力求从现实角度来选取实例进行教学设计。一个完整的微课设计需要以下四个环节:选题,前期分析,知识点细化,微课资源要素设计。
  (1)选题,微课主题的选择必须明确,如:核心概念,独立单一的知识点,技能演示,教学环节等,教学内容能够在十分钟之内阐述清楚,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有促进意义,并且适合用微课来进行讲授。(2)前期分析,该阶段主要针对选择的主题来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需求。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微课制作的方式,设计微课在教学环节中应用的节点和方式。(3)知识点细化,微课的特点在于“微”,微课的设计要符合微型化特点,知识点既要微小也要完整。需要将完整的教学环节细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又有联系的独立知识点或教学环节。(4)微课资源要素设计,这是微课制作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总体结构设计,教学内容结构设计,内容控制结构设计等结构设计环节。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 05: 5-14.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一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帮助大学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等为教学目标的大学生必修课程。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与其学习、成长、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关注度较高,通过课堂新闻播报等教学改革,精选社会热点融入课堂教学,可有效实现“立足学生、关注社会、解决疑问、用活教材”的教学宗旨,增强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
期刊
【摘要】筆者工作的某省重点高中的学生英语写作不尽如人意,因此笔者通过分析社会要求、新《课程标准》和高考阅卷标准,分析高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广大教师和学生对高中英语写作的重视程度,继而想办法促进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 社会要求 新《课程标准》 高考阅卷标准  【Abstract】With students’ 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期刊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想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可操作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就必须走进教材,用好教材,深入挖掘其中的各种资源;跳出教材,用活教材,以应用知识、体验生活、积累经验、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将数学实践活动贯穿于学生的课堂、生活、社会活动中,让学生在解決具体问题的过程和对数学本身的探索中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让“数学实践活动”走向融合、走向有效
期刊
【摘要】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先进行知识传授,再进行知识内化的顺序。通过学生先学,师生、同伴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它实质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更具个性化,也更能体现学生的研究意识,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研究真正回归“以学为中心”的教育原点。  【关键詞】翻转课堂 以学定教 课堂研究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新数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方法和必要的数学技能,还要求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充分发展”。  【关键词】数学 逻辑 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53-02 
期刊
【摘要】目前新媒体迅速的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使得很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对以后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起到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 环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2014年人文社科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项目《石河子大学国防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研究》(
期刊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新媒体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经常态化,作为新媒体最积极的用户的大学生,他們的价值取向也因此而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影响,新媒体带来的积极因素固然值得保持和发扬,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更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3-02  一、引言  从2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更多的是需要教学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教学改革之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体系已经变得更加多样性,这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本文将会针对小学数学改革教学后的一些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希望所提出的一些策略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效率 课堂发展 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數学科目的学习,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能充分的认识到计算能力在小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并从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学科目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计算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38-02  很多人面对数学时,都会因为繁多的数字而感到
期刊
【摘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新形势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下,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对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三因”为视角,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为切入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尝试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亲和力 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高职院校 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