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类似于教学工具简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等主客观问题,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对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生产操作技能。
【关键词】钳工 教学 问题 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4-02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普通的机电控制到先进的数字程序控制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应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较之于其它技术工种,钳工工作开展不受场地局限和机械设备类型限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普遍运用价值。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钳工作为工业技术类人才,市场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故而,通过合理科学的钳工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钳工技能教学培训的重点。
一、简析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工具简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钳工属于技术工种,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并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将最终应用于实际维修、装配和加工工作中,因此教学工具应当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的功能,由此提升教学效果。纵观各类技术学校,多数学校钳工教学课堂中使用的工具较为简单,诸如锉削所用工具为钳台、锉刀和钢尺等,其构造较为简单,极易造成学生误解。最终导致多数学生学习锉削课程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进而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二)教学环境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
我国多数技术学校缘于规模受限,教学或实训阶段学生不得不集中于一个场地。但是锉削产生的刺耳嘈杂音汇聚在一起会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本校多数学生表示锉削实训时噪音较为刺耳,时间过久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会随之下降。
(三)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
钳工为一项实践性工种,应用于实际,因此钳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应当同后续实训内容保持一致,如此学生方可将知识融会贯通,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目标。但是目前钳工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为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实训效果。
(四)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正确认知
钳工教学过程中,学生劳动强度和体能消耗较大,一些学生因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强大承受力,加之对本专业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钳工技能只是简单且反复的一项工作,并未意识到操作能力的锻炼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从而出现抱怨和埋汰的不良情绪,故而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完成老师规定的加工任务或训练课题。
(五)个别学生体能素质差
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是一项重复、繁琐且极费体力的学习内容,需要强大的体能以支撑。本班便存在个别学生体能素质未达标准致其钳工实训难以达到老师要求。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也存在于其它诸多技术学校中。
二、试论钳工教学策略改进方法
如上所言,钳工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一一解决。笔者结合多方研究文献和工作经验、感悟,现将教学改进策略归纳如下。
(一)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
教学工具简单及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正确认知是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训操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借由新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钳工实训操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到钳工作品的具体形成步骤。同时,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钳工工作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间相结合,为学生创建更多学习平台。由此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明确钳工在制造业的参与过程,认识到钳工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
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为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钳工教学发展。笔者认为可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主要措施包含:其一,根据制造业现有和潜在需求制定教学内容,追求教学目标与时俱进;其二,改变传统以老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师生围绕某一项具体学习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其三,于教学活动中将钳工教学同实际生活相结合,诸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扳手、锤子等简单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其四,教学阶段可组织钳工竞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其创造能力。诸如学校让学生自行选材、加工参与钳工竞赛,奖励优胜者。以此满足学生成就感,并为其钳工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创建了良好条件。
(三)加强钳工实训过程的指导力度
钳工教学理论知识皆是为了服务于实训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实训效果。因此钳工实训课堂上,教师应当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操作错误,应当及时予以指出,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规范学生动作,并强调动作熟练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体能素质差的学生,教师应当更为耐心且细致地讲解理论知识,指导钳工的基本操作,以保证多数学生均熟练掌握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入学生间的讨论和研究话题,以明确其理论或实训操作存在的错误之处,便于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工艺流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视钳工实训后总结评价过程
钳工实训后,学生多会从实训操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晓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可于每次钳工实训后让学生对自己实训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及时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调整课堂内容,并制定出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综上所述,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类似于教学工具简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等主客观问题,教师可从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加强钳工实训过程的指导力度及重视钳工实训后总结评价过程四点出发,即可提高课堂教学及技能训练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探讨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02)
[2]费丽平;技工学校钳工技能训练问题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3]付红杰;关于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职业;2011(35)
【关键词】钳工 教学 问题 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34-02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普通的机电控制到先进的数字程序控制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应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半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到现在的各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加工的速度和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有些技能型繁重的手工操作作业已被智能型数字控制的机械所代替。不断发展的现代化机械加工设备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操作,不断发展的新知识、新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较之于其它技术工种,钳工工作开展不受场地局限和机械设备类型限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普遍运用价值。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钳工作为工业技术类人才,市场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故而,通过合理科学的钳工教学来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当前钳工技能教学培训的重点。
一、简析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工具简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钳工属于技术工种,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并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将最终应用于实际维修、装配和加工工作中,因此教学工具应当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观能动性的功能,由此提升教学效果。纵观各类技术学校,多数学校钳工教学课堂中使用的工具较为简单,诸如锉削所用工具为钳台、锉刀和钢尺等,其构造较为简单,极易造成学生误解。最终导致多数学生学习锉削课程仅仅是为了考试及格,进而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二)教学环境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
我国多数技术学校缘于规模受限,教学或实训阶段学生不得不集中于一个场地。但是锉削产生的刺耳嘈杂音汇聚在一起会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本校多数学生表示锉削实训时噪音较为刺耳,时间过久会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也会随之下降。
(三)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
钳工为一项实践性工种,应用于实际,因此钳工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应当同后续实训内容保持一致,如此学生方可将知识融会贯通,完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目标。但是目前钳工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为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无疑会降低学生实训效果。
(四)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正确认知
钳工教学过程中,学生劳动强度和体能消耗较大,一些学生因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强大承受力,加之对本专业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钳工技能只是简单且反复的一项工作,并未意识到操作能力的锻炼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从而出现抱怨和埋汰的不良情绪,故而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偷工减料以完成老师规定的加工任务或训练课题。
(五)个别学生体能素质差
钳工操作技能训练是一项重复、繁琐且极费体力的学习内容,需要强大的体能以支撑。本班便存在个别学生体能素质未达标准致其钳工实训难以达到老师要求。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也存在于其它诸多技术学校中。
二、试论钳工教学策略改进方法
如上所言,钳工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一一解决。笔者结合多方研究文献和工作经验、感悟,现将教学改进策略归纳如下。
(一)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
教学工具简单及学生对本专业缺乏正确认知是降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教学及实训操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借由新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钳工实训操作过程,使学生了解到钳工作品的具体形成步骤。同时,可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钳工工作流程,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同时间相结合,为学生创建更多学习平台。由此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明确钳工在制造业的参与过程,认识到钳工在工业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
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为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钳工教学发展。笔者认为可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性发展。主要措施包含:其一,根据制造业现有和潜在需求制定教学内容,追求教学目标与时俱进;其二,改变传统以老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师生围绕某一项具体学习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其三,于教学活动中将钳工教学同实际生活相结合,诸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扳手、锤子等简单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其四,教学阶段可组织钳工竞赛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其创造能力。诸如学校让学生自行选材、加工参与钳工竞赛,奖励优胜者。以此满足学生成就感,并为其钳工操作实践能力的提升创建了良好条件。
(三)加强钳工实训过程的指导力度
钳工教学理论知识皆是为了服务于实训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实训效果。因此钳工实训课堂上,教师应当尽量关注到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操作错误,应当及时予以指出,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规范学生动作,并强调动作熟练的重要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或体能素质差的学生,教师应当更为耐心且细致地讲解理论知识,指导钳工的基本操作,以保证多数学生均熟练掌握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同时,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入学生间的讨论和研究话题,以明确其理论或实训操作存在的错误之处,便于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工艺流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视钳工实训后总结评价过程
钳工实训后,学生多会从实训操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知晓自身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可于每次钳工实训后让学生对自己实训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归纳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及时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调整课堂内容,并制定出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
综上所述,钳工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类似于教学工具简单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环境不佳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及教学理论知识同实训内容不符等主客观问题,教师可从转变学生固有思维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加强钳工实训过程的指导力度及重视钳工实训后总结评价过程四点出发,即可提高课堂教学及技能训练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探讨提高钳工实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02)
[2]费丽平;技工学校钳工技能训练问题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35)
[3]付红杰;关于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职业;2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