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创”如何激活一种产业、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宝岛台湾的鲜活案例为我们带来值得思考的启示。
在台湾,诚品书店、维格饼家的凤梨酥梦工厂,陶瓷文化园区,以复合式文化商业综合体的形式,让市民和游客享受着文化创意服务的悠游自在。
诚品书店:
更像一家精品百货公司
有人说,受到电子商务的猛烈冲击,至国内的实体书店已经难以找到生存的理由。不论是各地的新华书店,还是人文主题书屋,都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但在台北夜晚10时,记者走进台北101大楼旁的诚品信义旗舰店,这里却是人气爆棚的景象。
从空间布局来看,这家诚品书店更像是一家精品百货公司。每层楼都类似一个以“诚品”命名的主题空间:地下两层为诚品美食、诚品流行;一、二层可以买到极具台湾本土风格的诚品视界和诚品设计商品;三层以图书为核心,图书分类精确到位,人们席地而坐,享受着下班后泡书店的闲情雅致,抑或是抓住台湾之行中的片刻宁静,浓浓的文化休闲氛围弥散开来;四、五层则有各自独立的风格分区,是包含了诚品音乐馆、诚品风格文具馆、诚品画廊、诚品儿童书店等的诚品风尚和诚品生活;六层为诚品文化,但实际上大部分区域是引进的招牌美食。
不难发现,不论是对于台北人,还是驻足台北街头的游客,诚品书店都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整合了当代人的需求。可以说,诚品书店其实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书店概念,变身成一个结合商业、文化、地产诸多元素的复合式文化消费综合体。台湾朋友介绍说,与“台北故宫”一样,作为台湾当代人文风向标的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湾的文化标杆之一。
维格饼家:将凤梨酥的
故事告诉每位游客
台湾凤梨酥是鼎鼎有名的手信,但作为知名生产商的维格饼家通过文创设计,让凤梨酥从冰冷的商品货架上走入“梦工厂”。
一进入位于新北的这家梦工厂,引导员首先会带游客走进这座斥资三亿台币建成的观光工厂——凤梨博物馆,环环相扣的参观体验流程,更像是一场立体的凤梨酥之旅。将手信礼品做成文化创意产业,将生产环节提升为创意梦工厂,其效果从“人手一盒甚至一箱凤梨酥走出维格”的场景可见一斑。
首先,游客们会走进一条手扶电梯,这是通往凤梨核心的隧道,凤梨的香味会立刻从感官上俘虏游客。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电子影像互动设备,在虫鸣鸟叫声中,顾客们可以先体验凤梨的生长过程。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游客会瞬间爱上这种天地间恩赐的植物。紧接着,就步入凤梨酥的全自动生产车间,在这里,游客可以直接品尝新鲜出炉的、50多度的凤梨酥。
事实上,以台湾凤梨酥闻名于海内外的维格饼家,是台湾近年来崛起的食品业新秀,结合观光与食品产业,成功地让中式糕点以“特色伴手礼”之品牌红遍华人世界。2012年前十个月,维格饼家营业收入已超过10亿新台币。
“善于讲故事的台湾人,将凤梨酥的故事输入到每位游客的心中。”据台湾朋友介绍,政府对于凤梨酥透过文化创意、格调品质的提升,让凤梨酥跨足两岸市场的积极尝试给予高度评价。
水里蛇窑:深度体验陶艺文化园区
台湾中部的南投县有十多个镇,其中的集集乡有台湾“十大观光小城”之誉,水里蛇窑就位于这里。镇长非常骄傲地告诉记者,香蕉与蛋卷是集集的特产,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集集小火车站和颇有历史感的蛇窑更是集集乡旅游观光业的“名片”。今天,已经将近一个甲子的蛇窑还在燃烧着1200度的温度,但是其第三代从业者林清和却已经成功蜕变为新时代的经营者。
几乎与石湾陶艺早期从业者主要从事于花盆、花瓶等实用陶瓷出口,而赚得“第一桶金”一样,集集乡添兴窑等台湾窑火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几乎惊人的相似。在上世纪上半叶,添兴窑的琉璃瓦、花瓶等实用性陶瓷在台湾市场占得重要一席。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制陶业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夕阳产业”。作为添兴窑第三代传人的林清和开始思考,到了自己这一代,添兴窑究竟该如何转型。此时,他坚定地认为,时间的堆砌比金钱的堆砌更好。他开始进行观光旅游业的尝试。于是,老窑新开,这里转身成为一座陶艺文化园区,茶艺室、文物馆、景观园艺等为观光者提供深度的体验之旅。认为,“文化产业一定是衰在百业之先、兴在百业之后的,而蛇窑是整个添兴窑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灵魂,从传统中找创新,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一定要关注到自身的地方特色,重新聚集优势。”此后的林清河,树立起了“陶艺生活化”这一新的理念。
但意外来临,2008年,9月21日的大地震将这里震为一片废墟,50年历史的蛇窑也在地震中遭遇重创。重整旗鼓后,设立在添兴窑旁边的9·21地震纪念墙,也成了游客慕名前来蛇窑旅游观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于9·21地震,也成了林清河创作灵感、领悟自然力量的来源。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正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他说,一定要把自己的根扎在泥土之中,世代交替传承下去。
“欢迎大家看看我们的蛇窑,看看我父辈当年的工作室,看看母亲在墙上留下来的记号,看看日据台湾时期留下来的遗迹。”事实上,在建设新的房屋时,林清河曾力排众议,将父辈们使用的琉璃瓦工作室保留下来,在这里,能够感受其深厚历史与传统,还有早期制陶所使用的人力冲床,以及不识字的母亲在墙上用粉笔记下来的斑驳字迹。
塑成形、饰装饰、练过程、用生活,水里蛇窑为游客们设置了观光旅游的多种套餐,手捏、拉胚、烧制等全过程体验下来,需要450台币。
“不能丢掉自己的基础,要站在基础上、站在传统上讲创新。”林清河这样总结他的文化理念。
在台湾,诚品书店、维格饼家的凤梨酥梦工厂,陶瓷文化园区,以复合式文化商业综合体的形式,让市民和游客享受着文化创意服务的悠游自在。
诚品书店:
更像一家精品百货公司
有人说,受到电子商务的猛烈冲击,至国内的实体书店已经难以找到生存的理由。不论是各地的新华书店,还是人文主题书屋,都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模式。但在台北夜晚10时,记者走进台北101大楼旁的诚品信义旗舰店,这里却是人气爆棚的景象。
从空间布局来看,这家诚品书店更像是一家精品百货公司。每层楼都类似一个以“诚品”命名的主题空间:地下两层为诚品美食、诚品流行;一、二层可以买到极具台湾本土风格的诚品视界和诚品设计商品;三层以图书为核心,图书分类精确到位,人们席地而坐,享受着下班后泡书店的闲情雅致,抑或是抓住台湾之行中的片刻宁静,浓浓的文化休闲氛围弥散开来;四、五层则有各自独立的风格分区,是包含了诚品音乐馆、诚品风格文具馆、诚品画廊、诚品儿童书店等的诚品风尚和诚品生活;六层为诚品文化,但实际上大部分区域是引进的招牌美食。
不难发现,不论是对于台北人,还是驻足台北街头的游客,诚品书店都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整合了当代人的需求。可以说,诚品书店其实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书店概念,变身成一个结合商业、文化、地产诸多元素的复合式文化消费综合体。台湾朋友介绍说,与“台北故宫”一样,作为台湾当代人文风向标的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湾的文化标杆之一。
维格饼家:将凤梨酥的
故事告诉每位游客
台湾凤梨酥是鼎鼎有名的手信,但作为知名生产商的维格饼家通过文创设计,让凤梨酥从冰冷的商品货架上走入“梦工厂”。
一进入位于新北的这家梦工厂,引导员首先会带游客走进这座斥资三亿台币建成的观光工厂——凤梨博物馆,环环相扣的参观体验流程,更像是一场立体的凤梨酥之旅。将手信礼品做成文化创意产业,将生产环节提升为创意梦工厂,其效果从“人手一盒甚至一箱凤梨酥走出维格”的场景可见一斑。
首先,游客们会走进一条手扶电梯,这是通往凤梨核心的隧道,凤梨的香味会立刻从感官上俘虏游客。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电子影像互动设备,在虫鸣鸟叫声中,顾客们可以先体验凤梨的生长过程。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游客会瞬间爱上这种天地间恩赐的植物。紧接着,就步入凤梨酥的全自动生产车间,在这里,游客可以直接品尝新鲜出炉的、50多度的凤梨酥。
事实上,以台湾凤梨酥闻名于海内外的维格饼家,是台湾近年来崛起的食品业新秀,结合观光与食品产业,成功地让中式糕点以“特色伴手礼”之品牌红遍华人世界。2012年前十个月,维格饼家营业收入已超过10亿新台币。
“善于讲故事的台湾人,将凤梨酥的故事输入到每位游客的心中。”据台湾朋友介绍,政府对于凤梨酥透过文化创意、格调品质的提升,让凤梨酥跨足两岸市场的积极尝试给予高度评价。
水里蛇窑:深度体验陶艺文化园区
台湾中部的南投县有十多个镇,其中的集集乡有台湾“十大观光小城”之誉,水里蛇窑就位于这里。镇长非常骄傲地告诉记者,香蕉与蛋卷是集集的特产,而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集集小火车站和颇有历史感的蛇窑更是集集乡旅游观光业的“名片”。今天,已经将近一个甲子的蛇窑还在燃烧着1200度的温度,但是其第三代从业者林清和却已经成功蜕变为新时代的经营者。
几乎与石湾陶艺早期从业者主要从事于花盆、花瓶等实用陶瓷出口,而赚得“第一桶金”一样,集集乡添兴窑等台湾窑火所经历的发展历程几乎惊人的相似。在上世纪上半叶,添兴窑的琉璃瓦、花瓶等实用性陶瓷在台湾市场占得重要一席。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制陶业却成了名副其实的“夕阳产业”。作为添兴窑第三代传人的林清和开始思考,到了自己这一代,添兴窑究竟该如何转型。此时,他坚定地认为,时间的堆砌比金钱的堆砌更好。他开始进行观光旅游业的尝试。于是,老窑新开,这里转身成为一座陶艺文化园区,茶艺室、文物馆、景观园艺等为观光者提供深度的体验之旅。认为,“文化产业一定是衰在百业之先、兴在百业之后的,而蛇窑是整个添兴窑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灵魂,从传统中找创新,从生活中找到素材,一定要关注到自身的地方特色,重新聚集优势。”此后的林清河,树立起了“陶艺生活化”这一新的理念。
但意外来临,2008年,9月21日的大地震将这里震为一片废墟,50年历史的蛇窑也在地震中遭遇重创。重整旗鼓后,设立在添兴窑旁边的9·21地震纪念墙,也成了游客慕名前来蛇窑旅游观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于9·21地震,也成了林清河创作灵感、领悟自然力量的来源。他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正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他说,一定要把自己的根扎在泥土之中,世代交替传承下去。
“欢迎大家看看我们的蛇窑,看看我父辈当年的工作室,看看母亲在墙上留下来的记号,看看日据台湾时期留下来的遗迹。”事实上,在建设新的房屋时,林清河曾力排众议,将父辈们使用的琉璃瓦工作室保留下来,在这里,能够感受其深厚历史与传统,还有早期制陶所使用的人力冲床,以及不识字的母亲在墙上用粉笔记下来的斑驳字迹。
塑成形、饰装饰、练过程、用生活,水里蛇窑为游客们设置了观光旅游的多种套餐,手捏、拉胚、烧制等全过程体验下来,需要450台币。
“不能丢掉自己的基础,要站在基础上、站在传统上讲创新。”林清河这样总结他的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