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养成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61-02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和部分城镇下岗职工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中,孩子由祖辈监护或寄养在亲朋家里,或寄住于托管中心。故在乡镇各级学校中形成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群体,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往往心理问题突出: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内向、胆小,缺乏自信,沟通能力差;一些孩子行为散漫,说粗口话,厌学,文明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更是令人堪忧;在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体表现在:低年级学生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穿戴不整洁,不洗脸、不刷牙,不整理书包,乱扔垃圾,书写不整洁;中年级学生表现出模仿别人的不良行为,逆反心理重,不爱学习;高年级学生表现出严重的报复心理,甚至学会吸烟、酗酒,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交往,欺负小同学,拿别人的财物。据对我校200名家庭监护缺失儿童抽样调查,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占27.4%,抑郁的学生占27.6%,有恐惧感的学生占24.5%,易怒的学生占22.7%;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而从行为习惯来看,属于一般及较差的占了近五成,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说谎行为的占35%,有攻击行为的占30%,有破坏行为的占41%。留守儿童是当今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难题,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用实际行动去研究和解决这一新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一)监护人监管不到位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脱离了父母这个最直接的监护人,感受不到父母在身边的关爱,同时其代理监护人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由于亲情的缺失,又处于敏感期,这些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比如性格孤僻、暴躁、缺乏耐性等,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是不愿意倾听也不愿意正面、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些负面情感的影响下,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等问题,进而产生排斥、逆反、自我否定心理以及暴力倾向行为。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留守儿童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粗鲁、不讲礼貌、放纵散漫的“野孩子”。
(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村也变得富裕起来,但是农民整体素质还是偏低,大多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他们往往努力打工挣钱,只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以弥补孩子缺失的爱。在这样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缺乏学习动力,出现厌学、逃学的行为。再加上农村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个人卫生习惯差、喜欢说脏话与假话、不懂得尊重他人、学习态度不端正、耽于玩乐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学校不能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会对留守儿童一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给社会留下隐患。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法、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综合进行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影响兼有。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不在身边,德育教育的主要部分就落在了学校的肩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教导他们。
(一)校内组织多种教育方式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园地,应当首先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应当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将打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作为重要的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设辅导疏通的健康讲座,举办爱文明、讲礼貌的演讲比赛,开辟生动有趣、富有知识性的板报园地,宣传好习惯的正面能量。
对此,百色市乐业县第一小学秉承“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开展“养成教育”为载体,成立了“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学生”的管理组织,形成一条以“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线的管理模式,每学年,从中高年级各班培养20名德才兼备的纪律标兵作为监督员,结合值日老师的管理纪律,从学生做操、环保、集队、卫生等方面进行量化评比,每周评出获流动红旗的班级,每月按积分的累加,评出全校前八名五星班级,并表彰各班的“纪律之星”“环保之星”“学习之星”,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在竞争中既学会了遵守纪律,又增长了才干。特别是班级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积极投身于这项活动,既感受到了集体的帮助和温暖,增强了遵纪守法的意识,又锻炼了胆量,增长了才干,在大集体中进步很快。
(二)积极与家长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半不在身边,学校更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联络,主动向学生父母报告其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一方面可以让家长随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變化,让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迅速了解情况,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到即使父母身在千里之外,依然牵挂与关心自己。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对此,百色市乐业县第一小学坚持一个学期开一次家长会的做法,在会上与家长们交流探讨教育经验,并收获了家长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注重老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交流,通过活动,增强了家校合力。学校还开设“留守儿童热线”,通过家访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者通过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从生活、思想等方面鼓励孩子克服暂时的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关爱。
(三)加强社会体验
为了让孩子理解文明礼貌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良性环境的维持都要依赖文明素养的提升,乐业县第一小学首先努力创设宣传环境,每天早上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课堂播放《弟子规》《文明礼仪操》等音频,让学生每天做“乐业一小文明礼仪操”,并利用校园一角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其次,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如开展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活动,举办“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献爱心,以及从自己做起为生活的村镇环境做贡献,不乱扔废弃物不乱吐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等,让学生从身边做起。此外,在比较重大的节假日期间,学校也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明道德教育,比如春节是每年家人团圆的时节,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情感和想法,了解父母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所做出的牺牲,进而化解自身的孤寂和负面情绪,懂得孝敬父母、感激长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是花朵丛中特殊的一枝,在灿烂的阳光下,愿朵朵养成教育之花绽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A-
0061-02
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农民工群体和部分城镇下岗职工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中,孩子由祖辈监护或寄养在亲朋家里,或寄住于托管中心。故在乡镇各级学校中形成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群体,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特殊群体往往心理问题突出:一些孩子性格孤僻、内向、胆小,缺乏自信,沟通能力差;一些孩子行为散漫,说粗口话,厌学,文明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更是令人堪忧;在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明显低于正常儿童。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体表现在:低年级学生表现出生活自理能力差,穿戴不整洁,不洗脸、不刷牙,不整理书包,乱扔垃圾,书写不整洁;中年级学生表现出模仿别人的不良行为,逆反心理重,不爱学习;高年级学生表现出严重的报复心理,甚至学会吸烟、酗酒,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少年交往,欺负小同学,拿别人的财物。据对我校200名家庭监护缺失儿童抽样调查,有焦虑心理的学生占27.4%,抑郁的学生占27.6%,有恐惧感的学生占24.5%,易怒的学生占22.7%;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而从行为习惯来看,属于一般及较差的占了近五成,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说谎行为的占35%,有攻击行为的占30%,有破坏行为的占41%。留守儿童是当今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难题,我们每一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用实际行动去研究和解决这一新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一)监护人监管不到位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脱离了父母这个最直接的监护人,感受不到父母在身边的关爱,同时其代理监护人也很少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由于亲情的缺失,又处于敏感期,这些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比如性格孤僻、暴躁、缺乏耐性等,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是不愿意倾听也不愿意正面、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些负面情感的影响下,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产生自卑心理与社会交往障碍等问题,进而产生排斥、逆反、自我否定心理以及暴力倾向行为。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使留守儿童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粗鲁、不讲礼貌、放纵散漫的“野孩子”。
(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村也变得富裕起来,但是农民整体素质还是偏低,大多只满足于物质需求,他们往往努力打工挣钱,只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住好,以弥补孩子缺失的爱。在这样的影响下,留守儿童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缺乏学习动力,出现厌学、逃学的行为。再加上农村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个人卫生习惯差、喜欢说脏话与假话、不懂得尊重他人、学习态度不端正、耽于玩乐等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策略
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果学校不能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会对留守儿童一生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给社会留下隐患。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法、文化科学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由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综合进行的,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家庭教育为辅,社会影响兼有。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往往不在身边,德育教育的主要部分就落在了学校的肩上,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拿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教导他们。
(一)校内组织多种教育方式
学校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园地,应当首先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学生的养成教育应当贯穿在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将打造良好的校园文明环境作为重要的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可以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开设辅导疏通的健康讲座,举办爱文明、讲礼貌的演讲比赛,开辟生动有趣、富有知识性的板报园地,宣传好习惯的正面能量。
对此,百色市乐业县第一小学秉承“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开展“养成教育”为载体,成立了“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学生”的管理组织,形成一条以“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为主线的管理模式,每学年,从中高年级各班培养20名德才兼备的纪律标兵作为监督员,结合值日老师的管理纪律,从学生做操、环保、集队、卫生等方面进行量化评比,每周评出获流动红旗的班级,每月按积分的累加,评出全校前八名五星班级,并表彰各班的“纪律之星”“环保之星”“学习之星”,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在竞争中既学会了遵守纪律,又增长了才干。特别是班级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积极投身于这项活动,既感受到了集体的帮助和温暖,增强了遵纪守法的意识,又锻炼了胆量,增长了才干,在大集体中进步很快。
(二)积极与家长沟通
留守儿童的父母多半不在身边,学校更应当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联络,主动向学生父母报告其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一方面可以让家长随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變化,让家长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迅速了解情况,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到即使父母身在千里之外,依然牵挂与关心自己。良好的家校互动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对此,百色市乐业县第一小学坚持一个学期开一次家长会的做法,在会上与家长们交流探讨教育经验,并收获了家长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注重老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交流,通过活动,增强了家校合力。学校还开设“留守儿童热线”,通过家访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者通过微信、QQ群等多种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从生活、思想等方面鼓励孩子克服暂时的困难,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关爱。
(三)加强社会体验
为了让孩子理解文明礼貌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良性环境的维持都要依赖文明素养的提升,乐业县第一小学首先努力创设宣传环境,每天早上利用校园广播、多媒体课堂播放《弟子规》《文明礼仪操》等音频,让学生每天做“乐业一小文明礼仪操”,并利用校园一角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黑板报评比等活动。其次,充分利用各种节假日,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如开展重阳节到敬老院慰问老人活动,举办“学雷锋,献爱心”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献爱心,以及从自己做起为生活的村镇环境做贡献,不乱扔废弃物不乱吐痰,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等,让学生从身边做起。此外,在比较重大的节假日期间,学校也有针对性地进行文明道德教育,比如春节是每年家人团圆的时节,学校积极引导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理解父母的情感和想法,了解父母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所做出的牺牲,进而化解自身的孤寂和负面情绪,懂得孝敬父母、感激长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而农村的留守儿童则是花朵丛中特殊的一枝,在灿烂的阳光下,愿朵朵养成教育之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