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并且在经济发展之余逐渐认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乡风文明建设能够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程,促进农村文化呈现新局面。在建设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可以加快乡风文明建设进程,并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本文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风文明建设
引言:
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因为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现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进行渗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文明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在长期的农村发展中,重视经济建设却忽略了乡风文明建设,造成农村文化面临多样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能够夯实乡风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
在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中讲明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要途径。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具体体现在下列几点:
1.1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以及文化血脉,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重要的道德标准以及传承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直传承至今,并对世人的道德以及价值观影响深远。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趋势下继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是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
1.2时代危机意识
现阶段,信息技术水平飞速提升,国际化潮流影响等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对农村人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乡风文明建设的阻碍以及困难重重;另外,目前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人们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较低,并且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还缺少专业的乡风文明建设人员,在各项相关设施的投入也比较欠缺,进而造成乡风文明建设进程迟缓。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意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并且要具备危机意识,能够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推进作用以及根基作用,加快农村振兴,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1.3行之有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富饶的哲学理论以及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帮助人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启迪心灵、产生慰藉,并成为人生道路的指明灯,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念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不但能够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水平,还能够充分激发农民投入在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农民找到文化依托,充实自身,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渗透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需要首先确定建设宗旨、建设依据,继而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有效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2.1明确乡风文明建设宗旨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水平,打造浓厚乡风文明氛围为宗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途径。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提升农民努力上进、赤诚向党、互帮互助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与其他农民建立团结友爱的平等关系,并注重科学合理的生活,摒弃农村邪恶之风,构建出和谐、健康、积极向善、互相帮助的乡村氛围。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依据
乡风文明建设中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另外还要坚持传承区域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总深挖地域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地域性的文化活动;最后,在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打造出适合当下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创新发展。
2.3乡风文明建设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
通过明确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宗旨,在转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完善建设制度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规范农民的行为习惯。在完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与乡俗村规等进行统一,能够有效将乡村道德水准以及法规治理相结合,打造宜居的乡村文明氛围。
2.4乡风文明建设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模式
首先可以开展宣教工作,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直接对乡村居民进行宣传,但是在宣教过程中,需要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以及结合农民的真实情况开展有目的的宣讲,并保证宣讲内容的实用性。另外,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活动借物传承,例如在端午节,可以组织村民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等集体活动,增强乡村居民的凝聚力,并借助以上的活动良好的进行了文化建设。
2.5创新传播媒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形势,根据实际情况,传播创新以及转变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性的意义。例如对地域内的特色历史性建筑进行科学修复,让农民群眾通过历史建筑了解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在无形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建立传统文化宣传栏、民俗文化展览馆等,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内涵以及业余生活;最后,充分应用当下的自媒体软件,对乡村群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及组织群众参加地域特色性活动。
2.6深挖文化资源
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分析文化传承必须考虑群众的实际所需,能够应用显而易见的方式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所以,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融合后以全新的方式展现给群众,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或者活动,需要充分利用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地方政府还可以针对所在省市的高校学生提供下乡实践活动机会,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地方农民群众产生影响,促进农民群众进一步掌握本土文化,继而有效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结语:
总之,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根基。在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以及应用价值,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优秀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任映红.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村落文化活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3]刘华景.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安徽省亳州市的实证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4)
[4]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
(中共建始县委党校 湖北 恩施州 445300)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风文明建设
引言:
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下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因为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中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现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进行渗透,可以有效提升农村文明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农村决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在长期的农村发展中,重视经济建设却忽略了乡风文明建设,造成农村文化面临多样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而能够夯实乡风文化建设的基础,加快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必要性分析
在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文件中讲明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乡风文明的主要途径。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非常关键,具体体现在下列几点:
1.1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以及文化血脉,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廊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重要的道德标准以及传承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直传承至今,并对世人的道德以及价值观影响深远。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是时代发展趋势下继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势在必行的,同时也是认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据。
1.2时代危机意识
现阶段,信息技术水平飞速提升,国际化潮流影响等多元化的文化影响对农村人民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乡风文明建设的阻碍以及困难重重;另外,目前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大部分人们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认知度较低,并且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投入到乡风文明建设中,还缺少专业的乡风文明建设人员,在各项相关设施的投入也比较欠缺,进而造成乡风文明建设进程迟缓。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必须意识到乡风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并且要具备危机意识,能够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推进作用以及根基作用,加快农村振兴,有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1.3行之有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富饶的哲学理论以及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能够帮助人民在历史的发展中启迪心灵、产生慰藉,并成为人生道路的指明灯,同时优秀传统文化在治国理念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乡风文明建设中不但能够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水平,还能够充分激发农民投入在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农民找到文化依托,充实自身,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建设中。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渗透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需要首先确定建设宗旨、建设依据,继而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有效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是具体分析:
2.1明确乡风文明建设宗旨
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提升农民综合素养水平,打造浓厚乡风文明氛围为宗旨,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出行之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途径。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提升农民努力上进、赤诚向党、互帮互助的思想政治水平以及优秀的道德品质。与其他农民建立团结友爱的平等关系,并注重科学合理的生活,摒弃农村邪恶之风,构建出和谐、健康、积极向善、互相帮助的乡村氛围。
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依据
乡风文明建设中要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需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热情;另外还要坚持传承区域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总深挖地域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地域性的文化活动;最后,在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有效创新,打造出适合当下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创新发展。
2.3乡风文明建设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
通过明确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宗旨,在转变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完善建设制度以及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充分融合,通过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并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规范农民的行为习惯。在完善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将传统文化与乡俗村规等进行统一,能够有效将乡村道德水准以及法规治理相结合,打造宜居的乡村文明氛围。
2.4乡风文明建设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模式
首先可以开展宣教工作,结合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直接对乡村居民进行宣传,但是在宣教过程中,需要考虑农民的接受程度以及结合农民的真实情况开展有目的的宣讲,并保证宣讲内容的实用性。另外,还可以结合地域文化活动借物传承,例如在端午节,可以组织村民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等集体活动,增强乡村居民的凝聚力,并借助以上的活动良好的进行了文化建设。
2.5创新传播媒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紧跟时代形势,根据实际情况,传播创新以及转变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性的意义。例如对地域内的特色历史性建筑进行科学修复,让农民群眾通过历史建筑了解并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在无形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建立传统文化宣传栏、民俗文化展览馆等,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内涵以及业余生活;最后,充分应用当下的自媒体软件,对乡村群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以及组织群众参加地域特色性活动。
2.6深挖文化资源
在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分析文化传承必须考虑群众的实际所需,能够应用显而易见的方式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所以,需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并进行有效融合后以全新的方式展现给群众,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或者活动,需要充分利用以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地方政府还可以针对所在省市的高校学生提供下乡实践活动机会,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另一方面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对地方农民群众产生影响,促进农民群众进一步掌握本土文化,继而有效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结语:
总之,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根基。在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以及应用价值,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优秀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
参考文献
[1]任映红.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村落文化活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3)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3]刘华景.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治理模式研究———基于安徽省亳州市的实证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4)
[4]蒋和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可借鉴发展模式[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6)
(中共建始县委党校 湖北 恩施州 4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