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另一半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329066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仅有30位女性随军,其余女干部、女战士和家属则全部留在了苏区。对留下者而言,等待她们的无疑是磨难、抗争、等待乃至牺牲。她们中,有的为了一句承诺,守望终生;有的未来得及留下姓名便战死沙场;有的不幸被捕,在狱中忍受严刑拷打乃至死亡;有的乞讨度日但坚守信念;有的千里迢迢寻找部队……
  “守望七十年”的池煜华
  2005年4月24日8时30分,真诚守望丈夫70余载的红军遗孀池煜华,带着对丈夫的深情眷恋走完了95岁的人生历程。
  池煜华的丈夫叫李才莲。李才莲于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少共上犹中心县委书记、少共广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儿童局书记、少共江西省委书记、少共福建建宁中心县委书记、少先队中央总队长等职。
  1920年,9岁的池煜华嫁给6岁的李才莲当童养媳。李才莲随后进了村小读书。在老师的带领下,李才莲秘密参加了革命活动。1929年春节前夕,年仅15岁但已是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的李才莲在祖母操持下,与池煜华圆房。圆房后池煜华才知道丈夫是共产党的“大官”,但第三天即大年初二一早,李才莲便要告别蜜月中的妻子。池煜华心中虽有千個不愿,但为了丈夫的理想,只好含泪挥手。
  丈夫走后,池煜华也参加了革命。
  其间,李才莲有几次从千里之外转战到兴国县后,曾去信约池煜华赶到兴国县城相聚,可惜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等原因,池煜华收信后,早已过了约会时间而未能如愿。
  3年后,即第四次反“围剿”胜利时,池煜华终于打听到了丈夫的消息,她禁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思念,步行数百里,来到宁都县看望李才莲,并先后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李富春、蔡畅等领导人。毛泽东告诉池煜华:“李才莲经常在《红星报》《青年实话》等刊物发表文章,特别是《青年实话》几乎每期都有。我过去总觉得李才莲长得文质彬彬,读过书、有文化、能说会写、组织能力又强、办事果断有魄力、还有一定的经济头脑,觉得不是出身地主,就是出身富农。直到看见你一身补了又补的衣服,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我才相信他确实是穷苦人家出身。”


  第五天,李才莲出于工作需要,婉转地要求池煜华:“带着家属干革命不方便,你还是回老家干支前工作好。”刚见面又要分别,池煜华不禁眼泪汪汪。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李富春获悉,为能使李才莲夫妻有更多的团聚机会,决定调池煜华到苏区政府土地局工作,并由蔡畅在一张中共江西省委的便笺上亲笔写下了调令。也许是有预感,待池煜华动身前往兴国办理调动手续时,李才莲对池煜华说:“战争时期,消息不很确定,如果有人说我死了,千万不要相信,记住,等着我!”池煜华坚定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
  由于那时兴国县境内流行瘟疫,且缺医少药,回家办理调动手续的池煜华不幸染病,长时间卧床不起。到1934年,李才莲的弟妹死了5人,整个家族有12人得病,死去11人。池煜华虽大难不死,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主力已经被迫长征。红军长征前夕,李才莲因布置撤退曾经回到兴国县城。虽然形势万分紧急,但李才莲念及夫妻之情,曾匆匆捎信要池煜华在一周内来兴国城,并明确告诫:“估计一周后白军将占领兴国县城,你就不要来兴国县城了。”只可惜这封信几经周转,又一次阴差阳错,到池煜华手中时早已过了一周,失之交臂,这也成了李才莲写给池煜华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被池煜华保存了一辈子。
  事后,池煜华虽不敢去兴国县城,但她四处打听李才莲的下落。有人说李才莲随红军走了,也有人说李才莲已战死在瑞金铜钵山。“活着,我要见人;死了,我要见尸。”池煜华想起丈夫不要轻信流言的告诫,决定去瑞金寻找丈夫。她一路乞讨,来到铜钵山区,找了一天又一天,却没有任何结果。之后,池煜华只要得到一点消息,不管再远、再累也要去寻找丈夫。一次,她听说游击队在与敌军打仗,便冒着危险赶了过去。见到满地血肉模糊的尸体,不顾一切地扑上去,一具一具地翻看,没有看到李才莲松了一口气。池煜华前后历时一年,历经万里,几乎寻遍了整个赣南山区。许多好心的失散红军、游击队员,见池煜华如此执著,如此痴情,只好骗她:“李才莲书记从铜钵山突围出来,追红军主力去了。”池煜华遂回到家中,重新翻盖好已被敌人烧毁的土坯房,开始了漫长的守候。
  当时,赣南各县到处张贴着一份内容大致相同的悬赏布告:谁获得共匪首犯项英、陈毅、李才莲……其中一颗人头,即可持人头到县剿匪总部领取5000块银元的奖金。因此,池煜华家经常有人窥视,企图抓获李才莲,甚至有人干脆打起了池煜华的主意,想把池煜华以45块银元卖了。池煜华一再反抗并声称:“你们敢卖我,我就当场死给你们看!才莲总有一天会回来找你们算账,为我报仇的!”
  此后近70年里,池煜华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照着一面小方镜子梳洗——那是李才莲送给她的唯一礼物,她要给突然出现的丈夫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她也常常站在高高的门槛上倚门观望,希望能尽早看到丈夫回家的身影。然而,镜子被磨得斑驳、门槛被留下深深的豁口,却没有出现奇迹。
  1949年8月,兴国解放了。池煜华闻讯连夜跑到县城寻找丈夫,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她仍然坚信:“胜利了,才莲该回来了,他一定不会抛下我的!”
  从此,池煜华又积极投身革命工作,长期担任茶园区教富乡妇女主任,先后评为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省“四化”建设先进个人、原赣州地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以及县乡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她始终不忘打听丈夫李才莲的下落。
  直到本世纪初,已30多年没有到过兴国县城的池煜华,在县城和老红军一起瞻仰烈士陵园时,才在重修的纪念碑牺牲红军名单中,意外发现一块碑上面写着:李才莲,红军高级将领,1935年2月下旬,苏区留守红军分九路突围后,在瑞金铜钵山区被敌人包围,被叛徒所害,壮烈牺牲,年方21岁。
  70年苦苦守望,池煜华没有泪水,因为丈夫李才莲临行前交代给她的任务“守好家、多为红军做事”,她做到了,做好了。
其他文献
厨房里有一只老鼠,于是我每天都要从自己的伙食里匀一勺子饭菜喂它。要是哪一天忘了喂,它就会趁月黑风高之时咬烂我的米袋子,在我的红薯和胡萝卜上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牙印,啃断我挂在墙上的香肠,还要在我的碗架上留下能坏好几锅汤的小东西。  没办法,只好忍气吞声地把食物定时放在固定的地方,恭候它享用。好在,只要喂饱了它,它就绝对不会给我惹事。  而且,每天早上起来,看到昨晚留下的食物消失得一干二净,实在令人莫名
期刊
昨天晚上,给一女生送行。  她要回学校准备毕业论文。  中间,她谈到一个困惑。  这个困惑,是她的研究生同班同学、一个男生对她的告诫。  这个男生奉劝这个女生毕业之后,不要再回深圳,也别再回那家设计公司。  聊天记录里,这个男生劝人的理由真是振振有词啊:  你看你毕业都25岁了,回到深圳,在设计公司里,天天加班,圈子又窄,就是上天眷顧你,遇到一个好男生,你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你在深圳要从行业里混出
期刊
进了5月,有两个重要的节气,立夏和小满。  立夏一过,从节气上来说就是夏天了,但是从茶农的角度说,此时还算不得夏茶。喝茶的人都讲究喝春茶,要好是明前茶,指的是清明之前采摘的,雨前茶指的是谷雨之前采摘的,过了谷雨,茶树叶片就有些老了,但是还算不得夏茶,要待小满过了,再采摘、制作的茶才算夏茶,此时茶味香气不足,但是苦涩有余,除了极少数有特殊趣味的老茶客,讲究的人是不肯喝的。  别看是在江南,在茶农手里
期刊
慈悲心如果是一个产品的话,那要好好的检验,哪一个慈悲心过关了,盖一个章合格产品。修慈悲就像唱歌一样,嗓音也是需要练的。小时候,大哥逼着我学唱歌,那时候觉得讨厌死了。结果有时候唱了,自己也会高兴,从唱歌当中得到很多乐趣。得到乐趣之后,大哥也不用管了,我自己也会唱了。  写字也是这样,没人教我,我就看别人题的匾额,上海南京路商家招牌上面题的字非常漂亮,我就仰着脸欣赏。后来慢慢的自己买纸买笔回来写,写不
期刊
圣古村的人都惊呆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从大路走向广场的女人们,突然向后狂拥,发出惊恐的尖叫。  人们看见一辆汽车,像头巨大的怪兽,横冲直撞。在人们狂乱奔逃之际,那辆汽车朝着村公所直冲过去,眼看就要在台阶上撞个稀烂,却又急急擦过米拉家的外墙,疾驰奔向大路。这汽车从广场上密集的人群中惊心动魄地穿过,却没有碰伤一个人……然后,它消失了。  但是,人们看见了!是一个男人在开车,他穿着羊皮大衣,头戴皮帽,
期刊
下午坐在沙发上收叠衣服,一抬眼,发现对面富贵竹又黄了半截,旁边的发财树有黄叶,这也太没富贵和发财迹象了。好意头的花草一两个月就死一轮,在朋友圈一抱怨,收到人生经验分享一百多条。  有人说要勤换水,有人说不要换水、只添加水;有人说要晒,有人说要阴,有人说要有光;有人说水要多,有人说水要少;有人说养根期不能用玻璃瓶,有人说要剪末梢,有人说瓶子底要放点沙子生根,有人说要冲洗根部,还有逗的说要每天拜三拜…
期刊
最近一次修钢笔,是因为在巴黎二手市场上淘到两支古董钢笔,笔尖是24K金的。回来真打算用这笔写字,却发现出不了水。太久不用钢笔了,自己无从下手,又不想放弃,便在网上搜可以修笔的地方。少有的修笔师傅都躲在不为人知的巷子里,年纪很大,基本都处于退休状态。在北京的东四南大街上,竟然还存活了一家修笔店,差不多也是最后一家修笔店了,并且这家店是1962年时开起来的,简直不可思议。  我是喜欢看修笔和修表的人。
期刊
芭蕉怕冷。每年入冬后,花匠都要截断芭蕉上面连着叶子的一大段,然后用稻草、塑料薄膜之类的东西包住根部,以防冻伤。  今年春寒,春天都快过去了,天气才转暖。拿掉御寒的稻草或塑料薄膜之后,芭蕉就像竹笋一样一点儿一点儿地从木桩一样的中心往上冒。开始是卷着出来的,一阵子不见,叶子就舒展开来,活脱脱的大写意风景画。  一天早晨,从芭蕉旁边经过,我的目光停在伸到窗边的一株上。我看到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顶端有一根黑色
期刊
有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房子。  有次我要租房,去看了一家,整洁得犹如刚收拾完的宾馆一样。看得出主人对房子的布置相当精细,桌布、沙发罩都干干净净。房主是个厉害的老太太,我和中介一进去,就告诉我们,这里不能踩,那里不能碰,穿鞋罩不行,得穿另外一双拖鞋……  我进了过度整洁的房子,压力山大,加上老太太如此精确的要求,登时有转身出去的冲动。我本身就不太修边幅,加上还养了猫,要是租了这房子,结局不是老太
期刊
1935年10月,霜风扑面,湘西万山红遍。接到北上命令的红二六军团且战且退,正在苦苦寻找一道缝隙,准备杀出重围,去追赶遵义会议之后大踏步前进的红一方面军。然而缝隙是没有的,天上没有,地上也没有,国民党派出80多个团,把每条缝隙都堵死了。  但就在这时,偏偏在这时,经过十月怀胎的我却赖在母亲蹇先任的肚子里,迟迟不见动静。被父亲贺龙安排在故乡桑植县南岔村冯家湾待产的母亲火急火燎,连拉开肚子逼我出来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