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普通高等院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也在成倍增加,随之而来需要面对的就是职业选择空间的减少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如何依据学生自身条件优势、专业性质和就业需求选择既能实现个人价值,又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工作是大学生面临的紧要问题。而随着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互联网+背景,为学生进行更好的就业指导工作,走出现存的就业指导困境,拓宽学生就业思路,是在新形势、新发展格局下学校和教师面对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将从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意义、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和全新机遇等方面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路径,为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效开展和长效化实施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指导;实践探索
一、引言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产生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各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职业发展的新规划为学生进行更有实际意义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克服多样困难,实现有效就业,高质量就业和长效化跟踪服务与反馈,保证学生走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仍然能通过个人不断的学习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规划。
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意愿的跟踪、了解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其理论性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工作能力急需提高,对自身的优势、特点认识不足,对社会行业的分工和职责的划分不够了解,不清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正确认知自身条件基础上实现科学、客观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并在较高质量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带动下实现稳定就业。
(二)满足院校的实际需求
在教育改革和就业改革的推动和带动之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更加考虑其技术型和实际功能性,希望学生在走出校园生活之后可以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个人优势,以学生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带动学校的品牌化优势,提升院校的高质量就业水准,实现对高校教育的另一层次要求。
(三)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经济变革和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更符合本岗位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要求岗位从业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在面对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时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有助于学生做好就业思想准备和职业素养准备,实现更好更快融入社会生活和就业生活的目的。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知识本土化低
在现阶段我国所应用的就业指导测评理论和体系较为落后,其起源也是西方学者对于职业兴趣测评的模型和方式,以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与我国现有经济运行情况、整体民生状况、学生已有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距离较远,不能满足具体需求和本土化知识结构与内容,缺乏相应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对自我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摆脱义务教育阶段强大的学习压力之后,在较为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更注重对于自身物质和精神层次的满足,如交友、游戏,忽视了对个人职业的有效规划和自我核心素养的不断充实,缺乏深刻的、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而部分对自我进行严要求的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与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条件与优势认识不够清楚,导致规划脱离实际、梦想与现实相距较远,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引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创造的机遇
互联网+转变了原有进行就业指导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可以依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与原有的职业规划路径相融合,打造更符合学生需求和职业需求的引导方式,推动传统就业指导课的转变。
互联网+实现了就业指导的在线课堂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展开在线教育工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方便教师针对自身教学特点和专业特长,用更多元化的角度和更详尽的讲解方式展示实例,并将录制的讲解过程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和经验的总结,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思考和实践,并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在科技不断发展和网络盛兴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耗费过多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教师需要和其他资源抢占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正确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和有用性、实用性,并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就业自主性的调动。
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新路径的探索
(一)借助互联网开设就业指导课
在许多西方国家,在高中阶段学生就已经进行自我职业的规划,但由于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就业情况,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时间被推迟和延后,学生无法针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对自我的正确了解选择相应专业,也直接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后续相对应工作的开展,在从业后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个人时间了解教师已整理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针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弥补,甚至是跨专业的有效学习,完善个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拓宽本专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形态,实现互联网+与就业指导的有效融合形式。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就业指导课内容
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更强调对学生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推荐和介绍,带动学生快速就业、顺利就业,忽略了对学生就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考量,而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提升,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丰富原有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传播更广泛的信息,通过数字化环境的打造,为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并提供更多可进行实践应用的机会,在模拟的情境中和氛围下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锻炼、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热情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打造更多可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扩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和思维空间。
(三)借助互联网丰富职业发展路径
现阶段已有的就业指导课基本基于传统行业和专业的传统优势,既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思路,也无法助力传统行业的发展,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与活跃的思维,并与新兴职业进行联动,一方面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提供资源等多方面信息的联合运用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就业指导的能动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四)借助互联网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改变原有就业指导观念
在稳步推进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往往站在审视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已有学习状况和个人特征,为其进行职业规划和建议,忽略了以平等角度看待学生问题,给出专业化帮助的实效性,而运用互联网形式可以转变教师原有的就业指导观念,为学生实现长效化的指导帮助和指导模式,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数据结构,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和方针;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长效的跟踪与反馈,对于部分初次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有效化的帮助,了解其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和实际需求,并为其提供二次就业的有效化帮助。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可以解决在强大就业压力下的部分社会问题和由此导致的学生心理层面问题,在互联网+模式的带动下,高校教师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机会,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唤醒个体就业的积极性,带动整体就业环境的有效转变。
[1]张婉陶.基于“中国梦”浅析新时代青年就业观念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9(20):271+273.
[2]齐柳.浅谈新时代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J].高考,2018(18):18.
[3]张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蚌埠学院学报,2018,7(03):89-92.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王艳丹
关键词:互联网;就业指导;实践探索
一、引言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产生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迎来了各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教师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职业发展的新规划为学生进行更有实际意义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中克服多样困难,实现有效就业,高质量就业和长效化跟踪服务与反馈,保证学生走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仍然能通过个人不断的学习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规划。
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意愿的跟踪、了解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其理论性知识掌握较好,但实际工作能力急需提高,对自身的优势、特点认识不足,对社会行业的分工和职责的划分不够了解,不清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所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就业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在正确认知自身条件基础上实现科学、客观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并在较高质量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带动下实现稳定就业。
(二)满足院校的实际需求
在教育改革和就业改革的推动和带动之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更加考虑其技术型和实际功能性,希望学生在走出校园生活之后可以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个人优势,以学生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带动学校的品牌化优势,提升院校的高质量就业水准,实现对高校教育的另一层次要求。
(三)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经济变革和发展的情况下,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更符合本岗位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要求岗位从业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在面对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时可以保持积极向上的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而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有助于学生做好就业思想准备和职业素养准备,实现更好更快融入社会生活和就业生活的目的。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知识本土化低
在现阶段我国所应用的就业指导测评理论和体系较为落后,其起源也是西方学者对于职业兴趣测评的模型和方式,以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础,与我国现有经济运行情况、整体民生状况、学生已有的课程结构和知识体系距离较远,不能满足具体需求和本土化知识结构与内容,缺乏相应的指导意义。
(二)大学生对自我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淡薄
大学生在摆脱义务教育阶段强大的学习压力之后,在较为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更注重对于自身物质和精神层次的满足,如交友、游戏,忽视了对个人职业的有效规划和自我核心素养的不断充实,缺乏深刻的、进行自我职业规划的意识,而部分对自我进行严要求的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与实际的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条件与优势认识不够清楚,导致规划脱离实际、梦想与现实相距较远,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指引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创造的机遇
互联网+转变了原有进行就业指导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和传统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可以依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与原有的职业规划路径相融合,打造更符合学生需求和职业需求的引导方式,推动传统就业指导课的转变。
互联网+实现了就业指导的在线课堂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展开在线教育工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方便教师针对自身教学特点和专业特长,用更多元化的角度和更详尽的讲解方式展示实例,并将录制的讲解过程上传至网络,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和经验的总结,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思考和实践,并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互联网+带来的挑战
在科技不断发展和网络盛兴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学生在网络世界中耗费过多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教师需要和其他资源抢占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正确分辨网络信息的真伪和有用性、实用性,并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就业自主性的调动。
五、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新路径的探索
(一)借助互联网开设就业指导课
在许多西方国家,在高中阶段学生就已经进行自我职业的规划,但由于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就业情况,就业指导课的开设时间被推迟和延后,学生无法针对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对自我的正确了解选择相应专业,也直接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后续相对应工作的开展,在从业后容易产生消极负面情绪,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学生一方面可以利用个人时间了解教师已整理的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针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弥补,甚至是跨专业的有效学习,完善个人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拓宽本专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形态,实现互联网+与就业指导的有效融合形式。
(二)借助互联网丰富就业指导课内容
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更强调对学生本专业相关工作的推荐和介绍,带动学生快速就业、顺利就业,忽略了对学生就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考量,而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提升,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丰富原有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传播更广泛的信息,通过数字化环境的打造,为学生拓宽就业思路,并提供更多可进行实践应用的机会,在模拟的情境中和氛围下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锻炼、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热情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打造更多可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扩展学生的就业视野和思维空间。
(三)借助互联网丰富职业发展路径
现阶段已有的就业指导课基本基于传统行业和专业的传统优势,既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思路,也无法助力传统行业的发展,而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可以为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与活跃的思维,并与新兴职业进行联动,一方面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提供资源等多方面信息的联合运用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挑战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就业指导的能动性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就业主动性。
(四)借助互联网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改变原有就业指导观念
在稳步推进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往往站在审视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已有学习状况和个人特征,为其进行职业规划和建议,忽略了以平等角度看待学生问题,给出专业化帮助的实效性,而运用互联网形式可以转变教师原有的就业指导观念,为学生实现长效化的指导帮助和指导模式,一方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数据结构,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和方针;另一方面可以进行长效的跟踪与反馈,对于部分初次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有效化的帮助,了解其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和实际需求,并为其提供二次就业的有效化帮助。
六、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可以解决在强大就业压力下的部分社会问题和由此导致的学生心理层面问题,在互联网+模式的带动下,高校教师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和媒介获取更广泛的信息和机会,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唤醒个体就业的积极性,带动整体就业环境的有效转变。
[1]张婉陶.基于“中国梦”浅析新时代青年就业观念的培养[J].法制博览,2019(20):271+273.
[2]齐柳.浅谈新时代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J].高考,2018(18):18.
[3]张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J].蚌埠学院学报,2018,7(03):89-92.
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王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