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体制改革内驱力的缺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具体要求不能最终落实的重要原因,增强企业体制改革的内驱力,是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系统论中关于发展动力体系关键因素——主体行为方式、行为方式的逻辑起点和外在环境压力反映机制——的构建原则来看,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交的前提;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扩大开放的制度激励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驱力。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体制;制度设计;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23-03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具体要求,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将前功尽弃。尽管早在“九五”时期“两个转变”提出时,就有一些睿智之士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企业改革。从实施效果看,明显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通过中央决定、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等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强烈而广泛的呼吁;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片面追求高速度,置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而不顾的现象仍然普遍。其中的原因,除了缺乏经济内驱力外,体制改革内驱力的缺乏也十分重要。
一、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核心环节,可为什么经历了十多年以制度创新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举措仍然很难在企业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基于政企尚未彻底分开、许多企业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差很远、企业软预算约束明显等主要体制毒瘤所造成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仍然不到位,显然是难辞其咎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不到位,对国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变化、市场价格及其变化所体现的资源稀缺程度与配置效率,难以正确理解并对相关变化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难以奏效。因此,从强化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入手诱导企业体制改革内驱力,才能真正形成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我持续强化的机制。新时期推进改革的体制安排,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以下两项任务:
第一,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是增强企业的主体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只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才能有效推进政企分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确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肯定实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活力,发挥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示范和带动功能就成为新时期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有学者指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中存在改造面还不够宽和已进行股份制改革企业中因一股独大造成的国有股比例太高两个典型问题。因此,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体制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加快改革步伐,更要有利于推动规范操作。股份制改造进程中,除极少数特殊企业外,要从体制改革层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需要国家控股的,要更多地实行相对控股,以改善股权结构。极少数需保留国有独资的。也要尽可能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共同持股,傅持股者能互相制约。
第二,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重组,培育优胜劣汰的机制,充分发挥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三管齐下”,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使之有能力、有条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发挥带头作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着力点。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关键是要加大落实旨在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体制改革举措的力度。例如,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领域,引进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向规模经济要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能发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头作用,需要高度重视大公司形成环节的经济性与科学性,在体制设计上要注意通过市场作用和必要的宏观引导,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符合我国现阶段要素条件和发展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战略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践中要取得稳定的、长久的效果,最关键的环节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看,如果经济的快速增长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支撑,那么高增长速度必须依靠高强度的要素投入。如果经济体面临要素短缺的制约,那么高增长速度必然带来要素成本推动型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从而破坏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这个发展逻辑的经济现实表现便是发展“大起大落”,就像我们在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所经常看到的那样。要打破这个“怪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在“资源瓶颈”制约下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增强对自主创新资金支持力度的制度设计。要增加和保障自主创新所需资金的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从2004年占GDP的1.35%提高到2010年的1.5%以上和2020年的2%以上,这是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保障。为此,可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多方面筹措自主创新所需资金,例如,争取国家和各级科技项目立项;争取政府设立创新引导资金;争取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在企业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鼓励自主创新的基金等。
第二,继续推动建立与完善两大自主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中心方面,一是加强国家工程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完善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二是要利用园区为载体,成立自主创新基地,引进外来高技术研发机构落户中国。在建立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方面,一是继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互派人员、成立项目联合攻关小组等,形成自主创新的 基本体制架构;二是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三是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三,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配套改革政策。例如,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特别是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领域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在土地使用上提供一定的便利;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制定激励企业提高在研发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和生产装备应用系统等关键环节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政策。
三、扩大开放的制度激励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驱力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调整之中,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向纵深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各省区市竞相扩大对外开放,力争更好更快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经过多年持续的发展,国内各省区市也积累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与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从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制度激励中寻找内驱力。
第一,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制定以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激励措施。外贸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此,一是在不断扩大出口规模的进程中带动优势产业发展,通过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更广阔的空间。例如,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动对外投资,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大型企业到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零售网点;加强利用开发境外战略资源,尽快融入全球生产要素配置的大格局,建立稳定、多元、安全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工程承包带动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高新技术、具有自主出口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促进出口从生产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从比较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化。三是利用好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机遇,引导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四是扩大外贸增长方式的视野,将对外贸易的重点由货物贸易转向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口岸贸易,将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视角从重点关心出口产品结构转向进出口产品结构并重,积极探索进口贸易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第二,在“引进来”方面,强调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促进从过度偏重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将利用外资的重心由以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一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的主要政策导向,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产业优势行业;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生产、服务外包、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二是重点推动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和增值链条在当地的延伸。为此,需要减少并逐步限制外资入股、参股、并购等通过资本市场的外资引进,注重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鼓励外商转让先进适用技术和进行研发投资,支持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开展技术配套。
第三,在加强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中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效率。以各层次的开放区、保税区、产业园和产业带为载体,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使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特别要注意利用好产业的转移与承接规律,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避免引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受到限制或排斥的外资,防止落后、污染严重的外资行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低层次平行转移,造成地区间的重复污染。
第四,进一步完善扩大开放的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涉外法律体系,包括外商投资、促进税收、外汇等方面的政策,在行政管理方面要逐步减少审批程序、审批事项,依法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逐步完善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管理,努力推进人民币经常账户的兑换方式。三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建立政府间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经济合作、社会保险、检验检疫等政府间的协定,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企业体制;制度设计;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4-0023-03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具体要求,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企业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将前功尽弃。尽管早在“九五”时期“两个转变”提出时,就有一些睿智之士认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深化企业改革。从实施效果看,明显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通过中央决定、政府文件、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等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行了强烈而广泛的呼吁;另一方面,大多数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片面追求高速度,置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自主创新等而不顾的现象仍然普遍。其中的原因,除了缺乏经济内驱力外,体制改革内驱力的缺乏也十分重要。
一、强化企业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的体制改革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核心环节,可为什么经历了十多年以制度创新为重点的企业改革后,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举措仍然很难在企业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基于政企尚未彻底分开、许多企业初步形成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差很远、企业软预算约束明显等主要体制毒瘤所造成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仍然不到位,显然是难辞其咎的主要原因之一。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不到位,对国家的各项产业发展政策及其变化、市场价格及其变化所体现的资源稀缺程度与配置效率,难以正确理解并对相关变化作出及时而有效的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然难以奏效。因此,从强化企业的主体意识与竞争观念入手诱导企业体制改革内驱力,才能真正形成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我持续强化的机制。新时期推进改革的体制安排,需要服从和服务于以下两项任务:
第一,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是增强企业的主体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只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才能有效推进政企分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微观经济主体地位才能真正确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肯定实现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来,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如何通过股份制改革增强活力,发挥好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的示范和带动功能就成为新时期继续推进股份制改革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有学者指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中存在改造面还不够宽和已进行股份制改革企业中因一股独大造成的国有股比例太高两个典型问题。因此,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体制设计,不仅要有利于加快改革步伐,更要有利于推动规范操作。股份制改造进程中,除极少数特殊企业外,要从体制改革层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需要国家控股的,要更多地实行相对控股,以改善股权结构。极少数需保留国有独资的。也要尽可能由多家国有投资公司共同持股,傅持股者能互相制约。
第二,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通过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兼并与重组,培育优胜劣汰的机制,充分发挥和运用资本市场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等“三管齐下”,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使之有能力、有条件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发挥带头作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着力点。营造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关键是要加大落实旨在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体制改革举措的力度。例如,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领域,引进实力雄厚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向规模经济要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能发挥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带头作用,需要高度重视大公司形成环节的经济性与科学性,在体制设计上要注意通过市场作用和必要的宏观引导,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改组和改造,充分发挥现有企业作用,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建设。
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符合我国现阶段要素条件和发展国际国内环境的重要战略决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践中要取得稳定的、长久的效果,最关键的环节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看,如果经济的快速增长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支撑,那么高增长速度必须依靠高强度的要素投入。如果经济体面临要素短缺的制约,那么高增长速度必然带来要素成本推动型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从而破坏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这个发展逻辑的经济现实表现便是发展“大起大落”,就像我们在改革开放30年进程中所经常看到的那样。要打破这个“怪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在“资源瓶颈”制约下的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增强对自主创新资金支持力度的制度设计。要增加和保障自主创新所需资金的投入,使研究与开发投入从2004年占GDP的1.35%提高到2010年的1.5%以上和2020年的2%以上,这是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要保障。为此,可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多方面筹措自主创新所需资金,例如,争取国家和各级科技项目立项;争取政府设立创新引导资金;争取成立风险投资基金;在企业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鼓励自主创新的基金等。
第二,继续推动建立与完善两大自主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与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建立与完善技术创新中心方面,一是加强国家工程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完善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二是要利用园区为载体,成立自主创新基地,引进外来高技术研发机构落户中国。在建立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方面,一是继续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互派人员、成立项目联合攻关小组等,形成自主创新的 基本体制架构;二是鼓励应用技术研发机构进入企业,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三是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第三,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配套改革政策。例如,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特别是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等领域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对高技术产业在土地使用上提供一定的便利;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制定激励企业提高在研发系统、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和生产装备应用系统等关键环节信息化水平的相关政策。
三、扩大开放的制度激励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驱力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调整之中,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向纵深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国内各省区市竞相扩大对外开放,力争更好更快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经过多年持续的发展,国内各省区市也积累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基础与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从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制度激励中寻找内驱力。
第一,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制定以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激励措施。外贸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相辅相成,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此,一是在不断扩大出口规模的进程中带动优势产业发展,通过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释放更广阔的空间。例如,以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目标积极推动对外投资,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大型企业到发展中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零售网点;加强利用开发境外战略资源,尽快融入全球生产要素配置的大格局,建立稳定、多元、安全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建立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分工协作体系,以工程承包带动设备出口和劳务输出,发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二是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进一步提高机电设备、高新技术、具有自主出口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等具有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促进出口从生产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从比较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化。三是利用好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全面提高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机遇,引导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四是扩大外贸增长方式的视野,将对外贸易的重点由货物贸易转向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口岸贸易,将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视角从重点关心出口产品结构转向进出口产品结构并重,积极探索进口贸易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第二,在“引进来”方面,强调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促进从过度偏重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将利用外资的重心由以数量为主转向以质量为主,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一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国家的主要政策导向,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外商投资更多地进入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产业优势行业;鼓励外商投资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生产、服务外包、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二是重点推动外商投资企业的“本土化”和增值链条在当地的延伸。为此,需要减少并逐步限制外资入股、参股、并购等通过资本市场的外资引进,注重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等先进生产要素,鼓励外商转让先进适用技术和进行研发投资,支持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开展技术配套。
第三,在加强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中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效率。以各层次的开放区、保税区、产业园和产业带为载体,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使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区域互动和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特别要注意利用好产业的转移与承接规律,可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在中西部地区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避免引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受到限制或排斥的外资,防止落后、污染严重的外资行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低层次平行转移,造成地区间的重复污染。
第四,进一步完善扩大开放的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涉外法律体系,包括外商投资、促进税收、外汇等方面的政策,在行政管理方面要逐步减少审批程序、审批事项,依法规范和简化办事程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要逐步完善资本和金融项目的管理,努力推进人民币经常账户的兑换方式。三是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建立政府间双边、多边投资合作机制,与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经济合作、社会保险、检验检疫等政府间的协定,为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