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怪物”到火车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4年的一天,在英国达林顿矿区的一条运煤路轨两旁,聚集了一大群人。他们看起来都很兴奋,不时有人伸长脖子,向路轨尽头张望:
  “什么时候才开过来啊?”
  “不着急,听说,这东西跑得比马车要快多了。”
  “可是,它只能在这铁轨上跑,这可不如马车啊。”
  这时,有耳朵尖的人忽然叫起来:“别吵啦,大家安静!好像是它开过来啦!”
  人们都停止了谈话,侧耳倾听。确实有一阵“咯噔、咯噔”的声音从远处传来,而且越来越大。躺在地面上的铁轨和路石,随着这声音的临近,也开始“得得”地震动起来。接着,他们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煤烟味,顺着风被刮过来。一些妇女连忙掏出手帕捂住鼻子。不一会儿,一个工人沿着铁轨向他们跑来,一边挥舞着胳膊,大声喊叫:“闪开!别离铁轨太近啦!快站远一点!”
  吃惊的人们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那种“咯噔、咯噔”的响动已经变成了非常刺耳的噪音。只见一个黑乎乎的“怪物”,头顶上冒着滚滚黑烟,沿着铁轨向他们冲过来。顿时,人群中发出各种尖叫声,人们纷纷转身向两边闪避,一时你推我搡,乱成一团。这个“怪物”一边喷着呛人的浓烟,一边压着铁轨,呼啸而过。在它经过之后很久,那股烟尘还没有散去。惊魂未定的人们有的咳嗽不止,有的被辣出了眼泪,还有的人身上、脸上被扑满了一层黑灰,一个个狼狈不堪。
  第二天,英国的很多报纸上都出现了以“失败的发明”为题的报道。这些文章纷纷把矛头指向这个“怪物”的发明者史蒂文森。有的批评他过于异想天开,有的则讽刺他在做白日梦,还有的认为他已经对公众造成了危害:“附近村里的很多农夫反映,他们养的家畜被这种‘蒸汽机车’的声音吓得乱跑乱叫。有的鸡甚至都不下蛋、奶牛也挤不出牛奶了。总之,他们坚决反对让这种东西从他们的农场旁边经过。”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蒸汽机车”的很多乘客也承认,坐这种车远远没有坐马车舒服:车厢颠簸得太厉害,有体弱的人经不住折腾,出现了头晕、呕吐的反应。而且,从车头的蒸汽锅炉里冒出的煤烟太刺鼻了。好多人下车后发现,自己的脸和头发上都沾满了煤灰,活像刚从矿井里出来的矿工。这样的车,速度再快,也让人吃不消啊。
  面对一片反对之声,史蒂文森却没有气馁。他坚持认为,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困难:“我不会像特里维西克那样,被这些东西吓倒的!他只差一点就可以创造历史,但却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
  原来,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之后,世界各地的发明家和工程师们就开始关注,怎样利用这种新的动力来驱动交通工具,以让运输和旅行变得更加方便。1802年,英国人特里西维克经过艰苦的探索,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他为它设计了用光滑的金属轮子在金属轨道上运行的模样。但同样,这个新发明有动力不足、铁轨不结实、震动太大等缺点。由于公众的质疑和反对,最终特里西维克放弃了继续研发蒸汽机车。
  幸运的是,这架“蒸汽机车”的模型后来在一个工业博览会上被展出,吸引了史蒂文森的注意。出身矿工家庭的史蒂文森,从小就在煤矿里与蒸汽机打交道,对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熟悉。加上爱动脑筋、热爱创新的性格,他决心研制出成功的蒸汽机车。虽然公众对这次达林顿的试车反应不理想,但他心里有数:机车本身的运转没有问题,也达到了预想的速度,剩下的只是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史蒂文森通过在车厢下安装减震弹簧,并增加车轮来分散机车的重量,有效地减小了机车开动时车厢的震动。他对铁轨也进行了改造,如用熟铁代替生铁来做路轨材料,在枕木下加铺更厚的路基和石块,成功地保证了机车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安装在机车上的蒸汽锅炉也经过了重新设计和调整,以减少煤烟的排放,控制燃煤的数量。渐渐地,最初只是雏形的“蒸汽机车”脱胎换骨,变成了一种成熟的交通工具。
  1823年,史蒂文森主持修建了斯多克顿到达林顿之间的第一条商用铁路,正式宣告了“火车”开始走向世界。1825年9月,他亲自驾驶着自己设计的“旅行号”列车,在新铺好的铁路上试车。和上次惊慌、混乱的局面完全不同,二十节载人的车厢被挤得满登登的。人人都想亲身体验一下“坐火车”的感觉,并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聚集在铁路两旁的人,也不再恐惧和躲避,而是对火车报以阵阵欢呼。
  火车的发明带来了“铁路时代”。从此,凡是铁路所到之处,出现了一个个城镇,一片片工厂。世界开始被铁路连接成一体。到这时,即使是原来反对过“蒸汽机车”的人,出门时也要坐火车,而不是马车啦!
其他文献
1.2.3…1.2.3.4……1.2.3.4.7……喂!你们就不能站着不动?!
不知道你最近有没有注意日历上的农历日期?嗯,阳历是五月,农历的四月也快要过完了,哈哈,马上就可以过端午节、吃粽子啦。可是——咦,怎么多出了一个“闰(rùn)四月”呢?  原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闰月”。它指的是在原本按顺序排列的月份中间多加一个月。这也是农历历法中特有的一种现象。那么,为什么农历中要设置“闰月”呢?    阴历的一年    我们从小就知道,现在我们使用的“阳历”,也就是公历,规定一
“白露”不是霜    “白露”既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的名称,又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一种现象。有些人把 “白露”称为轻霜,其实这是不对的,“白露”不是霜。  因为,即使是轻霜,也必定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结晶,其着霜的物体或附近空气的温度必然在0℃以下。而这种“白露”现象,虽然其色为白,但它毕竟是液体的露滴,附着露滴的植物茎叶和附近空气的温度尽管很低,但却是在0℃以上。所谓“白露点秋霜”,就是说农作
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你一定会回答:“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嗯,这个答案也对,但不是完全正确。因为,早在屈原生活的战国时代之前,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就有了过端午节的习俗。那时的人们发现,到了夏初时节,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很多有毒的爬虫,像蛇啊、蜈蚣啊、蜘蛛啊出现得越来越多,而且南方的这个季节空气很潮湿,人就容易生病。因此,在刚进入夏季的五月初,人们就开始用带有气味的一些草药,如艾草、菖蒲来驱虫,同时佩戴灵
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是被动物统治的,你会相信吗?现在都是高科技的世界了,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动物能够取代人类的位置了。然而今天小编要说的是,世界上仍然存在着被动物统治的地方,一起来涨知识吧!
河狸先生在动物世界中,是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师。它建造的拦水堤坝,谁见了都会竖起大拇指。  河狸先生的巢穴通常修筑在溪流和小河边。选定位置后,它就开始忙上啦。先在小溪或河水的上游修筑一道坚固的堤坝,把溪流堵住,再建造一个小池塘,这样,溪水就不会淹没河狸先生的安乐窝。在小池塘里,它可以嬉戏,可以捕食,把小日子过得美美的。  河狸先生修筑的堤坝坚固厚实,外形总是或多或少地向上游弯出一道弧,这样,从上游流来
夏天到了,清晨,我们到野外走走,看,在很多植物叶子的尖端或边缘,都会有一滴滴的水珠淌下来。是露水吗?告诉你啊,这些啊,其实是植物的“汗水”。    植物的吐水现象    其实,在植物叶片的尖端或边缘是有很多小孔的,人们啊,叫它们“水孔”。它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导管相通,就像人会出汗一样,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可以通过水孔不断排出体外的。  平常,当外界的湿度不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
彼得·卡尔·法贝热1846年出生在圣彼得堡。他的父亲古斯塔夫·法贝热是一个金匠,兢(jīng)兢业业地经营着一间小小的珠宝作坊。年轻时的法贝热已经决定继承父业,继续设计和制作珠宝。但他不想和别人一样,只按客人的需求,对珠宝做简单的加工。他相信,珠宝首饰也可以成为伟大的艺术作品。  于是,法贝热前往德国、法国和意大利游历。在那里,他认真学习了欧洲的珠宝设计艺术。1872年,他回到圣彼得堡,继承了父亲
外地的小朋友可能不知道,在我们哈尔滨,曾经有一种大名鼎鼎的特产,这就是“红雄鸡牌”颗粒面粉,被老一辈的哈尔滨人俗称为“沙子面”。它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驰名中外,远销国内外。这种“沙子面”的生产厂家就是哈尔滨历史上著名的“双合盛火磨”。这家企业始建于1903年,前身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的第烈金面粉厂。1915年,中国商人郝升堂、张廷阁集资买下了这家厂子,改称双合盛火磨。它是哈尔滨乃至中国民族面粉
多元文学思潮中的现实主义  在读者、学界的印象中,山西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大本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当代,概莫例外。这个认知没有错,但却是偏颇的。就拿山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说,那么多作家作品,能数出几个“地地道道”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不是浪漫派作家,就是现代派作家。或者现实派兼浪漫派、兼现代派。而本色的、纯粹的现实主义作家,似乎只有田景福、穗青两位。而这两位作家建国后基本停止了文学创作,在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