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长在城市里的孩子,对于贝类美食的味觉启蒙还是从很小的時候看水墨动画片《鹬蚌相争》开始:“当一只大鹬鸟迈着两条细长腿,靠近一只正在晒太阳的河蚌時,缓缓念出的画外音极具诱惑性。河蚌那鲜嫩肥美的肉吸引着它,这是多么好吃的美食啊!”从此,这种藏在贝壳中的美味,便魂牵梦绕地印在了我幼小的馋虫密码中,虽然我甚至都没亲口尝过。直到再大一点的時候,吃到一碗鲜美绝伦的蛤蜊炖蛋,那滋味当真可以叫人鲜掉舌头,闷头一顿大快朵颐后,从此便也和贝类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壳的食物好像非常容易讨得人们的喜欢。带着坚硬外壳的动物从生物学上却被归类为软体动物,这非常符合吃货的思维方式,因为贝壳的壳长什么样,有多硬对吃货来说,唯一用处就是作为好吃与否的符号标注在海鲜池,老饕们在乎的只是那壳中的一口嫩肉。但是不要小看这厚重的外壳,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为这种海中珍馐平添了一种神秘感,比起大块的肉来,它们有着更特殊的诱惑力。大多数人都说,如果把壳都剥好,光剩一盘子肉,那反倒没有食贝的乐趣了。尤其是当贝壳微微开口,你可以看到里面鲜嫩的肉,却不能马上吃到的時候,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暧昧感,绝对会激发起你的食欲。想象中的鲜远胜过那真正的鲜,全因为多了剥壳这一层障碍。有障碍就容易形成欲望,越是焦灼,越是心急,就越是很难用手马上剥出来,而越是跨不过这层障碍,就越是觉得后面藏着的肉最鲜,让人欲罢不能。最后,当桌上堆起的壳远比吃下去的肉要多得多時,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随着微微肿胀的手指一起油然而生。
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食物往往有不同印象。令人略感诧异的是具有骨灰级美食传统的中国人,在最高级菜单上却并无贝类食材的名字,只有一些或者极为抽象,或者匪夷所思的水陆八珍。想来由于盛世之時的首都多在中原内陆,而且当時运输和储藏条件都极为有限,贝类的娇嫩之躯经不起時间和距离的考验,却也乐得在繁杂的中式食谱中更加深藏不露起来。当然有条件、有机会吃到这种藏起来的美味的人,如江南一带的风流才子们,可就占了大便宜了,“闷得蜜”般津津乐道地大发感慨:“贮白玉瓯,云凝雾结;沁甘露浆,涎流溢咽。是无上味,形容不得。”当真是羡煞内陆众多食客啊。
相反,在料理界算得上是“保守派”的众多西方国家,从美食史上来看,却对贝类食材宠爱有加,甚至这种爱还颇为生猛。过去我们印象中的西餐不外生菜熟肉,主妇小心翼翼,唯恐被寄生虫钻了空子去。但对于贝类却大胆地启用双重标准,生吞活剥,他们生食如蚝这些贝类美食的历史动辄便可上溯到希腊,罗马時期。贵族阶层动用大批奴隶到荒冷的海岸收集蚝种,养在水池里以面包喂肥后大快朵颐。想想那幅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爱神婷婷玉立在海边的贝壳中,明艳不可方物,馋掉了众神的下巴。有这经典画面作注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西方人一直相信贝类食材有春药的功能了,甚至相比其他粗鄙的食物还要多了几分“女神气质”。
但令国人啼笑皆非的是沾了仙气的贝类美食在西方却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出场的模样总是那样的矫揉造作。中学课本中《我的叔叔于勒》描绘的情景大概是现在年轻人对于食贝还能彰显身份的最初认识:“她们用一阵优雅的姿态吃起来,一面用一块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蛎,一面又向前伸着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迹。随后她们用一个很迅速的小动作喝了牡蛎的汁子,就把壳子扔到了海面去。我父亲无疑地受到那种在一艘开动的海船上吃牡蛎的高雅行为的引诱了。他认为那是好派头,又文雅,又高尚……”这种只表示身价,不彰显味道的吃法在纯真的中学時代简直令众学子匪夷所思,看来爱面子也不单是国人独有的毛病。
随着時代的发展,目前贝类美食的吃法似乎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或者完全不加作料,取其本味,吃个天然;或者浓墨重彩、鲜花缀锦,吃个五味杂陈。但不论如何,贝类美食都像极了一个有资本的美女,淡妆浓抹总相宜。
贝类美食最重要的还是吃一个“鲜”字。这个鲜字曾经的唯一含义就是必须是活的,为了“鲜上加鲜”,生食就成了贝中美食最好的归宿。而生长环境好的海鲜,生吃也是最能体会出它们美好口感及味觉的方式。当那一团浓鲜在珍珠光彩的壳里化一汪嫩白柔软的精华,灵巧啜之,便是次味蕾的全方位冰凉拥抱,内里机关柔软,无骨无筋,一种入口即化的感觉,附送无限软玉温香的遐想。
而重口味的吃法常见西式料理之中。自从贝类美食从王侯府走入了百姓家,烹调方式也平民化地向熟软妥协,不再坚持生腥。西餐烹贝肉总离不开烤或煎,离不开香蒜、胡椒、菠菜、碎腌肉、融化的芝士,在这些原料的高温调和下,香味四溢。到此地步,软体也就不复自然的娇纵鲜活,被逼出全身滋味,和各类神奇的香料打成一片,却也别有一番香艳韵味。此外,贝类美食还是西餐中的最佳配菜,任它各种海陆大餐,点缀上几个贝壳,整道菜的姿态马上会显得灵动起来,还会带着淡淡的鲜味,就像甘当配角的老戏骨,稍稍亮个相,会让整部戏的境界近于完美。
当然作为大海的产物,这些贝类食材大多有性寒伤胃的特点,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最娇嫩的食物也最容易滋生病菌,任他再多遐想也不要因一時的口腹之欲让春药变成了毒药。想来造物主也是因此才为它们制造了重重阻碍,至少让人们在吃到它之前有所考虑,三思而行。请各位食客领了上帝的好意,在贝类最肥美的季节,点到为止地享受这些不可多得的美味宝藏吧。
有壳的食物好像非常容易讨得人们的喜欢。带着坚硬外壳的动物从生物学上却被归类为软体动物,这非常符合吃货的思维方式,因为贝壳的壳长什么样,有多硬对吃货来说,唯一用处就是作为好吃与否的符号标注在海鲜池,老饕们在乎的只是那壳中的一口嫩肉。但是不要小看这厚重的外壳,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为这种海中珍馐平添了一种神秘感,比起大块的肉来,它们有着更特殊的诱惑力。大多数人都说,如果把壳都剥好,光剩一盘子肉,那反倒没有食贝的乐趣了。尤其是当贝壳微微开口,你可以看到里面鲜嫩的肉,却不能马上吃到的時候,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暧昧感,绝对会激发起你的食欲。想象中的鲜远胜过那真正的鲜,全因为多了剥壳这一层障碍。有障碍就容易形成欲望,越是焦灼,越是心急,就越是很难用手马上剥出来,而越是跨不过这层障碍,就越是觉得后面藏着的肉最鲜,让人欲罢不能。最后,当桌上堆起的壳远比吃下去的肉要多得多時,一种难以言表的满足感随着微微肿胀的手指一起油然而生。
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食物往往有不同印象。令人略感诧异的是具有骨灰级美食传统的中国人,在最高级菜单上却并无贝类食材的名字,只有一些或者极为抽象,或者匪夷所思的水陆八珍。想来由于盛世之時的首都多在中原内陆,而且当時运输和储藏条件都极为有限,贝类的娇嫩之躯经不起時间和距离的考验,却也乐得在繁杂的中式食谱中更加深藏不露起来。当然有条件、有机会吃到这种藏起来的美味的人,如江南一带的风流才子们,可就占了大便宜了,“闷得蜜”般津津乐道地大发感慨:“贮白玉瓯,云凝雾结;沁甘露浆,涎流溢咽。是无上味,形容不得。”当真是羡煞内陆众多食客啊。
相反,在料理界算得上是“保守派”的众多西方国家,从美食史上来看,却对贝类食材宠爱有加,甚至这种爱还颇为生猛。过去我们印象中的西餐不外生菜熟肉,主妇小心翼翼,唯恐被寄生虫钻了空子去。但对于贝类却大胆地启用双重标准,生吞活剥,他们生食如蚝这些贝类美食的历史动辄便可上溯到希腊,罗马時期。贵族阶层动用大批奴隶到荒冷的海岸收集蚝种,养在水池里以面包喂肥后大快朵颐。想想那幅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爱神婷婷玉立在海边的贝壳中,明艳不可方物,馋掉了众神的下巴。有这经典画面作注解,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西方人一直相信贝类食材有春药的功能了,甚至相比其他粗鄙的食物还要多了几分“女神气质”。
但令国人啼笑皆非的是沾了仙气的贝类美食在西方却渐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出场的模样总是那样的矫揉造作。中学课本中《我的叔叔于勒》描绘的情景大概是现在年轻人对于食贝还能彰显身份的最初认识:“她们用一阵优雅的姿态吃起来,一面用一块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蛎,一面又向前伸着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迹。随后她们用一个很迅速的小动作喝了牡蛎的汁子,就把壳子扔到了海面去。我父亲无疑地受到那种在一艘开动的海船上吃牡蛎的高雅行为的引诱了。他认为那是好派头,又文雅,又高尚……”这种只表示身价,不彰显味道的吃法在纯真的中学時代简直令众学子匪夷所思,看来爱面子也不单是国人独有的毛病。
随着時代的发展,目前贝类美食的吃法似乎有两极分化的倾向:或者完全不加作料,取其本味,吃个天然;或者浓墨重彩、鲜花缀锦,吃个五味杂陈。但不论如何,贝类美食都像极了一个有资本的美女,淡妆浓抹总相宜。
贝类美食最重要的还是吃一个“鲜”字。这个鲜字曾经的唯一含义就是必须是活的,为了“鲜上加鲜”,生食就成了贝中美食最好的归宿。而生长环境好的海鲜,生吃也是最能体会出它们美好口感及味觉的方式。当那一团浓鲜在珍珠光彩的壳里化一汪嫩白柔软的精华,灵巧啜之,便是次味蕾的全方位冰凉拥抱,内里机关柔软,无骨无筋,一种入口即化的感觉,附送无限软玉温香的遐想。
而重口味的吃法常见西式料理之中。自从贝类美食从王侯府走入了百姓家,烹调方式也平民化地向熟软妥协,不再坚持生腥。西餐烹贝肉总离不开烤或煎,离不开香蒜、胡椒、菠菜、碎腌肉、融化的芝士,在这些原料的高温调和下,香味四溢。到此地步,软体也就不复自然的娇纵鲜活,被逼出全身滋味,和各类神奇的香料打成一片,却也别有一番香艳韵味。此外,贝类美食还是西餐中的最佳配菜,任它各种海陆大餐,点缀上几个贝壳,整道菜的姿态马上会显得灵动起来,还会带着淡淡的鲜味,就像甘当配角的老戏骨,稍稍亮个相,会让整部戏的境界近于完美。
当然作为大海的产物,这些贝类食材大多有性寒伤胃的特点,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最娇嫩的食物也最容易滋生病菌,任他再多遐想也不要因一時的口腹之欲让春药变成了毒药。想来造物主也是因此才为它们制造了重重阻碍,至少让人们在吃到它之前有所考虑,三思而行。请各位食客领了上帝的好意,在贝类最肥美的季节,点到为止地享受这些不可多得的美味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