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西藏希峰仗剑走天涯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th_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
  如今你四海为家
  ——许巍《曾经的你》
  之所以以许巍的这首歌开头,是因为这几句歌词映照了自己离家后到现在这些年的状态。曾经年少轻狂的我不甘于在父母身旁平凡地生活,2007年从步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那天起,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
  毕业前我骑行滇藏线,全程2750千米,骑了31天。毕业后不甘心只是坐在办公室写代码,独自踏上了从珠海骑回吉林老家的征程——只因为石田裕辅《不去会死》里的一句话: “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好好去看看它吧!”
  骑到深圳时,第26届大运会正在筹办,路边看到大运会的主题标语: “从这里开始”( StartHere),心中也默默告诉自己,那我也从这里开始吧。
  抬头仰望北方,有一种跨越干山万水的害怕,回头想了想这四年,原来自己已经离家这么远。或许是不顾一切的执着,给了我这样的勇气。心里复杂的情绪交织着,每次回想起这个计划,心跳就会莫名地加速——既未知又坚信。
  既然在路上,每天的生活就是骑车,每天的所有需求就只有吃喝睡觉,不用想任何事情,不用去担心什么。骑行在上海的大街上,好像所有人的忙碌都与我无关,我似乎与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毫不搭调。但是没有关系,总有一天我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知不觉,40多天过去了,终于骑到了北京,交通还是挺不错的,很快就到了天坛附近,穿过一片古城区,天安门广场渐渐出现眼前,心情激动起来。哈哈,北京,我来了,我终于到了。跑了4000多公里,从中国南端来到首都,这里也是此行最重要的地方。
  由于我骑车,进不去广场,只好在广场的外围街道处远远地看看天安门,求助路人帮我拍几张照片,这时警察开车过来让我离开,我说马上就走。那位叔叔帮我拍完照,还问我从哪来到哪去,感谢他,谢谢北京。
  54天骑行,5502公里,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独自旅行。从这之后,又开始了第二次骑行进藏,而这次到达拉萨之后,一待就是七年。第一份工作是摄影工作室的网络推广,一年后又尝试去西藏电信做系统维护。后来不喜欢被束缚的}生格又在作怪,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远处的高山,我知道我的心早已飞到那里,不到半年时间,决定辞职去做户外徒步,这—做就是五年。

“徒步轉山让我认识了自己”


  2013年秋天,我在西藏开始第一次徒步带队,这次只是随队拍摄兼帮忙干活,起初并没多少经验,只是个敢闯敢拼的小伙子。
  第一天徒步就肚子疼,露营时几乎整夜都没睡着,第二天继续翻越海拔5284米的舒卡拉垭口,然后在5050米的地方露营。晚上因为之前没休息好,上吐下泻,不过反而觉得吐出来,更舒服些了。
  这晚睡得蛮好,只是胃里没什么食物,第二天体能有些下降。依靠之前骑车积累下来的底子,走完后面两天的路程。这和我一开始想象的徒步不太一样,好好给自己上了一课。
  2014年是疯狂的一年——正逢马年是神山冈仁波齐本命年,来转山的人尤其多。4月的阿里毫无春意,到处还是积雪。
  我们的第一支转山队伍出发了。刚刚从一场不大不小的病中恢复过来的我,已经谈不上做什么准备了,第一天转山22公里,体力消耗很大。
  止热寺到处都是冰雪,房间里冷得像个冰窖,1000克的羽绒睡袋也抵挡不住彻夜的冷。第二天早上状态有些差。天还未亮我们就出发了,海拔从5050米逐渐上升,加上春季高海拔更缺氧,到了卓玛拉垭口之前,整个人像是喝醉了一样犯困,打不起精神。
  同行的队员卡姐也出现了反应,情况更差,垭口前最后一个大坡走几步都很困难。在我的劝说下,她把包给了我,而后我肩负起了照顾她的任务,定时让她喝水吃东西休息,放松心态,这样一点一点前进。前面的队员早下山去了,我们也征服了海拔5650米的卓玛拉垭口。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满是大雪的卓玛拉垭口下山变得更加困难。几位藏族老阿佳只能坐在雪地上往下滑,我和向导旦增在中间站住脚跟,帮着老阿佳滑到安全的地方。就这样一个接一个,扶着,拉着,忘了自己还缺氧,忘了还在难受当中。
  一番折腾过后,气喘吁吁,发现自己的状态竟然好了很多——此刻我相信人的本性一定是善良的,这大概就是精神的力量吧。
  此后,我几乎每个月都会来神山带队一次。我记得转山路上一起走过的每个背夫,大多来自日喀则昂仁县——担任背夫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到了9月收青稞的季节,再轮换着回家收田。
  转山路上,他们是最开心的群体,和他们聊天总是无忧无虑,最让人安心。止热寺的住宿条件再差,再紧张,只要有块地方能容身,就会觉得很幸福了。
  转山对他们来说,不只是卖力,能在神山工作,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路上一起背队员的东西,一起分享各种好吃的零食,一起休息,一起拍照,一起照顾队员,晚上一起在止热寺厨房开小灶,一起吃糌粑,一起吃风干牛羊肉。   他们大部分汉语不好,却总是以微笑来代替一切,让我感觉安心和美好。最喜欢的背夫是拉巴,左腿肌肉萎缩的他背着东西,走路一瘸一拐,却不会被任何人落下。下卓玛拉山时,这是我和他一起走过的第三圈,爱笑的他背着几十斤的东西飞奔而下——这一刻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人无法克服先天的缺陷,却可以自己争取快乐。
  在这条熟悉的徒步路上,我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名人,背夫群体里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汉族领队,每个月都活跃在这条转山路上,虽然每次转山要经历54公里和上升1000米的考验,可对我来说,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年。转山本身的意义不只是身体上的锤炼,更多的是让我认识自己。

“牦牛工和牦牛都是最坚实的保障”


  2017年的4月,整个西藏还没从冬日苏醒过来,山里的寒冷尚未散去,我已经开始收拾装备,准备去希夏邦玛峰探路,只有两个领队,没有队员,显得比以往轻松了许多。
  为了节约开支,我们17个小时从拉萨开车到聂拉木县,整个冬天没有进山的我,心情也些许有些激动起来。到达通拉山口已经是日落,望着窗外寻找着希夏邦玛峰的影子,心里总是庆幸,是否第一次来就能见到希夏邦玛峰,也许这代表着一种幸运。
  在山里,稀薄的空气、凛冽的风、冰雪交融的季节、与世隔绝、不用看微信的日子——这些久违的感觉又回来了。
  这次探险是我第一次来聂拉木,受印度洋暖流的影响,这里气候湿润。希夏邦玛徒步,是我走过的雪山路线接近性非常好的线路,直接从聂拉木县城出发,沿山沟一直上升到一号营地,当天就可以置身于希夏邦玛雪山群之中。
  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
  之所以用跋山涉水来形容徒步希夏邦玛峰——是因为主峰一直被聂囊日峰所遮挡,只有走到脚下才能看到全貌。没有走近希夏邦玛峰的人,都误以为这两座山峰就代表了希峰,其实主峰一直是在聂囊日峰的后面,只有徒步到山群的南侧和东侧,才可以看到主峰。
  阿旺群培,聂拉木人,他是我这次徒步的牦牛工,是我这几年在藏区带队徒步时,遇到的为数不多的憨厚老实的牦牛工。每天早上起来,见的第一面都会拍个肩膀,彼此微笑,阿旺汉语不好,其他什么也不会多说。
  徒步过程中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早上起来收拾营地,队员帐篷、餐厅帐、厨房帐、桌椅、垫子等装备,都要打包好装上牦牛;然后带领队员徒步;到了营地又要重新搭帐篷,这样反反复复,几乎一整天都在干活。
  阿旺是个随叫随到的人,早早起来干活,一直到晚上营地吃晚饭时才算休息。阿旺在山里给我的感觉就如同牦牛一样,让人宽心,不管什么天气,多累,只要有他们在,心里总是觉得安慰。
  阿旺家里有两个孩子,他没有固定的工作,盖房子、工地扛東西、修路、修桥——哪里有活干就去哪里。聂拉木地震后,很多房屋都变成危房,阿旺也肩负起了重建聂拉木的任务。
  今年开始,到希峰徒步的人逐渐多起来,到山里做牦牛工也成了他的主要收入之一。
  牦牛是藏区神一样的动物,农区用它来种田,牧区靠放牛来维生,历年来西藏的登山、徒步几乎都用牦牛来运输。牦牛在荒野的高山里,就成了队伍生命力最强有力的支撑。
  每次进山,牦牛工和牦牛都是我们队伍最坚实的保障,而领队没有了牦牛,也谈不上什么队员的保障了。常常不引起重视的牦牛,是我山里最喜欢的一支特殊队伍。
  这些牦牛有的已经步入中年,有的还是几岁的年轻人,每天都会出现一两头不听话乱跑的。有的物资被不听话的牦牛散落一地。有的爬山爬到山腰又跑到山下,牦牛工又得下山把它揪回来。每天早晚装卸物品时,也有牦牛不听话到处乱动的。
  这让牦牛工们很是头疼。牦牛队后勤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每天早上起来喂牛、打包物资、整理、抽签分组,再绑在牦牛身上,每天都会比整体队伍晚出发两个小时左右。
  即便烦琐,但牦牛队又是一个行进效率很高的队伍,路上很少休息,节奏不紧不慢,下午基本上都比队员先到,或者跟队员同时到达。

“藏狗在山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坦巴——是牦牛工阿旺的藏狗,如今已过中年的坦巴,右前腿和左后腿均有挫伤,走路一瘸一拐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
  像坦巴这样的藏狗,一直是牦牛工养来牧羊和进山放牛警惕危险的。时间长了,就成了主人在放牧日子里最忠实的朋友。
  一号营地的第二晚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雪足足有十多公分厚。我们晚饭后坐在帐篷里聊天、唱歌,直到天完全黑后,雪一直还飘着。睡觉前,我叫阿旺把坦巴弄到我们的餐厅帐睡觉,生怕它背上的毛被雪浸湿得太厉害,第二天早上结上冰就很难受了。
  第一次尝试把坦巴拖到帐篷里,还没进门口就转头走了,估计是它害怕这么多陌生的面孔,我便嘱咐阿旺等我们都去睡觉了,再把坦巴拖进帐篷。
  不知道是山里太寂寞,还是山里的气候太摧残青春,坦巴和阿旺身上都有着一种喜马拉雅山区特有的淳朴。每次看到阿旺,都是那张挂满笑容的褶皱的脸。而坦巴就在那里一动不动,会让你摸摸,从不见它兴奋,也懒得看你一眼,摸完它,该干吗干吗去了。   坦巴经常这样,在休息或在营地时,那副经历岁月沧桑的表情——从容、淡定、不惊不诧、不悲不喜。第一次出山后我就对朋友说,坦巴在山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每次看它自己坐着,眺望远方的时候,我就在想,它在思考什么,思念什么,憧憬什么,看着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可曾想起爱人、可曾想起家人、可曾想起这山里的点點滴滴。
  营地里有了坦巴,总是让人安心许多。每天早上大家吃早餐时,它都会主动在营地周围巡视一番。见到陌生的动物,即使远得我们都几乎无法看清,它也会警觉地叫上一段时间。
  在贡措露营那天早上,老蛙早早起来,走了几公里拍日出,我们队伍出发了才看到他远远地走回来,坦巴便冲到最前面,把老蛙当作一个陌生的外来人,一直追了一公里多,看到是自己人,便又跟着老蛙折回营地(坦巴一般都是跟着阿旺和牦牛队一起前进)。我当时想笑又觉得很欣慰。
  其实,对坦巴的担心是多余的,在这样环境里历练出来的藏狗,根本不需要过多担心,它早已历练了坚毅的性格。我想起小时候养过的一条土狗小黄。东北冬天早晚有零下二十几摄氏度,记得小黄刚拿回来时只有几个月大,父亲直接把它扔在外面,搭了个简易的窝,后来它慢慢习惯了寒冷。坐着或趴着,注视着远方的山,一动不动,困了就直接趴下去睡觉。
  也许是天生喜欢山里,喜欢大自然。对室内娇生惯养的人或宠物向来不感冒,这也是我喜欢户外的原因——历练性格、磨平棱角,跨过山河大海,穿过人山人海,才能平淡地对待人生——这也一直是我所追求和向往的。
  户外领队和向导,一直是小众又特殊的职业。西藏是个户外天堂,每年从成都、昆明、西宁和新疆骑行过来的驴友,数不胜数。有些把车子卖掉回家安居乐业了,有些留在拉萨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我便是留下的。
  很喜欢《登山圣经》开篇的一段话——我喜欢山里的感觉,那里有最纯粹的快乐。我相信深入户外“坑”的朋友,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也是我喜欢这个职业的原因之一。

  逃离北上广来到拉萨,缘由是我的性格不喜欢大城市的节奏,更倾向于自由的山野。雪地里长大的我,天性喜欢雪山,雪会给我带来无限的激情和快乐。
  户外领队在山野里,不光是带领大家安全地走完路线,更像是一个人生体验分享师。每年会遇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人,同聚在西藏某个山野的帐篷里,徒步时间虽然短暂,但一起经历过磨难和痛苦的陌生人,几乎都成为了朋友。
  在山里的餐厅帐里,没有权贵、财富和地位之分,大家一视同仁,敞开心扉分享彼此的经历和人生。我是幸运的,很少有这样的职业可以跟不同层次的人去谈心,如此近距离地交朋友—户外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桥梁。
  在城市这个罩笼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人不由自主向利益看齐,可能连自己都没有完全认识自己,何况身边的朋友。户外像是一个毫不讲道理的主持,剥去了每个人的皮,把人的本性赤裸裸地暴露在大自然面前。
  之前经常对朋友说一句话:在户外没有掩饰,只有最真实的自己。包括我在内,一个领队内心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乐在其中。为了追求心中的那些美好,户外正是一个好老师,教会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感恩,如何敬畏大自然。
其他文献
紫霞仙子港姐冠军和金马影帝  8月24日,电影《驻藏大臣》在拉萨市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举行开机暨新闻发布会。电影《驻藏大臣》是一部反映清朝中央政府派军抗击外敌侵略,加强对西藏地方管辖,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主题的爱国主义历史题材电影。故事发生在乾隆年间,六世班禅的异母兄弟沙玛尔巴勾结廓尔喀入侵西藏,乾隆派福康安、和琳二人率藏、汉、满、蒙等各民族军队赴藏,联合抗击廓尔喀侵略者,巩固了驻藏大臣
这张照片背后一组窑洞是当年18军在四川修建甘孜机场时,为了解决居住问题,在机场跑道南侧、西侧修建的“延安式”窑洞群,有七八个女兵,因半夜大雨窑洞坍塌,全部牺牲了  “作为18军的后代,我宣誓:做‘老西藏精神’的传承者,让父辈铸就的‘老西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我们一定为18军前辈的伟大形象添彩增光。”铿锵有力的誓词,在拉萨烈士陵园回响。  2020年10月底,在拉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24名18
让云飘浮在萨普神山。  让娜秀大地的麦田更加丰满。  又到了比如的黄金夏季,  花儿绽放,青稞酒更浓香。  让蜜蜂飞吧,让心里留着最后的芬芳。  谁此刻不在荒原,就不是过客。  谁此时落寞,就永远落寞。  但愿长醉不愿醒。做梦,发呆  在怒江峡谷不停地游走,  迂回,大雪纷飞。  离开比如那天是七月底,驱车不到半个小时,就爆了胎,距离之前遭遇泥石流的地方,也就几公里。天上飘着小雨,我在怒江大峡谷边
作者:陈家辉、杨永平  内容简介:纳木错地处羌塘高原南部,湖面海拔4725米,面积2020平方公里。其东南部为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面是广袤的羌塘高原,地势高亢,景色优美。  《纳木错常见植物图册》系统介绍了纳木错的主要植被类型。全书以图片为主,配以简单的文字介绍,为野外植被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被旅游人士作为高原植被方面的科普读物,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内容包括高寒湿地景观之一、
上午,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藏族人推开我的办公室,憨笑着问我:“老局长,还认识我吗?”我愣了一下,仔细看看,摇摇头,真的是认不出来。他说:“我是索朗旺堆,是李彬的儿子啊!”说着,他抓着我的手,放在他脸上亲亲。  哦!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候,我是那曲地区文化局局长,我的同事李彬是副局长。在藏北,说李彬恐怕知道的人不太多,可要说他的藏名“土敦”,就都知道了。我问他土敦是什么意思?李彬解释说,
在上世纪80年代奔向西藏的那群时尚青年中,牟森是显眼的一个。  显眼的个子、显眼的才华、显眼的情怀。  和那个时代所有同龄人一样,他揣着梦想来到西藏;  离开后的几十年,西藏仍是他生命不变的主题之一。  人物:牟森,上世纪80年代曾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工作,后创建蛙实验剧团和戏剧车间,被称为“中国先锋戏剧的先驱”,现任职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由其开创的新门类课程“跨媒体巨构”。  “青春戛然而止”  
瓊林村最后的米剂(即助理巫师)达果老人,也是南伊沟最后一个会看鸡肝算卦的人秋物  密林里的一声虎啸。林芝的秋天,因森林之虎珞巴人的存在而显得别有生机。  我对西藏民间的流通一向敬佩有加,曾经在那曲买到过阿富汗的杏仁蜜饯,在拉萨买到过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手电筒,但是当我在成都某个德格藏家的私人博物馆中看到珞巴族崩尼、阿布达尼等部落的竹编小帽时,还是觉得震撼。  “这些都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一定要把它保存好
拉丁學名:Dremomys lokriah  形态特征:头体长16.5~20.5厘米;尾长13.5~22厘米,体色呈暗赤褐色;耳背面有一个明显的白色略带淡黄色的斑,腹毛橘黄到米黄色。尾上下有黑色和浅黄白色相间而不甚有规则的环纹。  生活习性: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等地,栖息于海拔1500~3400米的树林中,以果实、坚果和植物其他部分及昆虫为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中最常见的哺乳动物。
车子经过一个巨大的垃圾堆,一拐弯开进了嘈杂的岗底斯宾馆大院中。我探头看看窗外。七八辆越野吉普旁,一群穿着大红大紫冲峰衣的人正叽叽喳喳地搬他们夸张的行李,氧气袋、睡袋和摄影包。同行几个从日喀则来阿里机场打工的藏族小伙和姑娘们早下了车,一脸怯怯的表情,挤在一旁。  九年前,我和两个日本青年一起住在岗底斯旅馆的一间小屋里,好几次被从屋顶漏进的夜雨打醒。那时的岗底斯旅馆不过是几溜简陋砖房围出的院子,院子外
1950年8月1日,陈忠义出征前给家中的一封信甘谷车站陈忠义和战友合影(右一)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火车站,是西行铁路线上一名不见经传的小车站。2014年7月以来,我连续三年乘坐广州经由武昌至拉萨的Z264列车途经这里。由于列车在此不停站,我只能用手机拍下飞驰的站牌,默默敬礼。  新疆先遣连烈士陈忠义之子陈永泰的一家,就生活在这个县城。  陈忠义报名参军离家时陈永泰只有3岁,因为年幼,他对父亲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