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0-0335-01婴幼儿静脉采集血样本是难度最大的群体。血管细,婴幼儿不配合。家长对孩子的疼爱,要求非常高。对于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是很关键的。我们通过对560例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成功率达96%,,使患者家属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10-2011.6月婴幼儿门诊静脉采血560人次。最小30天,最大6岁。男283人,女277人。采血量2-8ml。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
2方法
2.1选择血管技巧:患儿较胖又不会握拳多选择大隐静脉。大隐静脉仔细触摸,大多都可触摸到。患儿较瘦多选择肘正中、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会握拳的患儿多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2.2与患儿沟通的技巧:首先我们要与患儿打招呼,关爱患儿,减轻那些患儿对医务人员的惧怕感,同时也给家长一些安全感和信任感。对能对话的患儿,我们问一些他(她)能回答的问题,如“几岁了”、“上幼儿园了吗”、“属什么的”、“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等。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同时也拉近了与患儿的距离。也要指导好家属,抱好、扶好婴幼儿,协助我们固定好患儿穿刺点两端的肢体。
2.3穿刺血管技巧:对于血管暴露明显或虽看不见但触摸明显,以左手握住穿刺点远端的肢体,起到固定肢体、固定血管的作用,右手持针柄上下面以20°-30°角在血管上方快速直刺进针。对于触摸手感不明显我们采用以10°角缓慢进针,因为患儿血管细进针空间小。回血后连接真空采血管后立即松开止血带,因为扎着止血带是很痛的。血流不畅时,动一动针头,同时我们可用手挤压穿刺点近端的肢体,起到止血带的作用,可顺利完成所需的采集血量。完成所需采血量拔针,指导家属用两根棉签沿血管方向按3-5分钟。
3结果
一针见血符合率516例,因技术原因而失败21例,因患儿挣脱将针头拔出23例。
4讨论
4.1婴幼儿四肢静脉采血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家属也愿意接受。要选择大血管,不要选择末梢的小血管,末梢的小血管很难采集到所需的血量。选择血管时,看与触摸相结合,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只要看到,且可触摸到,在血管上方以20°~30°角快速直刺静脉,因小儿静脉弹性好且固定,进针路径又短,一次成功率可达100%;对于那些扎上止血带,体表上看不到,但可触摸到,我们在体表上找到一些可作为标记的特征,如轻微皱褶、小的斑点、色素沉着、颜色轻微变化等,因小儿血管弹性好且固定,以30°角快速直刺,但对那些较胖的儿童针头进入皮肤后,用左手食指避开穿刺点触摸血管以引导进针方向和深度,可顺利完成血液采集;对于触摸感不明显,可又在血管走行处,我们采用以10°角缓慢进针法,因小儿血管细进针空间小,防止刺穿血管,造成采血失败。对于那些不会握拳找不到肘部血管的儿童,我们可寻找手背静脉或大隐静脉完成采集血液。
4.2给婴幼儿采血时,沟通交流分散患儿注意力很关键。婴幼儿对情感反应小,但对情感氛围比较敏感[1],我们在采血前要以亲切的语言与患儿打招呼,温柔的动作安抚患儿,语气和蔼可亲,唤起患儿亲昵感,满足患儿爱的需要,让患儿产生安全感、亲切感,消除惧怕恐惧医务人员的心理,使患儿能安静下来;满足患儿自尊心和虚荣心的需求[2],对于较大的幼儿我们有目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操作;分散注意力,缓解患儿的疼痛感。人的任何感觉都是注意的结果,越是注意它感觉越强烈,体验越深刻,婴幼儿的注意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转移,在采血过程中,可提一些问题,利用语言、玩具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血液的采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对婴幼儿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有些患儿在采血过程中表现很平静,完全没有哭闹、挣脱等恐惧表现,使一针采血成功率大大提高。
4.3采血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技能。目前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每位家庭成员都视其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当看到孩子患病,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家长们就表现为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在静脉采血时,要求较高,同时患儿表现哭闹、挣脱,我们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惊慌,表现为沉着、冷静、细心和耐心,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的心情,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他(他)们感受到你的热情服务,积极配合你的操作,避免了发生口角和纠纷。操作时动作快速敏捷、准确,同时要正确指导家属扶好患儿,防止穿刺后因患儿挣脱导致失败。拔针后一定要嘱咐家属用一手拇指按压棉签压住穿刺点,另外四指固定好肢体,防止因患儿肢体活动引起出血。
综上所述,婴幼儿静脉采血时,要做好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仔细评估血管,操作时要快速敏捷,婴幼儿血管固定弹性好,只要看到摸准,就快速进针。缩短等待时间,减少患儿不耐烦时间,减少家长焦虑心情。有效提高了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满意度。参考文献
[1]陆华娟.心理护理在小兒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1,15(3):343
[2]赵致,彭敬红.门诊抽血室做好婴幼儿及儿童静脉采血的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误诊学志,2007,7(21):5185
1临床资料
2010.10-2011.6月婴幼儿门诊静脉采血560人次。最小30天,最大6岁。男283人,女277人。采血量2-8ml。采血部位四肢浅静脉。
2方法
2.1选择血管技巧:患儿较胖又不会握拳多选择大隐静脉。大隐静脉仔细触摸,大多都可触摸到。患儿较瘦多选择肘正中、头静脉、贵要静脉、手背静脉。会握拳的患儿多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
2.2与患儿沟通的技巧:首先我们要与患儿打招呼,关爱患儿,减轻那些患儿对医务人员的惧怕感,同时也给家长一些安全感和信任感。对能对话的患儿,我们问一些他(她)能回答的问题,如“几岁了”、“上幼儿园了吗”、“属什么的”、“喜欢看什么动画片”等。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同时也拉近了与患儿的距离。也要指导好家属,抱好、扶好婴幼儿,协助我们固定好患儿穿刺点两端的肢体。
2.3穿刺血管技巧:对于血管暴露明显或虽看不见但触摸明显,以左手握住穿刺点远端的肢体,起到固定肢体、固定血管的作用,右手持针柄上下面以20°-30°角在血管上方快速直刺进针。对于触摸手感不明显我们采用以10°角缓慢进针,因为患儿血管细进针空间小。回血后连接真空采血管后立即松开止血带,因为扎着止血带是很痛的。血流不畅时,动一动针头,同时我们可用手挤压穿刺点近端的肢体,起到止血带的作用,可顺利完成所需的采集血量。完成所需采血量拔针,指导家属用两根棉签沿血管方向按3-5分钟。
3结果
一针见血符合率516例,因技术原因而失败21例,因患儿挣脱将针头拔出23例。
4讨论
4.1婴幼儿四肢静脉采血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家属也愿意接受。要选择大血管,不要选择末梢的小血管,末梢的小血管很难采集到所需的血量。选择血管时,看与触摸相结合,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只要看到,且可触摸到,在血管上方以20°~30°角快速直刺静脉,因小儿静脉弹性好且固定,进针路径又短,一次成功率可达100%;对于那些扎上止血带,体表上看不到,但可触摸到,我们在体表上找到一些可作为标记的特征,如轻微皱褶、小的斑点、色素沉着、颜色轻微变化等,因小儿血管弹性好且固定,以30°角快速直刺,但对那些较胖的儿童针头进入皮肤后,用左手食指避开穿刺点触摸血管以引导进针方向和深度,可顺利完成血液采集;对于触摸感不明显,可又在血管走行处,我们采用以10°角缓慢进针法,因小儿血管细进针空间小,防止刺穿血管,造成采血失败。对于那些不会握拳找不到肘部血管的儿童,我们可寻找手背静脉或大隐静脉完成采集血液。
4.2给婴幼儿采血时,沟通交流分散患儿注意力很关键。婴幼儿对情感反应小,但对情感氛围比较敏感[1],我们在采血前要以亲切的语言与患儿打招呼,温柔的动作安抚患儿,语气和蔼可亲,唤起患儿亲昵感,满足患儿爱的需要,让患儿产生安全感、亲切感,消除惧怕恐惧医务人员的心理,使患儿能安静下来;满足患儿自尊心和虚荣心的需求[2],对于较大的幼儿我们有目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操作;分散注意力,缓解患儿的疼痛感。人的任何感觉都是注意的结果,越是注意它感觉越强烈,体验越深刻,婴幼儿的注意力较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转移,在采血过程中,可提一些问题,利用语言、玩具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让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血液的采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对婴幼儿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有些患儿在采血过程中表现很平静,完全没有哭闹、挣脱等恐惧表现,使一针采血成功率大大提高。
4.3采血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技能。目前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每位家庭成员都视其为掌上明珠,疼爱有加,当看到孩子患病,接受侵袭性操作时,家长们就表现为坐立不安,精神紧张,在静脉采血时,要求较高,同时患儿表现哭闹、挣脱,我们压力很大,但是,我们要保持稳定的情绪,不要惊慌,表现为沉着、冷静、细心和耐心,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的心情,给予他们安全感和信任感,使他(他)们感受到你的热情服务,积极配合你的操作,避免了发生口角和纠纷。操作时动作快速敏捷、准确,同时要正确指导家属扶好患儿,防止穿刺后因患儿挣脱导致失败。拔针后一定要嘱咐家属用一手拇指按压棉签压住穿刺点,另外四指固定好肢体,防止因患儿肢体活动引起出血。
综上所述,婴幼儿静脉采血时,要做好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交流,仔细评估血管,操作时要快速敏捷,婴幼儿血管固定弹性好,只要看到摸准,就快速进针。缩短等待时间,减少患儿不耐烦时间,减少家长焦虑心情。有效提高了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满意度。参考文献
[1]陆华娟.心理护理在小兒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01,15(3):343
[2]赵致,彭敬红.门诊抽血室做好婴幼儿及儿童静脉采血的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误诊学志,2007,7(21):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