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阐述了现有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重点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法、评价体系的完善及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多方面进行探讨,进而形成本校特色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新体系。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教学的质量。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思考并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校使用《电子技术基础》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这教材只重视理论传授、重视知识的严密性,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内容,电路原理讲得很深奥,不重视实践。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大多数从事的是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而这些在现在使用的教材设置中往往都是被轻视的,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难度比较大。另外,实训的评价还停留在以实训报告为依据来评定实训成绩,不但给本不爱学习的学生钻了空子,也不符合中职生实训教学的要求。
二、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重振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它是学习得以持之以恒的保障,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很多中专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多是在批评与被遗弃中走过的;有一些成绩时,得不到家长、同学、老师的肯定和关注,没有学习的荣誉感、成就感,对学习也就没有了兴趣。为此,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爱护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心中有他。即使是些小的成绩,有些小好转也应以表扬,尽量少批评。同时,多举例一些本校甚至本专业一些成才的实例,让他们知道来到这个学校读中专也是有前途的。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本来就不爱学习的学生们不但喜欢上你,并喜欢上这门课,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理论太深的内容,多动手,少理论作业,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爱动手、动手能力强的作用。如在第一学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制作简单而又有趣味功率放大电路,把学生的精力引到小电路的制作上,尽管作品只要能把声音放大,甚至只有尖叫刺耳的噪声,对于他们来说,都能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成功带来的快感的时候,可以教学生进一步辨识元件,元件好坏判断,根据原理图制作成印刷图进而讲授电路工作原理、制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后,表扬制作成功的,指导修复未成功的;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制作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大胆调整教材内容,掌握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材对于器件的讲解,过分注重器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及一些复杂的推理计算。在备课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教材内容,去粗取精,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实践应用,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介绍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时,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只要求学生知道放大器只能对某一范围内的频率信号具有相同的放大效果。而对其它信号可能就不具备放大作用,很自然地又得出了通频带的概念,学生了解这些也就够了。
另外,在理論教学中,选用的例题与习题也很少涉及实际问题。这就使学生感到难以将电路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同时也不清楚电路理论所学的各部分内容在后继专业课中的应用。因此,尽管教师反复强调《电子技术基础》课的重要性而学生却难以领会,往往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为改变这一状况,要在教学中注意收集各种工程实际中或生活用电方面的电路问题,穿插到各章相应的内容中去讲解,使学生了解到电路理论并不抽象,而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着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三)组织并上好实训课是本课程教学最活跃的、最具生命力的环节。
在实训教学中,实训的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教学中充分使用直观演示法是学习效率较高的方法。在教学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力求对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对于复杂操作,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时也用项目教学法,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实训教学中还要讲究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在课堂实训操作分组上,学习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大约平均分配到各组,以能力强的带动能力差的;在课外成立电工服务兴趣小组,以高年级的带动低年级,使专业内形成精英带动后进,形成良好的学风;通过对外服务,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专业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收费艺术等。
三、不断完善本课程实训课的评价体系
实训课程的考核不是以实训报告为依据来评定成绩,而是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侧重技能方面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训课,我们将实训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细化成绩的评定。 (1)实训态度:把每次的实训课分准备和德育两部份。准备是前一个星期通过课堂教学把实训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提前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上实训课前,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鼓励学生有备而来。德育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和课堂纪律,根据签到以及课堂的情况打分,迟到、早退按照不同程度扣分。实训态度成绩一般占20%。
(2)操作:实验操作当堂打分,根据学生在实训室里的表现,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3)實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成绩一般占30%。
实训评价方法要从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给学生做出明确评分标准,学生在此评价标准下,可以对照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实训过程,明确自己技能训练的要求,确保实训过程的规范性,以使自身的行为习惯、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四、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是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专业教师要不定期到企业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学校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并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等,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五、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新体系。通过教学改革,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深知: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龙兴.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石小法.电子技能与实训(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3]程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6]刘文静.项目教学法[J].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8.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探讨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子类专业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教学的质量。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电子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一些探索、思考并不断的改进完善。
一、目前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校使用《电子技术基础》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这教材只重视理论传授、重视知识的严密性,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编排内容,电路原理讲得很深奥,不重视实践。但是对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他们需要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大多数从事的是装配、检测、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而这些在现在使用的教材设置中往往都是被轻视的,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难度比较大。另外,实训的评价还停留在以实训报告为依据来评定实训成绩,不但给本不爱学习的学生钻了空子,也不符合中职生实训教学的要求。
二、本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重振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它是学习得以持之以恒的保障,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很多中专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多是在批评与被遗弃中走过的;有一些成绩时,得不到家长、同学、老师的肯定和关注,没有学习的荣誉感、成就感,对学习也就没有了兴趣。为此,我们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爱护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老师心中有他。即使是些小的成绩,有些小好转也应以表扬,尽量少批评。同时,多举例一些本校甚至本专业一些成才的实例,让他们知道来到这个学校读中专也是有前途的。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本来就不爱学习的学生们不但喜欢上你,并喜欢上这门课,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理论太深的内容,多动手,少理论作业,充分发挥这类学生爱动手、动手能力强的作用。如在第一学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制作简单而又有趣味功率放大电路,把学生的精力引到小电路的制作上,尽管作品只要能把声音放大,甚至只有尖叫刺耳的噪声,对于他们来说,都能看到他们成功的喜悦。在这种成功带来的快感的时候,可以教学生进一步辨识元件,元件好坏判断,根据原理图制作成印刷图进而讲授电路工作原理、制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最后,表扬制作成功的,指导修复未成功的;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制作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大胆调整教材内容,掌握理论教学的“必需、够用”原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教材对于器件的讲解,过分注重器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及一些复杂的推理计算。在备课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教材内容,去粗取精,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实践应用,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在介绍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时,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只要求学生知道放大器只能对某一范围内的频率信号具有相同的放大效果。而对其它信号可能就不具备放大作用,很自然地又得出了通频带的概念,学生了解这些也就够了。
另外,在理論教学中,选用的例题与习题也很少涉及实际问题。这就使学生感到难以将电路理论与工程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同时也不清楚电路理论所学的各部分内容在后继专业课中的应用。因此,尽管教师反复强调《电子技术基础》课的重要性而学生却难以领会,往往就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的效果不尽人意。为改变这一状况,要在教学中注意收集各种工程实际中或生活用电方面的电路问题,穿插到各章相应的内容中去讲解,使学生了解到电路理论并不抽象,而是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着的、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三)组织并上好实训课是本课程教学最活跃的、最具生命力的环节。
在实训教学中,实训的第一课就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与其他专业实训相比,电工实训由于其专业性质的特殊性,学生常常需要处在交流220v/380v的强电环境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或因操作不规范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所以实训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稍为不慎,便会造成重大教学安全事故。教学中充分使用直观演示法是学习效率较高的方法。在教学各种电工安全工具、仪表的使用等内容时,指导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力求对每一种工具、仪表的使用方法熟练地做出正确、完整、规范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演示的过程中,对于简单的操作,指导教师只需要演示一遍,对于复杂操作,在教师演示结束后,还可采取个别学生模仿演示,多数学生观摩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过程。当学生在模仿演示中出现错误时,指导教师要纠正错误,并提出注意事项。为提高示范操作的效果,指导教师还可使用电化教学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时也用项目教学法,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协作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实训教学中还要讲究以点带面,以老带新。在课堂实训操作分组上,学习好的、动手能力强的大约平均分配到各组,以能力强的带动能力差的;在课外成立电工服务兴趣小组,以高年级的带动低年级,使专业内形成精英带动后进,形成良好的学风;通过对外服务,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专业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收费艺术等。
三、不断完善本课程实训课的评价体系
实训课程的考核不是以实训报告为依据来评定成绩,而是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操作情况、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侧重技能方面的考核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为了杜绝学生应付实训课,我们将实训课程考核分解为几个过程,细化成绩的评定。 (1)实训态度:把每次的实训课分准备和德育两部份。准备是前一个星期通过课堂教学把实训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提前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准备。上实训课前,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鼓励学生有备而来。德育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和课堂纪律,根据签到以及课堂的情况打分,迟到、早退按照不同程度扣分。实训态度成绩一般占20%。
(2)操作:实验操作当堂打分,根据学生在实训室里的表现,主要包含操作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卫生情况。操作阶段的成绩一般占50%。
(3)實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实验总结和分析能力的依据,成绩一般占30%。
实训评价方法要从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安全文明生产等方面给学生做出明确评分标准,学生在此评价标准下,可以对照评价标准规范自己的实训过程,明确自己技能训练的要求,确保实训过程的规范性,以使自身的行为习惯、操作技能得到进一步的规范和提高。
四、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是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专业教师要不定期到企业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学校要组织多样化的教师学习形式,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并鼓励教师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等,努力建设一支“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五、结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新体系。通过教学改革,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深知: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专业方向的不断调整,《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张龙兴.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2]石小法.电子技能与实训(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3]程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6]刘文静.项目教学法[J].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