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内容. 教学目标:
⑴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获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
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教学重点: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个袋子,8个球。
教学过程:
1 创设游戏情景,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玩几个游戏,下面这个游戏叫抢凳子。听清要求,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你就围着凳子走,音乐一停,你就马上坐在凳子上,当然一个凳子只能坐一个人,也不能让凳子空着,听明白了吗?首先请两名同学上来。
(指2名同学到讲台前,指导学生一个凳子旁边站一个人)
师:玩之前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两个同学一定坐到凳子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他们两个肯定都能坐到凳子。
(音乐响起,2个同学围2个凳子走,最后都坐到了凳子上)
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同学上来,2个凳子3个人,大家猜猜谁有可能坐到凳子,为什么?
生1:我猜是张天一坐到凳子,因为他长得非常壮。
生2:我认为范亚奇能坐到凳子,因为他动作很快。
(音乐响起,3个人2个坐在凳子上。)
师:看谁猜对了,如果把凳子全都拿走,谁有可能坐到凳子?
生:谁都不可能坐到凳子,没有凳子了怎么坐啊?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这是个游戏,那平时坐公共汽车是不是也也要抢凳子?
生:不能抢,应该让给老爷爷坐。
师:对,要互相谦让,谦让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2 摸球游戏 进一步感知
师:怎么样这个游戏好玩吗?不过下面这个游戏更好玩?还玩吗?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面都有8个球,下面就来个摸球比赛,先听清要求:
⑴小组6个同学轮流摸1次,摸之前先把袋子里的球搅一下,组长注意:不管是谁只要摸到红球就在练习本上打个√。组长先摸,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在地上。
⑵摸的时候,不准往袋子看,一个同学摸完,一定要把球再放回袋子。最后哪个小组摸到红球次数最多哪个小组就赢了,听懂了吗?开始行动吧。
(老师参与每个小组,观察每个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
全班交流模球结果:
师:小组长说说你们组摸到了几次红球?
第一小组:我们组摸到了三次红球。
第二小组:我们组摸到了6次红球。
第三小组:我们组一个红球也没摸到。
师:看来第二小组赢了,祝贺你们,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有)那这样吧,6个人分工合作,把球倒进着塑料袋。
师:现在小组长把袋子举起来,互相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这不公平,我们小组一个红球也没有。
生:我们小组全是红球。
师:看来问题不少,咱们一个一个看看。
2.1 在活动中体会“一定”
师:摸到6次的小组长上来
师:谁说说他们组为什么这么厉害?
生:他们全是红球当然厉害,我们要都是红球也会这么厉害。
师:原来是这样,我来模模。
老师边摸边问:我一定摸到红球吗?(一定)
再摸一定是红球吗?(一定)
摸到明天呢?(还是红球)
师:一定这个词用在这儿非常准确,把它写下来。(板书:一定)
师:怎样放球一定摸到红球?
生:全都是红球。(随机板书:全是)。
问:如果袋子里全是白球,结果会怎样?全是黑球呢?
问:怎样放球,一定摸到紫球?
2.2 进一步体会“不可能”
师:摸到0次的那个小组请上来,(故意问)你们这两个小组长是怎么当的?一次红球也没摸到。
生:我们一个红球也没有肯定摸不到。
生:没有红球绝对不可能摸到红球。
师:真摸不到红球吗?我可不信,再来试一试。
边摸边问:可能摸到红球吗?
生:不可能。
师:要是摸上10次? 100次呢?
师:不可能用在这儿很合适,也把它写下来。(板书:不可能)
问:怎样放球不可能摸到红球?
生:不放红球。(随机板:没有)
问:在这个袋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袋子里没有红球。
问:还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也不可能摸到白球。
2.3 体会“可能”的含义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的袋子里也有红球也有蓝球,还有绿球,有时候摸到红球,有时候摸到绿球,还有时候摸到蓝球。
师:你说得很完整,你说得有时候这个词还能换个说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可能)
问:如果可能摸到红球,该怎样放球?
巩固提问:
①大家注意,我在袋子里再放一个黄球,你说可能摸到什么球?
再放一个白球呢?
②摸到那个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3 在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 的基础上再次摸球 师:看来这场比赛的确不公平,要不再来一次行吗?小组长先把这个袋子拉上,放进桌洞,再把桌洞里一个塑料袋和一筐球拿出来,下面根据要求把球放进它这个袋子,这次我可要提醒大家,要想赢那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先商量,再放球,行吗?看大屏幕。
电脑出示:
①怎样放球,一定摸到蓝球。
②怎样放球,可能摸到蓝球。
③怎样放球,不可能摸到蓝球。
学生讨论后展示每个小组的方法:
4 梯度练习
4.1 填空
(1)今天( )有人走路。
(2)太阳( )从东方升起。
(3)明天( )有外星人到来。
(4)我明天( )受到老师的表扬。
4.2 想想身边的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
4.3 联系生活:
王老师、付老师和吕老师的属相分别是属马、牛、虎。其中王老师不属虎,吕老师既不属马也不属虎,想三位老师的属相分别是什么?
4.4 小结:
师:大家看,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这就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5 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了很多东西,有些同学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谁能说说下节课你还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吗?
生:我想下一课要是积极发言就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
生:我一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我是最棒的。
师:你很自信,其实在每一节,只要你认真听,大胆说,勇敢地展示自己,我相信你一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节课先上到这儿,下课。
《可能性》设计意图
《可能性》这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在这节课中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接感受。这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概率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结果,再在学习小组中合作进行游戏,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纵观这节课有一下特点:
以活动贯穿始终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在本节课中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在本节课中设计了“抢凳子”“不公平摸球比赛”和“公平的摸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二年级的学生从被动听到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一个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本节课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一定”“可能”“不可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一定”“可能”“不可能”有了初步的感受,而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集中实际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而且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注重了走进生活,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属相,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等等,这一系列的安排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组合作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这节课尽可能地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地方式,发挥群体效应。重视了学生地交流。讨论怎样放球才能符合要求,这是小组内学生间地交流,学生按要求放球后演示汇报,这是全班进行了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地认识。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地探究地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地主动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获,创造条件让思维活跃地学生有创新地机会。
呈现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发展地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这节课,老师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地评价评价多是关注他们参与学习地活动地热情,特别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地良好品质与习惯。如积极地学习态度,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倾听他人地意见,愿意和同伴合作并表达自己地想法,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发展地动力。
⑴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获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
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
教学重点: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学具准备:每组准备一个袋子,8个球。
教学过程:
1 创设游戏情景,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玩几个游戏,下面这个游戏叫抢凳子。听清要求,当音乐响起的时候你就围着凳子走,音乐一停,你就马上坐在凳子上,当然一个凳子只能坐一个人,也不能让凳子空着,听明白了吗?首先请两名同学上来。
(指2名同学到讲台前,指导学生一个凳子旁边站一个人)
师:玩之前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两个同学一定坐到凳子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他们两个肯定都能坐到凳子。
(音乐响起,2个同学围2个凳子走,最后都坐到了凳子上)
师:现在我再请一名同学上来,2个凳子3个人,大家猜猜谁有可能坐到凳子,为什么?
生1:我猜是张天一坐到凳子,因为他长得非常壮。
生2:我认为范亚奇能坐到凳子,因为他动作很快。
(音乐响起,3个人2个坐在凳子上。)
师:看谁猜对了,如果把凳子全都拿走,谁有可能坐到凳子?
生:谁都不可能坐到凳子,没有凳子了怎么坐啊?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这是个游戏,那平时坐公共汽车是不是也也要抢凳子?
生:不能抢,应该让给老爷爷坐。
师:对,要互相谦让,谦让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2 摸球游戏 进一步感知
师:怎么样这个游戏好玩吗?不过下面这个游戏更好玩?还玩吗?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面都有8个球,下面就来个摸球比赛,先听清要求:
⑴小组6个同学轮流摸1次,摸之前先把袋子里的球搅一下,组长注意:不管是谁只要摸到红球就在练习本上打个√。组长先摸,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在地上。
⑵摸的时候,不准往袋子看,一个同学摸完,一定要把球再放回袋子。最后哪个小组摸到红球次数最多哪个小组就赢了,听懂了吗?开始行动吧。
(老师参与每个小组,观察每个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
全班交流模球结果:
师:小组长说说你们组摸到了几次红球?
第一小组:我们组摸到了三次红球。
第二小组:我们组摸到了6次红球。
第三小组:我们组一个红球也没摸到。
师:看来第二小组赢了,祝贺你们,对这个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有)那这样吧,6个人分工合作,把球倒进着塑料袋。
师:现在小组长把袋子举起来,互相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这不公平,我们小组一个红球也没有。
生:我们小组全是红球。
师:看来问题不少,咱们一个一个看看。
2.1 在活动中体会“一定”
师:摸到6次的小组长上来
师:谁说说他们组为什么这么厉害?
生:他们全是红球当然厉害,我们要都是红球也会这么厉害。
师:原来是这样,我来模模。
老师边摸边问:我一定摸到红球吗?(一定)
再摸一定是红球吗?(一定)
摸到明天呢?(还是红球)
师:一定这个词用在这儿非常准确,把它写下来。(板书:一定)
师:怎样放球一定摸到红球?
生:全都是红球。(随机板书:全是)。
问:如果袋子里全是白球,结果会怎样?全是黑球呢?
问:怎样放球,一定摸到紫球?
2.2 进一步体会“不可能”
师:摸到0次的那个小组请上来,(故意问)你们这两个小组长是怎么当的?一次红球也没摸到。
生:我们一个红球也没有肯定摸不到。
生:没有红球绝对不可能摸到红球。
师:真摸不到红球吗?我可不信,再来试一试。
边摸边问:可能摸到红球吗?
生:不可能。
师:要是摸上10次? 100次呢?
师:不可能用在这儿很合适,也把它写下来。(板书:不可能)
问:怎样放球不可能摸到红球?
生:不放红球。(随机板:没有)
问:在这个袋子里可能摸到黑球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袋子里没有红球。
问:还不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也不可能摸到白球。
2.3 体会“可能”的含义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情况。
生:我们小组的袋子里也有红球也有蓝球,还有绿球,有时候摸到红球,有时候摸到绿球,还有时候摸到蓝球。
师:你说得很完整,你说得有时候这个词还能换个说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可能)
问:如果可能摸到红球,该怎样放球?
巩固提问:
①大家注意,我在袋子里再放一个黄球,你说可能摸到什么球?
再放一个白球呢?
②摸到那个球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3 在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 的基础上再次摸球 师:看来这场比赛的确不公平,要不再来一次行吗?小组长先把这个袋子拉上,放进桌洞,再把桌洞里一个塑料袋和一筐球拿出来,下面根据要求把球放进它这个袋子,这次我可要提醒大家,要想赢那就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先商量,再放球,行吗?看大屏幕。
电脑出示:
①怎样放球,一定摸到蓝球。
②怎样放球,可能摸到蓝球。
③怎样放球,不可能摸到蓝球。
学生讨论后展示每个小组的方法:
4 梯度练习
4.1 填空
(1)今天( )有人走路。
(2)太阳( )从东方升起。
(3)明天( )有外星人到来。
(4)我明天( )受到老师的表扬。
4.2 想想身边的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
4.3 联系生活:
王老师、付老师和吕老师的属相分别是属马、牛、虎。其中王老师不属虎,吕老师既不属马也不属虎,想三位老师的属相分别是什么?
4.4 小结:
师:大家看,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这就是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5 小结
师:这节课大家学了很多东西,有些同学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谁能说说下节课你还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吗?
生:我想下一课要是积极发言就可能受到老师的表扬。
生:我一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因为我是最棒的。
师:你很自信,其实在每一节,只要你认真听,大胆说,勇敢地展示自己,我相信你一定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这节课先上到这儿,下课。
《可能性》设计意图
《可能性》这节课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在这节课中主要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获得对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接感受。这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概率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测结果,再在学习小组中合作进行游戏,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纵观这节课有一下特点:
以活动贯穿始终活动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在本节课中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在本节课中设计了“抢凳子”“不公平摸球比赛”和“公平的摸球比赛”等一系列活动,让二年级的学生从被动听到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一个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本节课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一定”“可能”“不可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不仅使学生对“一定”“可能”“不可能”有了初步的感受,而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集中实际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而且在练习题的设计中也注重了走进生活,让学生猜猜老师的属相,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等等,这一系列的安排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明白了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组合作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这节课尽可能地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地方式,发挥群体效应。重视了学生地交流。讨论怎样放球才能符合要求,这是小组内学生间地交流,学生按要求放球后演示汇报,这是全班进行了交流。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地认识。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充足地探究地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地主动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获,创造条件让思维活跃地学生有创新地机会。
呈现多元评价
课堂教学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用发展地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这节课,老师力争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地评价评价多是关注他们参与学习地活动地热情,特别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地良好品质与习惯。如积极地学习态度,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倾听他人地意见,愿意和同伴合作并表达自己地想法,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认识自我,学会欣赏他人,使评价成为他们主动发展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