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尼关系友好发展的不断推进,尼泊尔的汉语教学事业蒸蒸日上,同时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结合前人的研究和相关调查,笔者以自身在尼泊尔的教学实践出发,根据大部分志愿者教学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在尼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 自我提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31-01
一、重视汉语课堂,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虽然尼泊尔大部分学校对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但作为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必须重视自己所教授的科目。71.79%的志愿者认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重视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势必会造成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在问卷星“你最不能容忍的行为”一问题中,搜索关键词“吵闹、说话”,该词在志愿者答案中出现频率为59.0%,46.2%的志愿者对“你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一问的回答是“课堂纪律差”,说明大部分志愿者最受困扰的问题是学生上课说话吵闹,且找不到课堂管理的有效方法。74.36%的志愿者认为在课堂管理的多重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现并重视关键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重视自我提升
通过实践可知,志愿者们认为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最大的困难,除了学校不支持和缺乏相关培训之外,对学生不了解和语言沟通不畅也占一定比例。因此,笔者认为志愿者需要多关注学生,多主动和学生交流,并努力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帮助和当地教师及学生顺利沟通。
三、多关注学生
笔者认为,对学生不了解一方面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关,一方面与教师课下很少与学生沟通有关。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志愿者从自身努力来解决。
首先,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此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或成人相比,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学习目标并不明确,他们很少能够想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希望自己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汉语水平。尼泊尔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明显特点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清楚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进而制定相应的汉语教学基本目标及教学计划,寻找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技巧,从而更好的提高目标学生的汉语水平,为系统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尼泊尔中小学生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志愿者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语言学习关键期的优势,因势利导,使学生语言学习的潜能被最大化发掘。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行施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本身也会感到事倍功半。
其次,大部分志愿者除了上课时间,课下很少与学生交流,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也是志愿者认为不了解学生的主要原因。问卷显示,认为理想的课堂是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的志愿者中,有48.39%的人能够做到课后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交流。只有多沟通、共游戏,才能更深入的走进学生内心,获得学生的认同。
四、提升自身交际能力
作为外教,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免不了要与当地人沟通,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中,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步骤。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虽然大部分志愿者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但多年缺乏语言环境,且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中成长,志愿者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很一般,加之尼泊尔人说英语时口音浓重,加剧了汉语教师与当地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障碍。因此志愿者要在适应当地口音的同时,努力练习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补充常用词汇量,以此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五、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前提是要先了解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汉语基础。尼泊尔中小学生的汉语基本上是零基础,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在7到11岁之间,心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汉语的学习目的十分不明确。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会经常有一些学生不听讲,在下面吵闹玩耍,我就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汉语,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学习汉语也不能去中国啊;我们是尼泊尔人,为什么要学汉语。但大多数学生虽然对学汉语的目的很模糊,由于对汉语老师或中国文化或者父母工作的原因,对汉语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部分汉语学得特别好的学生是心中有长大去中国学习的梦想,或者家长非常支持学汉语。
从上述来看,学生的内心还是对汉语有一定兴趣的,一部分学生虽然不知道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却有学习汉语的愿望。根据这些我们就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合理教学目标,那就是不需要掌握语言理论,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以及基本的日常用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一直保持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
六、认清现实,及时调整
38.5%的志愿者在“你可以容忍的行为是”一问中,回答“睡觉或者喝水”,二者均是不会发出噪音的行为,51.3%的志愿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有良好的课堂纪律,说明志愿者们对安静的课堂环境的需求非常迫切。61.54%的志愿者认为:“学生难以管理”是“影响教学的最大问题”。
由调查可知:认为影响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难以管理的志愿者当中,66.7%的人能够在无特殊情况下完成教学计划。说明大部分志愿者虽然感到学生难以管理,但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并保证顺利完成。
问卷显示,师生关系平等,像朋友一样的志愿者中有56.52%的人表示无特殊情况下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尼泊尔的客观条件限制,在中小学开展的汉语课基本上都采取了综合课的教学形式。作为一门实践汉语课,综合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教授给学生汉语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当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丹.尼泊尔汉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以加德满都三所学校汉语教学调查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李海红.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以加德满都地区为例[D].郑州大学,2014.
[3]王俊英.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D].苏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刘运海(198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海外中华文化推广等。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 自我提升 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31-01
一、重视汉语课堂,塑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虽然尼泊尔大部分学校对汉语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但作为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我们必须重视自己所教授的科目。71.79%的志愿者认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自己的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不重视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势必会造成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笔者在问卷星“你最不能容忍的行为”一问题中,搜索关键词“吵闹、说话”,该词在志愿者答案中出现频率为59.0%,46.2%的志愿者对“你认为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一问的回答是“课堂纪律差”,说明大部分志愿者最受困扰的问题是学生上课说话吵闹,且找不到课堂管理的有效方法。74.36%的志愿者认为在课堂管理的多重任务中,最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发现并重视关键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法,从而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重视自我提升
通过实践可知,志愿者们认为解决课堂问题行为最大的困难,除了学校不支持和缺乏相关培训之外,对学生不了解和语言沟通不畅也占一定比例。因此,笔者认为志愿者需要多关注学生,多主动和学生交流,并努力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帮助和当地教师及学生顺利沟通。
三、多关注学生
笔者认为,对学生不了解一方面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关,一方面与教师课下很少与学生沟通有关。这两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志愿者从自身努力来解决。
首先,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此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当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年龄稍大一点的学生或成人相比,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和学习目标并不明确,他们很少能够想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汉语,希望自己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汉语水平。尼泊尔中小学生表现出来的明显特点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清楚自己的学生需要什么,进而制定相应的汉语教学基本目标及教学计划,寻找相应的课堂教学方法及技巧,从而更好的提高目标学生的汉语水平,为系统的汉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大部分尼泊尔中小学生处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志愿者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语言学习关键期的优势,因势利导,使学生语言学习的潜能被最大化发掘。如果不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强行施教,不但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本身也会感到事倍功半。
其次,大部分志愿者除了上课时间,课下很少与学生交流,这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也是志愿者认为不了解学生的主要原因。问卷显示,认为理想的课堂是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的志愿者中,有48.39%的人能够做到课后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交流。只有多沟通、共游戏,才能更深入的走进学生内心,获得学生的认同。
四、提升自身交际能力
作为外教,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免不了要与当地人沟通,尤其是在教学工作中,与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步骤。要达到有效沟通的目标,首先要突破语言障碍。虽然大部分志愿者都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但多年缺乏语言环境,且在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中成长,志愿者们的英语听说能力很一般,加之尼泊尔人说英语时口音浓重,加剧了汉语教师与当地教师和学生的沟通障碍。因此志愿者要在适应当地口音的同时,努力练习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补充常用词汇量,以此才能更好的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五、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前提是要先了解目标学生的学习动机及汉语基础。尼泊尔中小学生的汉语基本上是零基础,学生的年龄基本上在7到11岁之间,心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汉语的学习目的十分不明确。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就会经常有一些学生不听讲,在下面吵闹玩耍,我就会问他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汉语,他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学习汉语也不能去中国啊;我们是尼泊尔人,为什么要学汉语。但大多数学生虽然对学汉语的目的很模糊,由于对汉语老师或中国文化或者父母工作的原因,对汉语还是有一定的兴趣的。部分汉语学得特别好的学生是心中有长大去中国学习的梦想,或者家长非常支持学汉语。
从上述来看,学生的内心还是对汉语有一定兴趣的,一部分学生虽然不知道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但是却有学习汉语的愿望。根据这些我们就能够制定出相应的合理教学目标,那就是不需要掌握语言理论,学习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事物,以及基本的日常用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一直保持对汉语、对中国的兴趣。
六、认清现实,及时调整
38.5%的志愿者在“你可以容忍的行为是”一问中,回答“睡觉或者喝水”,二者均是不会发出噪音的行为,51.3%的志愿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有良好的课堂纪律,说明志愿者们对安静的课堂环境的需求非常迫切。61.54%的志愿者认为:“学生难以管理”是“影响教学的最大问题”。
由调查可知:认为影响教学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难以管理的志愿者当中,66.7%的人能够在无特殊情况下完成教学计划。说明大部分志愿者虽然感到学生难以管理,但能够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并保证顺利完成。
问卷显示,师生关系平等,像朋友一样的志愿者中有56.52%的人表示无特殊情况下能够完成教学计划。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尼泊尔的客观条件限制,在中小学开展的汉语课基本上都采取了综合课的教学形式。作为一门实践汉语课,综合課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仅仅教授给学生汉语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交际当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丹.尼泊尔汉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以加德满都三所学校汉语教学调查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李海红.尼泊尔中小学汉语教学研究——以加德满都地区为例[D].郑州大学,2014.
[3]王俊英.尼泊尔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D].苏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刘运海(198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教育、对外汉语教学、海外中华文化推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