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者应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三放开”“三创设”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三放开三创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需要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国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创造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后天的环境、教育与儿童本身的努力是创造力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培养创造力必须从儿童抓起,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遵循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创造力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由于儿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认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做到 “三放开”、“三创设”。
先说“三放开”。
一、放开儿童的大脑,放松儿童的心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创造的动机和创造的能力,提供给他们创造的源泉,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指导他们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放松儿童的心理,让他们敢想、乐想、多想、会想。比如,回形针有多少种用法?一千多种用法,你是否都能想到?
二、放开儿童的身体。
1、放开儿童的眼睛。要知道,瓦特不是在学校里受到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的;牛顿也不是在教室里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可见人们可以在无意识中发现很多东西。我们应该让儿童多接触课外读物、电视、大自然,在“看”中学习并有所发现。
2、放开儿童的耳朵。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博闻才能广记,才能为创新积累更多的材料,更多地受到启发、开拓思路。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是很难在创新的王国里有所作为的。
3、放开儿童的嘴巴。语言能激起人的遐想,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另一重要方面。对于儿童来说,在进行对话时,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考与语言表达,并发挥想象和创造。如讲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其探究问题、续讲故事等。
4、放开儿童的双手。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他们的创造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是很常见的。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只要把知识学好就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缚束了儿童的双手。作为教育者,当儿童兴致勃勃地做某事的时候,我们除了确保他们的安全之外,还要为他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挥的空间,放手让孩子独立、勇敢地去做。例如用画画引导儿童打开想象的大门,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爱、所想,哪怕画出方形的苹果、蓝色的太阳。
三、放开儿童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和父母喜欢给儿童安排时间,其实不应该用功课填满他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留些消化学问、推陈出新的时间。“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我们不应该把儿童局限于家里或是学校,应该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大自然,同时也要给予儿童与他人相互交流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相互交流,激活创新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说“三创设”。
一、学校要为儿童创设创造性的环境。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儿童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创造力就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学校要让学生在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使其创造性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
二、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创造性空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施展创造力的平台,以及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触各种事物,同时指导其细致观察,独具慧眼地发现问题。要经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等能力等。如果学生的想法离奇,教师也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否定他们,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教师看到学生把苹果画成方形时,可问 “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那你为什么画成方的?”“我喜欢方的,方的不容易滚动。”此时教师应当即表扬他善于动脑,并鼓励他将来培育出方形的苹果,做个农业科学家。
三、家庭应为孩子创设创新的条件。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年纪不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更何况一个人的创造力大多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能行吗?并且,家长应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允许孩子的“瞎鼓捣”。 过分的威严或太多的干涉,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进行评价时,不要总盯住孩子的错误与失败,而要善于发现那些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萌芽,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中获得充分发展。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教师、家长要尽量少干预、少管束,多放手、多辅助、多鼓励,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敢于创造,乐于创造。
关键词:三放开三创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二十一世纪需要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人才,所以,国家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人的创造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后天的环境、教育与儿童本身的努力是创造力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培养创造力必须从儿童抓起,以其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依据,遵循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规律,在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活动中让创造力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由于儿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认为儿童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做到 “三放开”、“三创设”。
先说“三放开”。
一、放开儿童的大脑,放松儿童的心理。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思维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创造的动机和创造的能力,提供给他们创造的源泉,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指导他们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放松儿童的心理,让他们敢想、乐想、多想、会想。比如,回形针有多少种用法?一千多种用法,你是否都能想到?
二、放开儿童的身体。
1、放开儿童的眼睛。要知道,瓦特不是在学校里受到启发而发明蒸汽机的;牛顿也不是在教室里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可见人们可以在无意识中发现很多东西。我们应该让儿童多接触课外读物、电视、大自然,在“看”中学习并有所发现。
2、放开儿童的耳朵。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博闻才能广记,才能为创新积累更多的材料,更多地受到启发、开拓思路。一个闭目塞听的人,是很难在创新的王国里有所作为的。
3、放开儿童的嘴巴。语言能激起人的遐想,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另一重要方面。对于儿童来说,在进行对话时,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考与语言表达,并发挥想象和创造。如讲故事时,可选择一些悬念较强的作品,引导其探究问题、续讲故事等。
4、放开儿童的双手。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他们的创造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现在的儿童来说是很常见的。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只要把知识学好就行了,这在一定程度上缚束了儿童的双手。作为教育者,当儿童兴致勃勃地做某事的时候,我们除了确保他们的安全之外,还要为他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挥的空间,放手让孩子独立、勇敢地去做。例如用画画引导儿童打开想象的大门,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爱、所想,哪怕画出方形的苹果、蓝色的太阳。
三、放开儿童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和父母喜欢给儿童安排时间,其实不应该用功课填满他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留些消化学问、推陈出新的时间。“庭院里练不出千里马”,我们不应该把儿童局限于家里或是学校,应该让他们更多的接触大自然,同时也要给予儿童与他人相互交流的空间,让他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相互交流,激活创新思维、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说“三创设”。
一、学校要为儿童创设创造性的环境。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一致认为,儿童在情绪兴奋、愉快时其创造力就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学校要让学生在宽松、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学习,使其创造性思维始终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
二、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创造性空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要提高创新意识,给学生提供施展创造力的平台,以及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允许学生用他自己的方法去接触各种事物,同时指导其细致观察,独具慧眼地发现问题。要经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异想天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多问“为什么”的习惯。还要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等能力等。如果学生的想法离奇,教师也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模式去限制或否定他们,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比如教师看到学生把苹果画成方形时,可问 “苹果是圆的,还是方的?”“圆的。”“那你为什么画成方的?”“我喜欢方的,方的不容易滚动。”此时教师应当即表扬他善于动脑,并鼓励他将来培育出方形的苹果,做个农业科学家。
三、家庭应为孩子创设创新的条件。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况是年纪不到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更何况一个人的创造力大多是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培养出来的,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能行吗?并且,家长应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同时允许孩子的“瞎鼓捣”。 过分的威严或太多的干涉,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进行评价时,不要总盯住孩子的错误与失败,而要善于发现那些活动过程中的创造性萌芽,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使儿童的创造力在家庭中获得充分发展。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校、教师、家长要尽量少干预、少管束,多放手、多辅助、多鼓励,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敢于创造,乐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