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1948年Woodward,Smadel及Ley氏等首先发见氯霉素对伤寒的显著疗效后,世界各地诸家Murgatroyd,Patel,Mackenzie,Ramli等均先后作类似的报告。国内亦有钱德、黄铭新、宋杰等多篇论著。综阅文献,这些作者都一致公认氯霉素为有史以来治疗伤寒最有效的药物,但其作用尚不够理想,例如肠出血、肠穿孔等併发症的防止,复发的预防以及带菌者的处理等问题仍不能解决。治疗上亦存在
【机 构】
:
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系,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48年Woodward,Smadel及Ley氏等首先发见氯霉素对伤寒的显著疗效后,世界各地诸家Murgatroyd,Patel,Mackenzie,Ramli等均先后作类似的报告。国内亦有钱德、黄铭新、宋杰等多篇论著。综阅文献,这些作者都一致公认氯霉素为有史以来治疗伤寒最有效的药物,但其作用尚不够理想,例如肠出血、肠穿孔等併发症的防止,复发的预防以及带菌者的处理等问题仍不能解决。治疗上亦存在着适当剂量和治程尚待确定的问题。后一问题曾为我们所注意。根据试管中的多次试验,43种伤寒菌株对氯霉素的敏感度均在0.7d-5微克/毫升之间。Smadel氏测定人体服1.d-2.0克氯霉素后,血清浓度可达1d-48微克/毫升;Rankin及Grinble二氏亦报告口服1.d-2.0克12小时之后,血清浓度仍维持在2d-100微克/毫升,此浓度超过伤寒杆菌敏感度达2d-100倍之多。由此点看来,目前常用的氯霉素剂量(即Woodward氏法)远较其实际需要为高。钱德氏及Ramli氏曾建议小剂量氯霉素治疗伤寒,在少数病例试用Woodward氏所推荐剂量之一半,疗效亦甚良好。目前氯霉素在国内尚不能大规模制造,价格相当昂贵,若小剂量确实有效,并加以广泛推行,则可节约不少国家资财,符合了政府节约的号召;因此我们充满了热诚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1952年5月至9月我们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院试以小剂量治疗住院的伤寒及副伤寒病者共105例。同时我们收集了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及中山医院自1949年至1952年5月止所有以Woodward氏3克法处理的91例,加以比较和分析。发见小剂量氯霉素治疗伤寒和副伤寒的疗效和3克法所得者相仿,与文献报告的结果亦无显著差别。特作初步报告,供医务同志参考。
其他文献
患者(市立第三医院住院号2585,尸检号3833):男性,年47岁,炊事员,在1951年4月30日经急诊入市立第三医院。患者在住院前六个月开始感觉腹部膨胀,继而腹部逐渐隆起,尿量减少。全身浮肿,以下肢为甚。两侧睾丸极度肿胀。既往除有冶游及嗜烟酒外,没有其他可资参考的。
我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致电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对中国人民最亲密的朋友和伟大的导师斯大林同志的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在19世纪中叶高血压被认为是由于肾病变(肾炎)继发的结果。在19世纪下叶,动脉硬化被认为是原发的病变而肾病变是次发性的。随着血压计的应用(189d-1905)和临床上广泛测量病人血压的结果,才发现动脉高血压常发生于并无任何动脉或肾的病理解剖变化的病人中。因此在20世纪的前30年中逐渐形成了动脉高血压是原发性的而动脉硬化是继发性的学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间的一段时期,高血压病在实验上和在临床上都
1894年Oliver及Schafer氏首先发现脑垂体浸出物的静脉注射能使全身平滑肌收缩、血压增高。三年后Howell氏指出:此种作用是由脑垂体后叶所引起的,而且说明血压增高是由于血管收缩。1906年,Dale氏又发现了脑垂体后叶素还能使子宫收缩而引起催产作用。此后Van der velde氏(1912)更发现脑垂体后叶素有制尿作用。当时不少学者如Abel氏认为垂体素之各种不同作用均由一种的内分泌
(1)本文报告在东北发现之肺吸虫病一例,并就我国文献中关于肺吸虫病之分布概况加以温习。(2)对本病在我国之流行与我国各地人民之生活习惯之关系,加以讨论。
患者,55岁,男性,(铁路医院住院号7762)因两个多月来食欲不振,头晕,视力模糊,于1952年10月4日住院。
氯霉素自施用于临床以来,被认为该物并无或极少毒性反应,氯霉素之毒性试验在动物身上进行时,除暂时性的贫血外,受试验之狗并无其他毒性反应,虽经长期试验亦复如是。新近曾发现在临床上施用氯霉素时,曾遇到因不增生性贫血而致命之病例,故氯霉素之毒性问题,宜予以重新考虑。
透视是检查心脏运动最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但却有其一定的缺点。第一,不能作详细的分析研究,心脏搏动的微细病变常被忽略。第二,不能留下永久记录,以供追随检查时比较,或供专家研讨。补充透视的不足,解决以上两种缺点的便是X线记波撮影(kymography)。
著者等乘在长春短期教学工作之便,就寄生虫病问题作一初步调查,动机起源于发现长春医大内科学院条虫病例之多,故所作调查,亦以条虫为主。由于时间上之限制,工作未能全面详密,本文所及,仅达概况性报道而已。调查结果,发现条虫无论对人体健康或农民生计,危害均大。本文主要目的,为希望引起东北卫生工作者对此问题之重视,并作进一步之研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