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猝然而至,东南各省企业订单锐减,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我省作为劳务输出大户,一时间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形势严峻。为了应对危机,汝阳县通过开展“三转一创”、“三套车”和“四个一”活动,使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仅实现了量的扩张,而且还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汝阳县成了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县、全省劳务输出基地县、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先进县,该县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在全市得到推广,洛阳市农村劳动转移工作现场会也多次在汝阳召开,国家及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给予了大量报道。
劳务输出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汝阳地处豫西山区,境内群山连绵,全县共有21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7.8万人,人均耕地1.2亩,且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土地分散,不便于采用大型机械化耕种,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为了多种点庄稼,往往在山坡上砍树开荒,却依然养活不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此外,砍树还带来了生态问题。横亘的大山不仅挡住了汝阳人外出的脚步,也阻碍了汝阳的进一步发展,汝阳一度成为传统的农业县、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
为了化解人多地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汝阳县委、县政府一帮人伤透了脑筋。地还是那些地,扩展土地面积的想法近乎妄谈。所以,也只有从“人”身上做文章了。人多了是压力,但压力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因为人力本来就是一种资源。
近年来,汝阳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确定目标、强化责任、加强引导、规范市场、巩固基地、提高素质、优质服务、创立品牌、引凤还巢”的整体工作思路,制订了“每户外出一个劳动力,每人学会一项技术,全县增加一亿元收入”的“三个一”规划,并将此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劳动部门和乡镇,还出台了一整套鼓励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建立完善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缓解就业压力的发展劳务经济新机制。这些措施,不仅化解了长期困扰汝阳发展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三套车”上路成为亮点
为了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能出得去、稳得住、干得久、收入高,汝阳县、乡均成立了发展劳务经济指挥部或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包基地,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包行政村的目标责任制。全县开展了“培训大蓬车、输出长途车、保障安全车”的“三套车”服务活动。
培训“大篷车”。一辆辆大篷车满载着缝纫机、电焊机、电脑,拉着教师、厨师、教材下乡进村成了汝阳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大篷车”培训计划。全县以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每年举办的电子电器、计算机操作、烟叶食用菌种植、电气焊等各类培训使近万名农民工学到了一技之长,其中90%以上的学员找到了工作。培训“大篷车”走村进镇,流动授课,免费培训,已成为农村学员学习劳动技能的“科技快车”。
输出“长途车”。经过培训后,一批批汝阳人坐上了外出务工的“长途车”。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20余个劳务基地中,以青壮年为主,从事电子安装、保健按摩、汽车驾驶、保安、建筑、市场营销等工作。打造出了全国优秀劳务品牌“汝阳保健工”、全省知名劳务品牌“汝阳电子工”。这两个工种从业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50%,形成的基地大、务工人员收入高且相对稳定。其他工种如汝阳汽车驾驶员、保安员、市场营销员分别在温州、深圳、北京、郑州等地都站稳了脚跟,就业收入均比较稳定,外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1200元,高的达4000元~5000元。汝阳县领导说:“县外转移仍是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占的份额较大。”
保障“安全车”。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安全,更好地为务工人员服务,汝阳县发展劳务经济指挥部成员单位在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公安部门到劳务输出基地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身份证;卫生部门将农村合作医疗点建立在劳务输出地;劳动、农业、扶贫开发部门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让培训下乡进村。劳动、公安、司法、安全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工商、税务、土地、劳动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民工培训、创业献计献策。
通过汝阳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三套车”服务活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一大靓点。
“四个一”危机中闯出新路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汝阳县开展了“四个一”服务活动,在危机中为返乡农民工开辟就业的新路子。
世界金融危机对劳务输出大县汝阳的农民工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冲击,春节前在外民工思想不稳定,部分无技能的农民工因企业减员或减薪而纷纷回乡,县内的矿山企业也大部分停产放假,返乡农民工一度达到2.3万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在全县开展了“四个一”服务活动。派出专业人员到基地做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与用人单位、当地劳动部门联系及时调换工作岗位,稳定了一批人员;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作用,培训了一批人员;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留住了一批返乡人员在家乡创业;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对接活动,积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示活动,大抓劳务订单,多次举办招聘活动,向县外输出了一批人员。
通过采取“四个一”服务活动,汝阳县18550名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了再就业,为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取得不菲收入的同时,不仅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技术,而且又把这些资金、信息、技术带回家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做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外出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已达几百家,年产值几千万元。汝阳县近年来把壮大劳务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唱响了发展劳务经济主旋律,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
劳务输出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汝阳地处豫西山区,境内群山连绵,全县共有216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7.8万人,人均耕地1.2亩,且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由于土地分散,不便于采用大型机械化耕种,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为了多种点庄稼,往往在山坡上砍树开荒,却依然养活不了越来越多的人口。此外,砍树还带来了生态问题。横亘的大山不仅挡住了汝阳人外出的脚步,也阻碍了汝阳的进一步发展,汝阳一度成为传统的农业县、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
为了化解人多地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汝阳县委、县政府一帮人伤透了脑筋。地还是那些地,扩展土地面积的想法近乎妄谈。所以,也只有从“人”身上做文章了。人多了是压力,但压力可以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因为人力本来就是一种资源。
近年来,汝阳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坚定不移地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确定目标、强化责任、加强引导、规范市场、巩固基地、提高素质、优质服务、创立品牌、引凤还巢”的整体工作思路,制订了“每户外出一个劳动力,每人学会一项技术,全县增加一亿元收入”的“三个一”规划,并将此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劳动部门和乡镇,还出台了一整套鼓励劳务输出的优惠政策。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建立完善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缓解就业压力的发展劳务经济新机制。这些措施,不仅化解了长期困扰汝阳发展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三套车”上路成为亮点
为了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能出得去、稳得住、干得久、收入高,汝阳县、乡均成立了发展劳务经济指挥部或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包基地,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包行政村的目标责任制。全县开展了“培训大蓬车、输出长途车、保障安全车”的“三套车”服务活动。
培训“大篷车”。一辆辆大篷车满载着缝纫机、电焊机、电脑,拉着教师、厨师、教材下乡进村成了汝阳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大篷车”培训计划。全县以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不断创新培训形式,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每年举办的电子电器、计算机操作、烟叶食用菌种植、电气焊等各类培训使近万名农民工学到了一技之长,其中90%以上的学员找到了工作。培训“大篷车”走村进镇,流动授课,免费培训,已成为农村学员学习劳动技能的“科技快车”。
输出“长途车”。经过培训后,一批批汝阳人坐上了外出务工的“长途车”。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20余个劳务基地中,以青壮年为主,从事电子安装、保健按摩、汽车驾驶、保安、建筑、市场营销等工作。打造出了全国优秀劳务品牌“汝阳保健工”、全省知名劳务品牌“汝阳电子工”。这两个工种从业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50%,形成的基地大、务工人员收入高且相对稳定。其他工种如汝阳汽车驾驶员、保安员、市场营销员分别在温州、深圳、北京、郑州等地都站稳了脚跟,就业收入均比较稳定,外出务工人员月均收入1200元,高的达4000元~5000元。汝阳县领导说:“县外转移仍是目前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占的份额较大。”
保障“安全车”。为了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安全,更好地为务工人员服务,汝阳县发展劳务经济指挥部成员单位在服务上下功夫、做文章。公安部门到劳务输出基地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身份证;卫生部门将农村合作医疗点建立在劳务输出地;劳动、农业、扶贫开发部门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让培训下乡进村。劳动、公安、司法、安全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工商、税务、土地、劳动等部门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形成合力,共同为农民工培训、创业献计献策。
通过汝阳县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三套车”服务活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开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已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一大靓点。
“四个一”危机中闯出新路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汝阳县开展了“四个一”服务活动,在危机中为返乡农民工开辟就业的新路子。
世界金融危机对劳务输出大县汝阳的农民工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冲击,春节前在外民工思想不稳定,部分无技能的农民工因企业减员或减薪而纷纷回乡,县内的矿山企业也大部分停产放假,返乡农民工一度达到2.3万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就业压力,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在全县开展了“四个一”服务活动。派出专业人员到基地做务工人员的思想工作,与用人单位、当地劳动部门联系及时调换工作岗位,稳定了一批人员;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充分发挥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作用,培训了一批人员;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留住了一批返乡人员在家乡创业;积极开展省际劳务对接活动,积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河南农民工风采展示活动,大抓劳务订单,多次举办招聘活动,向县外输出了一批人员。
通过采取“四个一”服务活动,汝阳县18550名返乡农民工重新实现了再就业,为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批的外出务工人员在取得不菲收入的同时,不仅开阔了眼界,掌握了信息,学到了技术,而且又把这些资金、信息、技术带回家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作做出了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外出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已达几百家,年产值几千万元。汝阳县近年来把壮大劳务经济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唱响了发展劳务经济主旋律,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