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奈特叙事理论下的《夜色温柔》叙事时间研究

来源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li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国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以自身经历为素材创作了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夜色温柔》,表达对“爵士乐时代”的绝望。菲茨杰拉德在这部作品中所使用的独特叙事话语展现了他娴熟的写作能力。这部小说也因其叙事时间的独特性成为叙事学学者们研究的对象。“混乱的”叙事时间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文章以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提出的叙事话语理论为参照,从叙事时间的三个方面对《夜色温柔》展开分析研究,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时序、时距和频率来影射人物思想的混乱、社会的无序和主人公梦想的崩溃,以期为欣赏菲茨杰拉德的写作艺术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关键词】 叙事理论;叙事时间;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02(2021)02-0068-03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不仅是20世纪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将现实生活反映在小说作品中的高手。菲茨杰拉德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夜色温柔》发表于1934年。小说以衰败为主题,大量融入了菲茨杰拉德的個人经历——酗酒、生活潦倒、妻子的精神疾病等。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娴熟地运用叙事技巧表达主人公从抗争超越到屈服沉沦的心路历程。
  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通过对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研究,提出了叙事时序、时距和频率三个概念。
  一、叙事时序
  《夜色温柔》中的倒叙是小说特有的叙事风格。小说第二部分前三章讲叙迪克在1917年前往苏黎世取得学位随后与妮可儿相遇的故事。其中有一段对迪克的叙述:
  1917年,迪克·戴弗医生初到苏黎世时,年方二十六岁。这样的年纪对一个男子来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当然也是单身汉生活的顶峰了。甚至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这样的年纪对迪克来说也是壮丽的年华……
  当时,戴弗医生已经面临战争的边缘:1914年时,他是来自康涅狄格州的一位牛津大学的罗德斯奖学金学者。回国后,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完了最后一年,并取得了学位。1916年,他觉得,假如不抓紧时间,伟大的弗洛伊德最终会在飞机投掷的炸弹中丧生,便设法来到了维也纳……
  1917年初,烤火煤愈来愈难弄到,迪克为了烤火取暖,烧掉了收集起来的教科书,几乎多达一百本……
  叙述者讲述迪克在苏黎世的往事其间回顾了迪克1914年到1917年的求学经历。这样的倒叙提供了迪克的学习背景信息,更加突出迪克前半生的辉煌。即使是在战争时期,“那段岁月便是迪克的春风得意之时”。这样的叙事安排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迪克这个人物在第一叙事中心理转变和行为变化。
  《夜色温柔》中除了插入主要情节中的小段倒叙外,第一叙事中还存在完整倒叙。完整倒叙是倒叙的事件和第一叙事的起点直接联接。它将第一叙事之前的事件完全补足。因为和第一叙事重合,包含了从迪克和妮可儿相识、结婚到十余年的婚姻生活直至婚姻破裂的整个过程,被称为完整倒叙。小说的第一部开始描述迪克和妮可儿夫妇1925年在法国海滩遇见女影星罗斯玛丽。第二部的叙述1917年到1919年迪克和妮可儿的相遇、初恋(其中包括1914年到1917年迪克求学、退役经历的倒叙);和之后六年的婚姻生活,和第一叙事重合,故事时间回到1925年。对迪克事业、婚姻的叙述延续到小说第三部,在小说第三部的后半部分故事讲述1930年迪克与妮可儿在法国里维埃拉海滩度假时,再次遇见罗斯玛丽,与小说开局形成照应。最终迪克与妮可儿彻底分手。从第二部前半部分的叙述中读者可以了解妮可儿得精神病的原因,他们的金钱婚姻,彼此社会地位的差距,以及迪克对妻子的治疗。这部分开始于第一叙事起点之前,一直延续到这一起点,和这一起点直接连接,被看作是完整倒叙。这种从中间开始的叙述手法意在恢复主要人物之前的感情故事,是叙述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的主线。
  在这部小说中叙事顺序似乎杂乱无章,结构混乱,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夜色温柔》是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叙事技巧上的一次新尝试。他对叙事时间顺序的巧妙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模式,以“现在”“过去”“未来”的结构来进行叙述。叙事时序安排在小说中起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得故事情节具有神秘感,叙事中暗藏伏笔,真相呼之欲出,勾人心弦。
  二、叙事时距
  另一个和叙事时间有关的概念是时距,《夜色温柔》的故事时距是从1917年到1930年,共13年,整个故事写在一本大约350页的书中。用350页来讲13年中发生的故事,叙事时距的变化从一页纸写发生在几个小时之间的事到一页纸写几年间发生的事情。菲茨杰拉德必须把握好叙事的节奏,或加速或减缓。像古典音乐传统在无数可能的演奏速度中分了几个标准乐章,如行板、快板、急板等,它们连续和交替的关系在近两个世纪中支配了奏鸣曲、交响乐或协奏曲的结构。叙事可以没有时间倒错,但却绝对存在节奏的变化。
  热奈特认为有四种叙事运动变化构成的叙事节奏:概要、停顿、省略和场景。用下列公式来揭示这四种运动,其中的TH代表故事时间,TR代表叙事时间
  停顿: TR=n, TH=0。 故: TR∞>TH
  场景: TR=TH
  概要: TR<TH
  省略: TR=0, TH=n。 故: TR<∞TH ①
  通过对这四种叙事运动的分析可以帮助确定《夜色温柔》叙事的节奏,而每个部分的文本长度也反映了作者对其的关注程度。小说一开始对法国海滨旅馆的描述中没有任何人物出现,仅仅是描写旅店的地理位置和外貌,“棕榈树毕恭毕敬地垂首站立,遮住了宾馆的红色正门,使这里显得阴凉爽适。宾馆门前,是一面积不大却令人眼花缭乱的海滩。”这样的叙述没有故事时间可以对照,故事时间是静止的。这样的描写不引起故事的停顿,只停留在对于某个对象的描述上。与其说是对被凝视中物品的描写,不如说是对凝视者的感知活动,印象,一步步地发现,距离与角度的变化等等的叙述和分析。这样的停顿使得叙述者抛开故事的进展,仅仅为读者创造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图片或栩栩如生的人物。   场景意味着小说情节中的情境描写,是对话和场面的真实记录,故事时间与叙述时间对等。场景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画面的逼真性,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在一定时间空间里的活动,构成一种戏剧性的场面。《夜色温柔》中大部分的对话描写属于场景。这些对话场景是迪克进入人生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在和芭比谈话后他决定娶妮可儿,在闲谈中与罗斯玛丽相恋,争吵中和朋友、妻子疏远,最终在和汤米的谈话中结束了婚姻,这些重要的场景标志着迪克命运中不可扭转的重要时刻,预示着迪克人生的悲剧结尾。
  概要是文本中把一段特定的故事时间压缩为表现其主要特征的较短的句子,故事的实际时间长于叙事时间,概要的篇幅明显少于场景。它常常是场景之前的铺垫或两个场景之间的过渡。最主要的功能是简述。例如1914到1917年之间迪克的生活,菲茨杰拉德用概要简述那些无重大事件发生的岁月。从叙事结构上看,概要在整个作品中具有连接和转折的功能,是两个场景之间的过渡方式,它意味着间断的场景中的行动,变换场景中的地点,通过对时间的浓缩而为下一个场景做准备。概要是小说叙事的最佳缔结组織,小说的叙事节奏通过概要和场景的交替来确定的,菲茨杰拉德用概要在“过去”和“现在”之间穿梭,对迪克的简要回顾是倒叙的开始,妮可儿对六年生活的独白使读者从“过去”又回到了“现在”。菲茨杰拉德在描写过一些富有含意的场景后,用概要对人物的日常生活及其环境加以短暂的环视,接着再次把情节指向另一个场景。
  因为没有任何有关这段故事时间的事件被述及,只能依据上下文从逻辑上推断出某件事被省略了,在小说中,很多毫不相关的场景之间的转换都存在着叙述时间上的省略。这种在纯时间说明中增加故事内容的省略是小说的叙述手法之一。推动情节发展的省略透露出某些信息,对妮可儿出轨情节的省略暗示着叙述者对妮可儿背叛这件事的态度。迪克与妮可儿的婚礼和妮可儿怀孕生子的信息读者只能从妮可儿的独白中推断出来,由此暗示迪克婚姻情感的不单纯及孩子在妮可儿眼中的无足轻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省略就没有艺术,菲茨杰拉德娴熟写作功力不仅体现在他叙述了什么,也恰恰体现在他省略了什么。在《夜色温柔》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无字之处,正是难写之点,那里的省略造成的叙述的中断和空白给读者提供无限思索和想象的空间。
  三、叙述频率
  频率是一个事件在故事中出现的次数与该事件在文本中被叙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被叙述事件和叙述陈述各有两种可能性产生:重复或非重复事件,重复或非重复陈述。在叙事作品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叙述。因此,这里的“相同的事件”或“同一事件的重复叙述”仅基于其相似性。
  叙述一次发生一次的事件是叙事频率中最基本的类型。叙述一次发生一次的事件因为叙述次数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相等,被称为单一型叙述。叙述一次发生N次的事件——这种重复表现在事件上,这一类型是概述的特殊形式,它是一种带规律性的综述,它可体现在用一句话或一段文字囊括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事件,书中出现的“每次”“总是”体现了人物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活动从而揭示人物的生活场景。
  叙述N次发生一次的事件是一种重复叙事,通常用来叙述多次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人们通常多次讲述以示强调,是确保信息的有效接受,但在叙事学中这种重复旨在通过多次叙述以造成事件的多样性和风格的丰富性。例如,妮可儿和罗斯玛丽在海滩上的相遇,在书中以两人的视角分别叙述了两次。这种重复是对时间倒错的标记,故事再次回到海滩意味着回忆结束。而两人对海滩相遇这一幕的两种不同的描述也揭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征。小说中最著名的重复叙事就是六次出现了一句话:“我放下窗帘您介意吗?”这句话来自迪克内心的想象。当迪克得知罗斯玛丽和一个男孩在火车车厢里的秘事时,迪克对当时的情况做出了自己的想象。这件事对已经爱上罗斯玛丽的迪克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此之后,这句话在不同的场景中反复出现在迪克的脑海中,这种重复表达特殊的叙述意图,迪克的反复叙述表现了他内心的困惑,这种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恋情不能公之于众。被感情所纠缠不能解脱,致使这句话在迪克的潜意识中重复地出现。
  四、结论
  菲茨杰拉德在叙事时间的运用上是综合性的,时序、时距和频率彼此间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倒叙中包含场景,概要中又有重复叙事。故事的情节在时间倒错和单一型叙事与重复叙事的转换中体现,时距的四种运动方式构成了作品多变的节奏。通过叙事时序的巧妙安排突显出主线情节,在叙事节奏上非戏剧性的概要与戏剧性场景互相交替出现,而情节的强拍与叙事中最浓墨重彩的时刻重合。这种叙事安排是菲茨杰拉德对叙事节奏熟练掌控的表现。曾经对于《夜色温柔》小说情节、结构混乱的指责,现如今被一一否定。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是一部结构布局紧凑、人物刻画生动并具有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117.
  [2]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14,59,60.
  [3]王文华.谈热奈特的叙事时序理论[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2):133.
  [4]陈喜华.《夜色温柔》研究综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5(5):43.
  [5]菲茨杰拉德.菲茨杰拉德文萃《夜色温柔》[M].王宁,顾明栋,徐亲,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6]Fitzgerald, F. Scott. Tender Is the Night[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Genette, Gérard. Narrative Discourse[M].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8]Bal, Mieke. Narratology: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M].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5.
其他文献
戏剧艺术充满审美情趣和实践意义,具有与人类天生的亲和性,契合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要求。戏剧教育需要表演者对文本的理解,演员之间的合作,演员与其他环节的协同,几乎涵盖了
2014—2020年,对粤北地区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基地有害生物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良种基地危害油茶的有害生物共75种,其中有害植物4种、病害9种、虫害62种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阐明了
体育旅游产品主要是指有效整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資源,经过开发、优化手段来制定出相应的体育旅游项目,进而让众多游客在体会到旅游乐趣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当地独有的体育
中华文化悠久璀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中的精华。中国非遗正随着无数华人华侨的步伐,走向全球。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中国非遗的许多项目,如舞龙舞狮、腰鼓、书法、武
生物安全作为我国12个安全领域之一,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也于2020年10月颁布,为科学应对生物危害提供了法律基础。生物威胁来源及其危害对
文章针对赵庄二号井3#煤回采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宽度较大、煤炭资源回采率低的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定了2325综采工作面2107巷留窄煤柱沿空掘巷时
建立了一种非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生物体液中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等8种极性农药的方法。8种极性农药经Metrosep A Supp 5阴离子色谱柱(150 mm×4.0 mm,
“打花棍”作为一项民间传统健身运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了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学校教育开展非遗传承是非遗保护的有效路径,上海市朝阳中学将“打花棍”这一传统体育类非
海派女作家董鸣亭寄来了她写上海石库门的3本新作,我宅在家里细细品读了一番。作为同样是在石库门中长大的上海人,读后深有感触。在董鸣亭的《上海十八相》《上海十八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