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城市外乡人[五章]

来源 :诗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一群不速之客
  被一阵嘈杂叫醒,原来阳台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很多年没见到它们了,它们容颜没有太多改变,装束简朴的作风依然坚持。
  它们的语速还是那么快,底气还是那么足。
  它们说着节气,说着收成,偶尔为某个不同观点,陷入沉默一小会儿。
  听到它们的活,我就想起老家外出打工的亲戚们,它们部有一样的境遇。
  抓一把小米,我想打开纱窗,请它们吃顿饱饭,而它们谁都不曾低下头去啄。
  在尊严面前,怜悯是多么可笑。
  当警笛由远而近驶来,它们背起行囊,呼呼啦啦地飞走。麻雀和老百姓一样,天生对那个声音敏感。
  下午三点钟的纬二路
  汽车引擎轰响,突突的声音如同刚刚飞过头顶的那只黑乌鸦扔下来的排泄物。
  车来车往的街道,白色塑料袋吐着长舌头,游荡在车轮之问,像夹尾巴的丧家犬。
  被抛出车窗外的矿泉水瓶,它翻滚着不喊疼,它还想站起身来给世界一个沾满尘土的笑脸。
  120呼啸着绝尘而去。商店的门永远敞开,买货的人还没有来。
  手捧鲜花走出蛋糕店的那个男人,他脸上有青春的痘在生长,有奶油的憧憬在荡漾。
  瓦工、改水、改电、电镐、钻眼、砸墙……站大岗的任师傅把他的新名片塞进我手中,羞涩的阳光,花白的头发。
  我路过的那一片草丛
  我在辽阔的黄昏中看到了生命的欢乐。
  蚂蚁端坐在蒿草叶上品尝阳光递过来的微风,金龟子为一场演出,忙着试穿礼服。蜜蜂没有闲心听蝈蝈为秋天创作的朗诵诗,它要在日落之前搬运最后一桶生活的蜜。
  水泥甬道上的电线秆、站牌,和我一脸痴迷地倾听这最后的村落,最后的多音部合唱。
  下班的尾气纠結着城市浮躁的欲望,被劣质水泥辱厚掩盖的人心,在红绿灯面前丧失了辨识方向的勇气。
  天有这一片草丛保持着生命原始的旺盛,也只有隐藏在开发区灌木丛后的这一片草丛,明天破强拆。
  红灯,是在为谁沉默
  日子还热,生存却变凉。
  断弦的雨吹灭了黄昏,掐断了写字楼乡愁的灯盏。
  那些流淌在水泥地面上的光正闪动尘世的霓虹。
  转动的车轮。倒退的站牌。路灯下的花伞。大型商超的打折促销。批发市场门前湿漉漉的韭菜。横穿马路的猫。
  红灯,是在为谁沉默。
  补习的孩子,除肉体之外,神给予你的,他随时会拿走。雨还在路上
  没有生产厂家的风,被困在一座废弃工厂内。
  断了肋骨的铁门,患白癜风的外墙,空空如也的仓库,那老鼠随便进出的总经理办公室破碎的玻璃尖牙犹在闪烁咄咄光芒。
  生产条例还在。职工守则还在。被蜘蛛网笼罩的世界地图还在。只有公司领导责任制被人用烟头摁出一个大大的黑洞。
  大大的黑洞。
  这座曾经显赫一时的国营工厂,往日的喧哗和辉煌哪里去了,幸福像花儿一样快乐的工人哪里去了?
  春天的阳光没有温度,褪去字迹的便签纸在回忆中取暖。
  乱石堆里有去年的荒草在返青,婆婆丁还不懂得珍惜。
  挖菜的人走在路上。
  雨没有下,还卡在一个人的喉管内,发炎。
其他文献
传统的网络体系结构提供一个简单的端到端传输服务,基于“best effort”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使用TCP/IP协议族,较好的满足了传统的数据应用。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
黄昏之歌rn黄昏并没有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而停下来.急诊室,这个深渊容器,随时与另一个世界保持通连.rn四月临近,你知道多少草木拨开按捺的孤独,去围合世界的永恒吗?你知道,多少
期刊
教师教学时的角色定位要准确,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课程重构者,同时也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不断反思,才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师做为双重角色,更要增加书底的
现阶段,我国煤矿生产事故多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煤矿事故的致因机理进行分析非常重要,煤矿生产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而煤矿通风子系统是
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让学生热爱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真正投入到学习中
期刊
德育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对小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作为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要认真学
本文采用了突变理论中的尖角型突变模型,研究了圆形洞室岩爆发生的物理过程。不仅更加深刻认识了洞室岩爆的失稳本质,而且得到了在岩爆工程治理中有价值的临界洞室塑性区深度,还
非上市公司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外部提供支持,尤其是目前非上市公司普遍资金缺乏,更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造成公司融资难的原
2007年5月2日《书法报》刊登有《不“漏”岂有“痕”——来自现实生活当中的“屋漏痕”》一文,其中一段云:“试想,若不是看孙二娘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何以能书写出那一件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