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治疗念珠菌阴道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do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口服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给药治疗念珠菌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氟康唑联合克霉唑为试验组,单用克霉唑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共计1 792例患者。试验组比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总有效率(试验组96.13%,对照组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3,95%CI 1.08~1.18,P<0.001)。在治疗后复发率方面(试验组6.46%,对照组20.7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1,95%CI 0.21~0.46,P<0.001)。

结论

Meta分析结果表明,口服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给药治疗念珠菌阴道炎有着更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8年5月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160例(共160个破裂动脉瘤)。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细胞(GSC)与胶质瘤非干细胞(nGSC)在生物学特性及相关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方法体外培养GSC1、GSC2及nGSC1、nGSC2,培养2、4、6、8、10和12 d后采用CCK8法检测4种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2 d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对替莫唑胺(TMZ)的敏感性;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的粘附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明胶酶谱实验检测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应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老年破裂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患者29例,其中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18例,3分7例,4分4例;Hunt-Hess分级Ⅰ~Ⅱ级21例,Ⅲ~Ⅳ级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28例患者成功进行球囊辅助弹簧圈
目的探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神经导航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宣教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结合神经导航系统宣教模式。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引流途径是β淀粉样蛋白(Aβ)清除机制之一。Aβ可以通过类淋巴系统或血管周围清除途径,经过脑膜淋巴管流入外周淋巴结。本文围绕CNS淋巴引流途径的结构、功能以及其影响Aβ清除的具体机制综述如下,以期为包括AD在内的与Aβ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线索。
目的探讨酸性肿瘤微环境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酸碱滴定法调节培养基pH值,分别用pH值为6.4、7.4的培养基(酸性组、正常组)培养人胶质瘤细胞U87、U251,培养3 d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CD44蛋白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CD44的表达。(2
Marchiafava-Bignami病(MBD)是一种罕见的、以胼胝体脱髓鞘和坏死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酒精中毒相关性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有助于改善其预后。由于该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尤其在急性期易与某些疾病相混淆,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本文就近年来有关MRI在MB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MBD的早期诊治提供指导和借鉴。
目的探讨RNF213基因rs6565666位点多态性与广东省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的250例颅内囊状动脉瘤患者为试验组,同期250例经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DSA检查证实无颅内动脉瘤的住院患者或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