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的中华饮食文化是傳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板块,其承载了规范秩序、移风易俗、划分等级等诸多文化功能,在祭祀属性、文化功能方面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先秦古籍的饮食体现了细致丰富的祭祀礼仪和文化功能,这不仅是古代社会的写照,更是人们了解古人的重要材料。
到达一个文化的心脏部位的最佳途径之一大概是通过它的胃,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关于人神祭祀、文化象征以及审美志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影响了人对自然的认识、治国理政的方法、社会等级的划分以及独特风俗的形成,同时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
一、饮食的祭祀属性——抽象祭祀文化的具象表现
饮食文化贯穿于祭祀活动沿袭发展的过程之中,祭品的气味、品类等特征都承载着体现祭祀习俗的文化功能,在祭祀器具、祭祀食物与祭祀仪式上都有具体呈现。
《礼记·礼器》记载:“三牲鱼腊,四海九州岛之美味也。”在祭祀饮食中,往往以肉类为主,品类丰富。“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说明神灵愈高贵,愈是不以接近活人口味的供品为贵,而是以能散发强烈气味的供品为贵。
对应不同的祭祀对象就有着不同的祭祀食物。“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这是用气味来祭祀。“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郁鬯,以报魄也。”则是用熟食来祭祀。不同的祭祀对象都有所涵盖,可谓“礼之至也”。
对应不同的食物也产生了不同的祭歌,例如,《诗经·周颂》中的《潜》一篇,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食物与歌舞一起,共同构成祭祀仪式。
古籍记载,“礼”起源于人对于神灵的祭献饮食活动,而其目的则是希望从神明那里获取切身的私有利益。《说文解字》记载“礼”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把食品放在食器“豆”之中供神享用。王国维说:“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所以,“礼”与中国传统饮食有着密切关系。
《诗经·周颂·丝衣》云:“丝衣其紑,载弁俅俅。”在祭祀器具上,也有严格的区分和摆放要求。“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鼎是古代的炊具,又是祭祀时盛熟牲的器具,“鼐”“鼎”“鼒”三者都为鼎,只是大小不同,大者盛牛,次之盛羊,最小盛豕。《礼记·明堂位第十四》中也有“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馔;爵用玉盏,俎用梡嶡”这样的描述。
在祭祀食具的摆放上,《礼记·礼运》也有着详细的记载,例如“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左传昭公·昭公十七年》载:“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由此可见,祭祀相关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仪式行为,而是礼仪的要求。
《礼记·王制》中明确指出了天子、诸侯、大夫祭礼食物的差别,有“禄田的”和“无禄田的”两种祭祀食物的差别,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制度。“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更是确立了祭祀礼仪的崇高地位。饮食作为抽象“礼”内涵的具体体现,让人能直观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严格分明的社会现实。
二、饮食的意象特征——社会习俗与审美志趣的交汇
中国传统文化多见于意象的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也早在先秦时就已蕴含着许多文化功能和意义。中华饮食文化讲究的是“精致、华美、情义、礼节”,无论是食材的选择、制作还是宴席上的次序和饮食流程都完美地贯穿着这个准则,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和秩序。饮食文化也逐渐与国泰民安、文学艺术和人生境界不自觉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饮食对美感的追求显然超过了对于理性的要求,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修养、艺术造诣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美学的典型代表,饮食之美以宏大、直接、可观而不可言的特点,深深凝结在一道道佳肴之中。
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传统文化中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等有很大关系。《诗经·烈祖》云:“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乡饮酒礼的设置和出现成为推行谦和风气与王道教化的必然方式。乡饮酒即部落氏族聚众饮食,由宴席上的典礼来加强上层社会的感情联系。而这种仪式往往同节日伴随而至,强调整体的和谐一体,以饮酒的礼仪凝聚着宗族、宗法、血统,连接氏族,融会天下。
同时,君子对饮食的节制成为丧礼的一种底线和标准,如“期之丧,三不食……期终丧,不食肉”。《礼记·昏义》中“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借用鱼、藻两个意象,预示着女子出嫁后的归顺,反映了民间婚娶习俗和男女婚配的封建化特征。
饮食经过社会文化影响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出众的审美情趣,“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这其中,人们所讲究的中和之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同时,“和”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借助“和”的思想,中国饮食兼有域内、域外饮食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性远远大于理性。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地理环境的差异孕育出南北不同的饮食风格,创造出千工万序的制作手法。“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甘酸相适,苦辣相宜都因季节有所变化;饭膳饮酒,馐食醇浆都拥有一整套食用过程;而与之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是偏向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保障营养充足、荤素搭配,即便“难以下咽”,依旧是身体的必需品。
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在饮食文化的相关典籍中有许多例证。中国人民自始至终对于饮食都保留着极大的热情,因为其满足了中国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向往,是保持“天人合一”的一种方式。
《楚辞》中展现了一些特殊的饮食现象:一是服食香草美玉;二是餐泉含霞,吸风饮露。这些既是主人公崇高意志和高洁情操的表现,也是道家“辟谷”修行的方法。《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天人相和,天人相辅,天人相成,这也将永远成为古老中国对于人生自然追求的启迪和希冀。
三、结语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之礼作为“礼”的发源,成为追溯原始社会向先秦时期过渡的线索。饮食文化早已超脱食物本身和食用方法的简单概念,于治国而言,“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饮食之礼利于君主的王道推行;于修身而言,“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饮食之礼是乡里恭敬谦让之始。一方面,饮食文化关乎礼节、礼义、礼法,上升为内在的伦理精神和外在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先秦遗风将饮食贯通在祭祀规范之中,使之化身为礼仪制度,达到了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实现了“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的最终目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先秦典籍中探源中华饮食文化——以《礼记》《左传》《诗经》《楚辞》为研究对象”(2020172)。
作者简介:苏劲宇(2001-),男,辽宁阜新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
到达一个文化的心脏部位的最佳途径之一大概是通过它的胃,中华饮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涵盖了关于人神祭祀、文化象征以及审美志趣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封建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影响了人对自然的认识、治国理政的方法、社会等级的划分以及独特风俗的形成,同时渗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维度。
一、饮食的祭祀属性——抽象祭祀文化的具象表现
饮食文化贯穿于祭祀活动沿袭发展的过程之中,祭品的气味、品类等特征都承载着体现祭祀习俗的文化功能,在祭祀器具、祭祀食物与祭祀仪式上都有具体呈现。
《礼记·礼器》记载:“三牲鱼腊,四海九州岛之美味也。”在祭祀饮食中,往往以肉类为主,品类丰富。“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说明神灵愈高贵,愈是不以接近活人口味的供品为贵,而是以能散发强烈气味的供品为贵。
对应不同的祭祀对象就有着不同的祭祀食物。“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这是用气味来祭祀。“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郁鬯,以报魄也。”则是用熟食来祭祀。不同的祭祀对象都有所涵盖,可谓“礼之至也”。
对应不同的食物也产生了不同的祭歌,例如,《诗经·周颂》中的《潜》一篇,是专用鱼类为供品的祭祀诗。“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食物与歌舞一起,共同构成祭祀仪式。
古籍记载,“礼”起源于人对于神灵的祭献饮食活动,而其目的则是希望从神明那里获取切身的私有利益。《说文解字》记载“礼”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把食品放在食器“豆”之中供神享用。王国维说:“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所以,“礼”与中国传统饮食有着密切关系。
《诗经·周颂·丝衣》云:“丝衣其紑,载弁俅俅。”在祭祀器具上,也有严格的区分和摆放要求。“鼐鼎及鼒,兕觥其觩。旨酒思柔。”鼎是古代的炊具,又是祭祀时盛熟牲的器具,“鼐”“鼎”“鼒”三者都为鼎,只是大小不同,大者盛牛,次之盛羊,最小盛豕。《礼记·明堂位第十四》中也有“牲用白牡;尊用牺象山罍;郁尊用黄目;灌用玉瓒大圭;荐用玉豆雕馔;爵用玉盏,俎用梡嶡”这样的描述。
在祭祀食具的摆放上,《礼记·礼运》也有着详细的记载,例如“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左传昭公·昭公十七年》载:“昭子曰:‘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礼也。’”由此可见,祭祀相关的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仪式行为,而是礼仪的要求。
《礼记·王制》中明确指出了天子、诸侯、大夫祭礼食物的差别,有“禄田的”和“无禄田的”两种祭祀食物的差别,呈现出鲜明的等级制度。“庶羞不逾牲,燕衣不逾祭服,寝不逾庙。”更是确立了祭祀礼仪的崇高地位。饮食作为抽象“礼”内涵的具体体现,让人能直观地感受到封建社会等级秩序严格分明的社会现实。
二、饮食的意象特征——社会习俗与审美志趣的交汇
中国传统文化多见于意象的阐释,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也早在先秦时就已蕴含着许多文化功能和意义。中华饮食文化讲究的是“精致、华美、情义、礼节”,无论是食材的选择、制作还是宴席上的次序和饮食流程都完美地贯穿着这个准则,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和秩序。饮食文化也逐渐与国泰民安、文学艺术和人生境界不自觉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饮食对美感的追求显然超过了对于理性的要求,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文化修养、艺术造诣也是吻合的。作为东方美学的典型代表,饮食之美以宏大、直接、可观而不可言的特点,深深凝结在一道道佳肴之中。
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传统文化中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等有很大关系。《诗经·烈祖》云:“亦有和羹,既戒既平。”乡饮酒礼的设置和出现成为推行谦和风气与王道教化的必然方式。乡饮酒即部落氏族聚众饮食,由宴席上的典礼来加强上层社会的感情联系。而这种仪式往往同节日伴随而至,强调整体的和谐一体,以饮酒的礼仪凝聚着宗族、宗法、血统,连接氏族,融会天下。
同时,君子对饮食的节制成为丧礼的一种底线和标准,如“期之丧,三不食……期终丧,不食肉”。《礼记·昏义》中“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借用鱼、藻两个意象,预示着女子出嫁后的归顺,反映了民间婚娶习俗和男女婚配的封建化特征。
饮食经过社会文化影响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而出众的审美情趣,“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这其中,人们所讲究的中和之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同时,“和”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借助“和”的思想,中国饮食兼有域内、域外饮食特点。
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性远远大于理性。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地理环境的差异孕育出南北不同的饮食风格,创造出千工万序的制作手法。“凡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甘酸相适,苦辣相宜都因季节有所变化;饭膳饮酒,馐食醇浆都拥有一整套食用过程;而与之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是偏向理性的饮食观念,注重保障营养充足、荤素搭配,即便“难以下咽”,依旧是身体的必需品。
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的概念在饮食文化的相关典籍中有许多例证。中国人民自始至终对于饮食都保留着极大的热情,因为其满足了中国人对于人生、社会、自然的向往,是保持“天人合一”的一种方式。
《楚辞》中展现了一些特殊的饮食现象:一是服食香草美玉;二是餐泉含霞,吸风饮露。这些既是主人公崇高意志和高洁情操的表现,也是道家“辟谷”修行的方法。《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天人相和,天人相辅,天人相成,这也将永远成为古老中国对于人生自然追求的启迪和希冀。
三、结语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饮食之礼作为“礼”的发源,成为追溯原始社会向先秦时期过渡的线索。饮食文化早已超脱食物本身和食用方法的简单概念,于治国而言,“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饮食之礼利于君主的王道推行;于修身而言,“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饮食之礼是乡里恭敬谦让之始。一方面,饮食文化关乎礼节、礼义、礼法,上升为内在的伦理精神和外在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先秦遗风将饮食贯通在祭祀规范之中,使之化身为礼仪制度,达到了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作用,实现了“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的最终目的。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先秦典籍中探源中华饮食文化——以《礼记》《左传》《诗经》《楚辞》为研究对象”(2020172)。
作者简介:苏劲宇(2001-),男,辽宁阜新人,本科,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