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期文化市场对哈代小说创作的影响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呈现出中产阶级崛起、大众化媒体兴起等显著特点,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小说家,如哈代,以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为例,从外部看,哈代为使其发表,反复与报纸杂志编辑、出版商、读者等人群周旋,多次修改。这种影响也逐渐深入到文学创作内部,突出体现为哈代小说中多种暗示手法,以意象、景物、典故等作为载体,使其作品表現出独特的艺术美感与深厚的思想张力。
  关键词:维多利亚时代 文化市场 哈代 暗示手法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最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在问世之时并非一帆风顺,而这一现象恰与当时发展变化的文化市场密不可分。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
  从整体上看,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期,即1837年至1901年,英国经历了十分丰富的变化与发展。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40年代的工业革命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带来了社会风尚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而从70年代开始,随着法国、德国、美国等国陆续迎头赶上,尽管英国仍在稳步发展,但已逐渐陷入一种相对衰落的境况中,而这背后也隐含着社会主流观念的微妙作用。
  而这一时期的文化市场,从外部环境看,与英国整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例如,工业革命后,物质条件得到充分满足,文化市场迎来繁荣兴盛的发展时期。而从内部要素看,由于本文关注哈代的小说创作,因而主要取其“文学消费”环节,以生产者、媒介、消费者为基本要素展开论述。
  (一)消费者:中产阶级的崛起
  英国在1840年左右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为此后三十余年经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英国国民生产总额从1851年5.23亿英镑增长到1870年的9.16亿,且此时10%的人拥有全国收入的50.6%,殷实的中产阶级亦属其中。与之相应的是高速的城市化进程,1851年,有54%的人居住在城区,这一数字到1870年已增长到70%。a这些数据都反映了中产阶层的扩大,意味着一部分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精神消费的可能性增加,城市文化也因此愈加丰富。
  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提升还不足以将这一群体直接转化为文化市场的消费者,这一时期教育的普及推动了这一转化过程。在法律方面,初等教育法、义务教育于19世纪70年代相继出台;在经济层面,政府在教育上增加了财政投入,市场上也出现了种类丰富而相对廉价的教育资源。当然,更重要的是,中产阶层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包括对教育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亲近等。例如,中产阶级中技工阶层会去礼拜日学校、进步协会等场所寻求自我提升。
  除此以外,当时一些政策也促使文化市场吸纳、巩固了更多消费者。如1851年,政府废止了窗户税b,意味着国内七分之一的房子增加了户内光照,而在那个还没有电灯、一切蜡烛都要抽税的年代,自然光照是阅读的必要条件,因而,这一政策十分有利于扩大阅读受众。
  飞速发展的经济状况,教育普及性的提高,相关政策的出台,使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在受众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二)媒介:大众化媒体的兴起
  媒介,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桥梁,是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元素。在这一时期,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报刊业、出版业等行业的兴起,其中,大众化报刊最具代表性。因报纸纸张税等逐一取消,报业成本急剧下降,一批廉价报纸应运而生。例如《每日邮报》,于1896年在伦敦创办,其一大编辑方针为易读,且通过连载长篇小说的方式吸引读者。相应的,19世纪30年代以后,廉价杂志也盛行起来。而相较于报纸,杂志一般都有目标受众群,且遵循“三条腿走路”的基本原则c,即编辑内容、广告和发行三方面环环相扣,因此一本杂志的生存往往需要明确并坚守自身定位,以稳固既定的读者与广告商。
  此背景下,一部文学作品如何通过这些媒介进入大众视野?在当时,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可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为杂志或报纸连载而写,连载结束后交由出版商发行二卷本或三卷本,之后再以单卷本出版。所谓的“三卷本”又称“图书馆版”,因其价格昂贵,多销售至图书馆,但无论是公共性图书馆,还是商业性图书馆,都可能对待进购的三卷本小说进行严格审查,之后读者可在图书馆通过租借的方式借阅。而“单卷本”则比较廉价,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盛行。这也意味着,在这一时期,尤其是后期,一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方式是多元化的,背后也对应着不同的人群及其各异的衡量标准。
  此处不妨以穆迪流通图书馆的兴衰具体说明这一时期媒介在文化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18世纪已出现了营利性图书馆,但到了19世纪中叶,穆迪通过近似付年费入会的方式争取到了大量读者,并大批量低价购入图书,这种快速流通的方式吸引了出版商,他们便不自觉地遵循了穆迪清教式的取向,并进一步地影响了作家群体——作品在正式发表之前往往首先需要接受以穆迪为代表的社会接受尺度的评判。
  那么,这一时期的作家是否愿意融入这一市场呢?结合之前提到的中产阶层的扩大,再补充说明一下作家这一群体在这一时期实际的经济状况。根据相关数据d,结合当时不同人群的收入与货币的购买力,一些作家能够依靠版税收入跻身高收入人群的行列中。到了19世纪中期,仅靠写作,或许在社会地位上不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但可以在经济上得到相应的补偿,得以维持生活开销,甚至争取高品质的生活。
  (三)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化市场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媒介,大体都遵循着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并据此对生产者及其作品进行价值评判,它仿佛是这一时期文化市场中一把看不见的标尺。
  “维多利亚时代风尚的核心,便是那位从不讨得女王欢心的格莱斯顿称之为‘秉公行事’的东西”e。作为这一社会风尚的核心,“严肃”意味着在维多利亚时代,职责大于爱好,道德高于行乐,表现在诸多领域与阶层。例如,在婚姻与家庭方面体现为父系男权的凸显,而有关性的问题也被道德说教严格规范。这种社会风尚不仅源自中产阶级普遍的宗教信仰,体现为上层阶级的正面形象,也深入地渗透到工人阶级中。这一风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在前期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发展,但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后期,逐渐显示出诸多负面影响。而具体看文学方面,尽管当时的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作品,但显然,小说的道德内涵得到重视,且法律、流动图书馆等充当了守护者。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赵树理带给当代文学以“文艺为政治服务、为革命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大众化”的宝贵经验,而以更为整体性的眼光审视其文学遗产,会发现除此之外,他还为当下的主旋律叙事提供了某种重要的策略。本人从宏大主题与其日常化呈现的角度入手梳理了主旋律文学遭遇的困境,探讨了赵树理小说由介入与体验两个方面为何更好地进行主旋律叙事提供的策略。这一策略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
摘 要: 戏曲作品创作的“三并举”政策提出半个世纪以来,剧目得到了极大繁荣,但传统剧目作为彰显中华文化个性、传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仍占主流。由于传统剧目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其不免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糟粕性。新时代,要生产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对传统剧目的重新审视和改编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当前蒲剧舞台上演出的传统剧目《反潼关》可以作为这方面的代表,以探讨传统剧
摘 要:曾国祥新片《少年的你》 以青春影片亚类型为依托,承载校园欺凌和原生家庭的现实社会之殇,具有社会议题的厚度。其开头结局相呼应的英语,分别呼应英国诗人、政论家弥尔顿的著作《失乐园》 《复乐园》,具有耐人寻味的寓言深意;在叙事推进上则依拉康镜像理论设置人物关系,形成命运共同体的人文观照,建构起一部少年心性的成熟与社会规制的健全双线共进的彼此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成长史。  关键词:《少年的你》 镜像共
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与“胖”长相左右;我的同事中,胖子也不少,“吃”是我们的共同兴趣,“食物”的搜集,更是我们之间的话题。为了与“胖”为伍,我和我们同事创造不少名言,与君分享:  胖子名言录一: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  有天,我突然下了一个决心,我立志减肥,没想到,在减肥的第一天,遭受到同事的诱惑,他说:“何必减呢,吃得饱饱的,才有力气减肥!”这个言论貌似有理,读者们,您吃饱没?记得吃饱饱的,
摘 要: 在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代表着女性之门。作者以其“第三性”视角塑造了司猗纹这一复杂形象,她从一个憧憬未来的少女到逐渐疯癫,一生都在寻求认同中度过,她不仅折磨着自己,也摧残着别人。文章主要从司猗纹爱情婚姻的失败、男权阴影的笼罩、身体欲望的压抑和融入时代的艰难四个方面分析其疯癫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司猗纹 疯癫 成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渐发展和西方思想的
摘 要: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散曲中的悲秋名作。而关于这支散曲的意象选择、意象排列、意象内涵却一直缺乏深入有力的分析。本文通过细读曲词,发现马致远在每句的意象选择上,往往保持感情基调的一致性;而在句与句之间又形成一种“哀—乐—哀”的情感循环,从而把曲词的情感最终指向了哀,而这种哀的情感又和马致远的生平相结合,散发出元代文人阶层浓重的失意情调。  关键词:马致远 《秋思》 意象 元散曲  中
30多年前,一个16岁的加拿大女孩认真地告诉别人:“我将来要当一名宇航员。”人们纷纷用“疯狂”“痴人说梦”这样的词汇回应她。因为在那个年代,女性当宇航员是很难想象的。十几年后,29岁的她从533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入选的4名宇航员之一。她就是加拿大航天事业的先驱人物朱莉·帕耶特,2017年秋,54岁的她成为加拿大独立以来的第二十九任总督。  “海选”出来的宇航员  1963年,帕耶特出生在加
摘 要: “象”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命题,“以象作论”更是历代诗论家、文论家经常讨论的话题,那究竟“象”为何物,“以象作论”代表了怎样的审美倾向,又蕴藏着怎样的文化内涵,本文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象 以象作论 文学批评  一、“象”的概念  “象”字最初的意思是大象,起初的意義尚较为单纯,仅指一种动物,到了《易传》中则有了抽象的含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摘 要:自我认同常常被应用于心理学领域,而用于社会环境领域也未尝不可。在某个个体进行塑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认同是其研究对象的“核心”,并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众多文学作品中,从多种思维角度评价自我认同,可以引发诸多正面思考,探讨其人物的认同关系往往可以使作品意义更加明朗化。 《追风筝的人》 是以主人公阿米尔寻求认同为主线,当中又暗含了阿米尔个人与阿富汗种族的多重認同关系。自我认同作为一种
摘 要: 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将苏轼诗文灵活地融入小说中。现将其中引用苏轼诗文的十七處以列表方式呈现出来,结合语境与文本,从人物、情节、旨意等方面分别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苏轼诗文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本文认为,《红楼梦》中的苏轼诗文和小说文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增添了小说的抒情色彩,而且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悲剧命运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使小说的情节结构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