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研究

来源 :商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毕业大潮的推进,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面对我国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问题,以及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们出现的种种问题,各高校应时代需要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课程开设以来即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同时也让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美好的期待变成了幻影。本篇论文就是根据现阶段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课程的现状,总结出开设课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292-01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问题
  (一)学校开课现状及问题分析。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的下发以来,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已开设或准备就业指导课程,同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的就业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与帮助,但在学术研究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来讲,大多数高校在就业指导教学的研究方面接近空白。可以说还处于摸索时期。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第一,重视程度不足。无论是从管理上、师资建设、宣传上工作都不是特别完善。第二,课程设置不完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等。但实质上许多高校开设的只是形式上的课程而已。并且开课时间安排也不科学。
  (二)学生学习状况及问题分析。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以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出现,内容多为讲解就业政策、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方法、方式上没有新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现阶段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指数期望值很高的同时失望值也直线飙升。甚至出现许多旷课、逃课现象。在学习每门课程之前学生都会对这门课小评,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以及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松弛程度都是学生点评的内容,多数学生认为它实用性不强,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就有了不好方面的心理暗示,造成还没学就没了兴趣。对于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无论课程实用性的高低都会有厌学的心理,再加上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不严,旷课、逃课现象时常发生。
  (三)教师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是学校的行政人员或院系的领导担任,这些指导教师并非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者,大部分又没有接受过有关就业指导的培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教与学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讲课内容的实用性不强,教学技巧不佳等必然导致学生厌学,学生听课不集中反过来又会影响老师讲课的状态。这样恶性循环中课程自然取不到良好的效果。从师资情况看,目前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采取专兼结合,兼职为主的形式。然而就业指导课涉及心理、社会、教育、哲学、创业教育、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非专业老师、或者未经专业培训的老师不能对不同领域中的学生都给予深入而全面的指导。
  二、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实效性的措施
  (一)做好开课前宣传,形成良好开端。学生未上课之前就对它做好宣传,了解将要学习的东西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对其产生渴望的心理。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进而才会产生浓厚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在上课前就做好准备上课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进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效果。1、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四年,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一侧重于指导学生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培养职业意识。大二侧重于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塑造和完善自己,激发专业兴趣。大三侧重择业技巧指导,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大四则需要调整就业心理,帮助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2、有针对性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的各个学期都要开设相应的课程内容,必要时要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基于共同利益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赢关系。积极采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用人单位对招聘大学生能否胜任的顾虑,学校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帮助用人单位提供可能录用大学生的情况信息,提高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任与信心。3、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式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采用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还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设置大型讲座,请社会用人单位人来进行专题讲座,为毕业生提供榜样说法,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能力。4、加强大学生道德品质建设。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状况已成为就业成功的根本保证。较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无论现在或将来从事的职业是什么,都要有责任心。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选择。根据学校就业指导的要求,寻找合适的就业指导教师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它是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正常开展的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步骤,比如,从现有的政工人员、专业毕业生、培训公司专业培训人员等中进行选取。其次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在学校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师资培训。参加有关“高校就业指导”培训课或研讨会。多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就业指导教师到适当场合实践,让他们直接到和职业人对话。
  (四)设立考核标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检测学习体系。建立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实践考核作为期末总成绩挂的参考标准等。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课程心得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可以通过学生参加企业面试及社会实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当学生真正了解这门课的价值所在就会自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此不断提高课程设计的实效性,达到教学目标。
  (五)设立课外咨询机构及教研室。目前多数高校还未设立专门负责就业教育的课题组或教研室,难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组织人员编写教材,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组织教学交流和实施教学检查与测评等。专业的职业咨询机构由一批具有广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理论,并精通各种科学测评手段的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组成。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并且做出专业的测评。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媛媛,袁忠霞.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现状调查[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3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附件):教育厅[2007]7号
其他文献
文化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事关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兴国之路.强力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加快我国市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形式,是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诞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以"一夫一妻制"家庭为单位的生活资料私有产权组织,是现代产权组
微软Office办公组件中的Word是平时很多人进行文字编辑的首选软件,但有时会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扰人"问题",比如前几天英语老师在课堂上投影展示模块知识梳理内容时,Word编辑页
<正> 什么是“列宁主义?”这个名词是列宁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在阐释列宁遗着时,首先流行起来的。列宁主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包括列宁本人的全部政治思想和实践;另一方面,
摘要:应用写作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本文根据目前应用写作课程的现状,总结了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应用写作;激发兴趣;改进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227-01    应用写作是面向高等职业院校各个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以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的实用写作能力为主旨,突出写作与职业性、能力训练相结合
酱文化在中国演绎了数千年的历史,上至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孔子“不得其酱不食”的话,下至黎民百姓“每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俗语,都说明酱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  酱文化不仅是中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料理添滋加味,而且人们做酱、贩酱、吃酱、论酱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逐渐影响到民族到民族生活方式,影响到民族文化。也可以说,酱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直接或间接熏陶了中国的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审计作为国民经济监督部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现阶段国家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存在的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家审计作用的发挥。本文从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必要性和现状出发,分析其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全面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等方面重点探讨了如何进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