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琴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来源 :风湿病与关节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j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以及治法方药等方面,探讨钟琴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病因病机;治疗经验;钟琴
  钟琴,主任医师,教授,贵阳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会常务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从医近30年,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骶髂关节、中轴骨及外周关节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我国AS的患病率约为0.35%[2],已证实AS的患病率与HLA-B27相关。本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细菌感染、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确切病因仍不清楚[3]。中医学中无AS名称,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可归属于“骨痹”“大偻”“痹证”“鱼背风”“竹节风”“腰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描述,《素问·痹论》曰:“五脏皆有所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历代医家均对本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述,钟琴教授通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对A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的思路,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外感六淫 钟琴教授指出本病临床特征虽然复杂,但“内伤”是本病之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气血失和、骨骼筋脉失养,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则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而早期病情突出表现为邪气壅滞之征象,指出AS患者在早期多以风、寒、湿、热之邪壅滞为主要临床表现。《素问·痹论》指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指出风、寒、湿、热等邪气是本病发病的外在因素,共同导致本病的急性发作。
  1.2 痰瘀内阻 历代医家对痰瘀痹阻证均有深刻的论述,如《类证治裁》曰:“痹久必有浊痰败血,瘀滞经络。”《金匮翼·腰痛》云:“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为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此为痹病日久,痰瘀互结,阻滞气血筋脉,发为腰痛,见屈伸不利之症。
  钟琴教授指出,AS不论在急性活动期还是慢性迁延期,瘀血始终是主要病机。所谓久病多“痰”,久病必“瘀”,在急性活动期常因湿热壅滞血脉,灼伤营血,致血脉瘀阻,见患处关节肿热疼痛;病程进入慢性迁延期,则痰瘀互结更为明显,此期患者常因脏腑空虚,脉络失养,精液不化,血少脉涩,血行迟缓以致痰瘀痹阻,症见腰骶、颈、腰、背疼痛,疼痛夜甚或刺痛,俯仰不利。
  1.3 肾虚督亏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外感”与“内伤”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伤”是发病的根本。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腰痛》中指出:“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概括出了AS本虚标实的病机关键。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曰:“腰为肾之府,肾与膀胱为表里,故在經则属太阳,在脏则属肾气,而又为冲任督带之要会。所以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之不足,最宜以培补肾气为主。”论述了AS的发病,肾虚是根本,肾与膀胱相表里,与督脉关系密切,督脉乃“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调节全身气血阴阳,肾精亏虚,督脉受损,治以培补肾气法。
  钟琴教授认为,AS的发病肾虚督亏是本,且贯穿疾病始终,“督脉挟脊抵腰,入循膂络肾”,当肾精亏虚累及督脉,阳气失于布化,机体失于振奋,正气不足,外邪入侵经脉,气血阴阳失和,不通不荣则痛。在疾病早期以邪气盛为实,晚期则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证候[4-5]。
  2 辨证论治
  钟琴教授依据以上病因病机及长期临床经验,强调扶正祛邪为治疗AS的基本原则,并根据病邪特点及病性虚实,删繁就简地总结出祛邪通络、化痰祛瘀、补肾强督3个基本治法。
  2.1 祛邪通络法 《素问·痹论》提出:“风寒湿三气夹杂,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因此,风寒湿热致痹,邪气各有偏盛,当据其主症,随症治之。
  钟琴教授根据AS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指出风胜者,临床表现为肢体及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游走不定,恶风,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通络,可选用防风汤加减。寒胜者,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痛有定处,常遇寒痛增,得热痛减,伴肤温不高,局部皮肤不红,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方以温经通络方加减。湿胜者,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重着,可伴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利,舌淡,苔白腻,脉濡;治宜除湿通络,方以薏苡仁汤加减。“热痹”一词首见于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痹症论》,症见患处关节灼热、疼痛,遇冷缓解,伴发热、口渴、烦躁,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除湿通络,方选白虎加桂枝汤化裁。
  2.2 化痰祛瘀法 痰浊与瘀血是许多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形成的病理产物,虽然成因不同,但两者形成后可相互影响,既可因瘀致痰,亦可因痰致瘀,针对这一致病特点,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可治以化痰祛瘀法,化痰当辨痰浊寒热,祛瘀当以“凉血散瘀”为根本,正如叶天士所说“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要注重理气药的使用,凉血散血药与理气药相结合,使瘀去而不留滞。
  钟琴教授指出,治疗AS痰瘀内阻时,当分清痰瘀孰轻孰重,辨别寒热虚实,灵活机动地运用化痰祛瘀大法。痰热为主,当治以清热化痰通络,佐以凉血散瘀为法;寒痰为主,当治以温化寒痰通络,辅以凉血散瘀为法;一般发病早期,起病突然,病程短,病性多属实;疾病后期,病程长,病情复杂,病性常虚实夹杂。疾病后期,迁延不愈,“久病入络”,治当活血祛瘀药与虫类药并用,搜风通络,可酌加全蝎、蜈蚣、地龙、蜂房、穿山甲等。当然,AS病机主要以肾虚为本,痰瘀内阻为标,以上痰瘀内阻证的治法只是在痰瘀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才施行的。在临床上治疗AS痰瘀内阻证常以桃红四物汤和二陈汤加减,药物组成:桃仁、红花、地黄、芍药、当归、川芎、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芥子等。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地黄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半夏、茯苓、陈皮、白芥子健脾化痰;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同用,共奏化痰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根据AS临床证候复杂多变的特点,必须在基本方药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化裁。如痰瘀交结,关节痛甚者,加青风藤、忍冬藤、乌梢蛇、全蝎、地龙搜剔络道;肢体屈伸不利,脊柱强硬变形者,加淫羊藿、巴戟天、狗脊补肾阳,强筋骨;痰瘀化热者,加竹沥、牡丹皮、紫草清热;痰热伤阴者,加玄参、枸杞子滋阴生津。唯有如此审因辨治,随症加减,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2.3 补肾强督法 中医学认为,AS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和(或)劳累过度,导致正气不足,复感外邪,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虚是AS的本质,贯穿于疾病始终,表现为腰骶、颈、背酸痛,肢冷畏寒,四肢关节屈伸不利等。
  因此,钟琴教授指出,AS患者病情迁延日久或年老体亏者多以肾督亏虚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为腰骶、颈、背酸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骨蒸劳热。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细弱。钟琴教授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拟定了补肾强督汤治之。药物组成: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杜仲、续断、菟丝子、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当归、白芍、赤芍、熟地黄、枸杞子、水蛭、蜈蚣、川乌、羌活。钟琴教授指出,“肾主骨生髓”,方中巴戟天、淫羊藿、鹿角胶、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多甘温、甘热,主入肾经,能补一身之元阳。肾阳得补,五脏六腑得以温煦,阳虚症状方可消失。方中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当归、白芍、熟地黄、枸杞子补肾填精养血,濡养督脉,使养而通之,通而不痛。水蛭破血逐瘀,蜈蚣搜风通络,羌活、独活联用共除一身上下之寒湿。诸药合用,久痹、顽痹祛之。
  3 中西并重
  钟琴教授认为,AS病因病机尚不明确,病情复杂,使用单方单药很难收到较好的疗效,而现代医学对AS的诊治进展迅速,且疗效显著,中西并举,将大大提高AS的临床疗效。西医治疗AS目前常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及糖皮质激素,存在较多不良反应[6]。而结合中医扶正祛邪的理念,抗炎、抗风湿药属于“祛邪”药物;且研究表明,相关中药具有抗炎镇痛、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体内分泌及人体微循环等多种功能[7]。王明喜等[8]实验研究认为,中药复方强脊汤对血瘀证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治疗AS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此时若联合中药使用,将为西药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机体内环境,从而收到扶正祛邪之功。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36岁,反复腰部、骶髂关节疼痛
  1年余,复发加重2个月。患者1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骶部疼痛不适,夜间休息时加重,晨起困难,活动后减轻,无发热、晨僵、皮疹等不适,未予重视。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上症复发,腰骶部疼痛加重,伴颈椎疼痛,弯腰受限,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AS,建议休息治疗,未予他法。2016年5月24日就诊于本院风湿免疫科,症见:颈部、腰骶部及双侧臀部冷痛、僵硬,活动后减轻,夜间及晨起时加重,脊柱及关节活动稍受限,翻身困难,晨僵约1 h,无发热、皮疹、口腔溃疡、光过敏、腹痛、腹泻等,精神纳眠欠佳,二便调。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查体:生命征平稳,心肺腹(-),颈腰椎活动稍受限,腰骶部、双侧髂后上棘及臀部压痛、压髋试验(+),双侧“4”字试验(+),拾物试验(+)。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免疫球蛋白A(IgA)1.72 g·L-1,补体C3 1.73 g·L-1,
  C-反应蛋白(CRP)3.0 mmol·L-1,红细胞沉降率(ESR)35 mm·h-1,HLA-B27(+)。骶髂关节CT示:双侧骶髂关节改变符合ASCT征象(双侧骶髂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边缘显示模糊并增生硬化,周围软组织肿胀)。中医诊断:痹病(寒湿阻络)。治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法,方以温经通络方加减,药物组成:制附片(先煎)6 g、桂枝15 g、木瓜15 g、苍术15 g、白术15 g、羌活15 g、透骨草15 g、威灵仙10 g、姜黄20 g、乳香9 g、没药9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西药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每日0.2 g,柳氮磺吡啶片每日2 g,口服;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融合蛋白每周25 mg,皮下注射。
  2016年5月31日二诊,患者腰骶部、臀部疼痛较前好转,余无变化,舌脉同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患者因经济原因,无法继续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抗体融合蛋白,故停用,予沙利度胺片每日50 mg,口服,余药同前。
  2016年6月7日三诊,患者颈部、腰骶部及双侧臀部已无明显疼痛、僵硬,晨僵不明显,精神纳眠佳,复查IgA 0.8 g·L-1,补体C3 0.4g·L-1,CRP1.0 mmol·L-1,ESR 8.0 mm·h-1,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更方为:鹿角胶、淫羊藿、当归、白芍、白术、透骨草各15 g,威灵仙10 g,姜黄20 g,乳香9 g,没药9 g,炙甘草6 g。西药治疗维持原方案,嘱患者适当锻炼,睡硬板床,用低枕,防止脊柱畸形。嘱本病无法治愈,只能控制,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表示理解。
  按语:本例患者1年前就出现腰骶部疼痛症状,未认真对待,此次2个月前出现颈部、腰骶部及双侧臀部冷痛、僵硬,晨僵。患者久居湿地,易感受风寒湿邪,寒湿之邪侵袭腰骶部、颈部,闭阻经络,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见疼痛;寒性收引,湿性凝滞,故见患处僵硬,转侧屈伸不利;湿为阴邪,得阳始化,静卧则湿邪更易停滞,故卧则疼痛不减,活动后减轻。所以治疗时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方以温络通经方加减,以制附片、桂枝、羌活温经散寒;透骨草、威靈仙、姜黄通络止痛;苍术、白术、木瓜除湿散寒;同时以乳香、没药活血定痛。患者配合西药使用,服用半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此时邪已去,应以扶正为主,故去制附片、桂枝、木瓜、苍术,以鹿角胶、淫羊藿温补肾阳;当归、白芍补肾填精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纵观整个疗程,中西合用,前期以祛邪为主,待症状得以控制,病情稳定,再以扶正为本,使正气胜,以防止病情反复及延缓关节破坏。
  5 参考文献
  [1] 菲尔斯坦.凯利风湿病学[M].8版.粟占国,唐福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1239.
  [2] 吴东海,王国春.临床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8-269.
  [3] 徐永跃,黄闰月,周颖燕,等.肠道菌群与强直性脊柱炎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4):621-623.
  [4] 陈永前,娄玉钤,李静雅,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研究概况[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74-77.
  [5]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系列之二十三[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56-657.
  [6] 付长龙,郑春松,刘献祥.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现状与思考[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10):72-76.
  [7] 李刚,赵治伟,谭旭仪.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思路探索[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7):45-48.
  [8] 王明喜,高飞,刘景,等.祛邪通痹、益肾养血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2003,15(5):11-13.
  收稿日期:2016-07-07;修回日期:2016-1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对古代医家及近年来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从情志、五脏、营卫、六淫4个方面探讨其病因病机,从而指导临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论治。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痹证;病因病机;综述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侵袭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
期刊
基础研究  跳骨片水提物对体外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活性的影响……郑文伟,  马玉环,林平冬,陈后煌,邵 翔,陈 达,李西海,叶蕻芝(1):5  巴戟天-牛膝醇提物对SD大鼠软骨细胞G1/S周期蛋白  与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吴子健,吴桂玲,陈达婷,苏 澜,陈春蓉,叶锦霞,洪振强(2):5  艾拉莫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抗炎作用  …………黄 颖,姚血明,唐 芳,徐 晖,王 莹,马武开(3)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病友会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自我效能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干预组成立骨质疏松患者病友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指导干预。并采集2组患者入院时(干预前)及治疗1年后(干预后)对疾病认识程度、生活方式的改善程度、服药的依从性、疼痛的改善、骨密度的变化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1年的参与、学习、管理,对
期刊
【摘 要】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自收录以来至2016年12月发表的活血化瘀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1209例患者。合并10个研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查找分析文献,研究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地区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相关文献,并归纳总结不同地区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地区分布特点。结果: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总体来看以肾虚为主;华东、华北、华南地区以肾虚出现的频次最高,华中地区以肝肾亏虚出现的频次最高,西南地区以肾虚、肝肾亏虚、脾肾亏虚出现的频次最高且相同,东北地区肝郁脾虚、阴虚血瘀、气血亏虚、脾胃气虚出现的频次亦均相同。结论:不
期刊
【摘 要】目的:評价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关节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顽固性关节腔积液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B组(益赛普组)、C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益赛普组),每组20例,分别于膝关节腔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益赛普、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益赛普。于
期刊
【摘 要】 在查阅诸多文献和专著的基础上,回顾和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风险的流行病学和发生机制,对临床常用的中药有效成分的抗炎及改善心血管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对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出展望。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中药;中药有效成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四肢小关节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多系统受累
期刊
【摘 要】 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效果肯定且副作用少,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及改善生活质量。通过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报道,对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综述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
期刊
【摘 要】 痛风的发病呈现日益激增和年轻化趋势,痛风除了可以引起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还可造成严重的肾功能损害。中医药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及肾损伤的研究日渐增多,现从痛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专家经验进行综述,为痛风的中医药研究和防治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痛风;中药;内服;痛风性肾损伤;综述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基因网络障碍导致的尿酸代谢异常性风湿病,以嘌呤代谢紊乱为始动因素,以尿酸生
期刊
【摘 要】 膝骨关节炎是膝关节疼痛最主要的病因。郭会卿教授辨证论治,究因施法,针药并举。治疗膝骨关节炎证属风寒湿侵者,用温经蠲痹汤加减;证属湿热蕴阻者,用四妙合剂加减;证属痰瘀痹阻  者,用膝痹病合剂加减;证属肝肾亏虚者,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分证论治;针药并用;诊疗经验;郭会卿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的破坏和骨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