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目前的瓶颈问题,引出信息化手段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宗旨与指导思想,并以典型教学模块为例,详细阐述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给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随着科技的长足进步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势不可挡地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也为高职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第十九章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很显然,教育信息化及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适应时代潮流,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是现阶段高职英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承载着学生通过英语AB级考试的应试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及词句翻译的方式来授课,重视英语语法知识与词汇的详细讲解,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整体而言,英语教学仍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导,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缺乏认知
现阶段,对于多数教师而言,信息化教学仅是一个概念,并不了解其内涵与实际应用,也不熟悉各学科的信息化手段与常用教学平台。有的老师虽有意向将信息化手段引入课堂,但由于缺乏相关培训与系统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力明显不足,出现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尴尬局面,教学设计内容只是不同信息化手段的简单堆砌,没有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手段融为一体,达到形神兼备,导致最终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校生,即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普遍存在难以开口读及开口说英语的问题;缺乏对音素、词、短语、从句及句子的系统性认知,不熟悉句子成分,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英语语言框架,英语学习仍停留在看词蒙义的阶段;每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从100到3000不等。基于以上几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课堂需求,信息化教学改革不可避免。
二、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总课时较少,以我院为例,学生在三年大专学习过程中,英语课程只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后要参加两周的军训,英语课堂学习共16周,第二学期共18周,每周4节,总学时136。英语课时少,任务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极少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度,英语课堂教学既费时费力,又低效甚至无效。鉴于此,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大量引入与灵活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实效性。此外,针对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比较依赖手机这一普遍现象,教师可借助手机这个移动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微信、微课、教学平台、APP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促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能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宗旨
1 以学生为中心
200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PPT,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高清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辅助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過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升听说技能,更培养了其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2 教师角色转变
在信息化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与知识传授者,而应该学会转换课堂角色,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创建贴切的学习情境,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分析、归纳、推理,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架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简言之,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四、“The E-world is all around us!”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文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1 教学分析
第一,课程分析。该内容选自《基础英语(二)》第八单元,《基础英语(二)》的前导课程是《基础英语(一)》,所涉及的话题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该课程开设对象为全院一年级高职段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
第二,教材分析。选用教材为《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该教材编写理念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为用而学,学而能用。
第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司法助理专业18级三年制大专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原有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积累不够,而且由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同、学习动机不同等原因,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相对较弱,课堂参与度较低。教师在课前借助手机APP问卷网了解学生对该话题的英文表述能力及掌握的相关词汇等,这对调查结果,适度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第四,目标分析。知识目标为掌握电子产品的核心词汇及常用句型;能力目标为根据情境要求用英语进行有关电子产品的讨论;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主动沟通的意识。
第五,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是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核心词汇与常用句型;教学难点是强调句的结构和运用,主题讨论。
第六,策略分析。主要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辅以其他数字资源,如手机软件、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微课、习题库等,来完成课堂教学。
2 教学策略
课前预热:学生上课前观看老师推送的微课,熟悉即将学习的内容。
课堂实施: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问卷网、百词斩、外研随身学、抢答器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学练。
课后拓展: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及批改网发布作业及课后延伸阅读。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预热。借助手机APP知到软件让学生课前观看主题为e-life的微课,对电子产品及线上交流进行感官认知。
第二,课堂实施。
环节一:课堂导入、走进主题。利用动画视频展示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环节二:分析案例、自主探究。借助百词斩APP查找单词,以头脑风暴、小组探究等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人们为什么会被电子产品所“绑架”。
环节三:图片联想、预知课文。借助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环节的词汇输入,对图片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并预测课文内容。
环节四:视听输入、感知课文。借助外研随身学软件通过听力输入理解课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参考听力译文,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跟读原句,提高语音语调。
环节五:精读课文、深度解析。把阅读问题发布在Unipus教学平台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积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掌握scanning阅读技巧,名词变形容词的构词法及强调句的构成与用法。
环节六:思維导图、写作输出。借用思维导图软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化繁为简,指导学生以写作的方式完成语言输出。
环节七:游戏闯关、词句测试。为检测血色和那个课堂学习效果,可以借助手机APP抢答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抢答积分。学习重点词汇,强化句式表达。
第三,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所学单词、句型以电子产品利弊分析为题,完成一篇100字的英语作文,发布到批改网,初次智能修改后,了解自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将改写的终稿发布在Unipus平台上,老师适时评阅,给出成绩。
延伸阅读:学生课后在Unipus平台上观看有关电子产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的数字资源,并完成试题。
4 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探究、课后自行总结。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动态追踪学习过程,适时评价;学生人机互动,学习兴趣得以提升;掌握造句技巧,规范语音语调;培养沟通意识,提升表达自信。
五、结语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喜欢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接收各种信息与知识,信息化教学恰好顺应了这一潮流,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各种不足,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仿真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成本又低,是今后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高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新瑞. 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年第22期.
[2]胡娴. 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年1月.
关键词: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教学设计
随着科技的长足进步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势不可挡地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无疑也为高职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其中第十九章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很显然,教育信息化及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何将信息化手段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适应时代潮流,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是现阶段高职英语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
1 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英语教学承载着学生通过英语AB级考试的应试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及词句翻译的方式来授课,重视英语语法知识与词汇的详细讲解,忽略了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整体而言,英语教学仍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导,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
2 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缺乏认知
现阶段,对于多数教师而言,信息化教学仅是一个概念,并不了解其内涵与实际应用,也不熟悉各学科的信息化手段与常用教学平台。有的老师虽有意向将信息化手段引入课堂,但由于缺乏相关培训与系统学习,信息化教学能力明显不足,出现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尴尬局面,教学设计内容只是不同信息化手段的简单堆砌,没有将教学内容与信息化手段融为一体,达到形神兼备,导致最终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的生源主要来自三校生,即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工学校,还有一小部分来自普通高中。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弱,普遍存在难以开口读及开口说英语的问题;缺乏对音素、词、短语、从句及句子的系统性认知,不熟悉句子成分,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英语语言框架,英语学习仍停留在看词蒙义的阶段;每个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从100到3000不等。基于以上几点,传统的英语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课堂需求,信息化教学改革不可避免。
二、信息化手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英语总课时较少,以我院为例,学生在三年大专学习过程中,英语课程只在第一学年开设两个学期,第一学期新生入学后要参加两周的军训,英语课堂学习共16周,第二学期共18周,每周4节,总学时136。英语课时少,任务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极少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度,英语课堂教学既费时费力,又低效甚至无效。鉴于此,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大量引入与灵活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的各种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实效性。此外,针对高职学生在课堂上比较依赖手机这一普遍现象,教师可借助手机这个移动平台进行辅助教学,通过微信、微课、教学平台、APP等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课堂抬头率,促进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英语教学具有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能够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宗旨
1 以学生为中心
200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PPT,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高清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丰富教学内容,辅助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运用英语完成任务的過程中,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掌握英语阅读技巧,提升听说技能,更培养了其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高效平台。
2 教师角色转变
在信息化英语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导者与知识传授者,而应该学会转换课堂角色,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创建贴切的学习情境,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分析、归纳、推理,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架构,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简言之,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四、“The E-world is all around us!”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文试着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
1 教学分析
第一,课程分析。该内容选自《基础英语(二)》第八单元,《基础英语(二)》的前导课程是《基础英语(一)》,所涉及的话题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该课程开设对象为全院一年级高职段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技能。
第二,教材分析。选用教材为《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该教材编写理念为学生主体,以人为本,为用而学,学而能用。
第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司法助理专业18级三年制大专一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原有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积累不够,而且由于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不同、学习动机不同等原因,虽然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技能相对较弱,课堂参与度较低。教师在课前借助手机APP问卷网了解学生对该话题的英文表述能力及掌握的相关词汇等,这对调查结果,适度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 第四,目标分析。知识目标为掌握电子产品的核心词汇及常用句型;能力目标为根据情境要求用英语进行有关电子产品的讨论;素质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英语环境下主动沟通的意识。
第五,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是与电子产品相关的核心词汇与常用句型;教学难点是强调句的结构和运用,主题讨论。
第六,策略分析。主要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辅以其他数字资源,如手机软件、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微课、习题库等,来完成课堂教学。
2 教学策略
课前预热:学生上课前观看老师推送的微课,熟悉即将学习的内容。
课堂实施: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问卷网、百词斩、外研随身学、抢答器等信息化手段进行课堂学练。
课后拓展:借助Unipus高校外语教学平台及批改网发布作业及课后延伸阅读。
3 教学过程
第一,课前预热。借助手机APP知到软件让学生课前观看主题为e-life的微课,对电子产品及线上交流进行感官认知。
第二,课堂实施。
环节一:课堂导入、走进主题。利用动画视频展示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环节二:分析案例、自主探究。借助百词斩APP查找单词,以头脑风暴、小组探究等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人们为什么会被电子产品所“绑架”。
环节三:图片联想、预知课文。借助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前两个环节的词汇输入,对图片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并预测课文内容。
环节四:视听输入、感知课文。借助外研随身学软件通过听力输入理解课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参考听力译文,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跟读原句,提高语音语调。
环节五:精读课文、深度解析。把阅读问题发布在Unipus教学平台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积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掌握scanning阅读技巧,名词变形容词的构词法及强调句的构成与用法。
环节六:思維导图、写作输出。借用思维导图软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化繁为简,指导学生以写作的方式完成语言输出。
环节七:游戏闯关、词句测试。为检测血色和那个课堂学习效果,可以借助手机APP抢答器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抢答积分。学习重点词汇,强化句式表达。
第三,课后拓展。
作业布置:根据课堂所学单词、句型以电子产品利弊分析为题,完成一篇100字的英语作文,发布到批改网,初次智能修改后,了解自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将改写的终稿发布在Unipus平台上,老师适时评阅,给出成绩。
延伸阅读:学生课后在Unipus平台上观看有关电子产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的数字资源,并完成试题。
4 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小组探究、课后自行总结。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动态追踪学习过程,适时评价;学生人机互动,学习兴趣得以提升;掌握造句技巧,规范语音语调;培养沟通意识,提升表达自信。
五、结语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学生喜欢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接收各种信息与知识,信息化教学恰好顺应了这一潮流,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各种不足,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仿真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在职场环境下的英语交际能力。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成本又低,是今后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高职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新瑞. 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7年第22期.
[2]胡娴. 信息化手段在高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