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教育教学管理都是管理者为实现教育目的、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为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与措施,这些手段与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管理者对它们的使用频率是不同的。有的是短时的,有的是长久的;有的会产生即时效应,有的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功能却远不止如此:它是手段,即时而又长久;它是方法,常用常新;它又是目的,吸引着高校教学管理者为提高它的教育效果而进行不懈的追求。
一、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意义
不论是对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管理具有更大的空间与更广的渠道;还是贯彻教学中心思想与克服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渗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为高校的师生是有着精神的、物质的多种需要的高智商群体,简单的管束在很多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思想上通了,认识明确了,工作学习才有动力、激情与方向,管理自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蒋南翔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要从清华大学出发去颐和园,除了要不停地走路外,还要经常抬起头来看一看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越走就离目标越远。这也足可看出清华大学的管理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也可说明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师生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方向、工作态度等等的导向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是低质低效的管理,在管理中合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才是高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2.教学管理中渗透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要靠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感而发的、因事因例而作的自然渗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远胜于枯燥的说教。而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更多的是由于这个主阵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油水分离、各行其是的不良态势。只有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逐步扭转教师的思想认识,使管理与教学共同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这样才能在保障教学中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途径思考
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途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校情、不同的时期会有相应的渗透途径。而且,有些途径是随机生成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式的渗透途径是没有的,但为了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模式,笔者列举了几种渗透途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机制渗透
即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中的渗透。首先,教学计划中要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具体的保障措施,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要求与可行的考核奖惩办法,对体现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明确的材料要求;其次,在教学运行管理中,要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经常化、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达到制度化、教学管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化;最后,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对教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考核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评价时,要注意做到教育目标与结果相结合,注重结果;教育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注重效果;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注重内容落实。采取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同行互评的方式,力争形成一种人人关心思想政治教育、人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良好机制。
2.人格渗透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师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尽如人意的原因部分的是由于信任危机:教师对管理者、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不信任造成的。不信任会使人对来自不信任对象的教育采取本能的抵制态度,而令人敬佩的人格却具有令人“不令而从”力量。因此,加强管理者及教师的人格修养,发挥人格渗透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的人格修养。第一,要严把提拔关,在提拔管理干部时,一定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来考虑,要把那些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人选拔到管理岗位,这样做的过程实际上本身就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过程;二是建立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及其一票否决制度,把管理者的思想政治表现作为其连任、升职、晋职晋级的决定性指标,严格考核,严格管理。三是建立经常性的群众测评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管理者的学识水平,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由于各个领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他们可以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出发,对其他领域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极强的建设性意见。他们之所以能提出这些建设性意见是因为他们没有离开并精通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离开这一领域的深刻的研究也许就不再那么具有建设性。换句话说,他们对另一座山顶看得清晰是因为他们站在相邻的山顶上,如果把他们请到那座山顶,他们也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认为管理者的学识水平是其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其管理质量又直接决定其在师生中的威望,而威望正是人格力量的范畴。最后,要加强对教师人格修养的教育与督导力度,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渗透的作用。
3.情感渗透
大学师生是高智商群体,他们是有着物质的、精神的多种需要的特殊群体。简单的单向灌输、行政命令、生硬的管教等管理方式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特别是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欲所求。让教学管理的过程成为管理者与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师生在情感上接受了管理者的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就会在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才情抒发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般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搞好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更可以为优化高校德育作出教学管理者的应有贡献。我们只有在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思考,在实践中进行大胆的探索,才会使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日趋完善。
一、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意义
不论是对于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管理具有更大的空间与更广的渠道;还是贯彻教学中心思想与克服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渗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为高校的师生是有着精神的、物质的多种需要的高智商群体,简单的管束在很多时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只有思想上通了,认识明确了,工作学习才有动力、激情与方向,管理自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清华大学的老校长蒋南翔曾经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要从清华大学出发去颐和园,除了要不停地走路外,还要经常抬起头来看一看自己是否走错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越走就离目标越远。这也足可看出清华大学的管理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也可说明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师生人生观、世界观、政治方向、工作态度等等的导向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是低质低效的管理,在管理中合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管理才是高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2.教学管理中渗透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要靠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感而发的、因事因例而作的自然渗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要远胜于枯燥的说教。而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现象更多的是由于这个主阵地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为油水分离、各行其是的不良态势。只有在教学管理中渗透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会逐步扭转教师的思想认识,使管理与教学共同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这样才能在保障教学中心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教学管理中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途径思考
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途径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校情、不同的时期会有相应的渗透途径。而且,有些途径是随机生成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式的渗透途径是没有的,但为了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照模式,笔者列举了几种渗透途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机制渗透
即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中的渗透。首先,教学计划中要有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具体的保障措施,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要求与可行的考核奖惩办法,对体现在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有明确的材料要求;其次,在教学运行管理中,要使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经常化、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检查达到制度化、教学管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化;最后,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对教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及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况的考核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评价时,要注意做到教育目标与结果相结合,注重结果;教育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注重效果;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注重内容落实。采取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生、同行互评的方式,力争形成一种人人关心思想政治教育、人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互相督促互相学习的良好机制。
2.人格渗透
从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师生思想政治素质不尽如人意的原因部分的是由于信任危机:教师对管理者、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不信任造成的。不信任会使人对来自不信任对象的教育采取本能的抵制态度,而令人敬佩的人格却具有令人“不令而从”力量。因此,加强管理者及教师的人格修养,发挥人格渗透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的人格修养。第一,要严把提拔关,在提拔管理干部时,一定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来考虑,要把那些作风正派、品德高尚的人选拔到管理岗位,这样做的过程实际上本身就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教育过程;二是建立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及其一票否决制度,把管理者的思想政治表现作为其连任、升职、晋职晋级的决定性指标,严格考核,严格管理。三是建立经常性的群众测评机制,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其次,要注重管理者的学识水平,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由于各个领域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他们可以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出发,对其他领域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极强的建设性意见。他们之所以能提出这些建设性意见是因为他们没有离开并精通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而离开这一领域的深刻的研究也许就不再那么具有建设性。换句话说,他们对另一座山顶看得清晰是因为他们站在相邻的山顶上,如果把他们请到那座山顶,他们也许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认为管理者的学识水平是其管理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其管理质量又直接决定其在师生中的威望,而威望正是人格力量的范畴。最后,要加强对教师人格修养的教育与督导力度,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渗透的作用。
3.情感渗透
大学师生是高智商群体,他们是有着物质的、精神的多种需要的特殊群体。简单的单向灌输、行政命令、生硬的管教等管理方式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特别是在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教师与学生的所思所感,所欲所求。让教学管理的过程成为管理者与师生作为人而具有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诸方面系统的生命的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师生在情感上接受了管理者的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就会在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才情抒发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般的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搞好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教学管理的水平,更可以为优化高校德育作出教学管理者的应有贡献。我们只有在理论上进行不懈的思考,在实践中进行大胆的探索,才会使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