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岂止是“搭台”、“唱戏”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伴随中国30年改革进程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口号,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官员中,这可谓是毋庸置疑的执政理念。君不见从花样翻新的“××节”,到层出不穷的“××最”,再到“挖”出几位古人、攀上几个名人叫卖吆喝,“文化”不尴不尬地成了“经济”这朵“红花”下陪衬的“绿叶”。
  的确,这一极具功利性的口号在短期内也许会带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角度回视走过的路,却留下了诸多不科学、不持续的“政绩”:文化发展生态失衡,传统文化资源被掠夺性开发,封建迷信招摇过市,文化价值与方向迷失……结果,文化本身的需要、文化相对独立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文化在满足人的需要和体现人的本质方面的意义等,都被淡化甚至遮蔽了。
  看起来还得从思维方式层面找原因。须知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主角与配角的关系,更不是“搭台”与“唱戏”的关系。更进一步说,与经济比起来,文化更接近社会发展的价值与目的层次。政府官员在执政理念上也要经历一场文化的洗礼,时至今日,我们还难得听见哪个官员在其施政纲领中明确提出“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发展思路。究其原因,笔者以为还是功利之心在作祟:文化的效益太慢,不容易度量,更难以做成立竿见影的“形象工程”。而来得快且有显性效益的,似乎还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商业运作的竞争,现代化设施的比拼,科技和人才的争夺……这种认识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未免失之肤浅和短视。
  今天,我们提倡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还是要在“好”字上做文章,而如何衡量才是“好”,最基本的还是要看是否有文化内涵。从宏观到微观莫不如此:例如从国家的角度看,文化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就一个企业而言,品牌的背后也是文化的支撑。
  文化从“搭台”到“唱戏”,随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可预期的将是社会发展理念的日趋成熟。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要在改善物质生活上、发展经济上多下功夫,而且更要在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上、发展文化上多作努力。因为,一个现代社会的综合竞争力,必然包含着文化竞争力。可以说,一个地区良好的建设,先进的设施,优越的环境,是其必备的硬件与形象;而其独具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则是其不可或缺的软件与灵魂,有如其精气神韵。
  文化也是生产力,而且是可持续的生产力。文化不是手段,而是目的,而且這个目的是精神与境界层面的,它会反过来影响、甚至范导着人们的行为,并且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拥有自觉的文化价值导向,会让我们的社会发展步伐变得稳固、坚定而持久。以一颗平常心、以一种使命感去关注文化,去实践文化,去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亲和力,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守望精神的家园,我们的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迎来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其他文献
China-Japan-South Korea Free Trade Zone on Track for Fast Development
专家点题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志雄:从统计指标上我们可以发现,百强县相关、民生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其超过的程度远没有其经济发展指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程度大。这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惟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切实推动如皋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
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放在立足于服务人民群众这个根本出发点上。  ——韩冬雪    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执政党的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根据市场经济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的需要,进行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目前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项十分严峻的课题。我认为,中共寿光市委在这方面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其中很多做法值得认真总结和推广。  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