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心情郁闷或是烦躁不安的时候,放上一段自己喜爱的音乐,随着熟悉的旋律,让心情慢慢放松,渐渐进入那优美的意境之中,随着音乐的流动,心空的乌云也点点散尽。不同的音乐能带给人不同的心境,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音乐能够刺激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音乐,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开始自觉地将音乐引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实,用音乐调整人的身心健康可谓历史悠久,早在古埃及,人们就将音乐称为“灵魂的治疗药”,引日约·圣经》上有用音乐为犹太王疗疾的记载;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用管乐器在患部吹奏乐曲,可减轻患者的病痛。近几年来,欧美等国家正式将音乐疗法广泛用于综合医院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日本,多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医院和精神病院,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进行评价,确立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随着音乐治疗的日益兴盛,许多热衷于音乐研究的学者也在努力使音乐疗法有进一步的突破。我们知道,人类刘于声音的感受源于振动。一般情况下,电声音乐是把音频电信号经过音频放大器放大,去推动扬声器产生振动还原出音乐,再经过空气振动达到人的耳膜的。学者小松明先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振动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这个发现赋予音乐治疗以新的使命:将体感音响技术融于音乐疗法中,这就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
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叫做“音乐体感振动”,听起来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当婴儿哭闹时,一旦被母亲抱起来,哭闹就会渐渐平静,这就是源于母亲的体感振动。
骨传导理论告诉我们:演奏音乐的人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是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二是透过身体的感官系统直接振动而传递的部分。而对听音乐的人来说正是这种直接振动产生的骨传导使其产生真实的恍惚感。以前的音乐是没有体感振动的概念的,振动音乐就是把体感振动作为必要要素的音乐,在进行体感振动的过程中,把振动的强弱、长短、频率、波形、重复性等按照一定的法则组合起来,使身体在振动感觉中产生美的感受。与从前的音乐相比,振动音乐对刺激生理感觉的效果很强烈,很容易使人产生深深的恍惚感,陶醉感和放松感,而且容易感悟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普通的音乐只能用耳朵来听,而加人体感振动的音乐是可以用骨头来“听”的,因为音乐低音部分的振动接近于人类心跳的频率,人体的70%重量是水,人骨和水分比空气对振动有更长久的传递功能,胎儿在母亲腹中可以听到伴随体感音响振动的声音,并在感受着母亲心律振动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这种安宁和健康母亲的体感振动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为什么哭闹的婴儿被母亲抱起来就会平静。这种体感振动的记忆伴随着婴儿的出生和成长而渐渐淡化,但它会永远遗留在潜意识中,所以,同样,当成人焦虑不安或忧郁时,这种音乐体感振动也会使人感到安宁。
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音乐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1 50Hz,而20Hz~50Hz的低频部分可使人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给人以强烈的临场感。选用均匀地分布有丰富的20Hz~150Hz的低频波的音乐,将高音和低音部分分别录制,并将低音部分通过小松明先生发明的音乐换能器转换成振动,据此,日本企业开发出音乐体感振动治疗沙发、治疗床垫、治疗椅垫等一系列产品。在音乐体感震动治疗设备上加载音乐,会在对应人体穴位的特定位置产生振动,模拟我们在胎儿期感受到的母体的振动,接受治疗的人此时置身于音乐的愉悦感和陶醉感之中,并伴随胎儿期的记忆,便会全身心地放松。
音乐体感振动治疗仪研制成功后,在圣路加医院试用取得良好效果,日本济生会把它用于抑郁症,临终治疗,局麻手术,齿科,及成份献血中,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精神恐惧和紧张感。
这里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第一个是用音乐体感振动来治疗抑郁症。患者是一位男性,35岁,从事设计工作,他总是每天很早就醒来,很难再次入睡,而且有肩痛症状。经交谈及调查了解得知,他在学生时代学习就非常优秀,22岁参加工作,33岁担任系长职务,只身去神户赴任,工作非常认真,经常很晚才睡觉,但是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却很紧张,而且在神户工作期间曾发生婚变。经诊断,他这种症状是典型的精神抑郁症,是由长期的精神技术压力和竞争压力造成的。他住进医院时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用其他方法治疗多次都没有效果,这时医院采用了音乐体感振动法,根据他的文化背景和爱好,为他选择了山口百惠的歌曲和理查德的钢琴曲作为治疗音乐,采用听音乐20分钟,休息10分钟,间隔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不到一个月,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第二个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在临终治疗中的应用。横滨市立市民医院有很多成功案例,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名53岁的男性患者,他患的是左尿管溃疡,他人院后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9月20日至24日用普通方式治疗期间,每天都要服用1~2次镇痛药,且有便秘现象,从9月25日开始使用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当天就没有服用镇痛药,而且排便自然量多。此后一直到死亡情绪都十分平静。而且在临终治疗中发现音乐疗法能预防褥疮的发生,这说明音乐不仅能进行心理治疗,而且在生理和临床上也有一定疗效。日本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体感音响技术能促进酵母菌活化,影响酒精和水分子的构造,促进发酵和成熟。
体感振动治疗的首创人之一小松明先生本人亦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的忠实实践者。1994年小松明在做回盲部切除手术时,悄悄将一个小型的音乐体感振动治疗仪带进病房,用这个治疗仪辅助术后治疗,康复得非常好。现在小松明先生自己家里有一台音乐体感振动椅,他每天要躺在椅上休息,以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疲劳。小松明坦言:“我和许多人一样,也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是音乐体感振动让我能够轻松面对每一天。”
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开始自觉地将音乐引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实,用音乐调整人的身心健康可谓历史悠久,早在古埃及,人们就将音乐称为“灵魂的治疗药”,引日约·圣经》上有用音乐为犹太王疗疾的记载;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用管乐器在患部吹奏乐曲,可减轻患者的病痛。近几年来,欧美等国家正式将音乐疗法广泛用于综合医院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日本,多家医学院附属医院,综合医院和精神病院,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进行评价,确立音乐疗法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随着音乐治疗的日益兴盛,许多热衷于音乐研究的学者也在努力使音乐疗法有进一步的突破。我们知道,人类刘于声音的感受源于振动。一般情况下,电声音乐是把音频电信号经过音频放大器放大,去推动扬声器产生振动还原出音乐,再经过空气振动达到人的耳膜的。学者小松明先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振动能够对人的身体产生影响。这个发现赋予音乐治疗以新的使命:将体感音响技术融于音乐疗法中,这就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
人类通过身体可以感受到的音乐振动叫做“音乐体感振动”,听起来是一个很新鲜的名词,其实它的原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当婴儿哭闹时,一旦被母亲抱起来,哭闹就会渐渐平静,这就是源于母亲的体感振动。
骨传导理论告诉我们:演奏音乐的人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是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二是透过身体的感官系统直接振动而传递的部分。而对听音乐的人来说正是这种直接振动产生的骨传导使其产生真实的恍惚感。以前的音乐是没有体感振动的概念的,振动音乐就是把体感振动作为必要要素的音乐,在进行体感振动的过程中,把振动的强弱、长短、频率、波形、重复性等按照一定的法则组合起来,使身体在振动感觉中产生美的感受。与从前的音乐相比,振动音乐对刺激生理感觉的效果很强烈,很容易使人产生深深的恍惚感,陶醉感和放松感,而且容易感悟人的本质性的东西。普通的音乐只能用耳朵来听,而加人体感振动的音乐是可以用骨头来“听”的,因为音乐低音部分的振动接近于人类心跳的频率,人体的70%重量是水,人骨和水分比空气对振动有更长久的传递功能,胎儿在母亲腹中可以听到伴随体感音响振动的声音,并在感受着母亲心律振动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这种安宁和健康母亲的体感振动使婴幼儿感到安全舒适,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为什么哭闹的婴儿被母亲抱起来就会平静。这种体感振动的记忆伴随着婴儿的出生和成长而渐渐淡化,但它会永远遗留在潜意识中,所以,同样,当成人焦虑不安或忧郁时,这种音乐体感振动也会使人感到安宁。
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音乐低音部分一般为50Hz~1 50Hz,而20Hz~50Hz的低频部分可使人的重低音感大大增强,伴随着振动感和冲击感给人以强烈的临场感。选用均匀地分布有丰富的20Hz~150Hz的低频波的音乐,将高音和低音部分分别录制,并将低音部分通过小松明先生发明的音乐换能器转换成振动,据此,日本企业开发出音乐体感振动治疗沙发、治疗床垫、治疗椅垫等一系列产品。在音乐体感震动治疗设备上加载音乐,会在对应人体穴位的特定位置产生振动,模拟我们在胎儿期感受到的母体的振动,接受治疗的人此时置身于音乐的愉悦感和陶醉感之中,并伴随胎儿期的记忆,便会全身心地放松。
音乐体感振动治疗仪研制成功后,在圣路加医院试用取得良好效果,日本济生会把它用于抑郁症,临终治疗,局麻手术,齿科,及成份献血中,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精神恐惧和紧张感。
这里有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第一个是用音乐体感振动来治疗抑郁症。患者是一位男性,35岁,从事设计工作,他总是每天很早就醒来,很难再次入睡,而且有肩痛症状。经交谈及调查了解得知,他在学生时代学习就非常优秀,22岁参加工作,33岁担任系长职务,只身去神户赴任,工作非常认真,经常很晚才睡觉,但是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却很紧张,而且在神户工作期间曾发生婚变。经诊断,他这种症状是典型的精神抑郁症,是由长期的精神技术压力和竞争压力造成的。他住进医院时症状已经非常严重,用其他方法治疗多次都没有效果,这时医院采用了音乐体感振动法,根据他的文化背景和爱好,为他选择了山口百惠的歌曲和理查德的钢琴曲作为治疗音乐,采用听音乐20分钟,休息10分钟,间隔轮换的方式进行治疗,不到一个月,抑郁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第二个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在临终治疗中的应用。横滨市立市民医院有很多成功案例,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名53岁的男性患者,他患的是左尿管溃疡,他人院后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9月20日至24日用普通方式治疗期间,每天都要服用1~2次镇痛药,且有便秘现象,从9月25日开始使用音乐体感振动治疗,当天就没有服用镇痛药,而且排便自然量多。此后一直到死亡情绪都十分平静。而且在临终治疗中发现音乐疗法能预防褥疮的发生,这说明音乐不仅能进行心理治疗,而且在生理和临床上也有一定疗效。日本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体感音响技术能促进酵母菌活化,影响酒精和水分子的构造,促进发酵和成熟。
体感振动治疗的首创人之一小松明先生本人亦是音乐体感振动治疗的忠实实践者。1994年小松明在做回盲部切除手术时,悄悄将一个小型的音乐体感振动治疗仪带进病房,用这个治疗仪辅助术后治疗,康复得非常好。现在小松明先生自己家里有一台音乐体感振动椅,他每天要躺在椅上休息,以缓解一天的压力和疲劳。小松明坦言:“我和许多人一样,也感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大,是音乐体感振动让我能够轻松面对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