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出版是出版界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主题出版是图书出版的主线,是出版界履行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重要载体。主题出版也是外文局对外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外文局所属出版单位摆在首要位置的产品线。长期以来,外文局在对外出版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主动策划、全面策划,推出不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主题图书,发行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国际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文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把主题出版作为各出版社的首要任务。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等多个系列图书,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主题图书产品线。其中,《习近平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出版9个语种,《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梦:谁的梦》则已经分别输出10多个语种的版权,前者发行量突破60万册。今年策划编辑的新书《中国为什么能》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北京国际书展上又成功地输出5个语种。其他如《中国十八大与中国梦》《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解读中国”系列图书等主题图书也都成功地对外输出了不同版权,较好地传播了中国声音,起到了引领国际关注的作用。
今年以来,外文局继续加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解读,加大了主题出版的力度。以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为基本依托,全局出版社进一步梳理了外宣出版产品,明确了对外出版数量和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对外出版比重。外文局出版社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为总追求,继续发奋努力,精心策划、精心编辑、精心出版更多适应外国读者需求的对外主题出版图书,不断开拓对外主题出版的新局面。
二、从四个维度入手大力加强主题出版
主题出版是图书出版的重要内容,是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东西方国家概莫能外。
当前,对于我国出版界来说,主题出版就是以宣传推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以深入阐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加大主题图书策划、组织、编辑、出版力度,形成向世界解读中国现实的强大出版力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理解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凝聚起推进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1.从世界与中国互动发展的高度加强主题出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中国仍然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645亿增长到2013年的56.9万亿元人民币,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指出,世界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举世关注。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渴望真切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渴望了解中国巨变背后的奥秘。因此,顺应这一历史变化,加速策划推出介绍、分析中国现实的国际化图书,特别是策划出版讲述中国领导人如何治国理政、成就历史功绩的优秀主题图书,就成为摆在中国出版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就像当年《红星照耀中国》引起西方读者广泛关注一样,这种图书有着巨大的国际需求。在具体策划中,可以由中国学者来研究写作,也可以组织外国专家学者政要来开发。后者的影响力会更好一些。
2.从全面解读中国的广度加强主题出版。中国社会变革、变化的领域是众多而广泛的,世界对中国巨变了解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因此,主题出版就要有宽广的视野、宽广的选题、宽广的品种。出版人要加强学术修养、理论修养、现代化修养,要努力培育自己的国际视野、历史视角。对当今中国现实的解读要克服零散、琐碎的做法,从起步开始就要站得高、看得远,加强选题的学术性、系列化、连续化甚至品牌化。要把主题出版当作一门学问,当成中国学的学科建设去谋划。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路、理论、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解读中国。要言之有理、言之成理,增强说服力、公信力。要用融通中外的新理念新表述去解读中国现实,引导世界认知。
3.从深刻解读中国的深度加强主题出版。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是历史性的,具有世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崭新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强国富民为追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开拓为手段,以吸纳世界文明为基础,进行的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新时代特点的伟大探索,这种探索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用既富有中国内核,又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去解读这一现实,首先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中国社会现实与世界文明发展历史及当今世界现实的比较研究,大力拓展研究视野,锤炼思想深度,形成深度观照。同时,出版工作者也要关注学界动态,掌握学术研究前沿信息,及时捕捉具有思想火花意义的研究成果。甚至,由出版人提出研究方向、选题线索,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究,推出科学成果,准确主动地传递好中国国情、中国故事、中国形象,准确主动地阐释好中国政府在国内国际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的政策主张和原则立场。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界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的深刻内涵。
4.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加强主题出版的融合度。当今世界,数字出版正在以强劲的力量对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世界出版市场,数字出版加速发展,传统出版比重不断下降。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产值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而传统出版产值则不足1500亿。而且数字出版还在加速发展,势不可挡。因此,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加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发适应新形势的新业态,实现出版产业的凤凰涅槃,增强出版的亲和力、吸引力、黏合度,也已经紧迫地摆在出版工作者的面前。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主题出版也要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出版人在推进主题出版过程中,要及早采用融合方式,推出基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新型多媒体主题出版产品,适应阅读终端的新变化,跟上时代的变化,增强主题出版的现代性、时尚感,争取影响互联网中“沉默的大多数”。也只有这样,主题出版才能常出常新,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主题出版要把握好四个环节
主题出版成效影响重大,对内直接影响到社会思想建设,对外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换一个角度说,解读中国的工作也是为实现好中国梦建功立业的工作,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工作。
从操作层面看,做好主题出版主要应过好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发行推广这“三关”。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作者团队、优秀的编辑团队、高质量的制作出版以及建立在现代营销平台基础上的推广发行非常重要。
而从管理层面上看,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出版界还要着力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出版观。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文明的载体。出版人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强化阵地意识,坚守政治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坚决反对粗制滥造,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反对出版唯GDP的不良倾向,多出好书,多出有价值的书,多出精品书。
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图书质量始终是衡量出版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中国图书年出版品种2013年已经突破44万种,远远超过欧美传统出版大国,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出版强国,中国出版物在世界图书交易市场的比重还远远不够,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的中国图书还寥若晨星。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总要求,努力调整图书出版结构,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增强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要坚持积极的引导观。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影响发展。对于现实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判断、行为甚至决策。中国社会的变化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解读能力与解读成果。我们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拥有坚定的自信。但这种自信与坚定,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易于为世界特别是西方读者理解的方式加以解读,这就需要用中国话语体系引导世界话语,用中国思维影响世界思维,这也是一个新兴大国成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出版人要加强引导意识,加强热点引导、观念引导,用中国特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现实,以我为主认知中国发展成果,把满足需求与引导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优秀的出版物引领国内外读者科学、全面、健康地认知中国、理解中国。
四是要坚持理性的市场观。图书是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主题出版也要注重两种属性。主题图书也要有市场意识,从策划开始就要眼睛盯着市场,心中想着读者,加强主题图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可读性,使之争取成为流行书、畅销书、精品书。要从内容黏合、产品形态、装帧设计、开本规范、纸张应用等多角度,积极打造精品图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图书、能让读者耐看爱看的优秀图书。
「链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2014年10月8日在当天开展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向全球出版发行。书中收入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还收入习近平各个时期照片45幅。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首发式致辞中说,中共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探究中国发展道路,关切中国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记录了习近平和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实践,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蔡名照说:“通过这本书,各国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走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主张,可以更好地感受中国领导人的风格和魅力。”
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首发式上说,自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涵盖各个领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阐释了习近平主席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书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以及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符合欧洲利益。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库恩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表达和丰富了“中国梦”。“这本书写的是习近平主席的所思所想,既坦诚又全面,反映了一位爱国者的自豪。”
首发式上,蔡名照向德国国家图书馆和当地孔子学院赠送了图书。德国政要、外国驻法兰克福领团代表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图书出版商、发行商、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来源: 新华网
主题出版是图书出版的主线,是出版界履行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重要载体。主题出版也是外文局对外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外文局所属出版单位摆在首要位置的产品线。长期以来,外文局在对外出版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主动策划、全面策划,推出不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主题图书,发行到了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积极的国际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外文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坚持把主题出版作为各出版社的首要任务。先后策划、编辑出版了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中国等多个系列图书,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主题图书产品线。其中,《习近平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出版9个语种,《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梦:谁的梦》则已经分别输出10多个语种的版权,前者发行量突破60万册。今年策划编辑的新书《中国为什么能》在刚刚结束的第21届北京国际书展上又成功地输出5个语种。其他如《中国十八大与中国梦》《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道路与中国梦》《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解读中国”系列图书等主题图书也都成功地对外输出了不同版权,较好地传播了中国声音,起到了引领国际关注的作用。
今年以来,外文局继续加强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解读,加大了主题出版的力度。以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为基本依托,全局出版社进一步梳理了外宣出版产品,明确了对外出版数量和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对外出版比重。外文局出版社将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为总追求,继续发奋努力,精心策划、精心编辑、精心出版更多适应外国读者需求的对外主题出版图书,不断开拓对外主题出版的新局面。
二、从四个维度入手大力加强主题出版
主题出版是图书出版的重要内容,是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东西方国家概莫能外。
当前,对于我国出版界来说,主题出版就是以宣传推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以深入阐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加大主题图书策划、组织、编辑、出版力度,形成向世界解读中国现实的强大出版力量,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理解中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凝聚起推进社会前进的正能量。
1.从世界与中国互动发展的高度加强主题出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而重要的变化。中国仍然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的经济规模迅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645亿增长到2013年的56.9万亿元人民币,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指出,世界每隔百年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中国的迅速发展引起举世关注。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渴望真切地了解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渴望了解中国巨变背后的奥秘。因此,顺应这一历史变化,加速策划推出介绍、分析中国现实的国际化图书,特别是策划出版讲述中国领导人如何治国理政、成就历史功绩的优秀主题图书,就成为摆在中国出版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就像当年《红星照耀中国》引起西方读者广泛关注一样,这种图书有着巨大的国际需求。在具体策划中,可以由中国学者来研究写作,也可以组织外国专家学者政要来开发。后者的影响力会更好一些。
2.从全面解读中国的广度加强主题出版。中国社会变革、变化的领域是众多而广泛的,世界对中国巨变了解的需求也是多样的。因此,主题出版就要有宽广的视野、宽广的选题、宽广的品种。出版人要加强学术修养、理论修养、现代化修养,要努力培育自己的国际视野、历史视角。对当今中国现实的解读要克服零散、琐碎的做法,从起步开始就要站得高、看得远,加强选题的学术性、系列化、连续化甚至品牌化。要把主题出版当作一门学问,当成中国学的学科建设去谋划。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路、理论、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解读中国。要言之有理、言之成理,增强说服力、公信力。要用融通中外的新理念新表述去解读中国现实,引导世界认知。
3.从深刻解读中国的深度加强主题出版。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变是历史性的,具有世界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崭新探索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强国富民为追求,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创新开拓为手段,以吸纳世界文明为基础,进行的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新时代特点的伟大探索,这种探索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用既富有中国内核,又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去解读这一现实,首先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对中国社会现实与世界文明发展历史及当今世界现实的比较研究,大力拓展研究视野,锤炼思想深度,形成深度观照。同时,出版工作者也要关注学界动态,掌握学术研究前沿信息,及时捕捉具有思想火花意义的研究成果。甚至,由出版人提出研究方向、选题线索,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度研究,推出科学成果,准确主动地传递好中国国情、中国故事、中国形象,准确主动地阐释好中国政府在国内国际重大问题和重大事件上的政策主张和原则立场。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界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的深刻内涵。
4.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加强主题出版的融合度。当今世界,数字出版正在以强劲的力量对传统纸质图书出版构成日益严峻的挑战。世界出版市场,数字出版加速发展,传统出版比重不断下降。这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传统出版。数字出版产值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而传统出版产值则不足1500亿。而且数字出版还在加速发展,势不可挡。因此,从互联网思维出发,加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推动传统出版转型、升级,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发适应新形势的新业态,实现出版产业的凤凰涅槃,增强出版的亲和力、吸引力、黏合度,也已经紧迫地摆在出版工作者的面前。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主题出版也要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出版人在推进主题出版过程中,要及早采用融合方式,推出基于新媒体新技术的新型多媒体主题出版产品,适应阅读终端的新变化,跟上时代的变化,增强主题出版的现代性、时尚感,争取影响互联网中“沉默的大多数”。也只有这样,主题出版才能常出常新,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加强主题出版要把握好四个环节
主题出版成效影响重大,对内直接影响到社会思想建设,对外影响到中国的国家形象。换一个角度说,解读中国的工作也是为实现好中国梦建功立业的工作,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工作。
从操作层面看,做好主题出版主要应过好选题策划、编辑制作和发行推广这“三关”。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作者团队、优秀的编辑团队、高质量的制作出版以及建立在现代营销平台基础上的推广发行非常重要。
而从管理层面上看,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出版界还要着力把握好四个关键点: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出版观。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文明的载体。出版人要本着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强化阵地意识,坚守政治责任、文化责任和社会责任,努力打造精品力作,坚决反对粗制滥造,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反对出版唯GDP的不良倾向,多出好书,多出有价值的书,多出精品书。
二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图书质量始终是衡量出版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中国图书年出版品种2013年已经突破44万种,远远超过欧美传统出版大国,成为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出版强国,中国出版物在世界图书交易市场的比重还远远不够,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的中国图书还寥若晨星。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出版工作的总要求,努力调整图书出版结构,提高图书出版质量,增强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要坚持积极的引导观。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影响发展。对于现实的认知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判断、行为甚至决策。中国社会的变化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解读能力与解读成果。我们正在坚定不移地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拥有坚定的自信。但这种自信与坚定,需要以合理的方式、易于为世界特别是西方读者理解的方式加以解读,这就需要用中国话语体系引导世界话语,用中国思维影响世界思维,这也是一个新兴大国成长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出版人要加强引导意识,加强热点引导、观念引导,用中国特色理论研究最新成果,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现实,以我为主认知中国发展成果,把满足需求与引导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优秀的出版物引领国内外读者科学、全面、健康地认知中国、理解中国。
四是要坚持理性的市场观。图书是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属性。主题出版也要注重两种属性。主题图书也要有市场意识,从策划开始就要眼睛盯着市场,心中想着读者,加强主题图书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可读性,使之争取成为流行书、畅销书、精品书。要从内容黏合、产品形态、装帧设计、开本规范、纸张应用等多角度,积极打造精品图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图书、能让读者耐看爱看的优秀图书。
「链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首发式在法兰克福举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2014年10月8日在当天开展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举行首发式,向国际社会更好地介绍中国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多语种向全球出版发行。书中收入了习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还收入习近平各个时期照片45幅。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名照在首发式致辞中说,中共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探究中国发展道路,关切中国发展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记录了习近平和中央领导集体有关治国理政的思考与实践,回应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问题的关切,开启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蔡名照说:“通过这本书,各国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走向,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和主张,可以更好地感受中国领导人的风格和魅力。”
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在首发式上说,自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中国政府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涵盖各个领域。《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阐释了习近平主席和中国领导人的立场,能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书中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以及一个开放、稳定和富裕的中国,符合欧洲利益。
美国中国问题专家库恩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表达和丰富了“中国梦”。“这本书写的是习近平主席的所思所想,既坦诚又全面,反映了一位爱国者的自豪。”
首发式上,蔡名照向德国国家图书馆和当地孔子学院赠送了图书。德国政要、外国驻法兰克福领团代表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图书出版商、发行商、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