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这样的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青少年德育关系个体的未来成长,影响国家文明的发展.笔者意识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师的职责.有了这个意识后,笔者充分挖掘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将德育巧妙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其他文献
作为中蒙间最大陆路口岸城市的二连浩特,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口岸文化特色,在户外广告语言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本文通过对二连浩特市户外广告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其中的语言特色和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并针对该市户外广告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如立体化视觉语言不够规范美观、广告语言中的负面修辞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学历高、思想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课堂实战经验,在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我们进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究,期望提出可借鉴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期刊
有一个判断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共识:师德低下、水平糟糕的教师是个别的,品学兼优、出类拔萃的教师也不多;而处于中间阶段的教师往往爱孩子,也有把教育做好的真诚愿望,但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智慧还有提升的空间.rn我们可以从社会风气、个人素质(包括天赋)、收入待遇、制度建设等方面找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范生培养的源头出了问题.或者干脆说,师范院校在招生时就为未来的教师队伍埋下了隐患.第一,现在中国的师范大学(含师范学院)所录取的新生,绝大多数都不是中学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期刊
家校合力热情浓,童心飞扬多彩绘.信阳市琵琶山学校从细微处夯实课后志愿服务工作,以多彩课堂为主渠道开展主题兴趣课堂,以特色课程为辅助渠道组建个性专业社团.两大类课堂共设84个多彩课堂、3个学科8个专业的特色课程,积极履行课后志愿服务的职能,充分调动了志愿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学校教学服务质量提升.
期刊
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孩子难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关键环节.郑州市郑东新区于2019年10月8日率先在全市启动午餐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切实发挥课后育人主渠道作用,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官方带娃”叫响全国.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郑州市郑东新区中小学已形成午餐配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域推进”的局面.
期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沉下心来,静静地、慢慢地做,才能做出本色,酿出真味,育出精品.rn沉心,即定心.沉,一曰分量重,二曰不轻浮,三曰镇定、沉住气、沉着、沉稳.肩上有了那份对教育的责任和担当,我们才能真正沉下去、不浮躁.我们只有沉下心来,才能专注地探索教育规律,坚定地追寻教育本真.rn静,宁静,安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心本色谓之静.这里的静,是指能在喧嚣纷乱的环境中避嚣习静、闹中取静和恭默守静,也指能在纷繁复杂的教育乱象中做到神闲气静、静观默察和精研静虑.静能生慧,它能使我们高屋建瓴;静水流深,它能
期刊
作家林清玄说:“花开是一种有情,是一种内在生命的完成.”“做好一朵花,就努力绽放;做好一个人,就茁壮成长.”成长,是为了使自己活得有价值.成长是一种光荣,亦是一种幸福.rn人的一生可以完成多次成长.许多优秀教师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完成了多次成长,但也有教师一次成长都没完成,“倒”在了成长的路上.如果没有成长,何谈个人价值的实现?我们无法改变外部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只管努力向上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思想和智慧.
期刊
新媒体时代,万物互联、万物为媒,人类处于媒介化、信息化社会中.与此同时,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的步伐持续加快.在此新语境下,培养契合时代发展、紧跟技术革新的“新农人”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媒介使用与信息认知能力是培育“新农人”的关键点,而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源自乡村教师.由此观之,乡村教师媒介与信息素养培育,是培育“新农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期刊
有一年初夏,我和母亲一起去了石人山,一路上欣赏了很多美景,而最使我惊诧的是一张照片.照片上,我和母亲相依站在一个亭子前,亭子上方是大片大片的天空.在旅途中,我竟未留意过天空,未见天是蓝的!此刻,碧蓝、瓦蓝、湛蓝……无论哪一个词,都不足以道出那蓝天的美.
期刊
作为一部用“假语村言”撰就的寄托着家国天下命运的史诗,《红楼梦》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学术背景及作者家世和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其撰写历程亦十分曲折艰难.孟子讲《春秋》从文、事、义三层切入,《红楼梦》文本也可从形式、内容、精神三个层面解读.真伪、先后与优劣,是《红楼梦》版本研究的三大基本问题.其中真伪问题是根本性问题;先后问题即版本源流问题;为判断优劣,对版本作类别划分同样十分必要.从1921年5月上海亚东书局标点本问世至今,关于《红楼梦》版本校点、整理的经验与教训,已成为继续校点、整理《红楼梦》不可或缺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