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怎么就搞不好?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良莠差别显而易见,很多人以为,这种差别是医院公益性还是营利性的差别造成的,但事实上,原因并不在此。
  魏则西的经历激起广泛的同情,与中国民营医院多年来不良的声誉有很大关系,当大家得知魏则西接受治疗的科室由民营医疗机构承包时,这些医院“唯利是图”的坏印象更是得到了“印证”。
  最近的二十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在快速增加,但量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质的提高,除了极少数几家民营医疗机构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大多数民营医院依旧在低水平经营。
  有一个数字,超过大多数人的猜测。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截至2015年2月,全国有公立医院13302家,民营医院12745家。也就是说,民营医院数量,几乎要占到中国医院总量的一半。2006年,中国民营医院的数量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这五六年中,民营医院数量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直到如今从数量上占中国医疗机构半壁江山。
  但,数量的增长并没有什么用,当我们自己要就医时,还是不会首选民营医院。数据也反映了这一点:2013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为2.87亿人次,占总量的10.1%,公立医院占了绝对的多数。这一年民营医院的住院人次为1692万人,占总量的12.8%,同样是少得可怜。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民营医疗机构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高,往往最顶尖的医院,是民营医院。美国最著名的三家肿瘤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梅奥诊所中,后两家都是民营医院。在台湾,民营的长庚医院,也是一家规模大,发展得很成功的医院。
  相比之下,中国民营医院用了20多年时间,却怎样也“搞不好”。中国民营医院“搞不好”,与自己的先天不足有很大关系,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民营医院生存环境的严酷。
  一个个体事件,可能会引起重大的政策改革,当年孙志刚事件带来的收容制度废除,就是一例。魏则西的遭遇,希望能换来更多的改变。
  揭开科室承包猫腻
  中国多数民营医院规模小、品质差,且二十多年来没有太大改观,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魏则西事件,只是再一次揭开了早已存在的疮疤。
  “先天发育不良”,是中国民营医院起点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在1万多家民营医院中,属于莆田系的约占八成。
  上世纪90年代,莆田商人最先嗅到了办医院这个巨大的商机,但这些早期的投资人,不仅没有医学背景,甚至文化素质也不高,他们把办医院看做与开酒店没有太大差别的生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