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峙,本名赵一清。湖南澧县人。现居广州。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先后散见于《青春》 《青年作家》 《作品》 《广州文艺》 《牡丹》 《当代小说》 《短篇小说·原创版》 《湖南文学》等刊物,有作品收入小说精选和年度选本。著有小说集子《南漂》。
小虹达到古镇比我早。她是开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跨省而来的。相比我转高铁然后转大巴再打滴滴快车并不轻松,起码她开车时不能分心走神。我乘车时我还可反复翻看她发给我的微信,就像那个大巴司机一路上老是重复播放那首老旧的爱情曲子。不知那位司机大哥听歌时能否像我看微信一样,眼前可晃见一个女孩的人影?
我出差前,小虹约我在古镇见面。我出差的地方距小虹所在的城市不算太远。
小虹说在那相见,开车的和坐车的都能节省时间。最主要一点,那儿风景不一般,喜欢画画的人值得一看。
见面地点在古镇的一家小饭馆。
古镇的饭馆大都傍水而建,每家门前都沿河铺摆了好几张桌子。香糯的俚语,徐徐的水风,小菜小酌,别有一番情趣。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两腔的热情抵不过一桌寒风。小虹和我为求一个安静且暖和的小饭馆来回穿梭。她的腋下夹着一支红酒。
来古镇的路上,小虹曾用微信让我看过这支红酒的图片。她说珍藏它三四年了,想与我见面时一起干掉它。那是一支深黑色的外国红酒。瓶子上面贴着写满外文的标签。我当时看到微信时感动得一塌糊涂。就在前几天,我同她聊天时她还问过我,你喝酒不?我说很少喝,我说如果你想喝我也可以陪你喝一点。她说她不会喝,她说我们见面就喝喝茶吧。想不到她突然改口说想陪我喝酒。
画作成了我们的佐酒菜。
席间,我与小虹谈当前流行的画风与技巧。当然也谈到我们的作品。但我的作品谈得少,因为我本来画得少,她能看到的就更少了。我用工作压力大来掩饰我的懒惰与平庸。为不至于冷场,我把话题全转移到她前些天给我看了的两幅画作上,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只乌篷船,船上有座石拱桥;另一幅画画的是两个人端坐在一起喝茶。很小的杯子。乍一看以为他们在喝酒。那杯子与小白酒杯差不多大小。但画面中没有酒瓶。我认为这是一个缺憾。
这是两幅水墨画。我问她两幅画怎用同一个画名——《或许明天,或许永远》?
小虹诡谲地一笑,说有机会再告诉你。
谈兴远比酒兴浓。我邀请小虹到我入住的客栈茶饮。
客栈设在古镇里面,是临水而建的一间两层木制小屋。小虹一星期前就为我在网上订好了房间。虽时值冬日,又值黄昏,有大片的夕阳从窗子玻璃上融进来,把二楼靠窗的一张矮脚茶几镀成了金黄色,同时镀色的还有茶几上面摆着茶杯茶叶。这景象我似曾熟悉。愣了一阵我才想起,我乘车过来时小虹曾给我发过照片。
我放下背包,转身看小虹,想告诉她,这个地方我很喜欢:因它特有的设计、布局及情趣。小虹拿着手机左右窥看,应是在悄悄整理仪容。一喝酒就上脸,她说。语气中有些埋怨。其实,我也在注视着她。她不光脸红,脖子也红了。但红得很好看,有红有白。
小虹在我印象中一直都白。
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她那细瓷般的肤色。那天,她立在展厅,比厅内任何一幅画作还要打眼。当时看画展的人不多。在一个较偏僻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独特而又得体的女孩同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次是我趁五一小长假去看一位大学同学,吃完饭,大家闲着没事,同学邀请我去看画展。角落里独自看画的女孩就是小虹。她当时正凝望一幅油画,很专注的样子。我凑上去搭讪,看得出你很喜欢这幅画,我同学也喜欢它,既然你们俩都喜欢,倒不如在这幅画前面留张合影,日后也算一种纪念。小虹朝我看看,又看看我同学,点点头,表示没意见。
我们还聊起了初次见面的一些细节。那天,小虹戴着一顶米白色长檐帽,展厅墙上的射灯穿过帽檐边的网纹丝带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给她蒙上了一层面纱。我说小虹你当时一人站在展厅里是那么的惹眼,就像一棵充满朝气的树苗,给那死气沉沉的展厅带来无限生机。小虹眯着眼睛,边听边笑,或许是陶醉,或许因为我这个蹩脚的比喻。
小虹问我,回忆初次见面情景时我为何总绕过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是否是因为我当初与她见面的动机不纯?我没吭声,我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之前,她与我微信聊天时曾旁敲侧击地提起过几次,她问我:古戏《凤求凰》中,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如果不弹奏出那曲煽情的《凤求凰》,躲在室内的卓文君怎会一听倾心?又怎会有他俩接下来的一见倾情?还有,戏曲《西厢记》中的张君瑞也是一个情痴,进京赶考途中投宿普救寺,他不顾舟车劳顿却饶有兴致地去撩与之一面之缘的崔莺莺,与她隔墙和诗,这种搭讪是不是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准?!每每这时,我就转移话题掩盖我的难堪并摆脱窘境。小虹似乎不愿罢手,现在又向我打听我们的相识过程,她说她已记不太清。我只好如实相告。那天她与我同学留完影,我把手机中的照片翻给小虹看,她很满意。我试探性地问:怎样给你?小虹当时朝我看了几眼,微微一笑,似乎看穿我的用意,那你就加我微信吧。
原来你和你的同学早有预谋?她借着酒劲终于将话挑明。话毕,她轉身离开,因转得太急,她差点摔倒。我伸手想扶,她甩甩衣袖,她说去趟洗手间。
我一阵发窘。
茶几上有只水果很打眼。黄黄的一团,似四五只小香蕉粘在一起。小虹之前向我介绍过,这是一只佛手果。可用来香染室内空气,也可用来生吃或做蜜饯。记得有次同她聊天,她问我喜欢佛手不,我说我不知道还有这东西呢,她于是发佛手的微信图片给我,并说如果我喜欢她寄我几只,我未置可否。她的热情让我陷于长久的激动之中,我也想找点家乡特产回赠予她。市面上流通的水果相信小虹那里也有,我们这里地道的家乡水果好像只有柿子,柿子要贮存一段时间才能吃,再说它过重的酸性对胃会造成刺激,我从树上精心摘下的几斤柿子最终也没能寄出。因为我有次看她发微信,她好像有轻微的胃炎。
我伸手拿来那只佛手果嗅了一下,满嘴的酒气中立刻沁入一丝清新的水果香味。 我开始煮茶。水注入水壶的声音与楼下洗手间的声音遥相呼应,我不由自主地侧了一下头,楼道口正对着的洗手间,洗手间玻璃窗虽然加有一层网状窗纱,但那个熟悉的身影还是清晰地印在玻璃门上,我感觉脸上一阵火燎。
对面座位上有小虹遗留的那件灰色棉外套。她是穿着那件紧身米黄色毛衣下去的,她凹凸有致的身段又浮现在我眼前,感觉周身的血液呼地一下往上涌,撞击我的胸腔……心也咚咚咚地跳起来,一下比一下强烈,声音一下比一下清晰,直到那件米黄色紧身毛衣出现在我的视线,我才明白过来,刚才咚咚咚的响声里有我的心跳,更有木楼踏步欢呼小虹上来的回响。
我对这件米黄色紧身毛衣有较深的印象。应该是一年多以前,小虹在朋友圈中发了一组照片。那天好像是她与几个画友在郊外写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三五个年轻人穿行在桃花盛开的桃林里,艳阳当空,落英飘飞,蝶蜂盘桓,身着米黄色毛衣手持画夹的小虹流连其间,一串金色的阳光从枝间倾泻而下砸中她的额头,她却浑然不知,手中的画笔正临摹枝头的一只背部带花纹的粉蝴蝶,她的神情专注而又自然。位于九宫格正中的这张照片于是成了手机屏幕的焦点,也成为我与她聊天的话题热点。小虹坦诚地说,她也很喜欢这张照片,她要我给这张圖配上几个字或者一段话,她说等哪天有闲心闲情把它画出来。我抓耳挠腮想了好久,却想不出半个有表现力的文字来形容这惠风和畅春和景明的场景,还有她曼妙迷人的身材。但我又不能在她面前显示自己文字功底的浅薄,说不定她正想借此一探我的文学修养。我上百度,翻书籍,好不空易找了韦庄的半阕词来应付。尽管韦老词人描写的是杏林而非桃林的春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小虹收到后给我一个微笑的表情。我有些紧张,自己也承认文字及鉴赏水平有限,杏林的素净根本代替不了桃花的妖冶。她又回了我一个微笑的表情,随后附上一句:我不是说景,而是指情,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怀春女子对心仪少年的爱情表白。我脸上一阵火烧,心里又不愿服输,还作自我辩解:这张照片里实际上也透露着男女爱慕之情,你看你身后的那个男画家在朝你偷偷张望,还有给你拍照的人,应该也是个男的吧,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你看,你姣好的面容,还有你这可人的身段,特别是头顶的阳光与你米黄色的毛衣浑然一体……信息发出去后,她没有回我,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微笑表情。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小虹的任何消息。
小虹坐下后向我伸手,要我给她一个枕头。她刚才坐下去身子有些歪斜,她就由它斜着,歪着头用手指指我脚边的抱枕。我拿了一个递给她,看她有些吃力地将拿着抱枕的手伸到背后,再看她的胸脯与我的眼睛一同鼓起。我后悔我没有过去扶她一把,帮她把抱枕垫好。我过去之后我还能像她一样坐起来吗?会不会借着酒力抱着她一起软绵绵地倒下去?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同时也感到一丝羞愧。别人为不扫我的兴致舍命陪我喝酒,我此时若对她还存非分之想岂不太小人了?
记得刚才,小虹为打消我的顾虑,她还对我说过,真正谈得来的朋友会忽略年龄与性别。这话像看透世间万事万物的出家人之语。小虹说去年她同她的老师共处一室,两人谈了一个通宵。她说他们不像现在这样坐着面对面喝茶聊天,而是她和他躲在酒店的房间里,一人躺在一张床上,俩人相互侧着身子面对面地聊,聊绘画流派与技法,也谈作品与业内趋势。我仔细看了小虹几眼,她的目光像窗外的小溪清澈明净,也像低垂的星星不染一尘。
窗外,淡淡的月色下,一只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小塘里。船头桅杆上挂着的红灯笼发着朦胧的光,像夜起人惺忪的眼神。不知怎地,我又想起了小虹先前给我看的那两幅画,无聊中再次追问起她所起画名的原委。
她闻听微微一笑,正了正身子,弓身轻抿一口茶水。有几滴茶水溅在她胸前,沾在她的毛衣上,立刻变成几颗细小的水珠,其中有两颗滚一下就不见了,有几星小颗粒依然粘附着,灯光下,像她的眼睛一样明亮。
我这是第四次陪朋友来古镇,小虹说,我好像对你说起过吧?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有的见过面,有的一次面都没见过,但大家在网上都聊得投机,像你我一样,缘来了就聚一聚。很多朋友见一面后就很难再相见,除非特别有心。其实,任其自然好——好,不要——勉强。
我不住地点头。因为我切实感受到,在与她交往的近两年里,我曾好多次提出要来看她,我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公司有许多客户就在她所在的城市或者附近,谈业务之余完全可以顺道会会她这个朋友。在无数次的改期之后,我和小虹终于有了这次见面,并且还有僧人作陪!
也许你认为我还没说到正题,是吧?小虹笑笑,用手抹了一下嘴边的水珠,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喝茶后是不是会乘船离开?就像那两幅画?若问重逢日,你我都无法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明天,或许永远不见。
我想到了刚才在古镇上吃到的那道蛋蒸小银鱼。鞋底绳般粗细、寸许长短的银白小鱼听说产自太湖。这鱼虽然好吃,却有个致命的弱点,这鱼离开太湖水就不能生存,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喂养。小虹向我介绍时,我有些好奇,挖了一调羮,夹出一根小鱼对着灯光细看。它通体透明,不杂一色。我端详良久,不忍入口。因它对故乡之水的依恋,抑或对故土的坚贞。
此刻望着小虹,我无来由地伤感。几分钟前,身上的那腔热血不知流到了哪?是否也会像这茶,要重烧才会热?但我不知用什么方式才能烧沸一身热血?先前的热血是怎得来的?我已想不起来。
红酒的后劲上来了。我看到小虹的身子又歪成了原样,甚至歪得更厉害。她的头也呈低垂状。我担心她睡着,更担心她着凉。我站起来想把空调温度开大一点,却找不到遥控器。我只好走到她身边帮她把外套披上,但她的外套被她压坐了一部分。我正左右犯难,她搁在茶几上的手机吱吱叫起来,小虹听到响声,有些倦怠地抬起一只手,但没有够着。我把手机递给她,手机却没了声音。
估计是微信。我说。
你——看看吧,她似乎困得睁不开眼。
是僧人在找她聊天。
僧人:喝完没?
小虹达到古镇比我早。她是开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跨省而来的。相比我转高铁然后转大巴再打滴滴快车并不轻松,起码她开车时不能分心走神。我乘车时我还可反复翻看她发给我的微信,就像那个大巴司机一路上老是重复播放那首老旧的爱情曲子。不知那位司机大哥听歌时能否像我看微信一样,眼前可晃见一个女孩的人影?
我出差前,小虹约我在古镇见面。我出差的地方距小虹所在的城市不算太远。
小虹说在那相见,开车的和坐车的都能节省时间。最主要一点,那儿风景不一般,喜欢画画的人值得一看。
见面地点在古镇的一家小饭馆。
古镇的饭馆大都傍水而建,每家门前都沿河铺摆了好几张桌子。香糯的俚语,徐徐的水风,小菜小酌,别有一番情趣。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两腔的热情抵不过一桌寒风。小虹和我为求一个安静且暖和的小饭馆来回穿梭。她的腋下夹着一支红酒。
来古镇的路上,小虹曾用微信让我看过这支红酒的图片。她说珍藏它三四年了,想与我见面时一起干掉它。那是一支深黑色的外国红酒。瓶子上面贴着写满外文的标签。我当时看到微信时感动得一塌糊涂。就在前几天,我同她聊天时她还问过我,你喝酒不?我说很少喝,我说如果你想喝我也可以陪你喝一点。她说她不会喝,她说我们见面就喝喝茶吧。想不到她突然改口说想陪我喝酒。
画作成了我们的佐酒菜。
席间,我与小虹谈当前流行的画风与技巧。当然也谈到我们的作品。但我的作品谈得少,因为我本来画得少,她能看到的就更少了。我用工作压力大来掩饰我的懒惰与平庸。为不至于冷场,我把话题全转移到她前些天给我看了的两幅画作上,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只乌篷船,船上有座石拱桥;另一幅画画的是两个人端坐在一起喝茶。很小的杯子。乍一看以为他们在喝酒。那杯子与小白酒杯差不多大小。但画面中没有酒瓶。我认为这是一个缺憾。
这是两幅水墨画。我问她两幅画怎用同一个画名——《或许明天,或许永远》?
小虹诡谲地一笑,说有机会再告诉你。
谈兴远比酒兴浓。我邀请小虹到我入住的客栈茶饮。
客栈设在古镇里面,是临水而建的一间两层木制小屋。小虹一星期前就为我在网上订好了房间。虽时值冬日,又值黄昏,有大片的夕阳从窗子玻璃上融进来,把二楼靠窗的一张矮脚茶几镀成了金黄色,同时镀色的还有茶几上面摆着茶杯茶叶。这景象我似曾熟悉。愣了一阵我才想起,我乘车过来时小虹曾给我发过照片。
我放下背包,转身看小虹,想告诉她,这个地方我很喜欢:因它特有的设计、布局及情趣。小虹拿着手机左右窥看,应是在悄悄整理仪容。一喝酒就上脸,她说。语气中有些埋怨。其实,我也在注视着她。她不光脸红,脖子也红了。但红得很好看,有红有白。
小虹在我印象中一直都白。
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她那细瓷般的肤色。那天,她立在展厅,比厅内任何一幅画作还要打眼。当时看画展的人不多。在一个较偏僻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独特而又得体的女孩同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次是我趁五一小长假去看一位大学同学,吃完饭,大家闲着没事,同学邀请我去看画展。角落里独自看画的女孩就是小虹。她当时正凝望一幅油画,很专注的样子。我凑上去搭讪,看得出你很喜欢这幅画,我同学也喜欢它,既然你们俩都喜欢,倒不如在这幅画前面留张合影,日后也算一种纪念。小虹朝我看看,又看看我同学,点点头,表示没意见。
我们还聊起了初次见面的一些细节。那天,小虹戴着一顶米白色长檐帽,展厅墙上的射灯穿过帽檐边的网纹丝带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给她蒙上了一层面纱。我说小虹你当时一人站在展厅里是那么的惹眼,就像一棵充满朝气的树苗,给那死气沉沉的展厅带来无限生机。小虹眯着眼睛,边听边笑,或许是陶醉,或许因为我这个蹩脚的比喻。
小虹问我,回忆初次见面情景时我为何总绕过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是否是因为我当初与她见面的动机不纯?我没吭声,我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之前,她与我微信聊天时曾旁敲侧击地提起过几次,她问我:古戏《凤求凰》中,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如果不弹奏出那曲煽情的《凤求凰》,躲在室内的卓文君怎会一听倾心?又怎会有他俩接下来的一见倾情?还有,戏曲《西厢记》中的张君瑞也是一个情痴,进京赶考途中投宿普救寺,他不顾舟车劳顿却饶有兴致地去撩与之一面之缘的崔莺莺,与她隔墙和诗,这种搭讪是不是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准?!每每这时,我就转移话题掩盖我的难堪并摆脱窘境。小虹似乎不愿罢手,现在又向我打听我们的相识过程,她说她已记不太清。我只好如实相告。那天她与我同学留完影,我把手机中的照片翻给小虹看,她很满意。我试探性地问:怎样给你?小虹当时朝我看了几眼,微微一笑,似乎看穿我的用意,那你就加我微信吧。
原来你和你的同学早有预谋?她借着酒劲终于将话挑明。话毕,她轉身离开,因转得太急,她差点摔倒。我伸手想扶,她甩甩衣袖,她说去趟洗手间。
我一阵发窘。
茶几上有只水果很打眼。黄黄的一团,似四五只小香蕉粘在一起。小虹之前向我介绍过,这是一只佛手果。可用来香染室内空气,也可用来生吃或做蜜饯。记得有次同她聊天,她问我喜欢佛手不,我说我不知道还有这东西呢,她于是发佛手的微信图片给我,并说如果我喜欢她寄我几只,我未置可否。她的热情让我陷于长久的激动之中,我也想找点家乡特产回赠予她。市面上流通的水果相信小虹那里也有,我们这里地道的家乡水果好像只有柿子,柿子要贮存一段时间才能吃,再说它过重的酸性对胃会造成刺激,我从树上精心摘下的几斤柿子最终也没能寄出。因为我有次看她发微信,她好像有轻微的胃炎。
我伸手拿来那只佛手果嗅了一下,满嘴的酒气中立刻沁入一丝清新的水果香味。 我开始煮茶。水注入水壶的声音与楼下洗手间的声音遥相呼应,我不由自主地侧了一下头,楼道口正对着的洗手间,洗手间玻璃窗虽然加有一层网状窗纱,但那个熟悉的身影还是清晰地印在玻璃门上,我感觉脸上一阵火燎。
对面座位上有小虹遗留的那件灰色棉外套。她是穿着那件紧身米黄色毛衣下去的,她凹凸有致的身段又浮现在我眼前,感觉周身的血液呼地一下往上涌,撞击我的胸腔……心也咚咚咚地跳起来,一下比一下强烈,声音一下比一下清晰,直到那件米黄色紧身毛衣出现在我的视线,我才明白过来,刚才咚咚咚的响声里有我的心跳,更有木楼踏步欢呼小虹上来的回响。
我对这件米黄色紧身毛衣有较深的印象。应该是一年多以前,小虹在朋友圈中发了一组照片。那天好像是她与几个画友在郊外写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三五个年轻人穿行在桃花盛开的桃林里,艳阳当空,落英飘飞,蝶蜂盘桓,身着米黄色毛衣手持画夹的小虹流连其间,一串金色的阳光从枝间倾泻而下砸中她的额头,她却浑然不知,手中的画笔正临摹枝头的一只背部带花纹的粉蝴蝶,她的神情专注而又自然。位于九宫格正中的这张照片于是成了手机屏幕的焦点,也成为我与她聊天的话题热点。小虹坦诚地说,她也很喜欢这张照片,她要我给这张圖配上几个字或者一段话,她说等哪天有闲心闲情把它画出来。我抓耳挠腮想了好久,却想不出半个有表现力的文字来形容这惠风和畅春和景明的场景,还有她曼妙迷人的身材。但我又不能在她面前显示自己文字功底的浅薄,说不定她正想借此一探我的文学修养。我上百度,翻书籍,好不空易找了韦庄的半阕词来应付。尽管韦老词人描写的是杏林而非桃林的春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小虹收到后给我一个微笑的表情。我有些紧张,自己也承认文字及鉴赏水平有限,杏林的素净根本代替不了桃花的妖冶。她又回了我一个微笑的表情,随后附上一句:我不是说景,而是指情,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怀春女子对心仪少年的爱情表白。我脸上一阵火烧,心里又不愿服输,还作自我辩解:这张照片里实际上也透露着男女爱慕之情,你看你身后的那个男画家在朝你偷偷张望,还有给你拍照的人,应该也是个男的吧,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你看,你姣好的面容,还有你这可人的身段,特别是头顶的阳光与你米黄色的毛衣浑然一体……信息发出去后,她没有回我,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微笑表情。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小虹的任何消息。
小虹坐下后向我伸手,要我给她一个枕头。她刚才坐下去身子有些歪斜,她就由它斜着,歪着头用手指指我脚边的抱枕。我拿了一个递给她,看她有些吃力地将拿着抱枕的手伸到背后,再看她的胸脯与我的眼睛一同鼓起。我后悔我没有过去扶她一把,帮她把抱枕垫好。我过去之后我还能像她一样坐起来吗?会不会借着酒力抱着她一起软绵绵地倒下去?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同时也感到一丝羞愧。别人为不扫我的兴致舍命陪我喝酒,我此时若对她还存非分之想岂不太小人了?
记得刚才,小虹为打消我的顾虑,她还对我说过,真正谈得来的朋友会忽略年龄与性别。这话像看透世间万事万物的出家人之语。小虹说去年她同她的老师共处一室,两人谈了一个通宵。她说他们不像现在这样坐着面对面喝茶聊天,而是她和他躲在酒店的房间里,一人躺在一张床上,俩人相互侧着身子面对面地聊,聊绘画流派与技法,也谈作品与业内趋势。我仔细看了小虹几眼,她的目光像窗外的小溪清澈明净,也像低垂的星星不染一尘。
窗外,淡淡的月色下,一只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小塘里。船头桅杆上挂着的红灯笼发着朦胧的光,像夜起人惺忪的眼神。不知怎地,我又想起了小虹先前给我看的那两幅画,无聊中再次追问起她所起画名的原委。
她闻听微微一笑,正了正身子,弓身轻抿一口茶水。有几滴茶水溅在她胸前,沾在她的毛衣上,立刻变成几颗细小的水珠,其中有两颗滚一下就不见了,有几星小颗粒依然粘附着,灯光下,像她的眼睛一样明亮。
我这是第四次陪朋友来古镇,小虹说,我好像对你说起过吧?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有的见过面,有的一次面都没见过,但大家在网上都聊得投机,像你我一样,缘来了就聚一聚。很多朋友见一面后就很难再相见,除非特别有心。其实,任其自然好——好,不要——勉强。
我不住地点头。因为我切实感受到,在与她交往的近两年里,我曾好多次提出要来看她,我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公司有许多客户就在她所在的城市或者附近,谈业务之余完全可以顺道会会她这个朋友。在无数次的改期之后,我和小虹终于有了这次见面,并且还有僧人作陪!
也许你认为我还没说到正题,是吧?小虹笑笑,用手抹了一下嘴边的水珠,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喝茶后是不是会乘船离开?就像那两幅画?若问重逢日,你我都无法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明天,或许永远不见。
我想到了刚才在古镇上吃到的那道蛋蒸小银鱼。鞋底绳般粗细、寸许长短的银白小鱼听说产自太湖。这鱼虽然好吃,却有个致命的弱点,这鱼离开太湖水就不能生存,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喂养。小虹向我介绍时,我有些好奇,挖了一调羮,夹出一根小鱼对着灯光细看。它通体透明,不杂一色。我端详良久,不忍入口。因它对故乡之水的依恋,抑或对故土的坚贞。
此刻望着小虹,我无来由地伤感。几分钟前,身上的那腔热血不知流到了哪?是否也会像这茶,要重烧才会热?但我不知用什么方式才能烧沸一身热血?先前的热血是怎得来的?我已想不起来。
红酒的后劲上来了。我看到小虹的身子又歪成了原样,甚至歪得更厉害。她的头也呈低垂状。我担心她睡着,更担心她着凉。我站起来想把空调温度开大一点,却找不到遥控器。我只好走到她身边帮她把外套披上,但她的外套被她压坐了一部分。我正左右犯难,她搁在茶几上的手机吱吱叫起来,小虹听到响声,有些倦怠地抬起一只手,但没有够着。我把手机递给她,手机却没了声音。
估计是微信。我说。
你——看看吧,她似乎困得睁不开眼。
是僧人在找她聊天。
僧人:喝完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