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峙,本名赵一清。湖南澧县人。现居广州。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先后散见于《青春》 《青年作家》 《作品》 《广州文艺》 《牡丹》 《当代小说》 《短篇小说·原创版》 《湖南文学》等刊物,有作品收入小说精选和年度选本。著有小说集子《南漂》。
  小虹达到古镇比我早。她是开了两个多小时的汽车跨省而来的。相比我转高铁然后转大巴再打滴滴快车并不轻松,起码她开车时不能分心走神。我乘车时我还可反复翻看她发给我的微信,就像那个大巴司机一路上老是重复播放那首老旧的爱情曲子。不知那位司机大哥听歌时能否像我看微信一样,眼前可晃见一个女孩的人影?
  我出差前,小虹约我在古镇见面。我出差的地方距小虹所在的城市不算太远。
  小虹说在那相见,开车的和坐车的都能节省时间。最主要一点,那儿风景不一般,喜欢画画的人值得一看。
  见面地点在古镇的一家小饭馆。
  古镇的饭馆大都傍水而建,每家门前都沿河铺摆了好几张桌子。香糯的俚语,徐徐的水风,小菜小酌,别有一番情趣。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两腔的热情抵不过一桌寒风。小虹和我为求一个安静且暖和的小饭馆来回穿梭。她的腋下夹着一支红酒。
  来古镇的路上,小虹曾用微信让我看过这支红酒的图片。她说珍藏它三四年了,想与我见面时一起干掉它。那是一支深黑色的外国红酒。瓶子上面贴着写满外文的标签。我当时看到微信时感动得一塌糊涂。就在前几天,我同她聊天时她还问过我,你喝酒不?我说很少喝,我说如果你想喝我也可以陪你喝一点。她说她不会喝,她说我们见面就喝喝茶吧。想不到她突然改口说想陪我喝酒。
  画作成了我们的佐酒菜。
  席间,我与小虹谈当前流行的画风与技巧。当然也谈到我们的作品。但我的作品谈得少,因为我本来画得少,她能看到的就更少了。我用工作压力大来掩饰我的懒惰与平庸。为不至于冷场,我把话题全转移到她前些天给我看了的两幅画作上,其中有一幅画画的是一只乌篷船,船上有座石拱桥;另一幅画画的是两个人端坐在一起喝茶。很小的杯子。乍一看以为他们在喝酒。那杯子与小白酒杯差不多大小。但画面中没有酒瓶。我认为这是一个缺憾。
  这是两幅水墨画。我问她两幅画怎用同一个画名——《或许明天,或许永远》?
  小虹诡谲地一笑,说有机会再告诉你。
  谈兴远比酒兴浓。我邀请小虹到我入住的客栈茶饮。
  客栈设在古镇里面,是临水而建的一间两层木制小屋。小虹一星期前就为我在网上订好了房间。虽时值冬日,又值黄昏,有大片的夕阳从窗子玻璃上融进来,把二楼靠窗的一张矮脚茶几镀成了金黄色,同时镀色的还有茶几上面摆着茶杯茶叶。这景象我似曾熟悉。愣了一阵我才想起,我乘车过来时小虹曾给我发过照片。
  我放下背包,转身看小虹,想告诉她,这个地方我很喜欢:因它特有的设计、布局及情趣。小虹拿着手机左右窥看,应是在悄悄整理仪容。一喝酒就上脸,她说。语气中有些埋怨。其实,我也在注视着她。她不光脸红,脖子也红了。但红得很好看,有红有白。
  小虹在我印象中一直都白。
  第一次见面就是因为她那细瓷般的肤色。那天,她立在展厅,比厅内任何一幅画作还要打眼。当时看画展的人不多。在一个较偏僻的角落里,一个穿着独特而又得体的女孩同时吸引了我们的注意。那次是我趁五一小长假去看一位大学同学,吃完饭,大家闲着没事,同学邀请我去看画展。角落里独自看画的女孩就是小虹。她当时正凝望一幅油画,很专注的样子。我凑上去搭讪,看得出你很喜欢这幅画,我同学也喜欢它,既然你们俩都喜欢,倒不如在这幅画前面留张合影,日后也算一种纪念。小虹朝我看看,又看看我同学,点点头,表示没意见。
  我们还聊起了初次见面的一些细节。那天,小虹戴着一顶米白色长檐帽,展厅墙上的射灯穿过帽檐边的网纹丝带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给她蒙上了一层面纱。我说小虹你当时一人站在展厅里是那么的惹眼,就像一棵充满朝气的树苗,给那死气沉沉的展厅带来无限生机。小虹眯着眼睛,边听边笑,或许是陶醉,或许因为我这个蹩脚的比喻。
  小虹问我,回忆初次见面情景时我为何总绕过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是否是因为我当初与她见面的动机不纯?我没吭声,我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之前,她与我微信聊天时曾旁敲侧击地提起过几次,她问我:古戏《凤求凰》中,风流才子司马相如在卓文君家如果不弹奏出那曲煽情的《凤求凰》,躲在室内的卓文君怎会一听倾心?又怎会有他俩接下来的一见倾情?还有,戏曲《西厢记》中的张君瑞也是一个情痴,进京赶考途中投宿普救寺,他不顾舟车劳顿却饶有兴致地去撩与之一面之缘的崔莺莺,与她隔墙和诗,这种搭讪是不是具备一定的艺术水准?!每每这时,我就转移话题掩盖我的难堪并摆脱窘境。小虹似乎不愿罢手,现在又向我打听我们的相识过程,她说她已记不太清。我只好如实相告。那天她与我同学留完影,我把手机中的照片翻给小虹看,她很满意。我试探性地问:怎样给你?小虹当时朝我看了几眼,微微一笑,似乎看穿我的用意,那你就加我微信吧。
  原来你和你的同学早有预谋?她借着酒劲终于将话挑明。话毕,她轉身离开,因转得太急,她差点摔倒。我伸手想扶,她甩甩衣袖,她说去趟洗手间。
  我一阵发窘。
  茶几上有只水果很打眼。黄黄的一团,似四五只小香蕉粘在一起。小虹之前向我介绍过,这是一只佛手果。可用来香染室内空气,也可用来生吃或做蜜饯。记得有次同她聊天,她问我喜欢佛手不,我说我不知道还有这东西呢,她于是发佛手的微信图片给我,并说如果我喜欢她寄我几只,我未置可否。她的热情让我陷于长久的激动之中,我也想找点家乡特产回赠予她。市面上流通的水果相信小虹那里也有,我们这里地道的家乡水果好像只有柿子,柿子要贮存一段时间才能吃,再说它过重的酸性对胃会造成刺激,我从树上精心摘下的几斤柿子最终也没能寄出。因为我有次看她发微信,她好像有轻微的胃炎。
  我伸手拿来那只佛手果嗅了一下,满嘴的酒气中立刻沁入一丝清新的水果香味。   我开始煮茶。水注入水壶的声音与楼下洗手间的声音遥相呼应,我不由自主地侧了一下头,楼道口正对着的洗手间,洗手间玻璃窗虽然加有一层网状窗纱,但那个熟悉的身影还是清晰地印在玻璃门上,我感觉脸上一阵火燎。
  对面座位上有小虹遗留的那件灰色棉外套。她是穿着那件紧身米黄色毛衣下去的,她凹凸有致的身段又浮现在我眼前,感觉周身的血液呼地一下往上涌,撞击我的胸腔……心也咚咚咚地跳起来,一下比一下强烈,声音一下比一下清晰,直到那件米黄色紧身毛衣出现在我的视线,我才明白过来,刚才咚咚咚的响声里有我的心跳,更有木楼踏步欢呼小虹上来的回响。
  我对这件米黄色紧身毛衣有较深的印象。应该是一年多以前,小虹在朋友圈中发了一组照片。那天好像是她与几个画友在郊外写生。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三五个年轻人穿行在桃花盛开的桃林里,艳阳当空,落英飘飞,蝶蜂盘桓,身着米黄色毛衣手持画夹的小虹流连其间,一串金色的阳光从枝间倾泻而下砸中她的额头,她却浑然不知,手中的画笔正临摹枝头的一只背部带花纹的粉蝴蝶,她的神情专注而又自然。位于九宫格正中的这张照片于是成了手机屏幕的焦点,也成为我与她聊天的话题热点。小虹坦诚地说,她也很喜欢这张照片,她要我给这张圖配上几个字或者一段话,她说等哪天有闲心闲情把它画出来。我抓耳挠腮想了好久,却想不出半个有表现力的文字来形容这惠风和畅春和景明的场景,还有她曼妙迷人的身材。但我又不能在她面前显示自己文字功底的浅薄,说不定她正想借此一探我的文学修养。我上百度,翻书籍,好不空易找了韦庄的半阕词来应付。尽管韦老词人描写的是杏林而非桃林的春光: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小虹收到后给我一个微笑的表情。我有些紧张,自己也承认文字及鉴赏水平有限,杏林的素净根本代替不了桃花的妖冶。她又回了我一个微笑的表情,随后附上一句:我不是说景,而是指情,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怀春女子对心仪少年的爱情表白。我脸上一阵火烧,心里又不愿服输,还作自我辩解:这张照片里实际上也透露着男女爱慕之情,你看你身后的那个男画家在朝你偷偷张望,还有给你拍照的人,应该也是个男的吧,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你看,你姣好的面容,还有你这可人的身段,特别是头顶的阳光与你米黄色的毛衣浑然一体……信息发出去后,她没有回我,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微笑表情。一连好几天,我都没有小虹的任何消息。
  小虹坐下后向我伸手,要我给她一个枕头。她刚才坐下去身子有些歪斜,她就由它斜着,歪着头用手指指我脚边的抱枕。我拿了一个递给她,看她有些吃力地将拿着抱枕的手伸到背后,再看她的胸脯与我的眼睛一同鼓起。我后悔我没有过去扶她一把,帮她把抱枕垫好。我过去之后我还能像她一样坐起来吗?会不会借着酒力抱着她一起软绵绵地倒下去?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同时也感到一丝羞愧。别人为不扫我的兴致舍命陪我喝酒,我此时若对她还存非分之想岂不太小人了?
  记得刚才,小虹为打消我的顾虑,她还对我说过,真正谈得来的朋友会忽略年龄与性别。这话像看透世间万事万物的出家人之语。小虹说去年她同她的老师共处一室,两人谈了一个通宵。她说他们不像现在这样坐着面对面喝茶聊天,而是她和他躲在酒店的房间里,一人躺在一张床上,俩人相互侧着身子面对面地聊,聊绘画流派与技法,也谈作品与业内趋势。我仔细看了小虹几眼,她的目光像窗外的小溪清澈明净,也像低垂的星星不染一尘。
  窗外,淡淡的月色下,一只乌篷船静静地泊在小塘里。船头桅杆上挂着的红灯笼发着朦胧的光,像夜起人惺忪的眼神。不知怎地,我又想起了小虹先前给我看的那两幅画,无聊中再次追问起她所起画名的原委。
  她闻听微微一笑,正了正身子,弓身轻抿一口茶水。有几滴茶水溅在她胸前,沾在她的毛衣上,立刻变成几颗细小的水珠,其中有两颗滚一下就不见了,有几星小颗粒依然粘附着,灯光下,像她的眼睛一样明亮。
  我这是第四次陪朋友来古镇,小虹说,我好像对你说起过吧?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有的见过面,有的一次面都没见过,但大家在网上都聊得投机,像你我一样,缘来了就聚一聚。很多朋友见一面后就很难再相见,除非特别有心。其实,任其自然好——好,不要——勉强。
  我不住地点头。因为我切实感受到,在与她交往的近两年里,我曾好多次提出要来看她,我的理由也很充分,我们公司有许多客户就在她所在的城市或者附近,谈业务之余完全可以顺道会会她这个朋友。在无数次的改期之后,我和小虹终于有了这次见面,并且还有僧人作陪!
  也许你认为我还没说到正题,是吧?小虹笑笑,用手抹了一下嘴边的水珠,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喝茶后是不是会乘船离开?就像那两幅画?若问重逢日,你我都无法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明天,或许永远不见。
  我想到了刚才在古镇上吃到的那道蛋蒸小银鱼。鞋底绳般粗细、寸许长短的银白小鱼听说产自太湖。这鱼虽然好吃,却有个致命的弱点,这鱼离开太湖水就不能生存,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喂养。小虹向我介绍时,我有些好奇,挖了一调羮,夹出一根小鱼对着灯光细看。它通体透明,不杂一色。我端详良久,不忍入口。因它对故乡之水的依恋,抑或对故土的坚贞。
  此刻望着小虹,我无来由地伤感。几分钟前,身上的那腔热血不知流到了哪?是否也会像这茶,要重烧才会热?但我不知用什么方式才能烧沸一身热血?先前的热血是怎得来的?我已想不起来。
  红酒的后劲上来了。我看到小虹的身子又歪成了原样,甚至歪得更厉害。她的头也呈低垂状。我担心她睡着,更担心她着凉。我站起来想把空调温度开大一点,却找不到遥控器。我只好走到她身边帮她把外套披上,但她的外套被她压坐了一部分。我正左右犯难,她搁在茶几上的手机吱吱叫起来,小虹听到响声,有些倦怠地抬起一只手,但没有够着。我把手机递给她,手机却没了声音。
  估计是微信。我说。
  你——看看吧,她似乎困得睁不开眼。
  是僧人在找她聊天。
  僧人:喝完没?
其他文献
《大地》三部曲是赛珍珠在华行旅体验的艺术化呈现,体现了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的作家的艺术观察力。在华经历赋予赛珍珠丰富的行旅体验,行旅体验带来了新视阈和新资源,这让她能够以在场的姿态展开宏大的中国叙事,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知识界长期存在的东方想象。由于跨文化书写的原因,这些作品未能彻底展示中国形象实然的一面。对于研究者来说,从行旅体验入手考察赛珍珠的创作模式,能够挖掘其中国叙事的深层心理因素
期刊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他的幸福观,认为正义德性即是幸福要素的核心,提出要把追求城邦整体幸福、正义德性和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他认为,达到至善且获得知识的人是真正幸福的人,人类灵魂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至善。他的幸福观不仅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思想,而且影响其弟子幸福观思想的形成。这对当今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启示作用。  幸福是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从郑州一路骑行到开封,在景区停车场做兼职看车员。车场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里是汴京。  是的,这里是汴京。我附和着说。  我的职责是引导自驾游的旅客有序停车。他们大多来自郑州,下车第一句话就是:哎呀,终于逃出来了。当时,我已把郑州规划为第二个栖息地,没想到,它在别人眼里会如此不堪。  也许,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生活的地方视为牢笼。  有一次,我与一位旅客发生争执。起因很简单
期刊
你从远古起身  大步迈下青藏  一路前行,历尽艰辛  波涛汹涌的热情,凝固成了  中华民族史书上岩浆般雄浑的印痕  长空之下,大地之上  你奔腾不息  以九曲回肠的姿势  吟咏着天籁之音,弹奏出旷世的交响  千百年来  你荡涤着尘埃  思接千载,输送信念  拨弦而歌,雄壮激昂  万千音符化作了沿岸的山川和风物  人们逐水而居,用犁铧和汗水  扮靓了两岸人间  无数勤劳的生命,与浪花争相绽放  抒写
期刊
他突然打了一个喷嚏。  这个不合时宜的喷嚏是他与她在电话里卿卿我我时不期而至的。他本来想忍住,但是没有办法。他感冒了,喷嚏的突发性和不可克制性不是他想忍就能忍的。  他特意用手捂住手机下方,她还是听到了。她说:“你看,我一说想你,你就打喷嚏了!可是,你究竟有没有想我呢?”  “我一直都在想你!”  “鬼才信你呢,如果你想我,我怎么不打喷嚏呢?”  没法让她打喷嚏,那只能多给她说些甜言蜜语。他来自农
期刊
在洛阳北郊机场  下了飞机,如果不是灯光  你将继续裹紧身上的外套  在天上那会儿,你就该想到  这不过是一次惯性的滑行  或者你早已死亡  但要以灵的方式理解中原大地  一只铜鼎埋在土里  浇灌过的嘴唇和身躯  你要理解,劳动人民的虚无和白少傅  豢养艺妓  夜幕中,几个小车司机使我  无法去描述他们  他们的人影晃动,吸着烟  我稀里糊涂上了其中一个的车  把自己托付给了衰败  触过的光阴变成
期刊
在日本文学中,细致的情感基调和高级的文学意境表述有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物哀”美学思想,其贯穿了整个日本的哲学思想、价值观等情感及意识发展领域。而日本文学中的“物哀”思想不仅代表着极高的艺术境界与审美意境,还代表着人面对世事变迁、内心感触时产生的必要寂寞,并且由寂寞逐渐衍生出对身边自然事物的感慨,与此同时使人沉溺在缥缈中,通过眼之所见、心之所想来感悟自然及世界的宏伟,这便是日本文学中重要的“物哀
期刊
大觉山  群峰耸峙  完成了春天一次肆意的合围  片刻搅起  满山  青翠的浪波  四月,是最好的季节  春风沾满新泥的韵脚,正小心地  踩住花朵的诗句  那个早晨,我用松针呼吸  用鸟鸣洗脸  看到草尖上晶亮的露珠  为我打开,身体里  黑暗的深渊  天空广大,风,辽阔  足以把大觉寺的钟声搬进云层  我看见僧人们走动的身影  也就是在霞光之中,那里的山泉声  隱秘地为我们送来,另一个世界的祈祷
期刊
头羊引领的草原  头羊引领的草原  被牧羊人的羊鞭越抽越黄  一把钐刀左右围剿  割走了躲在草丛中的  最后一点暖?  一茬一茬曾经生龙活虎的草  瘦成了无名根茎  露珠哭了  为那些逃不出宿命的葳蕤  真想预谋一场驰骋  让骏马追上春天的太阳  用月光做套马杆  套回从围栏逃出的花季  真想借用西拉木伦河水  唱一曲蒙古长调  在波纹的回响里  捕捞漏网的光阴  绿也是草原、黄也是草原  用广袤
期刊
荷花  你居住在哪里  哪里就成了圣地  你升一尺,天就升了三丈  你降一寸,人们跌进泥淖  有人追逐你的色  善良的人仰望你的光  你只需微微一笑  这个世界就明亮了  野蔷薇  折一根肋骨做箭  射向天空,初夏,和你的心  空气燥热  风里传递着荷尔蒙  水是妩媚的腰肢  喉结是苏醒的豹子  荒原上  一株野蔷薇打开了  月光下这人世间的动荡  玫瑰  不,亲爱的  不要阻止我心里的这些藤蔓 
期刊